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654|回复: 341

[移动] 手机的故事II:索尼的悲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aneid 于 2015-2-22 22:33 编辑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索尼移动是怎么完蛋的。
不过我们先看看别的厂商是怎么做的,以及结果如何。
苹果不讨论,诺基亚也不讨论,这两家太特殊。

摩托罗拉
在09年靠droid和里程碑系翻身,11年靠defy在国内大杀特杀,旗舰卖的也可以。
12年被谷歌收购,出现长期产品真空,后来发布的X和G也并不叫座
国内因为无机可卖而退市,现在刚被联想搞回来。
moto如果不被谷歌折腾这么一回,现在会活得怎么样是很难说的。毕竟砍手牌的渣系统烂摄像头和跳水价业内闻名。
不过,你要说三星系统渣摄像头烂经常跳水似乎也是成立的。
而回过头我们看,moto当年的末代旗舰上,至少还厚道的采用了金属机身和大电池,虽然电池不能拆。
另外贵为老牌大厂,moto曾经的渠道和营销团队也不是白给的。如果这几年继续按部就班的出新机,至少能从三星嘴里撕点肉出来。
===============
HTC
htc这个厂子以前就没认真做过低端机。当年在国内套多普达的马甲的时候最便宜的S1也要两千块。
所以王老板理所应当的以为自己就是大牌,天生骄傲,做低端也要比别人贵。11年的野火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当然,在2012年之前,htc骄傲是有资本的。
然后搞笑的这家业被One X一款机器在一年之内给败光了。
对于靠旗舰机支撑销量和利润的「大厂」来讲,当季旗舰搞砸就意味着牌子要倒。
当然这友商也经历过:苹果有天线门,三星有字库门,但是人家都挺过来了,现在成了爷。显然,htc没挺过来。
所以我们不用纠结One X怎么失败的,而要研究htc之后为什么没爬起来。

htc当年手机不少,经常有五六款中高端手机一起卖。One X是htc瘦身的尝试,整个产品线精简成One X/S/V,布局旗舰/高端/「中端」三档。按htc的说法是我们不打算做低端。这三款手机上市的价格倒也的确如此,单核512m的One V也要价两千块,当然,马上被米2打得妈都不认识。
也就是说,htc是不肯放下身段做2000块的市场的,那只有做旗舰了。
因为产品线瘦身之后的头炮就失败了,htc麻烦很大。不过htc貌似没意识到One X的失败和这手机的造型没什么关系。新作M7的金属机身极大考验制造工艺,结果就是成本高企,品控继续出包。实际上,死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的手机厂不仅是它一个。罗玉龙的锤1现在来看,也可以说是死在头批的品控暴走上,后果就是直接赶走大量罗粉,头炮变哑炮。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Sense 5.0的失败。当年2.x时代第三方rom纷纷移植Sense的启动器和widget以提高美观度,也有大量因为觉得Secse UI用得顺手而支持htc手机的回头客。这种情况在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还有个原因,当时htc无力保证供应链,One max居然只上了骁龙600。
总而言之我们看到,种种原因让htc滚下神坛,在今天成了家边缘厂商。王老板称这窘境全是营销不利的错,而这没法解释当年htc是怎么靠产品力迅速成功的。当然,我估计王老板和管理层也知道麻烦出在哪,不过总不能对记者说我们管物料的做品控的搞设计的做市场决策的都是sb,等于承认我们的产品有问题,所以只好把锅让做营销的来背:机器是好的,没人买账而已。
现在的htc盈利了,原因大概是用回塑料壳了。

===============
三星
企业的失败可能很简单,但是成功的动因肯定十分复杂。正如同众友商、各路资深分析师和铺天盖地的棒黑所言,三星的成功就是靠营销。
问题是,前猴机时代三星营销也够卖力的,也没见其打过诺基亚。
我们从头说。

我们知道,今天的手机已经成为时尚快消品。但是十多年前不是,因为那时候手机贵。因为贵,所以拿的多是成功人士。什么是成功人士,有钱人,律师经理政要生意人,西装革履,出入于总部写字楼酒店或者是私宅之间。
它不能拿个像透明GBC那样的东西。
所以当年的手机,有鲜明的设计特点,我们管它叫「商务机」,比如摩托的掌中宝,或者爱立信T39。
那么,我们把当年的五大厂,定义成「老牌商务机大厂」。因为他在30~50岁的人群里,有这种地位。
五大厂里,西门子先跪了;爱立信和索尼合资之后拼命要脱掉身上这层西装,最后也如愿了;诺基亚和摩托相继也完蛋了,最后就剩一个三星。那么现在的问题就简单了:四五十岁的「成功人士」买手机,品牌上基本就没个挑的。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三星是个「正经牌子」。
当然,中年人拿苹果也是能拿得出去的。如果你认为苹果太时尚不适合中年人的话,在国外,那些年轻时就玩Apple II的爹妈肯定不这么认为;在国内,既然贵就是正义,处长经理肯定也不会嫌苹果这个牌子不「正经」。
关于果教,点到即止,继续说三星。

