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阳炎n1

[硬件] 那么问题来了ARM核弹那家强?:A8X VS tegra k1 64BIT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0-22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性能问题,播放器解码器跟不上的话
则ARM阵营播放10bit无解,肯定要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Lilya 发表于 2014-10-22 20:22
Geekbench OSX平台下,单线程作为对比:
Core 2 2.2G只有1400分左右
第一代Core i系列(Nehalem)2.4G 1900 ...

还是没解答我的问题啊,a8怎么从1k8变3k3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A8 1.5G 1800
Haswell 2.8G 3300
同频下Geekbench的分数基本一样

——— 来自Stage1st Reader For iO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频,嗯嗯,这调调挺耳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deatheye 发表于 2014-10-22 23:34
同频,嗯嗯,这调调挺耳熟的

扣肉能2.8进平板?

——— 来自Stage1st Reader For iO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0-23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比得上haswell这种结论也搞得出来,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服跑个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不要吓我

这都要打haswell了intel要哭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0-23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0-23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atheye 于 2014-10-23 10:53 编辑

的确是的,如果不是厨子赏outel一口饭吃,outel现在还能不能站着都是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0-2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的Hi10p用初代IVB脸破降频到0.8完全不卡,1.4的A7会卡顿,看来同频A8x一定暴虐Haswell

顺便Geekbench的floating只能调用到SSE2,剩下自己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wl5993 发表于 2014-10-23 11:33
恩,我的Hi10p用初代IVB脸破降频到0.8完全不卡,1.4的A7会卡顿,看来同频A8x一定暴虐Haswell

顺便Geekbenc ...

无视软件因素谈硬件都是耍流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majutsu 发表于 2014-10-23 13:04
无视软件因素谈硬件都是耍流氓

当然,Wintel平台的解码器本来甩出其他平台好几条街

不过有些人整天吹水果软硬整合多么完美效率多么高blahblah的,其实也就是放屁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 发表于 2014-10-22 20:08
K1这功耗是你脑补的吗?胡JB乱扯什么东西

你这数据...5200毫安,按3.7V算,电池才19W多点,如果屏幕按3W算...
这机器其他部件功耗为0也只能亮6个多小时屏幕...如果玩游戏只能估计3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Lilya于2014-10-22 20:22发表的  :
Geekbench OSX平台下,单线程作为对比:Core 2 2.2G只有1400分左右第一代Co......

@Lilya
是是是  a8x  30e晶体管连e5 都能秒飞

----发送自 Meizu M040,Android 4.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A8在其优势极大的Geekbench表现出其IPC可以媲美Haswell你们就如此不淡定了么

不论过去现在,IPC作为研究架构效率从来都是个重要的指标,不会因为P4 vs K8、Core vs K10、Core vs Power7的IPC相差巨大的失去意义
当然总体性能上除了IPC外,不同工艺下在限定的功耗能上多高频率也是个关键指标

而且还有个关键的因素:编译器
在这方面Intel的ICC编译器是个强项但很多时候被刻意抹去,例如安兔兔在Android x86下曾经用ICC编译原生代码,自动把某个本来需要递归运算多次的指令一下子缩成一条指令搞定,结果Atom的CPU成绩高得离谱,最后被所谓的“公平性”迫使改用GCC重新编译
而Apple单一的体系在某些测试项上可以自动优化而占据较大优势,例如Geekbench,例如SunSpider,在这些测试上能表现出看上去更佳的性能并不奇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现在来看IPC还就是个无意义的东西了

有些架构流水线长跑高频,有些架构宽跑并发指令数,如果硬是要比较IPC的话就等于把长流水线架构的优势直接砍掉一半,那么是不是也要把多发射架构的发射数也砍一半来比较才更合理,事实上拿IPC来做宣传的也只有农企在Athlon XP时代频率大幅度落后而不得已用的营销策略。

比较同样耗电量下的性能吞吐才是衡量架构优秀的标准,架构效率现在是看P/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3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没有奇数核心的CPU么,A8X应该是四核屏蔽了一个核,为了功耗考虑的?那传说中的12寸ipad说不定能用上完全版A8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0-24 0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0-24 0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4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制程既然追上来了,性能慢慢追上也很正常,intel自己估计也心里有数,赶紧出14nm新CPU是正道,不能再继续混日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4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jun4rui 发表于 2014-10-24 07:32
其实SunSpider根本就不能作为跨架构的测试方式,这东西纯粹就是跑js的,而各平台对js的实现又不同,导致 ...

同一个系统,IE的成绩就可以比Chrome好一大截,Safari更是SunSpider的专业户
那SunSpider说事的何止国内,国外也一样无节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0-24 0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wl5993 发表于 2014-10-23 17:11
从现在来看IPC还就是个无意义的东西了

有些架构流水线长跑高频,有些架构宽跑并发指令数,如果硬是要比较I ...

IPC并非没意义,P/W考量的更多的是Fab的实力
长流水线架构需要高频,走高性能路线没问题,就如Power7,反正其使用环境允许较高的功耗值,它可以很干脆利索地飙到4.7G,AMD的推土机系列架构也如此。
但是工艺限制下,频率和功耗是平方关系,频率不能无限制的拉上去,过了工艺的节点后频率功耗的曲线是快速上扬
Intel用于IvyBridge、Haswell的22nm HP工艺的节点大约在4-4.5G,而用于Silvermont的22nm SOC工艺只有2G左右;TSMC的28nm工艺搞了一大堆,最后登场的HPM就是拿来拉高频的,但是在低频(2G以内)下表现和前期的HPL、LP差别不大,现代主要的低功耗工艺的节点都在2G左右
功耗限制的环境下无法飙高频,你想要尽量低的功耗下获得尽量高的性能,提高IPC就是拿晶体管数量和面积来换P/W。Core架构走这条道路,Apple A7/A8也同样,ARM也同样如此,IMG的PowerVR更是典范。在功耗限制严格的移动领域大方向就是增加规模(IPC)来提升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auraria 发表于 2014-10-24 08:59
同一个系统,IE的成绩就可以比Chrome好一大截,Safari更是SunSpider的专业户
那SunSpider说事的何止国内 ...

移动设备上压根就没靠谱的CPU测试软件,视频压缩都是硬件实现,比游戏GPU差别太多,几个有名的测试软件要不太老要不太过于理论,要不就是完全没节操。所以只能跑js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4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auraria 发表于 2014-10-24 09:22
IPC并非没意义,P/W考量的更多的是Fab的实力
长流水线架构需要高频,走高性能路线没问题,就如Power7,反 ...

增加规模提升IPC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电力效率的提升,IPC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用IPC去衡量架构的优秀性是没意义的,最终反映到P/W才是架构设计的目标

IPC只不过是P4 K8不注重能效比的时代的宣传语而已,尤其是对SOC和更多的现代处理器来说,很多晶体管的作用不贡献任何性能,只是为了控制功耗,拿IPC来衡量这些东西就非常片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9 07:08 , Processed in 0.17825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