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11|回复: 15

[网络] 自建房一般用什么类型的AP比较好?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7-1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不每层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自建房...当初都没拉好网线??

楼层板一般信号穿透能力都挺好的,需要注意的是水平方向房间之间的信号而已

1,3层各方一个AP应该就可以实现纵向全覆盖,横向覆盖需要看具体房型和墙体结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wowow 发表于 2014-7-13 20:58
300M的穿透力应该管够吧?牌子只要TP-LINK、D-link、美国网件这种大牌没错吧?(思科太壕了只敢看看)

确认一下 这个300M 你的理解应该是300兆比特 而不是300米吧
隔墙基本都不行 更何况 穿墙路由这个假命题 在PC区也不是一次两次被说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wowow 发表于 2014-7-13 21:15
额。300M是网络商城的商品参数。我也不懂。
隔墙基本不行吗?

之前的帖子说无线功率和穿墙问题的
http://bbs.saraba1st.com/2b/foru ... ead&tid=1022714

家里布了网线 要做无线覆盖的话可以考虑AP面板+AP控制器
没布网线 用电力猫转接AP到要用网的地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4 0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拉线吧 我尝试过了

----发送自 asus Nexus 7,Android 4.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4 12: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豪求包养。。。。拉网线然后每两层一个吧

----发送自 Coolpad Coolpad 8297W,Android 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4 2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介意功率辐射的话,买洋垃圾ap。自己买过个大唐的企业级ap,天线没拧上去就能穿一堵墙,然后就不敢用了,现在在用华硕的一款54m的ap,说是无阻挡能穿750米的距离,实际嘛,3赌砖墙信号就很差了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5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R8K做AP的表示还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5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拉馈线做室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30 07:58 , Processed in 0.11969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