除去最先跪的西门子,剩下四大厂一直在维持专属的商务产品线。哪怕是彻底脱掉西装的索爱,也是一直维持着P系,从当年的P800到末代的P1。摩托罗拉的明和诺基亚的E系也是如此。
三星在前猴机时代,一直以坑女人和成功人士的钱为行销之重点。对于前者,是各种超薄滑盖花瓶机,比如U600之类的;
对于后者,就是经典的世界风大翻盖,以及一票wm智能机。
「世界风」这个东西要单独讲。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贵,不仅长得富态,而且价格也尊贵;第二是开创了三星和运营商合作共赢的新世代。老牌大厂里,诺基亚基本不叼运营商,摩托罗拉和运营商关系还不错——因为它在老家也是这么干的,索爱属于运营商拽也拽不起来的状态,而三星则是从头到尾都是和运营商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从02年老联通上马CDMA就开始了,当年主推的旗舰就是三星彩蛋T108的C网版X199。移动那头有样学样搞心机,充话费送手机,送的最多的就是三星。对于一些报销话费的单位,这等于免费拿手机。三星就这样建立起了在特定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这种形象由七千块的双卡双待世界风W579推上巅峰。
「我跟你讲,领导拿的三星大翻盖,就是霸气!等我混出头了,也得买一个!」
「买什么啊,到那时候就有人给你送啦你说是不是啊?」
「是啊是啊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自此,三星成为成功人士和储备成功人士的首选。

对于嫌世界风俗气的「高知成功人士」,三星也有传统产品线,就是wm智能机系。
古早的时候,「商务机」「旗舰机」「智能机」「触屏/全键盘机」这四个元素是捆绑销售的,至少会摊上三个卖点,比如诺基亚9系,摩托A6188,以及插上外接键盘也勉强算的爱立信R520。三星当年抱的是WM大腿,04年出过wm2003的i700,算上是i系鼻祖,后来还有i710/740/900/8000。
i900在08年奥运后是和移动合作发布的,型号i908e,广告语【杰仕人生】。
6年后,华为翻盘三星的Mate7,广告语叫【爵士人生】。你看,历史总是相仕。
i系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长期担负三星旗舰商务智能机的角色,也从来就不是走量的机器,正如友商的9系P系和A系一样。不过到了2010年,时代变了,三星发现599刀的触屏智能机市场已经被苹果和htc打开了,于是依样画葫芦,把i9000推上了前线,也就是初代Galaxy S。这手机就一个特点:长的像iPhone,从里到外都像,简直一个妈生的。
从i9100开始,三星堆配置堆上了瘾。这时候三星 real men have fabs 的优势开始出现了:从处理器到内存到amoled面板到锂电池组,全部自产,谢天谢地三星自己没基带。堆配置的好处就是,对于消费者用起来爽,对于三星来讲,产量和利润率肯定爆友商,大不了打价格战看谁先饿死。
到了S3时代,三星就像太平洋战场末期的USNavy,下了一堆饺子四处找联合舰队要决战,结果发现已经没这个必要了。
因为诺基亚,摩托罗拉,包括HTC,已经纷纷仆街,而且都不是被三星干死的,是被苹果和自身干死的。
虽然宿敌全完蛋了,三星还维持着前iPhone时代的重压之下的战备经营姿态,包括铺天盖地的推广和运营商的密切合作。这时候就出现一种奇妙的情况:卖场里国产机尚未成气候,老牌大厂纷纷撤柜,水果又没有吹拱门堆纸箱的传统,只有三星在穷吆喝。
所以现在来看,三星的登顶之路颇具戏剧性。
一半靠耕耘,比如自建半导体厂、深耕渠道、抱紧运营商、坚持相当规模的行销等等
另一方面就纯粹是时运使然。能同时借来苹果和谷大爷的东风助自己起势,各路宿敌又非死即伤,这王位就这么登了上来。
因为你想买个大牌手机,又不喜欢苹果的小屏,还能买什么?
只能买三星啊。
这就是结论。
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三星今日的窘境就很正常了。苹果出了大屏6,三星被啃掉一块肉;国货品质大提升,又大打渠道战营销战价格战,三星就又遇到麻烦了。其实也不是麻烦,只是回到其该有的份额而已,前几年实在不正常。

===============
中华酷联
这四个厂绑一起说,是因为他们都是老牌国产厂商,牌子至少还有点逼格(和天语金立之流而言)
在猴机的2.x时代,大家都是靠刷运营商赠机来混饭吃的。
虽然也是抱运营商大腿,和苹果三星肯定不一样,因为送的都是千元机或者更惨的机器,赚不赚钱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不约而同的,大家都开始往上做了。

中兴是第一个突围的,v880开创了出口转内销的先河,后来做的东西就不怎么上道。
深圳这个中兴和保定的那个造皮卡的中兴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分别被同城的那个友商(华为/长城)吊着打。
后来中兴搞了个nubia,主攻2k档,卖点是还算说得过去的造型和rom,以及最重要的全网通。

