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58|回复: 33

[硬件] 有没有玩Infiniband的?可以讨论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8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vertusd 于 2016-12-28 22:23 编辑

最近无聊又整自己的NAS,希望玩一下虚拟化(ESXI)以及INFINIBAND,还有无盘,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准备:1.买了块LSI 的阵列卡,准备组RAID0+1,并且使用双SSD RAID0 做阵列卡CACHE(阵列卡自带1G内存缓存)
2.买了两块INFINIBAND CONNECT-X2的卡,还没到货,另外买了一根15M的线QSFP+(作用后面说),一个2M的线。

计划:
1.希望是PC机完全放弃硬盘,做成无盘主机,存储放在NAS上,NAS则安装ESXI,虚拟出一台WINDOWS2012(或者LINUX),配上磁盘直通,PC机和NAS用INFINIBAND通讯,。

2.ESXI上面想玩一个虚拟路由,例如pfSense 或者OPENWRT。安装苹果的那个三天线无线网卡(之前买的闲置了),这样就不用买新路由器了(其实是之前的R6300挂了)
另外NAS有四口千兆卡,可以连现有千兆网络做端口聚合,虽然我在NAS的房间只布了两根网线。INFINIBAND的网络和现有千兆网络做桥接。


3.上面都完成了之后,还有一个需求,我的HTCVIVE基站放在卧室,离书房太远,每次玩不想搬主机,于是我想能不能利用INFINIBAND的高带宽,低延时做REMOTE PLAY?


另外一个思路是 HDMI OVER IP,但这个性能就不太好了,用现成硬件1080p只有10多帧,更不用说延时问题了。

更新:
刚刚发现ME官方其实也已经涉足VR这个领域了:
https://www.hpcwire.com/off-the- ... bs-infiniband-sc16/
By leveraging the high throughput and the low latency of Mellanox 100Gb/s ConnectX-4 InfiniBand, Scalable Graphics VR-Link Expander provides a near-zero latency streaming solution for bringing an optimal 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 even over long distances.
他们这个场景跟我的情况有点像,但他们的距离更远,由于使用X-4的卡,带宽更高。

在卧室放一台瘦客户机,运算都放在书房,然后用那个QSFP+15M的光纤连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什么技术可以实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1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b……个人nas玩那么大实在太壕了

----发自我的iPhone via Saralin 1.8.0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SSF 发表于 2016-12-28 19:49
ib……个人nas玩那么大实在太壕了

----发自我的iPhone via Saralin 1.8.0

还好吧,网卡就150左右。网线2M也才几十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QNAP官方40GB的IB扩展卡要价595美元,简直就是抢钱。
可以去CHH看看,那边玩这个的比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Prolun 发表于 2016-12-28 20:53
QNAP官方40GB的IB扩展卡要价595美元,简直就是抢钱。
可以去CHH看看,那边玩这个的比较多。 ...

CHH我号老要激活,烦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ertusd 于 2016-12-28 21:37 编辑

找到一个好东西了,英伟达在Infiniband的 RMDA基础上实现了GPUDirect,可以远程访问GPU

GPUDirect support for RDMA is available now in the latest CUDA Toolkit version 6 or later. You may also need to contact your InfiniBand or iWARP vendor and/or install updated drivers for adaptors using GPUDirect. Please use the links below or contact your InfiniBand or iWARP vendor directly:

For the OFED Driver Image for Mellanox InfiniBand adapters, contact hpc@mellanox.com
For the OFED Driver Image for Chelsio iWARP adapters, contact support@chelsio.com

另外一个思路是 HDMI OVER IP,但这个性能就不太好了,用现成硬件1080p只有10多帧,更不用说延时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PC机内置一块高性能SSD就这么不能忍受嘛。。。
为啥要花这么大代价就为了少装一块内置SS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yuxiao 发表于 2016-12-28 21:36
PC机内置一块高性能SSD就这么不能忍受嘛。。。
为啥要花这么大代价就为了少装一块内置SSD。。。 ...

其实就是折腾啊,确实很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vertusd 发表于 2016-12-28 21:38
其实就是折腾啊,确实很浪费

除非你干脆不要PC,平时娱乐都靠平板和手机,用infiniband搭一个X86架构高性能NAS出来
不然我觉得这么做得不偿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GPUDirect带宽够latency也不够,用来做deep learning的offline training的,实时图像渲染估计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ertusd 于 2016-12-28 21:49 编辑
yuxiao 发表于 2016-12-28 21:42
除非你干脆不要PC,平时娱乐都靠平板和手机,用infiniband搭一个X86架构高性能NAS出来
不然我觉得这么做 ...

不过还好了,两张卡300元,网线80,就可以享受10G+的网络速度,虽然存储即使是SSD RAID0也上不了这个极限,就是看看在RMDA上面可以玩出什么花样,毕竟相比10G的TCP网络,这个IB的延时只有纳秒级的。
我现在甚至想自己写steamer 程序,来实现HDMI OVER IB,这样就可以远程打HTCVIVE了(其实完全可以用一根长HDMI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vertusd 发表于 2016-12-28 21:47
不过还好了,两张卡300元,网线80,就可以享受10G+的网络速度,虽然存储即使是SSD RAID0也上不了这个极限 ...

