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082|回复: 72

[软件] PC把1080p插值4K的播放软件该怎么配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8 1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卿卿雅儿 于 2015-12-28 10:05 编辑

苏宁里卖的4K电视机基本都有这个功能,输入信号为1080p时,通过锐化等方式插值成4K输出。
虽然很多大神对此类行为不屑一顾,但店内演示确实是有肉眼可见的提升的。
实际上当年也有很多DVD片源upscale到720p的动画,虽然不如原生720p,但比起480p也有观感上的提升。
那么,在CPU足够强的情况下,什么播放软件/解码器器把1080p插值成4K效果最好?假设片源为高码率BDRIP或BDISO。
有没有比较详细的配置手册?单说一个插件名字我是不会用的。
PS: 我现在是装的完美解码自动配置的,播放器是potplayer。机器是win10系统,E3-1230V2+GTX760,显示器是DP口输出4K@60h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madVR可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0帧插成60帧的有没有?感觉这个在电脑上用比较好

—— 来自 samsung SM-N9200, Android 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30,是24帧,想错

—— 来自 samsung SM-N9200, Android 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advr效果是很好的,不过1080p插到4k,好的算法可能运算量有点大,不知道760搞不搞得定,可以试试,看看占有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所谓的插值这玩意这不是标配玩意吗?

目前就MADVR效果不错,但要更好的效果对硬件要求会更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madvr的upscaling就是干这事的,效果嘛没比较过,因为开高了卡的飞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右键全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气姐姐 发表于 2015-12-28 13:46
30帧插成60帧的有没有?感觉这个在电脑上用比较好

—— 来自 samsung SM-N9200, Android 5.1.1 ...

有啊,不过有些电影电视剧插到60帧感觉并不好,动作过于平滑看起来很奇怪。
不过60帧看动画和那啥就是炸裂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宅逆袭 于 2015-12-28 14:45 编辑
天气姐姐 发表于 2015-12-28 13:46
30帧插成60帧的有没有?感觉这个在电脑上用比较好

—— 来自 samsung SM-N9200, Android 5.1.1 ...

风怒编辑。软件啥名忘了楼下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upscaling过程其实无非就是两步,一是resize,二是post processing,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实际结果差异也会比较大

楼主特别提起了DVD upscaling 720P,我猜实际指的应该是动画(电影、美剧等其他资源很少有这样做的),就用动画来具体说吧
比较多见的做法是在原始分辨率下进行IVTC、降噪、linedarken等操作,之后用常规(如lanczos)或特殊(如nnedi3_resize16)resize算法拉上去之后再进行锐化、debanding、deringning等操作,甚至还有些压制者会调色;整个处理过程步骤很多、对画面的破坏性很大,处理到最后有些类似于美颜自拍的效果,如果楼主就喜欢这个……唔……



4K电视厂商虽然都在宣传自家的upscaling技术,但其实1080P->4K这一过程与其他分辨率调节并无实质性差异,很可能只是安慰消费者的一种手段(“4K电视看低分辨率信号同样很好的,这位先生您别担心效果不行不敢买!”)
具体来说虽然可能也会有些不同,比如1080P->4K是整倍插补(无论什么算法在整倍处理时效果都会比较好),比如厂商的确对输入信号为1080P时设置了稍优化的处理方式等等,但也基本上属于换汤不换药



说回正题,在upscaling的两个步骤中,resize算法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lanczos/spline及以上级别的算法明显优于bilinear等简单算法,放大倍数越高差距越大
而post processing可以用potplayer自带滤镜、ffdshow avs post processing等方式来做,但性能开销会比较大,某些简单的算法(如hqdn3d)在480P->1080P 24FPS的环境下是可以实时跑的,但对于1080P->4K应该是不太可能了(没试过,仅推测),而且说到底我个人并不建议使用这些对画面具有破坏性的操作


一般来说,在视频播放这边,并不需要、也不推荐去找什么整合解码包之类的东西,很折腾而且其实没有用的,potplayer+lavf+madVR就足够了
madVR甚至都不需要教程,下载、解压、运行bat、去pot设置里修改渲染器就完事了(madVR本身完全可以用默认设置);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的话,相关教程写的最好的是vcb-s主页上那篇,不过刚发现vcb-s.com这站已经挂了……



