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hy3000

[硬件] 现在OLED的画质超越顶级等离子了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 1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rrabee 发表于 2016-12-2 15:29
所以既然你们可以拿不惜成本的OLED来比,那也只能请松下超级版IPS教你索那种亮度不行的OLED做人。
接下来 ...

那个
松下也算是走在oled技术前列
率先摸出了通过打印而不是蒸镀oled的面板
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是由于蓝色材料寿命问题
所以发黄是难免的
三菱化学之前表示过2017年能量产用来印刷的材料
大概成本相较传统oled蒸镀要降到1/10

大法得到启发后搞出来了印刷+蒸镀的组合
简单来说 就是打印红绿材料
通过蒸镀蓝色材料连接
严格意义上来说
这俩日厂都在想方设法缩水oled屏幕
不过只要产量搞上去了价格搞下来就好

oled一定是下一步趋势
日厂都在开发廉价缩水版oled抢占先机
棒国这点确实占了很大的规模优势
几年内oled还是要看棒国

日厂不是不想做
就目前而言按照正常方式做oled绝对被棒牌爆出矿物造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松下那块IPS面板来说,充分的说明了一点,无论LCD还是OLED,在高对比度情况都无法把亮度做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空管理局 发表于 2016-12-2 16:33
一旦两个技术都进入顶级不计成本来比较的话,亮度肯定是LCD最强,响应速度则是主动式发光的那些强,很难对 ...

你说的这种补偿机制消费级都没有也就是索尼STE OLED会用用,还要去配合不同厚度发光腔来最大化光效并使用滤光片来提高OLED一向不行的色纯度。
但是就是如此也只能保证出厂数千小时的性能,之后说到底就是靠着这个补偿机制强行续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时空管理局 发表于 2016-12-2 16:48
另外顺便说一下松下超级IPS的事情,其实这个的本质可以说就是两个屏(正确说是两个液晶cell)。
一个同分辨 ...

这东西说到底比较像通过增加一层LCD达到W-OLED的W-OLED效果,但是LCD色彩一定程度取决于背光色纯度性能这方面要比天生色纯度不行的OLED好多了。
这透光的效率嘛可以通过IGZO或者是直接上LTPS工艺来提高开口率,还有亮度困扰其实对于HDR来说其所要求的1000尼特还是现阶段看得到的最终目标10000尼特都是峰值亮度不会需要保持很长时间能有几十秒就不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暁美ほむら 发表于 2016-12-2 16:50
索尼方个头,大尺寸有cledis这种怪物级的存在

还有就是你为什么会觉得松下那台IPS能跟索尼的STE-OLED能 ...

瞧瞧你索尼最新的BVM-E系列产品都在缩水大减价了,还有CLEDIS这东西先把尺寸做小了再说,当然尺寸做小了就很难保证实际LED面积在整个屏幕上的低占比,看那些索尼自己的吹文这效果怕是又要打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银光闪耀 发表于 2016-12-2 16:54
那个
松下也算是走在oled技术前列
率先摸出了通过打印而不是蒸镀oled的面板

OLED的蓝色发光材料效率问题还有有机发光材料氧化都是问题,这东西越关心越是感觉好不了。
松下或许会考虑OLED平民化而且对于松下来说OLED不只是电视这种产品就是很多未来的建材都能利用上自然要考虑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喷涂工艺,但是索尼看那个样子那天退出电视市场都不奇怪的公司就是搞定估计也是让JOLED或者AUO和奇美这种去生产自己不会趟这浑水。
而且对于消费电子来说高大上的RGB像素的OLED需要吗?LGD这种低成本简单的W-OLED才是更加适合的类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Larrabee 发表于 2016-12-2 20:06
这东西说到底比较像通过增加一层LCD达到W-OLED的W-OLED效果,但是LCD色彩一定程度取决于背光色纯度性能这 ...