可是瓶颈还是在磁盘。。。。最终的IO性能不可能超过PC内置SS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support的产品内部交换机好像就是ib,明天看看文档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yuxiao 发表于 2016-12-28 21:48
可是瓶颈还是在磁盘。。。。最终的IO性能不可能超过PC内置SSD。。。。。

但存储统一管理还是有点好处的,所有的PC设备都做成无盘,数据存放在ESXI上,就是把PC和存储间的网速从100M/S提升到存储极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treexper 发表于 2016-12-28 21:46
GPUDirect带宽够latency也不够,用来做deep learning的offline training的,实时图像渲染估计不行。 ...

IB的延时不知道在高流量下理论值能跑到多少,HTCVIVE对于延时要求太高,估计渲染延时20MS以上就够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HDMI放大器就行了吧……另外无盘系统好像很多限制的并不能随意安装版本和更新补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zatsuza 发表于 2016-12-28 21:58
上个HDMI放大器就行了吧……另外无盘系统好像很多限制的并不能随意安装版本和更新补丁 ...

hdmi 延长器看看视频啥可以,但HTCVIVE不行,对延时和帧数要求太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vertusd 发表于 2016-12-28 21:52
但存储统一管理还是有点好处的,所有的PC设备都做成无盘,数据存放在ESXI上,就是把PC和存储间的网速从10 ...

所以你家有好多台P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主力机这里我同时也想上ESXI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显卡直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yuxiao 发表于 2016-12-28 22:05
所以你家有好多台PC?

还好就三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ertusd 于 2016-12-28 22:13 编辑
yuxiao 发表于 2016-12-28 22:05
所以你家有好多台PC?

但有统一存储的话,其他设备也可以使用存储啊,小米盒子,游戏机啥的,只不过就享受不了IB的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vertusd 发表于 2016-12-28 22:12
但有统一存储的话,其他设备也可以使用存储啊,小米盒子,游戏机啥的,只不过就享受不了IB的速度。[s:1539 ...

我觉得还是PC机内置SSD作为启动盘,其它数据放在NAS最靠谱,话说NAS不是可以双千兆网卡绑定的,这样多设备访问也不会有瓶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vertusd 发表于 2016-12-28 22:00
hdmi 延长器看看视频啥可以,但HTCVIVE不行,对延时和帧数要求太高

我说的不是延长器,是普通的信号放大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ertusd 于 2016-12-28 22:27 编辑
yuxiao 发表于 2016-12-28 22:18
我觉得还是PC机内置SSD作为启动盘,其它数据放在NAS最靠谱,话说NAS不是可以双千兆网卡绑定的,这样多设 ...

但是我买的阵列卡就是为了SSD缓存(分层存储啊),放在PC端就组不了SSD RAID了,这样的单SSD缓存速度也不会太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vertusd 发表于 2016-12-28 22:26
但是我买的阵列卡就是为了SSD缓存(分层存储啊),放在PC端就组不了SSD RAID了 ...

家用NAS还搞分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yuxiao 发表于 2016-12-28 22:18
我觉得还是PC机内置SSD作为启动盘,其它数据放在NAS最靠谱,话说NAS不是可以双千兆网卡绑定的,这样多设 ...

是想做端口聚合的,但做了聚合单台设备最高速也只有100MB/S,所以我才决心上I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vertusd 发表于 2016-12-28 22:27
是想做端口聚合的,但做了聚合单台设备最高速也只有100MB/S,所以我才决心上IB ...

我不觉得你的PC机会用到超过200MB/s的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yuxiao 发表于 2016-12-28 22:28
我不觉得你的PC机会用到超过200MB/s的性能。。。。。

是啊,现在确实用不到,不过以后是不是还是有机会用到?在学机器学习,以后说不定会抓一大把数据到存储上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zatsuza 发表于 2016-12-28 22:21
我说的不是延长器,是普通的信号放大器

这个确实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了,比起折腾这个IB来说,不过玩电脑不就是折腾的有趣嘛,玩洋垃圾的坏习惯改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vertusd 发表于 2016-12-28 22:30
是啊,现在确实用不到,不过以后是不是还是有机会用到?在学机器学习,以后说不定会抓一大把数据 ...

那时候你就会觉得NAS性能不行了,直接大容量NVMe SSD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spieler 发表于 2016-12-28 21:52
目前support的产品内部交换机好像就是ib,明天看看文档去

咦,为啥居然想说一样的
并不是用的你们家的产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0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成功连接上两台设备了,理论带宽有16Gbps,但因为我主板pcie占用,只能跑再pciex4带宽导致速度只有5Gbps,坑爹啊。只能管主板了。什么rmda,win10,smb over rmda都给搞定了,下一步配置esx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0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ertusd 于 2017-1-8 08:34 编辑

没达到1GB每秒的速度,感觉这方案就少了意义,完全无法支撑ssd raid0的速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nas上I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19 10:28 , Processed in 0.14209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