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Radeon

[硬件] 三星旗舰SSD 960 PRO正式发布:3500MB/S读取,2100MB/S的写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2 0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TA接口已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lixianfyss 发表于 2016-9-22 04:41
这货的意思就是消费级SSD都是垃圾,不是针对谁。懂行的起步750,都上DC P3608更好。 ...

买不起企业级的也可以看看Intel正统企业级缩水超频出来符合消费级这种跑分至上的730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丧门星还是先多测测和标准的符合度吧

别到时候再在kernel的blacklist上面加上一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sata接口的SSD还是主流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ostcollector 发表于 2016-9-22 09:02
丧门星还是先多测测和标准的符合度吧

别到时候再在kernel的blacklist上面加上一笔 ...

三星都黑名单,那还有什么能用的?issue最少的就是三星了,NVME刚launch的时候消费级只有三星一家能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9-2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 发表于 2016-9-22 09:54
三星都黑名单,那还有什么能用的?issue最少的就是三星了,NVME刚launch的时候消费级只有三星一家能用的 ...

NVMe我是不清楚
但是libata-core.c里面可是清楚地列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ostcollector 发表于 2016-9-22 10:22
NVMe我是不清楚
但是libata-core.c里面可是清楚地列着的

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你还不如学学第一页直接说三星产品会爆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tcollector 于 2016-9-22 10:32 编辑
john 发表于 2016-9-22 10:26
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你还不如学学第一页直接说三星产品会爆炸


这种做产品的态度,我当然对这家后续的产品需要保持一份谨慎

说简单点,有前科了,除非像ORZ那样换了魂了,我再去相信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ostcollector 发表于 2016-9-22 10:27
这种做产品的态度,我当然对这家后续的产品需要保持一份谨慎

说简单点,有前科了,除非像ORZ那样换了魂 ...

产品是否值得相信只看一点:实际使用结果。你是愿意相信有前科的三星还是蓝屏的建兴,或者是掉盘的东芝?

broadcom都指责过intel的芯片组不符合PCI-E规范,像你这样用产品的态度,怕是没几家厂商值得你相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tcollector 于 2016-9-22 10:59 编辑
john 发表于 2016-9-22 10:46
产品是否值得相信只看一点:实际使用结果。你是愿意相信有前科的三星还是蓝屏的建兴,或者是掉盘的东芝? ...


所以这三家的SSD都没用过啊**
特别是存储这种东西,我都是买上市至少大半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lixianfyss 发表于 2016-9-22 04:41
这货的意思就是消费级SSD都是垃圾,不是针对谁。懂行的起步750,都上DC P3608更好。 ...

不不不!我仅仅是针对这种炸裂的缓存跑分表示这种分数看看就好

懂行的别去找TLC芯片的货,其他什么该用就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hyc 于 2016-9-22 18:56 编辑

前两天刚把平板加了块950 pro nvme。速度直接爆炸。读2000+写900+。 没钱不然直接再多买块组raid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2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板用用outel的600p就好,性能够用也便宜大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3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phyc 发表于 2016-9-22 16:50
前两天刚把平板加了块950 pro nvme。速度直接爆炸。读2000+写900+。 没钱不然直接再多买块组raid了[s ...

普通用户就看个跑分,也就够了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1643461-1-1.html
这个ssd评测很全面
有兴趣的可以仔细研究研究
结论:


测试和分析都完成了,相信你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了。这里我概括一下我对这些硬盘的看法:


Intel DC S3500/S3700系列:“K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

它们不愧对“旧共和国武士“”的称号,因为从2012年S3700发布开始,它们的性能特别是延迟性能,在sata盘中基本遇不到敌手。经历了一代又一代,见证了闪存制程的3代更新、3D NAND和TLC的崛起、sata到PCI-e的更迭、AHCI到NVMe的普及,虽然它们早已不在性能王座上,但是它们仍然在时刻提醒着后来者:不要以为你是PCI-e接口就能怎么样。

Sandisk Lightning系列:“Relic of the Beginning”

SAS单盘+HBA组成“固态加速卡”,这算是PCI-e SSD的开端了。它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性能而是为了Form Factor。它的性能参数也完全是SATA/SAS的水平。但是从此之后,性能级SSD就开始转向PCI-e总线。

其实在测试中,面对4种PCI-e原生主控,它的表现也相当可以,至今仍然可以算是不错的硬盘之一。虽然它发布时间并不算太早,但是它不愧为一个不错的早期PCI-e SSD。

LSI Warpdrive系列:“Old School Arithmetic”

Sandforce主控、多子卡阵列的方案到现在仍然被用在Warpdrive等一些企业级硬盘上。这种粗糙的方案虽然会增加延迟,但是得益于SF-2582主控本身就不错的性能,Warpdrive的延迟非但不成问题,而且可以说名列前矛。

而它的优势也是由这种架构带来的。多达8块子卡可以使其容量达到单卡4TB;多主控带来的高QD随机性能也相当可观。这些优势给了老架构以和新一代竞争的实力。实际上,在和原生大规模PCI-e主控的竞争中其并不占什么劣势,而其较少的开发成本也让它具有更多性价比优势。这也使得这个架构存活到今天仍然没有消亡。