色纯度问题主要还是材料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我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想要做623nm主波长的红色(OLED目前绿色和蓝色的色纯度问题真不大),受限于发光材料和共振腔的匹配问题确实很难做,基本为了平衡寿命都是做610nm左右。
一旦强行用现有材料做到620多,马上会面临大视角下色偏太大的情况(因为共振腔太厚的问题)。
但是随着材料发展,实话说我觉得623nm还是可以实现的,毕竟现在不少实验性材料已经可以做到620nm了。

我不否认LCD还有潜力可挖,但是我个人的感觉是一样比较潜力的话,OLED的潜力其实更大。毕竟OLED现在还在优化材料性能的较初期阶段,每隔半年一年的就有性能有明显提升的材料出现。

这和LCD很多时候设计与材料已经固化,只能想想歪门邪道或者用一些不计成本(说的是返回去用直下式背光搭载Local dimming),功耗(比如松下这个双cell),信赖性(说的就是量子点)等手段来提升到接近目前OLED还远未发展到家的性能水平比,我个人感觉还是OLED更有未来。

话说楼上有说SED的。。。这个其实没啥好谈,部分性能的突出不能掩盖其综合性能的短板啊,而且这种短板不像OLED那样容易找到改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Larrabee 发表于 2016-12-2 19:56
你说的这种补偿机制消费级都没有也就是索尼STE OLED会用用,还要去配合不同厚度发光腔来最大化光效并使用 ...

这话说的没错,不过有个关键问题是任何存在老化问题的自发光显示器,往往最后都是在靠补偿机制续命。比如说这个贴本来讨论的PDP。。。
PDP为了平衡老化,同样会使用算法或者抖动等手段补偿。但是照样有像楼主这样,为了性能可以接受这种补偿和老化的用户。说到底还是看用户能不能接受了。

而且OLED有一个特点就是亮度衰减初期很快,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放缓,那么从原理上说只要这个补偿机制能撑到器件进入平缓老化区间的话,实话说可用性挺高的。

当然寿命一定要和LCD比的话,不论PDP还是OLED,我肯定站LCD这边。大家来比上万小时的亮度衰减还有各种长期残像,妥妥是LCD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3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3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薙·京 于 2016-12-3 10:20 编辑

OLED价格今天已经很可以接受了好不,86寸才5W出头
十年前大尺寸的电视机动辄上百万,我记得很清楚,2006年换电视,逛苏宁还是国美,LG在专柜放的70寸展示机,价格七十万元整。十年前七十万是什么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3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薙·京 发表于 2016-12-3 10:19
OLED价格今天已经很可以接受了好不,86寸才5W出头
十年前大尺寸的电视机动辄上百万,我记得很清楚,2006年 ...

50寸成本做到3000再来讨论价格问题

—— 来自 motorola Nexus 6, Android 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薙·京 发表于 2016-12-3 10:19
OLED价格今天已经很可以接受了好不,86寸才5W出头
十年前大尺寸的电视机动辄上百万,我记得很清楚,2006年 ...

lcd 55寸能卖到2000+
oled 55寸能卖到5000么
更别说lcd 70寸现在下探到9000
用国产化线的65寸电视卖价能到4000+
可预期的18年随着10代线的铺开65 75全面降价

讲道理oled电视价格还是要看京东方
等买到足够多的蒸镀机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50寸2000的LCD是垃圾也是你们说的
OLED本身技术上有一定优势,作为还没完全铺开的新技术,成本高一点很正常。你们拿低端的LCD价格去比成本,流不流氓点?
干嘛不拿Z9D什么的去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薙·京 发表于 2016-12-3 11:02
50寸2000的LCD是垃圾也是你们说的
OLED本身技术上有一定优势,作为还没完全铺开的新技术,成本高一点很正常 ...