华为一直把自己塑造成实力大厂,宣传策略就是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自己是世界500强,和甲骨文当年到处树广告牌上篇白底黑字「甲骨文公司是/n世界软件领袖」是一个德行。大概任正非和埃里森在性格上比较像。早期D1走的是三星的风格,天天吹四核无敌秒空气,连造型都像S2。后来P6改向苹果致敬了,虽然祖传四核,好在整体配置还可以,造型和做工也算得上OK,和运营商合作卖得也不错,这算是早期的品牌积累阶段。
和中兴不同,华为的战略是子品牌荣耀打中低端,菊花标打高端。至于荣耀怎么运营,我大概能脑补出来余大嘴在内部会议上的讲话:
「小米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他们出一款,我们出三款!取长补短,保持优势,用500强的魄力和脸皮压死他们!」
荣耀大家族一年搞了七八款十几个型号的手机,把华为的企业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华为本部这头,Mate7终于熬出了头,打爆三星,一机难求。虽然和htc的One Max仍然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关系,但是后妈生的比亲生的好看也好用,这也算是华为的实力。我继续脑补了一下:
华为:你敢抄苹果,老子就敢抄宏达电,谁怕谁啊
三星:
htc:
One max失败而Mate7成功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民群众认为,华为这块牌子,比htc要硬。
前面说了,所谓「成功人士」纷纷买三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上无机可买给闹的。现在华为出现了,大家都知道华为是通信业的领导,是民族骄傲,还是世界500强(之前的洗脑起效了),品牌形象迅速比肩三星。甚至我认为,在四五十岁的男性领导干部里,菊花标完爆爽爽爽。因为这帮人普遍对南朝鲜没什么好感,而且搞不好办公室的书架里还有本《任正非传》。美腿7一出,卧艹,大气,质感,商务,稳重,好用,还是国货,还比note便宜——什么要加价?加价也无所谓!国货做得好凭什么要比棒子星便宜?下周二我要去开会,给你6000块周一之前赶快给我弄一台!——就这样这机器加价加上了天。
所以你看,华为之前大打实力牌+民族牌+技术牌,尽管简单粗暴,现在在品牌认知度上大丰收。
至于火腿肠,那是shenmegui?

酷派基本上就是荣耀怎么做我们怎么做,还依样画葫芦做了个子品牌叫大神。
联想就不提了,因为它就现在来看,还没成功。

===============
BBK系
十年前步步高贴牌的手机和纽曼奥克斯一样,都是公模mtk,没什么可说的。我们先说说oppo。

05年,oppo横空出世,在芒果台轰炸广告,一夜间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我的音乐梦想」。
http://www.56.com/w42/play_album-aid-2790893_vid-MjAyNjgyNTQ.html
但实际上他就一卖MP3的。
当然它那MP3从造型到音质的确比杂牌强不少,价格也十分好,因为包含了广告费嘛。
不过oppo这广告从此就没断过,后来找了一帮韩国人做代言,让人以为这是高丽名牌。
现在有一个误区,就是做品牌酒香不怕巷子深,大规模在传统媒介上(电视/平媒/户外)投广告的牌子都是low逼,典型牌子不硬,靠吹才能活。要这么说的话,苹果一年十亿刀的广告费,大概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仅次于三星的科技界第二大low逼。
总之oppo在小女生心中的形象就靠广告砸出来了。
mp3这东西没什么前途,后来oppo开始做手机,卖点就是音乐手机。他家的第一款手机相当著名,因为长这样:

oppo a103 http://mobile.zol.com.cn/92/923607.html
正面仿的是索爱k610,标志着bbk正式迈出了「学习大法——超越大法——干死大法」的第一步。
背面就不评价了。

虽然脑洞,oppo的手机设计和做工,在国产机阵营里算是能看的。因为oppo广告费太贵,手机只能走高溢价路线,如果长得太搓,女人是不买账的。
后来的一段时间,oppo和bbk都在主打日韩式大翻盖。当然这牌子这时候的形象还停留在「做得还行,卖得太贵,骗女人钱」这一阶段。那时候2k往上被国际大厂牢牢把持,oppo只能捡一千多块的剩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成为县城一霸,和德克士一样,其实钱也没少赚。
很快,手机市场变天了。
广告大厂oppo的初代find找来了小李代言,县城销冠开始蜕变。
这个手机本身也终于做出了国际大厂质感,虽然长得像Desire Z,但是比DZ好看得多。
所以你看,htc就是一悲剧。
当然初代find张口2998的要价也蛮吓人的。但是你们看,oppo有一个特点,就是我认为这手机值这个价,我就卖这个价,直到更好的下一代出来之前,我这一代绝不降价。同门的vivo和1+也是这个策略。原因嘛,大概是因为oppo是做女人的手机起家的,而女人是最忌讳自己买的东西很快降价的。
就这样,oppo靠坚持自己的宣销策略,以及产品本身的努力,现在成功了。
男人拿个find7出街,也不会有人嘲笑说撒比娘跑买个骗哈韩粉的山寨牌子。
当然,在某些论坛例外。

vivo发迹历程大概相似:广告大厂,音乐梦想,农村包围城市,国际品牌绝不还价。不过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vivo本来是bbk走hifi路线的子品牌,骗女生钱的重任一直都在bbk身上,后来bbk策略转变才把vivo扶成正房,细算这vivo的历史也就三年;其二,是bbk连同vivo,从一开始就在坚定不移的向苹果致敬。早年的vivo连系统都是高仿ios,在今天vivo还坚持着永远的白肾4造型,而且尺寸齐全,从4.5寸到6寸总有一款适合你。
而且显然,女生对这种设计,是相当买账的。

那我们知道了,既然女生都买oppo和vivo了,那男生去买什么呢?