关于前面几楼有坛友提到过的插帧问题,我个人其实是不太建议使用SVP等软件插帧插件的,一是性能开销大、二是模拟帧的清晰度差、三是插补错误太多(尤其是对于硬字幕的影片)
如果觉得显示器看视频流畅度实在不佳,个人其实最推荐用reclock这种调速插件将播放帧率硬改到30,由于30是显示器刷新率的一半,实际观感流畅度的提升是比较大的,而且画面效果也完美;当然,这实际上改变了播放速度,能不能接受就看个人了,如果实在不愿意调速又觉得24帧实在是不流畅,用SVP也行……

另外,以上所述缺点均指类似SVP的软件插帧,如果是说电视的硬件插帧(无论具体方案是MTK/Mstar之类通用的,或者是厂商自家二次开发之后的),那么效果是非常好的,个人十分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均开启(如果是用HTPC的话别忘了设置正确刷新率,否则效果受损;盒子之类没法调的只能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2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宅逆袭 发表于 2015-12-28 14:39
风怒编辑。软件啥名忘了楼下补充

SV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 发表于 2015-12-28 15:08
lanczos/spline算法肯定没问题,750TI都够了。

不要把MADVR妖魔化,真正吃性能的是nnedi3算法,那玩意全 ...

关键问题是压根没必要全开

就image double里,就右边的chroma那部分可以完全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1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插帧看手提摄影的片子,比如伯恩就像在坐船,那个一搖一荡的

----发送自 LGE Nexus 4,Android 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LZ 隔壁也发同样的帖子 S1大神多  用MADVR主要有一块能战的高端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的旅人 发表于 2015-12-28 14:52
upscaling过程其实无非就是两步,一是resize,二是post processing,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实际结果差异也会 ...

软件插帧和硬件插帧有哪些本质上的不同?你说的硬件插帧指的是比如大法的 MotionFlow 之类的吗?这个用在动画上不会有 svp 的那些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28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天刚在某群里讨论插帧是邪道,正确的做法是改电视刷新率和视频匹配,避免3:2 pulldow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的问题,基本上有 madvr 就足以搞定全部了。其实说到底,不管你用什么软件,只要片源的分辨率和最终输出的分辨率低,软件就已经在做放大(插补)了,区别只是不同放大算法的质量差别而已(严格说即使分辨率相同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涉及 chroma 部分的放大问题,不过这不是重点)。

大概一年多前看到有说当时 madvr 的 jinc 3 tap 加上 anti-ringing filter 就已经比大法上那个插补芯片的效果还好了。不过我不确定这个设置在 760 上能不能跑得动:低分辨率应该没问题,1080p -> 4k 感觉不好说。是的,madvr 基本上只在乎显卡的性能,cpu 不是那么重要(不过楼上说的 svp 主要用 cpu 来运算的,当然插帧之后 gpu 的计算压力也随之增大了)。

其实刚看到标题我第一反应是 madvr 的 nnedi3……毕竟 1080p -> 4k 是正好整数倍的放大。不过没有顶级的显卡还是不要想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 发表于 2015-12-28 20:28
那chrome里面用什么?lanczos/spline?还是Jinc?

都可以的,没有一定规矩。多数人还是认为 jinc 质量最好而已。所有这些选项说到底都是量力而为,在画质和其他方面(能耗、噪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说 chroma 没必要用 nnedi3 是因为人眼对这部分远不如对 luma 敏感,实际观感差别非常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的旅人

直接把 24 fps 当成 30 fps 来播放这个影响太大了吧。madvr 不是有 smooth motion 这个东西了吗?这个才是最值得推荐的解决方案才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2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插帧问题如果是120hz刷新率的显示器是不是看电影比较好呢?