Micron P320h/P420m系列:“Soviet Power Supreme”

新一代原生PCI-e主控终于来了,而P420m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在设计P400m时,美光已经展现出了作为一个颗粒厂的“霸气”,200GB的硬盘竟然使用了336GB闪存。然而P400m并不能对intel DC S3700构成威胁。于是在几个月后发布的P420m上美光更加变本加厉,32通道64颗粒、2GB ECC缓存、多PCB设计、0.19F的掉电保护电容、2TB eMLC颗粒、高达3300MB/s的连续读取和75W IOPS的随机读取性能,以一个极高的姿态向大家宣布,PCI-e接口的的性能大战正式开始。

P420m是一块下了血本的SSD。但是它的固件设计仍然拖了一些后退。由于其数据保护系统的效率问题,连续写入只有700MB/s是最大的痛;对于NTFS支持并不算好,性能趋势比较奇特,包括需要完全“Precondition”后才能发挥全部性能。

然而凭这些并不能否认P420m是一块相当不错的硬盘。它的延迟和延迟一致性相当突出,并不逊色于采用NVMe的intel产品。这对于桌面及小型工作站应用也是比较重要的。如果有那个资本、有可以让它发挥的环境,它也是不错的选择。顺带一提,P420m分为可引导版和不可引导版两种,需要用它装系统的玩家请注意。

Intel DC P3500/3600/3700系列:“Flawless Evolution”

在S3700系列上市并成为众多厂商和企业高端服务器的首选之后,Intel当然也看到了sata/AHCI并不是长久之计,其他厂商开始推出性能更高的PCI-e总线SSD,想从另一个角度扳回一局。然而intel并不想给它们机会,于是DC P系列就以一个相当完美的姿态诞生了。其首发分为3个系列:P3500/P3600/P3700,分别对应读取密集、混合、写入密集定位。

反观之前的所有测试,DC P3600表现出的性能根本就没有毛病可以挑,每一项测试都站在顶尖的位置。不光是峰值性能一直在第一梯队以内,更可怕的是,当负载更为复杂时,别的SSD最高延迟都轻松到0.2秒以上、高延迟计数都成百万的出现了,P3600仍然在焦虑:我冒出来十几个50ms的延迟,不会被打吧。。。

对于这种性能,已经是零售产品的极限了,我没有什么话可说。最想说的一点就是,DC P系列一点都不便宜,开挂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Intel 750系列:“All Rounder”

DC P系列的成功使得众多发烧级玩家开始对它感兴趣。Intel并不是看不到这些,于是在2015年年中intel把P系列砍了一刀变成了750系列。

虽然说它源自DC P系列,而且包括XOR在内的大部分功能,但是为了降低成本,它被开了一大刀。1.6TB的P3600具有2304GB闪存,而1.2TB的750仅有1376GB闪存,而且是低一个级别的。这就造成了它的性能和耐久比P3500差了不少,只能算是具有企业级血统的家用级,而不能算是企业级。

不过对应的是,它的价格相对低了很多。而且延迟优势仍然明显,对于桌面和工作站应用,它仍然是一个全能型。“发烧级”的定位仍然相当准确。

Samsung SM951/950Pro系列:“Peashooter”

2013年三星发布了第一块M.2 PCI-e x4接口的SSD:XP941。在NVMe普及的年代,三星当然也要对这个产品线进行更新,这就造成了SM951的出现。

说道SM951,大部分玩家都会想到它惊艳的跑分。然而SM951并不是作为一款性能级产品出现的,它甚至仅仅出现在OEM市场。三星给它的任务就是,追求极致的体积,跑出华丽的爆发性能、投个好标,毕竟笔记本和嵌入式系统对性能的需求也就那样了。从之前的测试也看出,实际上它做的也是如此:涉及ASSSD、CDM等爆发跑分测试项目,如连续读写、4KB随机读写、高QD随机读写,它的跑分都相当高;遇到混合读写、稳定态读写或者去看它的性能波动的时候,事实都是残忍的。。。不只是三星,目前所有M.2 PCI-e SSD几乎都是一样的表现。

但是不得不否认,三星的固件功力有不少进步。至少在稳定态时相对的“稳定”了下来,没有像上一代那样出现众多的0点和高达4.7秒的延迟。组建Raid0后性能更加稳定,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发生。虽然由于其延迟问题导致iops的稳定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但是这也是个好的开始。但它仍然达不到性能级的标准,更不适合用于服务器。毕竟动不动就几百毫秒的卡顿是这个应用环境中很难忍受的。同样其“原本的”价格也很符合它的性能,走OEM单的单价并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3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jestime 发表于 2016-9-23 09:53
普通用户就看个跑分,也就够了
https://www.chiphell.com/thread-1643461-1-1.html
这个ssd评测很全面

消费级就像个男人追求一时爽的的峰值速度,企业级就像个女人追求高负荷情况下可以时时爽的稳定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1 12:11 , Processed in 0.11166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