===============
小米
小米的一大特点,是在PPT里胡吹。比如初代发布会里强调我们系统优化能带来30%性能提升,二代经典的「堪比xbox360游戏机」。即使现在,贵为大厂,米note的文案里张口就是「像素级动态对比度调整技术」,这尿性看来是改不掉了。
小米文案,耻度太高,死大风浓郁,别的厂谁也不敢这么玩。但是小米敢,成了企业宣销的一大特色。我们实在难以想象一个企业的高管敢说手机能炼金,但是黎万强敢。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些张口就胡诌的文案,绝对不是管行销的审稿不力才流出去的,而是董事会首肯的统一策划。
为什么要这么策划,因为(至少在初期)小米的受众群体,大学生,男青年,十分接受这种文案,极富亲和力,接地气。他们看到满屏的参数和各种听不懂的吹逼就找不到北了,心想这东西就是好。至于感觉low,放心他们不在乎。
本质上,这和卖化肥的靠堆几个化学式骗老农的行径,其实差不多。
在什么样的地界,对什么样的顾客,吹什么样的逼,小米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
至于工程纪念版,做一批抢一批的期货模式,以及粉丝论坛,这都是黄章当年玩剩下的。
关于小米有两大误区,其一是拉低了智能手机的价格,其二是开创了互联网销售的模式。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
走线下渠道的手机,被总代区代和门市扒了三层皮,肯定是要比厂家网上直接卖要贵的。但是雷布斯也没傻到老老实实在网上卖期货的程度,那再怎么吹也只是第二个黄章。很快他找到了中国最大的三个手机贩子:CU/CT/CMCC,堂而皇之的加价来卖。
Q:为什么感加价卖?
雷布斯:你看价格贵了,其实是送话费的哦,虽然贵了三百块但是送五百块话费哦。
傻孩子欢天喜地签回家了,仔细一看,500块话费分18个月返还,每月最低消费99返28,期内退网停返。
于是被绑约了。
雷布斯和运营商,双赢。
这招以前三星苹果也用过,可能合约更苛刻。但是,小米的799+100/1999+300,真正开创了手机价格双轨制的大时代。
从此什么合约版礼包版尊享现货套装版一发不可收拾。
很快消费者就斯德哥尔摩了。友商有样学样,大家一起闷声发大财。
这时候魅族又跳出来了,一脸正义曰:
魅蓝Note的线上价格已经打到极限,所以无法为线下渠道提供利润,因此魅族决定在线下实行开放价格的策略。
所以我跟你讲,魅族这厂子永远做不大,因为它缺心眼。
当然雷布斯说除了运营商渠道,线下不发货。他这么说,信不信由你。
小米和移动搞的合约红米,是将其推上销冠的最重要因素,显然这还是靠抱渠道大腿,而不是一个月挤几万台那样的所谓「互联网营销」。
喷了这么多,我们来说点好话。能让小米持续吸引回头客,不至于像htc那样一砸牌子就持续放血的重要原因是miui。有些事情就这么简单,消费者用miui习惯了,看小米新品长得还可以价格也不贵楼下移动厅就有卖加点钱就加点吧——就这么顺手把手机给换了,还是小米。
不过人不可能一直用小米,因为人是要成长的。
小米未来最大的麻烦是怎么洗掉那一身青春的骚味。
我们来看小米发迹的轨迹,重在初期精确定位目标消费者的品味和喜好,打响头炮后迅速推开线下渠道,用miui锁定用户习惯。价格倒是次要的,老实讲两千块也不便宜,何况还得加价。再说了,从来两千块都是中端机销售主力,当年摩托罗拉的E398、索爱的K700、诺基亚的N70/N73/5800都是这样的。htc和三星得势之后放弃中端,给了国产厂商巨大的空间。没有小米,别的友商迟早也会挤进来。


===============
以上基本上把所有现今还在活跃的厂商的成败之路历数了一遍。
为什么要扯这么多,因为我们下面要谈论的,是索尼移动的失败,基本上把上面的各种因素集大成了一番。
以下是正文。

