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elchior

[其他] 游戏跟其它艺术相比,最大缺陷是载体限制太大不易保存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奥斯·克斯拉 发表于 2016-1-12 19:48
电子游戏的载体都是软件的形式,实际并不比视频和音频的存储更难。你所谓的难如果是指还原的话那就更不是 ...

还原你是指用模拟器吗?

然而现在的模拟器普及程度远远不如视频和音频的压制转录技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Melchior 发表于 2016-1-12 20:41
还原你是指用模拟器吗?

然而现在的模拟器普及程度远远不如视频和音频的压制转录技术啊。 ...

不要只盯在无法统一格式和兼容的主机平台,考虑一下安卓和IOS就明白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呐,舞蹈是一门艺术吧?那么到底是只有自己跳才算接触艺术,还是说欣赏别人舞蹈也是在参与艺术?video game呢?在twitch等平台如此流行的今天,在各种赛事好比sports game的今天,是不是只有手握键盘手柄,实现互动,才算是在接触这种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13 0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想重温10多年前的游戏的时候发现系统都不兼容了,同理steam某天换代或者消亡了,你砸的银子也就都得喂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游戏跟其它艺术相比,最大缺陷是载体限制太大不易保存吧?

なまにくATK 发表于 2016-1-13 05:09
经常想重温10多年前的游戏的时候发现系统都不兼容了,同理steam某天换代或者消亡了,你砸的银子也就都得喂 ...

对了,手游到底算不算游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例子,补p4游戏对比补动画,起码多消耗5倍的精力,动画我两天就能看完,游戏玩了一个周末才到大浴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和绘画不看重载体

唉,我看你也不是很懂艺术,就别聊这个话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8楼9000岁于2016-01-13 08:47发表的  :
文字和绘画不看重载体唉,我看你也不是很懂艺术,就别聊这个话题了


你语文也就学前班水平,跪安吧。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Melchior 发表于 2016-1-13 08:54
你语文也就学前班水平,跪安吧。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梅兰芳已死,他的京剧还能看吗;郭德纲死了以后,他的相声还能听到吗

如果仅仅是想要追寻回忆,自然这些是可以通过看过去的视频来办到的;同样老游戏一样也可以通过各种妇科或模拟来回忆

但实际上哪种载体更不容易保存,难道不是那些实实在在的以物品和真实人物为载体的艺术吗,难道电子数据会比那些更难以长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0楼9000岁于2016-01-13 09:04发表的  :
引用:Melchior 发表于 2016-1-13 08:54你语文也就学前班水平,跪安吧。----......


模拟器远不如视频压制转录普及,也没法标准化
就说的这个简单道理

现场的梅兰芳和视频里的梅兰芳有没有区别,印刷的红楼梦和kindle版的红楼梦有没有区别,有,但你至少能看,而且有一套相对通用的字库和转码标准

主机模拟器你能支持所有游戏?即使是现在支持的那一部分,在当前环境下能运行,在下一代环境呢?谁来负责维护更新,有通用标准吗?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條樂 于 2016-1-13 10:02 编辑
pgain2004 发表于 2016-1-13 01:31
呐,舞蹈是一门艺术吧?那么到底是只有自己跳才算接触艺术,还是说欣赏别人舞蹈也是在参与艺术?video game ...

舞蹈 -> 舞者 -> 觀衆
對應的是
遊戲 -> 製作人(廣義) -> 玩家
你拿兩個本身就定位不同的來對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過其實上面說的 舞台劇, 舞蹈 等的對比也不錯
就像舞台劇, 舞蹈, 音樂 等 有在現場才能感受到的成份存在
那麼遊戲的 實際自己玩 -> 視頻通關
其實也可以算是 現場觀賞 -> 看視頻 的對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條樂 发表于 2016-1-13 10:08
不過其實上面說的 舞台劇, 舞蹈 等的對比也不錯
就像舞台劇, 舞蹈, 音樂 等 有在現場才能感受到的成份存在
...

喷了,你是每次去现场都是坐的主观众席的有钱人对吧

现场强在气氛,对于演出内容本身来说,大部分座位的观感都不如视频转播

居然能拿视频通关来类比,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这帖已经从艺术的劣势 歪到 艺术记录的优劣 又歪到了 数字记录艺术的局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1-1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aa 发表于 2016-1-13 10:24
楼主你这帖已经从艺术的劣势 歪到 艺术记录的优劣 又歪到了 数字记录艺术的局限了 ...