现在一堆堆人就是连推山寨的乐视小米这些互联网电视的时代,你和我说旗舰的Z9D这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dwolfs 发表于 2016-12-3 10:40
+1论降价还得靠韩系量产来解决

廢話 縮cost 縮到出部QC都做不好隨時會爆的電話 出來賣
誰敢說自己降價比得上韩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3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3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点杠 发表于 2016-12-3 12:20
问大佬一个问题,不同波长的红光在人眼中到底有没有区别

有区别,不同波长的红光对绝大多数人都是一眼就能看出的差异。
那我举例的623nm与610nm来说,差异非常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 发表于 2016-12-3 13:18
OLED电视效果再好能有IMAX效果好?脱离性价比的民用技术一个比一个死的惨

问题在于如何看性价比,LCD刚推出的时候也是10多寸卖5000多,而当时的CRT却是产量巨大价格优势明显。结果没几年,随着LCD的成本下降,液晶电视就后来居上到普及了。
早期的LCD电视效果没CRT好(即使是现在都没有)大家都知道,但是只要价钱一下来,消费者还是愿意花钱更新的。
OLED现在也在走同样的路,在大屏刚进入民用产业化的初期肯定会比LCD贵很多,但是随着大量投资者与屏厂进入(特别是国内几条高世代线的开建与投产),价格走低的趋势是很明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2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时空管理局 发表于 2016-12-3 21:28
问题在于如何看性价比,LCD刚推出的时候也是10多寸卖5000多,而当时的CRT却是产量巨大价格优势明显。结果 ...

crt在体积和重量方面劣势太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2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ypeunknown 发表于 2016-12-3 21:44
crt在体积和重量方面劣势太大了

crt看两三个小时眼睛就受不了才是最大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3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rgb像素自发光,如果不能做到平均老化,就永远是个坑爹技术,等离子显示效果再牛逼又如何,消费者谈烧屏变色,最后惨死,OLED如果不解决这个技术缺陷,一样会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4 0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点杠 发表于 2016-12-3 22:24
不是说人眼只有3种视锥细胞吗,所以有3原色,并形成人眼所能看见的所有颜色,那为什么会有区别呢 ...

因为绿色视杆细胞一样能响应红色波长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4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就问,现在LG的65寸B6P卖2W2,这个价钱以内有哪台国内市场上能买到的LCD画质能打过B6P的我马上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4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2-4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 发表于 2016-12-4 16:27
实际现在LED背光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最新的氟硅酸钾荧光粉可以让LCD轻松达到95%NTSC色域,相比量子点成本 ...

像素自发光优势主要在对比度,背光现在只能走区域控光赖提高对比,不过那个东西终究也是凑合用用,成本还高,普通显示器肯定是没那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 发表于 2016-12-2 11:34
三棒早就改QLED了,当然OLED现有技术大约7成能转化到QLED上。

就目前来说LCD的潜力并没有完全挖干,松下 ...

什么鬼,OLED转化QLED什么鬼
QLED难道不就是LCD的背光换一下而已么
跟OLED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吧,只是名字像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空管理局 发表于 2016-12-2 20:21
色纯度问题主要还是材料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我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想要做623nm主波长的红色(OLED目前绿色和 ...

嘿 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5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边懂LCD和OLED的还是有几个的
上次就有人在这边和我聊得挺深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6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空管理局 发表于 2016-12-5 17:28
这边懂LCD和OLED的还是有几个的
上次就有人在这边和我聊得挺深入。。。

我做过一段时间OLED(实验室发文章那种)
现在还会做一点点,还看一些文章
但是主攻方向转别的方向去了
挺多师兄弟们去维信诺京东方之类的,去搞研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0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umbolelar 发表于 2016-12-5 03:16
什么鬼,OLED转化QLED什么鬼
QLED难道不就是LCD的背光换一下而已么
跟OLED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吧,只是名字 ...

qled使用quantum dots作为自发光材料,原理上确实和oled接近。你估计是和Sony的qd enhanced lcd搞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19 14:04 , Processed in 0.26534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