半肾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4-12-12
|
最近看到有人把一些10組的當8組作品,又有人把天使龍的創意製作人當成策劃之類,而且整理出來也多少可以看到一個sunrise由製作ova和傳統式機械人賣模型玩具(即俗稱的超級系)到萌與燃的,再到LL這種類型竟變成sunrise代表作之一的一部分過程。所以想寫寫,很久沒寫長文(算長吧?),寫得很碎,請多多包涵。
1996年的時候,sunrise新設3個工作室,8,9,10組。
其中10組由原本在5組任職,一直在做勇者系列的古里尚丈任製作人。而10組的第一部作品是高智能方程式saga,原本是同是5組但和勇者系不同隊的福田的作品。(福田是初代勇者的主演出,但其後任高智能方程式的監督。基本上沒再參加勇者系的作品)
高智能方程式(saga sin)
古里本人在saga前並無參加過高智能方程式的任何作品,而在saga的時候帶來了不少和他一樣本來是勇者系出身的人,例如小原正和(升制作進行),久行宏和(本作初人設)等人參加其中。
也起用了佐橋俊彦,兩澤千晶等人,令高智能方程式的製作人員大換血。有不少原高智能力程度支持者不喜歡換音樂換人設換編劇,但新入門的支持者中愛好saga和sin的也不少。
而按福田的說法,本來只打算完成saga就算了,後來saga回響不錯才做sin。
星方系列(星方武俠,星方天使)
這系列是伊東岳彦掛著「原作」的系列。其實就是當年流行的,請出名的漫畫家畫一作的同時,動畫公司自己也原創,同時製作同名的作品的做法,因此事實上是原創作品。
其中星方武俠是所謂三大西部太空作品之一,然後艾美獎得主美劇Firefly的導演雖然否認,但是Firefly有不少鏡頭和劇情和本作雷同。
比較少人留意的八卦大概是這作是兩澤唯一的沒有福田參與的作品。可見古里p本來的確滿想訓練她提拔她的?但是她覺得影響她帶小孩,於是到電童福田成功說服她之前,都沒再參加製作。
另外山口晉本作初次作畫監,分鏡。
星方天使的監督山口祐司,人設西田亜沙子都是第一次當該職位。小原正和則是初次演出。
這作的特點就是巨炮巨艦巨乳主義(笑),小野學畫的兼用卡算很不錯。
Gear戰士電童
承先啟後大概是最合本作的評價。
和10組當初以賣塑料片為主的不同,本作是個玩具廣告片,走回5組勇者系的老路。
劇情上也有不少勇者系的影子,但是本作的一些設定和工作人員被高達seed和舞hime分別繼承下來,例如高達seed就拿了雙主角和不少分鏡設定。舞hime更可說是源於本作的一個虛構歌手組合c-drive,當中舞衣等三人的原設就是來自c-drive。舞乙hime更有本作的大量掐他。
工作人員方面,最明顯就是本作初主役的進藤尚美,日後她最有名的角色正正是高達seed和舞hime。本作初次當寫手的吉野弘幸也當了舞hime的系構,和高達seed在兩澤之外寫得最多的人。
10組由原本製作星方系和高智能方程式系改為製作玩具片的原因,古里p的說法是,做ova類很辛苦,做TV玩具片比較安穩。
電童這種玩具大概92,93年左右,b社弄了一樣可在模型的後面的盤子插棒子,然後放在一起打,「打倒」對方的算勝的玩具。
後來b社決定把這設定改一改,配上當時流行的數碼獸的概念,弄成新的玩具並叫sunrise弄一作品來賣。
結果玩具賣不好於是38話就斬了。
賣不好的原因大概是雖然b社想推一些模型的新玩法,但這意味著製作成本上升,於是主力模型商品賣4500日元,還要和指令機分開賣,10多年後的r魂成品才5000,在正常小孩零用錢之外,賣得好才有鬼。
雖然古里p很有愛,叫兩澤寫了大半小時的廣播劇後日談作第39話當真結局。
久行宏和也超有愛,2003年左右在自己的blog上畫過電童的同人設定,就是有時有人會以為是電童2的沒設定的東西。
但是就只有那樣啦,就像兩澤自己所說的,她自己兒子都喜歡打機多於追看動畫。
激鬥戰車
雖然電童玩具方面不太成功,不過古里p還是從b社拿到新的玩具企劃,這次在兒童組方面十分成功,特別是在東南亞方面非常成功。
這作雖然是2D,但對戰/兼用卡方面則是3D。
前半部分的兼用卡是由福田當3D演出,但是後來中途福田自己跑了去了作高達seed,於是3D演出就改成小野學了。
本作成功得出了一個劇場版,而然10組並不是傳統大組,無力製作劇場版,於是劇情版交了給東映製作。(雖然本來就是新興的細組,不過個人覺得福田中途去了做高達,還帶了不少人一起去說不定也有影響)
因為本作的成功,b社也準備讓10組為這作做續集。但是另一方面古里p也成功從東映的關p手中搶了另一套賣機械人玩具的作品,出擊!救難小英雄的製作。於是10組繼續做續集,古里p則改為出掌8組。
出擊!救難小英雄
基本上本作是個獨立作品,和以前同title的另一作沒直接關係。
本作和激鬥戰車一樣用上不少3D,但是2D和3D之間沒有像激鬥戰車那樣分得開,有時候看來會怪怪的。
本作玩具銷量不錯,那個50合1的合體也滿有名。
但是本作算是sunrise最後的超級系機械人TV動畫之一。
今天提到8組不會想到本作,提到本作也不會想到是8組製作的。
舞HiME
說本作是8組的開山作也不為過。
畢竟本作令8組聞名於世,決定了8組以後的主要製作方向,本作工作人員也是以後8組的主力。
到目前為止,在此之外8組任監督的人無一沒參加過舞HiME,而由於舞HiME不少人員是由10組帶來的,所以其實除了田邊和長井龍雪之外的所有監督都是10組出身。這些由10組來的人有小原正和,小野學,京極尚彦等等。
由於本作的監督小原正和是新手,而本作沒有廣告社參與,事務太多,古里p決定請相熟的監督谷口朗吾當「創意製作人」幫助監督。題外話,但日後古里p在天使龍一作中,因該作監督沒有商業動畫經驗,也開了一個創意製作人的位,給另一位相熟的監督福田。)
本作可謂一個里程碑,不只上一作是個機械人作品,本作其實源於另一套機械人作品電童中的虛構歌手C-DRiVE。可以說是由機械人作品誕生出來的萌作。而日後8組也走這種萌與燃的路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