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02|回复: 1

[新闻] 【剧透/东方早报】你的名字剧评两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的名字。》票房破百亿日元,它的成功象征着什么?

收银员小秋

2016-09-24 12:07 来自 有戏

字号


根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9月23日下午发布的消息,新海诚的长篇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在日本国内票房正式突破100亿日元。由此,这部上映28天、连续四周票房冠军、观影人数超过774万人的电影也成为了第一部非“国民导演”宫崎骏出品,但票房仍然突破百亿的动画长篇。

《你的名字。》不仅力压已经上映的《新哥斯拉》、《昭和64年》等众星云集的话题电影,成为了今年到目前为止日本最卖座的影片,同时它更成功挤入了历史上票房最高的日本电影名录,目前位列第九。

随着电影的大获成功,人们对它以及它背后的功臣新海诚导演的兴趣也越来越大。大家都在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你的名字。》的成功,而它的成功又象征着什么呢?


这很新海诚?这不是新海诚?

兜兜转转,所有有关《你的名字。》的疑问都会回到新海诚身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观众一直相信会有一部非吉卜力的动画电影票房破百亿,只是对于包括导演自己在内的许多人来说,这部电影会来自新海诚多少有些意外。

算不上是动画电影制作科班出身的新海诚出生于1973年。大学毕业后他直接加入了日本电脑游戏公司Falcom。新海诚的第一志愿是加入游戏开发部,但却阴错阳差进入了专门为游戏制作开场视频的团队之中。在他制作的视频以及独立开发的动画短片在日本国内外屡次获奖之后,新海诚终于在2000年辞去了公司职务,一心投身于动画电影的制作之中。

2002年,新海诚制作完成了第一部在剧场公开上映的电影《星之声》。此后,他每隔两到三年左右都会推出一部在剧场上映的动画电影。而《你的名字。》距他上一部作品《言叶之庭》的发表也已经有三年之久了。

和许多成功的动画导演一样,新海诚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电影的主人公往往是一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们因为时间或者空间的阻隔难以相见。随着每一帧都可以被截图当作壁纸的画面慢慢推进的是主人公们最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很多故事最后也都以一种日本式的略带哀伤又不失体面的方式结束。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的名字。》的成功就是因为它很新海诚。电影故事的主人公是风华正茂的高中生三叶和泷。而这次阻隔他们的既有时间又有空间。随着故事的展开,有着鲜红色鸟居的日本神社,无数车辆、行人来往的新宿车站还有优美的日本四季,这些新海诚最钟爱的构图原素也都在《你的名字。》中以升级版的形式一一登场。



《你的名字。》剧照

在采访中,新海诚也透露出了自己作品中的这种连续性。和他十分欣赏的作家村上春树一样,这两年的新海也以一种“长篇-短篇-长篇”交替发表的形式来推出自己的电影。在《言叶之庭》受到了褒贬两极的评价之后,新海诚并没有急着去构思下一步作品,而是通过包括制作广告动画和连载小说的形式从技术和叙事两方面来为自己蓄力。他为日本补习机构“Z会”制作的,讲述农村和城市两位男女高中生同时参加高考的应援动画短片《交叉口》,也可以被视作是这次《你的名字。》的灵感由来。

而在电影上映之后,许多人,特别是新海诚的老粉们,纷纷指出了《你的名字。》的“非新海诚性”。首先就是电影(过于)完整的故事结构。很多人认为《你的名字。》的幸福结局失去了新海诚原来有的青春物哀感。而这也许是不断在职业道路上成长的导演对自己的一次谅解,但也同样能被视作是与大院线合作的商人面向市场的一次妥协。

这里所浮现出的就是《你的名字。》卖座背后同样重要的“结构性因素”。在《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诚向来以“单打独斗”而闻名。他常常同时包办影片的导演、绘图、编剧、制作等所有职务。在他手下工作的员工的规模和吉卜力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你的名字。》则是新海诚第一次尝试利用所谓“制作委员会”的方式来拍摄的长篇动画。

电影公司东宝,出版社角川书店,甚至是JR东日本铁道公司都出现在了委员会的名单之上。随着大资本到来的则是更多的创作人才:

曾经制作了《电车男》、《告白》等人气作品的川村元气担任了本片的出品人;

电影的角色设计由《心灵想要大声呼喊》的田中将贺担任,而作画监督由曾经参与《千与千寻》制作的安藤雅司接棒;

日本国内人气颇高的摇滚乐队RADWIMPS耗时一年半的时间为电影创作了4首主题曲和22首伴奏;

动画更是邀请到了包括神木隆之介、长泽雅美和成田凌在内的人气艺人来为角色配音。

这些,在以前的新海诚电影中都是无法想象的存在。连新海诚自己也半开玩笑的说,之前的作品之所以叙事简单是因为没有人力和物力去设置更多的人物和情节,从而只能选择用类似内心独白这样的工具来推进故事,这次和大团队的合作才使得自己能够完全把内心想说的话传达给观众。

另一方面,在电影上映前的两个月,原著小说就先行投入市场预热。同时,某赞助商的天然水广告开始攻占日本各大电视台;某连锁便利店也以社交网站为媒介展开商品和电影的双重推广活动。电影上映前一个月,主题曲《前前前世》开始发售;东京的JR山手线也开始在自己的列车和车站内面向每天约650万的乘客推出相关的宣传活动。电影最终上映时,东宝利用其在日本全国300多家电影院的资源为《你的名字。》安排了最好的时间表。而前作《言叶之庭》只有在全国23家电影院进行了小规模的公开。差异之悬殊可见一斑。

自然,把从前的新海诚描述为一个专心制作动画全然不管市场的导演是不公平也是不正确的。但我们完全可以直言,如果没有如此大规模资本的投入,《你的名字。》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



《你的名字。》剧照

小确幸与大转型

拿一堆数字来解释小清新背后的大数据或许还比较简单,但要解读《你的名字。》小确幸背后的大转型似乎就更为困难了。在所谓“后宫崎骏时代”出现的新海诚所代表的不仅是动画和资本及技术在全球化时代新的关系,《你的名字。》更暗示了日本“宅系文化”新的发展阶段。

批评家渡边大辅和东浩纪就各自在评论中点出了《你的名字。》所暗含的“御宅”与“现充”之间的张力。



在北美最大动漫节Anime Expo 2016特别上映的新海诚导演最新力作《你的名字。》,当地时间7月3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全球首映礼。放映结束后更得到全场观众足足五分钟的起立鼓掌。

一方面,《你的名字。》绝对是新海诚对自己事业起点的回归之作。渡边认为新海诚代表的就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世界系”动漫和“养成类”游戏为代表的宅文化。

所谓的“世界系”是一个多少有些戏谑的名字。它多指那些因为经济崩盘和世纪交替而出现的拒绝宏大叙事的“私动漫”作品。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多是窝在家里的宅男。他们生活和叙事的中心都是在另一头的美好女主。在两人之间,家庭、社区、国家这些社会媒介都几乎透明,唯一重要的只是彼此之间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但是,这些故事又常常爱以外星人入侵、地球毁灭等虚构的“世界级”的灾祸来推动男女主角的关系发展。而《你的名字。》的人物设定也和这些世界系作品不约而同。

另一边,渡边又认为电影的故事结构像极了新海诚自己曾参与制作的“养成类”电脑游戏。这些游戏安排了玩家和不同女性角色配对练级。一次不成功可以回头来第二次,一人不成功可以选择其他人重新开始虚拟人生。《你的名字。》,和包括《凉宫春日的忧郁》、《穿越时空的少女》在内的诸作品,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穿越、多线发展的故事都继承了这类游戏的模式。

新海诚登上主流舞台,也象征着受这些御宅文化熏陶的年轻人慢慢成为了日本社会的主流(至少在数量上)。

与渡边大辅的乐观相对的则是东浩纪的悲观。他看到的更多是《你的名字。》成功背后的阴影。

东浩纪认为该片确实是代表了以小叙事为主的宅文化的成熟,但它也预言了它们被权力和市场“收编”(co-optation)的未来。《你的名字。》中所出现的以神社为代表的日本文化“正统”还有以女主角爸爸为代表的政府“权威”虽然篇幅短暂却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它们加入所产生的“现充感”使得电影可以摆脱30岁左右男性观众层的限制,成为和吉卜力系作品一样男女老少都爱看的“国民动画”。这又和日本政府近两年来所主推的以动漫为核心的替代性文化战略“酷日本”不谋而合。