索尼和爱立信的手机业务自01年合资之后,整个企业形象就要往年轻化的时尚消费电子上靠拢,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脱掉西装」,这个过程十分激进。爱立信当年给人的印象是睿智内涵,索尼则长期以专业消费电子大厂的形象示人。而新公司,既不像索尼,也不像爱立信,从里到外给人一种鲜艳活泼大胆年轻的姿势。
前面我讲过,大厂都会保持双线的产品应对青年和中年的不同需要。而索爱的产品和宣传,显然没打算多照顾中年人,零星几台P系也不是行销的重点。慢慢的,父母辈就得出了一个认识,就是索爱的手机都是些年轻人拿的。而对于摩托罗拉诺基亚和三星,他们就没有这个感觉。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索爱的品控。诺基亚不用废话了,摩托和三星在功能机时代也是算得上耐用的。
而索爱,有一个问题,它喜欢用摇杆。
这就洗不清了。
第三个是关于设计。我们知道,时尚的东西,很容易做出来廉价感。索爱就有这个问题,而且十分严重。
所以,索爱的这个品牌形象,一直以来都比较微妙。没错大家都承认索爱是大牌,但却是大牌里最弱的。

-----------------------
2010年,手机界变天了。
我们看看这篇文章
http://mobile.it168.com/a2010/1222/1141/000001141390_4.shtml
年末五款旗舰强机推荐
品牌型号价格(元)功能特色
三星i9000 3450 1GHz处理器/4.0寸WVGA屏幕/500万摄像头/Android2.2
HTCDesire HD 35801GHz处理器/4.3寸WVGA屏幕/800万摄像头/Android2.2
索尼爱立信X10 2499 1GHz处理器/4.0寸FWVGA屏幕/800万摄像头/Android2.1
诺基亚 N83000 3.5寸640x360屏幕/塞班^3系统/1200万720P摄像头
摩托罗拉 milestone 2 34001GHz处理器 /3.7寸WVGA屏幕/500万摄像头/Android 2.2

这是当年的五个机皇,N8,里程碑2,DHD,9100,以及X10。有一个问题,就是X10最便宜。
当然配置上,X10的384m内存和做出来电阻效果的屏幕也没资格叫机皇。不过这和竟品便宜1000大元的价格,倒也是证明一点:
就是索爱,或者索尼这logo,当年就不值钱了。
这是今日,广大索粉仍然不承认的一点。
其实吧,当年索爱的手机,包括行货,也没几个能卖上四千块往上的。末代A200旗舰W995行货上市3980,半年折到3000出头,水货只要2300,这就是索爱这牌子的极限。
不过,姨夫们不这么认为。
arc lt15i是索爱的巅峰和绝唱。仗着这设计无敌,索爱给了5680的行货惊爆指导价,全然忘了隔壁的双核1G的i9100都没敢这么坑凯子。马上三个月降价两千块,还是熟悉的味道。三千多的arc和后来的arc s的确走上了量,当然这也是索爱和它那经营十多年的全国线下渠道最后一次出力。其实,在12年初的时候,卖索爱的商家已经越来越少。

-----------------------
索尼在12年也学其他厂牌精简产品线,隆重推出棺材系列——lt26/22/st25。这是十分灾难的一组机器,以至于丑炸了的gs3卫生巾面对棺材也能找到点自信。很快,经销商发现,他们也面临和htc/moto/诺基亚柜台一样的遭遇,就是除了这仨棺材,无机可卖。
而且经历从arc到26的大反差,消费者根本不买账。
2012年,索爱和htc/moto/诺基亚的经营者一起大规模撤柜,纷纷转投三星小米OPPO。
03年爱立信换标索爱的时候,T618的广告铺天盖地;而9年后索爱换标索尼,无声无息,整个渠道一夜间就崩溃了。
只能说明,这些渠道商都是爱立信粉。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精简产品线和换标的失败,直接让索爱这个品牌消失,而索尼这个牌子却没立起来。
这就像那个苏联笑话:
最后,戈尔巴乔夫沉思道:“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于是苏联解体了。

-----------------------
索尼这个牌子,到lt26的失败和大规模撤柜,已经基本上在国内宣告结束了,只在一二线城市有些柜台。
不过索尼相当自我良好的抬出了L36,也就是Z。
Z系因为变态的设计带来了质感的大幅提升,可以想象成本和品控的暴走是不可避免的。
想一想天国的M7和锤1是怎么完蛋的吧。所以,三星一直坚持万年大塑料,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打广告的战术,倒也没错。
另一个问题是索尼的半年旗舰策略。
从Z开始算,算上后面的Z1Z2Z3以及被马上要被高通坑了的Z4,索尼两年半搞了五个旗舰,长得一个德行,五朵金花吗这是。我对Z5Z6继续这么玩表示乐观,看来姨夫想在滚蛋之前憋出一套玻璃板砖葫芦娃出来。
虽然长得几乎一个样,不过重开模是必须的。我在想这么频繁的开模难道不也是钱么。不过反过来一想,释然了:
反正全线就那几个机器,能花多少钱。
在宣传上,五朵金花也是个噩梦,每隔半年就得铺一次。当然索尼在国内没这个顾虑,广告什么的就没做过。
尽管索尼的宣传费用已经捉襟见肘,你看它拍的TV AD:在水里开箱,在水里玩机,看!防水性能刚刚的!
谁tm的买个手机天天潜水用啊?
当然,索尼的品控一如既往安定,买手机回家得先检查一下气密性——没听说过。
你要是没检查就进水了,不仅售后不给保,上论坛求安慰还会遭到嘲讽:谁教你用得姿势不对,活该。
原来这手机是手办。
现在的索尼呢,大概处于卖一台亏一台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节奏,三公主灵魂附体。
在下面,我们把索尼和那些友商来AB对比一下。