一开始的发想就是

喜欢某小说的朋友20年后还能重温当年喜爱的小说
喜欢某主机上某游戏的朋友20年后还能找出来那台主机么,还能用么,难吧

也不知道为啥对艺术这词意见这么大,好咯我改成娱乐总行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Melchior 发表于 2016-1-13 10:56
一开始的发想就是

喜欢某小说的朋友20年后还能重温当年喜爱的小说

你这帖的表达的内容给我一种给一只鞋子去找另外一只配套的感觉。最后自然只看到自己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aa 发表于 2016-1-13 11:03
你这帖的表达的内容给我一种给一只鞋子去找另外一只配套的感觉。最后自然只看到自己的答案。 ...

那你的答案是啥?

到底是20年后会有万能模拟器让游戏玩家怀旧,没有必要担心
还是说游戏只是打发时间用的消耗品没有怀旧的价值,保存什么的简直想太多?

两种意见我都能接受
当然你要发表其它跟这没半点关系的高见我也没法拦着,只不过不关心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uaa 于 2016-1-13 11:59 编辑
Melchior 发表于 2016-1-13 11:24
那你的答案是啥?

到底是20年后会有万能模拟器让游戏玩家怀旧,没有必要担心

你要关注几个问题
这个东西能否被记录
这个东西能否被数字记录
这个东西能否被完全的数字记录,是否记录的时候会产生损失
这个东西被数字记录后能否重现

我觉得你很关心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只要被记录了那么肯定能重现。就算短时间没有那把钥匙,以后随着技术的进步也会有。你更应该关心资源本身的遗失。
而我们通常关心第三个问题

补充一下,你肯定会担心有些小众的游戏没有模拟器,到了未来就永远不能玩了。这同样属于资源本身的遗失(被大众淡忘),和所有的艺术品都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aa 发表于 2016-1-13 11:54
你要关注几个问题
这个东西能否被记录
这个东西能否被数字记录

一切美好的想象都基于未来我们会有强大的模拟器
这种非大众、非标准化、终极目的是怀旧的技术,你们对于它 “一定有人去研究维护更新” 的信心是从何而来
明明更大的可能性是被遗忘在时间的长河里,毕竟届时肯定有更加吸引人的娱乐方式

当然了,倒时候我肯定也玩新东西玩得不亦乐乎不会记得自己在公元2016年年初发过这个帖子
或许也能不证自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lchior 于 2016-1-13 12:07 编辑
zhouaa 发表于 2016-1-13 11:54
你要关注几个问题
这个东西能否被记录
这个东西能否被数字记录

同样是资源本身的遗失
电子游戏更加不为你的主观意识所掌控

一本小众的古书你有意识去保存可以保存很久,一直都可以阅读,而且复刻超容易,大不了我自己打印十几本
一台小众主机加一个小众卡带你想保证它们在多年之后能运作?还是说自己开发模拟器?

说白了还是对技术和硬件的依赖性太大,而且无法普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2: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條樂 发表于 2016-1-13 10:01
舞蹈 -> 舞者 -> 觀衆
對應的是
遊戲 -> 製作人(廣義) -> 玩家

我自己既是观众也曾经是舞者,我就觉得两种都是在感受艺术。当然这类比确实不太恰当,但……要是在几年前,我根本不会考虑把视频通关/观看实况拉进讨论里,可今时不同往日,游戏播客已经成为游戏文化一个重要的输出平台。
mugen区各种sl出来,以观赏性为主的赛事;稚嫩魔法师的腦洞CK2/UE4/V2视频;TAS视频……这些作品呢?

另外楼主一直希望把话题导向媒介保存,但像楼上好几个回复说的,根据标题,它被认可为艺术的障碍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另一项门槛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Melchior 发表于 2016-1-13 12:05
同样是资源本身的遗失
电子游戏更加不为你的主观意识所掌控

游戏作为一种娱乐,它的保存状况更多的取决于商业因素,而不是所谓的艺术价值

这点是和传统娱乐最大的不同,传统娱乐流失除了客观原因外最大的可能性是它本身的保存价值不足以让它流芳百世

而游戏,并不能证明一款复刻了几十遍的游戏在娱乐性上就高于同时期另一款没有被复刻过的游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elchior 发表于 2016-1-13 12:05
同样是资源本身的遗失
电子游戏更加不为你的主观意识所掌控