但当次文化被主流文化所征用的时候,它原本的原创性和独特性自然会受到损害。而失去了对“御宅文化”独占解释权的真正的御宅们要如何在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存方式可能成为一个更为难解的问题。

最后,还有一段可能无关的轶话。《你的名字。》和今年另一部备受关注且同样带有御宅色彩的电影《新哥斯拉》之间存在着一个巧合。

在1954年,一部内容不同但恰好也叫《你的名字》(题名中没有句号)的电影在日本上映。当年也是东宝的《哥斯拉》系列电影第一部发表的年份。两部电影同样聚焦了战争给大家所带来的苦痛。

2016年,《你的名字。》和《新哥斯拉》又几乎于同一时间在日本上映。在311地震过去后的第五年,两片都把视线转向了天灾和人祸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冲击。而它们也都告诉了观众,如果这个无解的世界还存在着什么希望的话,那就只能是每个人心中对未来的信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名字》:新海诚的逢魔时刻

阿水

2016-09-13 22:01 来自 有戏

字号


编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着”,欢迎继续阅读。

这里或许有个文艺片,这里或许有个恐怖片。不知道你会闷到睡着,还是吓得更睡不着。

今晚推荐一部很美的动画片。以及,本文有剧透。

当物理学已可以清楚解释虫洞、平行宇宙、时间旅行的概念,科学界中关于梦境的大多数谜团却依然未解。

是否曾在梦中以不是自己的身份行动?是否曾听到不现身的人在梦里对你说话?是否曾梦见非常重要的人事,发誓醒来一定要记住,睁眼后记忆却迅速模糊,最终被抹擦殆尽?

只留下有什么正在逐渐丧失的感觉,然而这惆怅伴随你半天后也消失了,直到下一次梦境才可能重新被唤起。

相信新海诚的新作《你的名字》,初衷即来自于此。


《你的名字》海报

梦境的丧失

一场又一场如临其境、情绪强烈、醒来却如东流水的梦境,大概是因为我们在梦中遁入了另一个时空?时间短暂的扭曲、缠绕、连结、断裂,是否还能再次复原?其实新海诚最终想问的应该是:如果不想忘记梦中的人事,是否有可能保留记忆,并最终与梦中人重逢?

《你的名字》有两条主线:飛騨市糸守町宫水神社神主宫水一叶的长外孙女宫水三叶,与东京高二男生立花瀧。


女主角宫水三叶

宫水三叶和妹妹四叶的母亲早逝,她们与外婆一起生活;父亲因妻子过世而悲痛不已,不愿留在神社,成为镇长而与家人疏远。

瀧则不再如新海诚往日的男主角一样性格别扭且极度敏感,只是健康普通的大都市男生。


男主角立花瀧

宫水三叶和瀧发现彼此在梦境中互换身体后,他们逐渐进入对方的生活。但是突然交换停止了,瀧于是把记忆中的景象画成速写,赶赴飛騨市寻找二叶,却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三年前的陨石碎片击中这片区域,小镇已化为乌有。翻看遇难者名单,宫水一家赫然在列。

原来梦境中交换的不是此时此刻的三叶和瀧,而是三年前还活着的三叶与此刻的瀧。

面对积了水一片死寂的千年前的陨石坑,瀧认出了他与三叶交换身体时曾与三叶的外婆与妹妹进入过的“隐世”,即死后的世界,以及其中的“神体”。


千年前的陨石坑

喝下三叶当年做的“口嚼酒”,他许下心愿希望能有机会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奇迹般地,时光再次发挥魔力,给了他最后一次机会。

东京与山中小镇糸守县,现代与传统,男人与女人,这部长篇中新海诚首先认真讲了一个逻辑通畅、设置完整、人物真实可信而有“人味”的故事。他不再仅仅抽取人的一部分情绪,比如孤独、敏感、对未来的不确定和不敢为,而是塑造了包括三叶和瀧在内的一群鲜活的角色。