-----------------------
索尼和htc
索尼和htc在今天的遭遇很像。htc曾经也是高质高价自命不凡的代表,多普达时代本来还有浓重的商务范儿,现在也没了,重新成为成功人士不感冒的品牌之列,品牌价值大缩水。
所谓品牌缩水,这是个伪命题,归根结底还是产品没有吸引力,群众认为,你这个手机不值得这个价而已。
为什么当年htc敢卖高价,因为硬件超强软件舒服;为什么现在htc忙着打折,因为软硬件优势都没了而已。
然而,索尼从X10开始,软硬件就都没跟上过时代步伐。Z系在数次挤牙膏之后终于OK了,结果被国货一巴掌扇飞。
不过国货从头到尾都是以三星为假想敌的,索尼只是躺枪而已:谁让你4999。

-----------------------
索尼和三星
这是两大冤家。
但是我前面已经说了,三星就像USNavy,下了一堆饺子,还没打就赢了。
这时候有个光棍大和号轰轰轰轰过来了,姨夫在甲板上喊:棒槌,来战啊。
三星:算了吧,过两天你自己就沉了。
你现在再来比较这两家,就明白自产元器件,深耕渠道和维持在大爷大妈心目中的品牌地位有多么重要。三星可以把S5降到2999/S4 1899/S3 1099,和国货痛快撕,至少现在还是盈利的,毕竟成本低;索尼把Z2降到2599,已经亏得股东哇哇叫,宣称要放弃市占保利润——这不就是卖一台亏一台的证明么。三星仗着底子厚还能在国内多挺两年,索尼这样子,沉船是一定的,无非是早晚的关系。
另外三星现在已经重新捡起当年靠中端走量的战略了。现在铺天盖地的宣传2999的金属A7,就是要磕死oppo和vivo这些往2999爬的国货们。战争十分激烈,索尼当然会继续中枪。

-----------------------
索尼和国货们
索尼和小米其实没什么交集。但是有个问题我们要注意:
第一,在国内,两千块是一个关键的价位;
第二,现在两千块的霸主是小米。
今天的索尼放下身段争2k档的机率很低,但是,当年索爱就是靠两千块的机海来维持住市占和利润的。
今天的索尼,即使想明白这一点,估计也晚了。
索尼的技术力和品牌力,在现在来看就是个悲剧。虽然我们承认索尼的感光元器件和锂聚合物电池业界一流,但是只要谁想买索尼都会卖。显然,更多人认为华为的技术力远胜索尼,品牌也不输索尼。尽管他们不知道华为造手机的技术哪里比索尼强,但是他们用一把mate7的指纹,就会奔跑着歌颂华为大法好。你用索尼的手机,就没有这种打眼一亮的噱头。
还有,从mate7 2699的初始官价看,这手机卖这价钱是肯定不亏本的。我们现在更好奇索尼到底是怎么亏损的。
另一方面,索尼的两个好学生——oppo和vivo,现在也带着呼吸灯闪充合金骨架高保真回放和极高的相机质素来问候恩师来了。
我觉得,国产手机史上里程碑的一幕,莫过于vivo对着大法说,你丫敢和我比音质吗?你丫敢和我比拍照吗?
大法最后的底裤,Gone with the wind。
前略,天国的Walkman和Cyber-Shot。


索尼的悲剧,是一个宏大崩溃的集中缩影。在这次崩溃中,诺基亚摩托罗拉自杀退场,htc高开低走勉强保命,三星靠着厚实的家底准备迎接寒冬,而索尼则完整的展现了其市场是怎样一步步被侵蚀、产品如何一步步落伍,品牌是怎样一步步倒掉的全过程。这过程其实和三星没什么关系,爽爽爽卖手机的战术和十年前没什么区别。真正挖坑的,其一是大洋彼岸光环附身的苹果,其二是国内这一票不要脸也不要命,把实用主义贯彻到底的友商们。
然而市场这东西,谁赢谁就是正义。这一点SEGA的感慨肯定比我们多,可能比姨夫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只有一个感想:楼主理解太深刻了,莫非是业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LZ好文,对三棒的分析简直就是正面硬刚股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索移倒了就倒了吧自找的

----发送自 Sony L50t,Android 4.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趣的文章 居然全看完了 分析得确实透彻啊

大法搞三防是为了日本市场吧?不过在国内确实首先会考虑的不是这个,而且也增加不少成本 整个吃力不讨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商业,无非信用二字
文章虽长,总结起来就是,人家觉得你值,超值
上者洗脑和实物品质并存,洗脑靠营销,实物靠配置、品控、供应链、渠道支撑
中者无短板,甚至某一堪称优秀
下者自然就是一项乃至数项都是坑