—— 来自 samsung SM-N9200, Android 5.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2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 发表于 2015-12-28 20:28
那chrome里面用什么?lanczos/spline?还是Jinc?

nneid3 lancozs或者jinc+AR都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8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自己的使用经验,电视插帧更容易出现画面错误(索尼46ex700和60w850b)。不管是外挂字幕还是硬字幕,输入到了电视机里后都相当于硬字幕了,碰到剧烈变动的画面,字幕附近必花。反而是SVP,因为可以先插帧再渲染字幕,这种情况会减轻,然而还是存在占资源、降画质等诸多问题。插帧现在根本就特么没有让人满意的方案,24p这种低帧率简直罪大恶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boday 发表于 2015-12-28 21:21
@无名的旅人

直接把 24 fps 当成 30 fps 来播放这个影响太大了吧。madvr 不是有 smooth motion 这个东西了 ...

smooth motion观感比较逼近纯24p不插帧的播放效果,可以基本消除3:2 pulldown的影响,但没法弥补24p这个过低帧率的本身缺陷。像很多电影片尾那种纯色背景下匀速滚动的staff表,smooth motion效果比插帧差得挺远的。然而插帧也就能应付一下滚动字幕这种简单东西,一遇到复杂多变的画面就完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插帧我觉得看演唱会之类的倒是挺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orca 发表于 2015-12-28 23:49
以我自己的使用经验,电视插帧更容易出现画面错误(索尼46ex700和60w850b)。不管是外挂字幕还是硬字幕,输 ...

嗯,你这里的说法就和 12 楼截然相反了。我对电视基本一无所知,一直很想知道他们的插帧效果如何,所以才有 18 楼那一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day 于 2015-12-29 03:07 编辑
orca 发表于 2015-12-29 00:17
smooth motion观感比较逼近纯24p不插帧的播放效果,可以基本消除3:2 pulldown的影响,但没法弥补24p这个 ...

是的,只是把画面平移的镜头从忽快忽慢的一顿一顿变成了(感官上)节奏均匀的一顿一顿……楼上那里说的前提是不插帧,所以我才那么说的。

可惜电影业界对高帧率目前还是普遍不感冒,这个问题暂时不会有啥办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气姐姐 发表于 2015-12-28 21:31
插帧问题如果是120hz刷新率的显示器是不是看电影比较好呢?

—— 来自 samsung SM-N9200, Android 5.1.1 ...

单就这一个方面来说,是。如果显示器刷新率是 120 hz,常见的视频帧率无论是 24、30 还是 60 都是整数倍,就不会有帧率不匹配的问题了。

但是支持 120 hz 刷新率的显示器(以及退一步说支持 96、72 hz 的显示器)少而且相对较贵,其他方面的素质往往又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guy 于 2015-12-29 07:36 编辑

然而电影却不是24帧的,准确地说,是24000/1001帧每秒。
PAL格式却是25帧,刷新120也无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boday 发表于 2015-12-28 20:22
软件插帧和硬件插帧有哪些本质上的不同?你说的硬件插帧指的是比如大法的 MotionFlow 之类的吗?这个用在 ...

其实软硬件插帧并无实质性的不同,只是两种实现方式而已,真正的区别还是在算法与效率;另外,由于一个在解码端实现一个在画面输出前实现,也会导致一些不同
我之所以通过实现方式进行区分,主要是为了便于表述而已

相比于早期就已经较为完善的电视MEMC芯片,SVP在发展过程中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当年真的惨……),但现在差距仍然不算小
SVP的主要问题是画面的线条边缘部分常常伴随着轻度鬼影,且因为没有质检机制强制插帧导致复杂画面下存在明显烂帧


由于涉及到具体效果,文字描述作用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在优盘里放几个测试片,下班路过家电卖场的时候进去试试机,花不了几分钟的
给一个具体的对比测试,如下压缩包里是明日边缘的预告片,分两个文件,一个原版一个SVP 60FPS版,可用于卖场直接比较
http://pan.baidu.com/s/1jHnAz5O



将24硬改到30播放这事……其实对我来说加速本身就是目的之一,个人认为电影、美剧在这个1.25倍速下一般是更为合适的,而对于很多动画、国产剧、日韩剧而言,1.25倍其实还是太慢了……
当然,这一点见仁见智,我只是提一个可行方案而已