你一直在用比较容易保存的例子来跟电子游戏对比。楼上有人提到的建筑呢,雕刻呢,需要和观众现场配合的一些特殊戏剧和演奏呢?难以保存/再现的艺术比比皆是。
另外,只要能展现同样的内容,那即使我用的是另一套编码,运行的是另一套系统,又有多大问题?
说到底,再现的基准是什么?画面高清化,手柄更舒服,UI稍作调整,这种复刻怎么样?连简陋素材地下机能都保留才是及格的再现,还是说只要重新展现剧情、音乐、美术风格中的精髓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Melchior 发表于 2016-1-13 12:02
一切美好的想象都基于未来我们会有强大的模拟器
这种非大众、非标准化、终极目的是怀旧的技术,你们对于 ...

那么你的担忧应该是为什么没人去做模拟器
这个问题和游戏本身没有关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pgain2004 发表于 2016-1-13 12:35
你一直在用比较容易保存的例子来跟电子游戏对比。楼上有人提到的建筑呢,雕刻呢,需要和观众现场配合的一 ...

只要能展现同样的内容就行了啊,手段不妨事
问题是单独的受众能以自主意识主导内容的再现吗?众筹求复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zhouaa 发表于 2016-1-13 12:42
那么你的担忧应该是为什么没人去做模拟器
这个问题和游戏本身没有关系了 ...

没人做是因为开发模拟器的成本比文字和影像资料的复制备份要高啊,为什么要高,因为游戏太依赖硬件的独特性啊
从头到尾不都在说这个?

绕了半天都讲不清你的核心观点,文字游戏玩得飞起,车轱辘话就说到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pgain2004 发表于 2016-1-13 12:12
我自己既是观众也曾经是舞者,我就觉得两种都是在感受艺术。当然这类比确实不太恰当,但……要是在几年前 ...

稚嫩魔法师的腦洞CK2/UE4/V2视频

這些我覺得可以算是說書的性質
我看這種視頻時吸引我的已經不只是遊戲本身

TAS视频, mugen 的那種SL錄像 這兩種我基本都沒有看
但我覺得這兩種更接近攝影的方面, 只是拍攝對像是一個遊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Melchior 发表于 2016-1-12 13:46
不爬墙打不开中文维基

不过你是不是指游戏的定义问题?

你给了一个很大的标题,然后讨论一个很小的问题

然后各种论点还是不对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3: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elchior 发表于 2016-1-13 12:44
只要能展现同样的内容就行了啊,手段不妨事
问题是单独的受众能以自主意识主导内容的再现吗?众筹求复刻 ...

那所以说,建筑雕刻也一样啊。自备技能和资金就能复刻,科技则可以帮助降低复刻难度。强的人可以自己建框架,要么依赖星际2编辑器也可以相对简单地复刻不同种类的一些游戏,还有rpgmaker啊2dk2nd(格斗游戏制作)什么的。现在快速成型一路民用化,自己打个老平台的手柄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了,硬件上的复刻难度下降得很快。换个角度来说,复刻/复原技术也是需要发展的,例如现在复刻/复原油画的技术就比以前高级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uaa 于 2016-1-13 15:49 编辑
Melchior 发表于 2016-1-13 12:50
没人做是因为开发模拟器的成本比文字和影像资料的复制备份要高啊,为什么要高,因为游戏太依赖硬件的独特 ...

没人做是因为没需求。当利益大大超过成本后,成本就不是问题。
文字和影像的解码和播放器依然是“别人”开发的,游戏本身作为数字媒体备份同样是复制粘贴。
你现在无非是拿着通用的工具去怀疑另外一种媒介产生通用工具的可能。

我的核心观点是你在避重就轻。标题是游戏和艺术,结果坚持只和你想讨论的什么文学、绘画还是特定的属性比。
你找一个男人和女人比谁胡子长不是很无意义的事情?实际上只是一个圈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月刚刚通关了一个1987年的amiga游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越是面面俱到、大而无当的东西,艺术性越差,电影、游戏之类无关主题的元素太多,艺术系反而的不如文字、绘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3 1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现在的问题是技术进化太快,旧游戏能沉淀下来的也就是剧本、音乐、原画这些已经单独成为艺术的东西。游戏自己的“艺术性”的东西,也就是互动性,一直在不断地进化和淘汰,很难成为经典。举个例子,400年前的红楼梦依然可以吊打现在99%的小说。20年前的DOOM在BO3面前被秒的渣都不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6 09:05 , Processed in 0.24054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