不知道这样总结合乎LZ的本意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手机这玩意哪个没有缺点?
关键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才对,而不是听别人的或者其它的。
这次买亏了,这次就记住教训,久而久之你就会慢慢学会
到那时候你就会买到真正的性价比产品,而不是现在的所谓的虚假的性价比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
    —— from S1 Nyan (NOKIA Lumia 630)来自: Windows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2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和拍照做不好只能是自己作死,那么没诚意还是干脆把手机砍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法z3c这样的手机,小巧,续航好,三防,不强堆硬件差不多就行,还是很和我胃口的。不过我这种人肯定很少…再就是就算多我习惯一个手机两三年靠我这种肯定也不好赚…
    —— from S1 Nyan (NOKIA Lumia 630)来自: Windows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几段就笑喷了。

HTC在Sensation的时候就不行了,One X是出来救场的一作,虽然失败了但是怎么就成了被One X一款机器在一年之内给败光了

i9000相对GS后面几代来说已经是风格和iphone差距最大的一款了,对比下i8000就好,大量的家族风的设计元素。

HTC当年能火的原因除了有WM时代留下来品牌认知度,Android 1.5-2.3时代原生系统恶劣的用户体验是最主要的原因,这导致当时有Sense的Hero和其它安卓手机感觉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平台。当年的Sense虽然说不上好用,但是也算能用,美观度更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而后来论定制ROM用户体验HTC离小米都已经差得很远了,好日子自然也就到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gugu135 发表于 2015-2-21 22:40
音乐和拍照做不好只能是自己作死,那么没诚意还是干脆把手机砍了吧

你真的认为产品做好了就能活了吗?根本就不可能。

因为现在的风气就是让你死,你产品做再好都没用。

不改变这风气,一辈子都不可能有翻身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allen24 发表于 2015-2-21 22:32
好有趣的文章 居然全看完了 分析得确实透彻啊

大法搞三防是为了日本市场吧?不过在国内确实首先会考虑的不 ...

索尼怎么说呢,真的很喜欢往别人不关心的地方下功夫。

而事实上消费者就喜欢表面玩意,内在的做的再好,零部件什么的比别人用的质量再好

消费者根本不去关心这些,消费者就喜欢高大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好评!

----发送自 YuLong Coolpad 8675,Android 4.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的真好全看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2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雨灰灰 发表于 2015-2-21 22:43
大法z3c这样的手机,小巧,续航好,三防,不强堆硬件差不多就行,还是很和我胃口的。不过我这种人肯定很少 ...

翔泥移动从出生到现在快死就没有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最大的移动市场打出什么名堂
我觉得这跟翔泥骨子里的烂是分不开的
至于翔泥的产品怎么死的我简直不想说
ARC和ARC S的光感外框开裂是100%的
XPERIA S的尿屏
XPERIA Z过热膨胀脱胶
XPERIA Z1C的闪光溢出,这个bug甚至是无法通过升级系统来修复的
XPERIA ZU的触控飘移
XPERIA Z3 Z3C的成像泛红
翔泥这几代产品总是首发就出现致命的缺陷,足以稀释掉一切的用户黏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挺透彻

——— 来自Stage1st Reader For iO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印凉粉 发表于 2015-2-21 22:52
翔泥移动从出生到现在快死就没有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最大的移动市场打出什么名堂
我觉得这跟翔泥骨子里的 ...

有不要写这么多吗?

因为压根就没在手机上发力过,认真的关心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HTC M7,也就不会有这一年来安卓系金属手机遍地开花了,也算死得其所。
索尼也算国际品牌,还要和日本手机一样搞小家子气的三防,自己坑自己。

这些厂里我对Moto最有好感,在一众厂商的手机奔着7mm厚去的时候,只有Moto
还在做10mm厚的皮实手机。不过你10mm厚的手机和人家7mm厚的手机电池差不
多大是怎么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印凉粉 发表于 2015-2-21 22:52
翔泥移动从出生到现在快死就没有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最大的移动市场打出什么名堂
我觉得这跟翔泥骨子里的 ...

还有缝隙感人没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2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暁美ほむら 发表于 2015-2-21 22:47
你真的认为产品做好了就能活了吗?根本就不可能。

因为现在的风气就是让你死,你产品做再好都没用。

但产品都做不好肯定是活不下来的,你这种想法太过自暴自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2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21 2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尼手里一把好牌,请相信,能把索尼这么好的资源活活打残废,这已经不是本事的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法还是倒吧
前后经手同型号三台手机,屏幕三个颜色,行货屏幕还没水货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暁美ほむら于2015-02-21 22:50发表的  :
引用:allen24 发表于 2015-2-21 22:32好有趣的文章 居然全看完了 分析得确实透......