至于madVR的smooth motion,实现原理应是类似于blend的机制,个人觉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其实是不开的



madVR默认设置已经比较合理,继续提升效果有限,再开个AR就行了,其他都可以默认
实际上即使是在avsp里逐帧对比,nnedi3相比lanc 3也并无实质性区别,显卡开销却大幅提高,个人并不建议使用

真正有跨越式提升的算法是waifu2x,高倍率放大后线条、边缘仍然清晰,且对artifacts的控制也十分惊人
不过其只适合动画,过高的开销也注定无法用在渲染器上,就不多说了



最后一提,其他多个楼层里都提出来3:2 pulldown,跟这个话题其实根本不沾边的……明显是并没有理解这个概念,不妨仔细去查一下wiki、nmm doc等再说
技术性的话题不详述了,简单说一下:

1、
3:2 pulldown是NTSC制式下的广播电视、碟片的视频处理方式,中国是PAL制式的,根本没有3:2 pulldown

2、
网上下载的视频在压制时已经做了IVTC,3:2 pulldown的影响早都消除掉了,在播放端已不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uaa 于 2015-12-29 23:21 编辑

农企的插帧功能是什么水平?
我看的时候残影倒是不常见,就是感觉不是太稳,有的时候是丝般顺滑,有的时候又感觉和原来没区别.
观感上是一跳一跳的,帧数上看还是稳稳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暁美ほむら 于 2015-12-29 14:48 编辑
无名的旅人 发表于 2015-12-29 11:26
其实软硬件插帧并无实质性的不同,只是两种实现方式而已,真正的区别还是在算法与效率;另外,由于一个在 ...

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其实无本质区别的,流程基本都是一样的,最大区别也只是算法上和效率上带来的区别罢了。由于PC性能越来越强所以硬件的优势明显越来越不明显了
=========================================
其实NNEDI3这个算法也只适用于Anime

关于要不要开NNEDI3这个问题,我认为看自己的需求和配置,比如我就是会开的。其实更建议根据片源做MADVR PROFILE来决定是否开。我是觉得这样设置烦所以就无脑开了,反正带的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2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硬件插帧而言,大法三棒的都体验过,感觉很怪,忽快忽慢,不知道哪里效果很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guy 于 2015-12-29 18:24 编辑
无名的旅人 发表于 2015-12-29 11:26
其实软硬件插帧并无实质性的不同,只是两种实现方式而已,真正的区别还是在算法与效率;另外,由于一个在 ...


3:2 pull down的确是适应隔行视频的概念,但是对于逐行24p到60p输出,依然有一帧播放两次,一帧播放三次造成的抖动效果(1000/1001这事情先不谈)。
我只是借这个概念提出这个问题罢了。

PAL格式25帧翻倍到50Hz自然没有这个问题,然而绝大部分人都是NTSC和PAL源通吃,光帧率就有23.976,25,29.97三种(不论hfr),那么怎么统一到显示器的60Hz输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9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的旅人 发表于 2015-12-29 11:26
其实软硬件插帧并无实质性的不同,只是两种实现方式而已,真正的区别还是在算法与效率;另外,由于一个在 ...

同39楼。我们说的3:2 pulldown的影响是指24p的片子在60Hz的显示设备上播放时因为刷新率不是帧率的整数倍而导致各帧只能以3:2的比例播出进而导致片子的忽快忽慢的现象,跟这个话题明明密切相关啊
准不准确我不知道,不过在普通网络讨论里作为约定俗成的用法来用其实挺广泛的,doom9上这么用的一大堆,大家一看就知道指的是什么

madshi说的“To my best knowledge madVR is now the only way to playback Blu-Ray/DVD movies without 3:2 pulldown judder on displays which don't support 23.976Hz playback properly”
http://forum.doom9.org/showthread.php?p=1616520

wiki说的“For example, a TV running at 120 Hz and displaying 24 FPS content will simply display each content frame for five of the 120 display frames per second. This has no effect on the picture other than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3:2 pulldown and thus film judder as a matter of course (since 120 is evenly divisible by 2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tion_interpol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5 04:43 , Processed in 0.16829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