两条线索中,三叶所在的糸守县是叙事的重点。在这里,新海诚溯日本传统文化的河流而上,以传统的鬼神而非现代科学的角度处理时空扭转的议题。

这样的方式避免了《你的名字》成为科幻烧脑片,圆满了梦境的不可解析性,也许是保留梦境中不可知的惆怅最好的方式。


《你的名字》剧照

溯传统之河而上

影片中呈现的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吸引人进入这个梦的世界。

日语中的“逢魔时刻”,意指非日非夜的时段,也就是黄昏。“他是谁”,则是黄昏的词源。在一天中的这个独特时段,光线令万物的轮廓模糊,进入妖魔鬼怪和人类短暂共处的时刻。此时在田埂间行走若是迎面走来一个人千万要避让,说不定对方便不是人类。

然后便是“産霊”。去往“神体”的路上,外婆告诉两个女孩,土地神的名字也是同样的写法和读法。同样一个词,拥有许多种涵义。“産霊”是日本神道中的一种观念,天地万物的生成、发展、完成,都是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才得以进行。


《你的名字》剧照

“産霊”读作むすび。外婆告诉她们:

“将线绕在一起是一种むすび,把人和人联系在一起也是一种むすび,时间流逝是一种むすび,这些都可以用同一个词语来表达。它和神灵的名字相同,因此也拥有着神灵的力量。我们代代相传的编绳工艺‘組み紐’也是一种带有神力的技艺,它反映着时间流逝的状态。”

“聚拢成形,扭转缠绕,时而回转,彼此中断,接着又相连。这是编绳,也是时间的象征,这就是むすび。”

与之相关的绳结,口嚼酒,一场大火令内涵消失而只剩仪式的巫女祭奠,秋日祭亦纷纷出场,共同营造出一个与东京截然不同的世界。


《你的名字》剧照

新海诚的成长

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从来不是拍给孩子看的。

在国内知名度最高的《秒速五厘米》(2007)是他拍给30岁左右的人看的,他希望他们能从中有所体悟;《言叶之庭》(2013)则是他回想起十几岁时从漫画和小说中寻求救赎的自己,“希望给这些年龄的孩子一些启示,同时也希望27岁左右、因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苦恼彷徨的年轻人能以此为契机寻到一个突破口”。


《秒速五厘米》海报


《言叶之庭》剧照

而《你的名字》,新海诚在电影宣传册上则是这样说的:“这是一部献给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年轻人和内心仍旧怀抱青春期残片的大人们的电影。我赌上了自己的全部来完成它的制作,希望大家能乐在其中。”

一个“乐”字,也正如他此前所说的:“动画电影是创可贴,复原之后可不必留恋,能够治愈伤口便好。”

在过去,新海诚的作品曾投射出很多人青春里隐秘的一面。在这一面里,朋友缺失,列车违背人愿地多次误点,路远,雨雪,联络受阻,最终迎来无可奈何的分别。最后能把玩的只剩零碎的记忆片段。然而多年之后,连这记忆都不再闪亮,即使再与当时的那个人擦肩而过,恐怕连喊对方名字的勇气都没有。


新海诚

曾单枪匹马地制作动画(新海诚不是动画制作科班出身,也没有在动画工作室中由底层干起的经历),以宏大宇宙、时空转换、飞行器、星空、孤独又自闭最终与所爱失去联络的少年们表达自己的内心,到如今人到中年心绪渐平。新海诚的作品不论成熟与否,完成度有几成,始终予人与自身境遇贴合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正是他最珍贵的地方。

这一次,释然了的新海诚破天荒让男女主人公认出了彼此。第一次错过之后,当观众以为他们又将永远错过时,新海诚终于画出了重逢。

是他的心境走到了这里罢,不再纠结于年轻时别扭的自己,终于愿意认认真真与女主角说一声“你好”。

这中间,包含一个人近二十年的努力工作,遇见不同的人,走过不同的风景,往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源,这才终于放了自己“一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8 22:09 , Processed in 0.01926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