@暁美ほむら

不过消费者这么选择也是挺合理的 手机现在感觉就一快消品,换机频率比以前高了太多 android这块体验同质化也有点严重 自然选自认为名声够好或者配置够时髦的多……

美不外现没办法 现在选择太多了 而且人家恨不得把缺点都描成美的

----发送自 HUAWEI PE-UL00,Android 4.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魅族换了大法Z3,用的很开心,要升级大法不出手机了,只能去买苹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暁美ほむら 于 2015-2-21 23:15 编辑
gugu135 发表于 2015-2-21 23:03
但产品都做不好肯定是活不下来的,你这种想法太过自暴自弃了

做好了?但碰到色彩,音质,UI这些容易主观的地方,别人说你差就是差。

虽然索尼的手机多多少少的有些问题,但也是在进步的,而且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差就是了。

其实我觉得大家对索尼的定位就跟其他厂家不一样,要求比别的厂家严格多了,如果换做其它厂家,就目前索尼手机这质量估计已经合格了,但很可惜这是索尼的手机,要求必须比其它厂商高,虽然这问题很好解决,很可惜索尼没有做到,但已目前的环境来说已经晚了,因为这个市场环境就是要让你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21 2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暁美ほむら 发表于 2015-2-21 22:50
索尼怎么说呢,真的很喜欢往别人不关心的地方下功夫。

而事实上消费者就喜欢表面玩意,内在的做的再好, ...

说的就好像滔天牌手机内部很精湛,是消费者不识货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allen24 发表于 2015-2-21 23:09
@暁美ほむら

不过消费者这么选择也是挺合理的 手机现在感觉就一快消品,换机频率比以前高了太多 android ...

按你这样想法买的人很少

而哪部手机火就买哪部这类人才是占主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Schrodinger Cat 发表于 2015-2-21 22:58
没有HTC M7,也就不会有这一年来安卓系金属手机遍地开花了,也算死得其所。
索尼也算国际品牌,还要和日本 ...

moto爱用和机身一样大的一整片pcb板,厚道是厚道,但显然严重影响放电池的空间……

人家其它厂手机都用尽可能小的pcb来密集布置元件,省出空间放电池or做薄机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WDLEZ 发表于 2015-2-21 23:17
说的就好像滔天牌手机内部很精湛,是消费者不识货一样。

大部分消费者真的不懂啊,而且主流的消费者压根不是我们这些人啊。

你什么时候认为我们这些人占了市场主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持find7都不知道下部能选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刚入索尼的情何以堪幸好是从xt907官方rom上来的,除了屏幕大还都很满意,不是重度使用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篇基本都是老生常谈马后炮吹一下,没啥干货,特别是索尼的部分早一两年这里已经总结得差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不错。

个人觉得sony这牌子在移动通信领域从来就没打出什么名气来,sony如果在品牌最辉煌的时候全力杀进来也许还是有戏的,可惜当他想在移动领域发力此时sony的品牌价值已经大不如以往了。

80后大抵都对sony比较有好感,做为80后的我(们)青少年成长时正是经历了sony最辉煌的时期,早期的sony磁带机,后来的cd机以至于MD机,家电方面特丽珑管的电视机和显示器……曾经的我也是狂热的索粉。可惜进入新世代后,sony明显的没落了,表现是基本拿不出之前这些优秀的产品了,我也渐渐由粉转路人了。90后们他们成长期正是这个时期,他们帖身设备不再是磁带cd机,而是mp3,不管什么牌子,反正不是sony,电视平板化,sony也没啥拿人的,反到是夏普一开始比较牛X,他们对sony的感情肯定是远不如80后一代的。大概会有人提psp/ps2,3,4,但这游戏机普及率肯定是远不如上面那些随身设备的,影响力也小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法确实,一是家大业大,各种产品都有,手机又不是主营项目,重视程度不够,然后大企业通病内斗太多,资源整合不够,最明显的同样的传感器自己手机用的还没有外卖的好。然后就是营销之类的了,反正日本人做b2b还行,靠硬实力来拉人,比如那一票丧心病狂的上游小作坊,一旦涉及营销就抓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21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暁美ほむら 发表于 2015-2-21 23:13
做好了?但碰到色彩,音质,UI这些容易主观的地方,别人说你差就是差。

虽然索尼的手机多多少少的有些问 ...

其他方面可以另说,毕竟索尼也不是全能的,但作为一个移动音**放器领域祖宗级别的企业手机音质做不过步步高那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这也不是屏幕那种相对主观的评价而是业界统一的结论,Z系列已经出了那么多,真不知道S-Master什么时候能够做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21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印凉粉 于 2015-2-21 23:31 编辑

不会影响品质和使用体验的我懒得说了已经,有几个人的Z1前摄像头不歪?
而且缝隙的问题也是Z1开始被人刻意放大的,你看现在NOTE4那缝还有几个人提?
水军的威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2-21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顶,能转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WDLEZ 发表于 2015-2-21 23:17
说的就好像滔天牌手机内部很精湛,是消费者不识货一样。

大法股东一贯的观点就是:大法的东西就是好,但世人太傻逼不懂欣赏

——— 来自Stage1st Reader For iO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5-11 01:11 , Processed in 0.207835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