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纯情雪绒花

[求助] 忽然发现,一些日式RPG其实就是按照桃太郎的路线来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9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死线 于 2014-7-9 12:32 编辑
影流之主 发表于 2014-7-9 00:44
但起点文卖点不是故事而是读者代入进主角开无双啊,然后偏偏我国游戏业总是把“剧情高于一切”这个作为业 ...

剑网3都把倭寇写进唐朝了,现在还不活得好好的?(倭寇还人手一杆铁砲,简直领先科技100年)

说是武侠皮,结果还是一个个找NPC接任务要报酬——敢问哪个小说里的大侠是等着别人来发任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达 于 2014-7-9 14:23 编辑
xvi黑翼公 发表于 2014-7-7 13:19
Joseph Campbell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中文译名:千面英雄)是对20世纪西方电影发展影响 ...

咦?某些小说就很不是这个样子,比如《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经历。
1.普通的世界->冰火岛?绝对不普通啊
2.冒险的召唤->张翠山等人也完全不是冲着冒险回去的,而是为了让无忌回到普通的世界
3.对冒险的拒绝->一干人都挺想回去的,无非是冲着谢逊僵持了一下
4.与智者的相遇->不知道谁算智者,张三丰?胡青牛?其实对于倚天故事主要线索之一的正邪之争上,他们都是比较片面的,反而是张无忌根据经历感悟到了许多与张三丰等人不同的观点。所以恐怕倚天里有没有【智者】这个角色,很难说。其实谢逊教了张无忌更多,更像是这么个角色,但这是一开始的事情了。
5.穿越第一个极限->如果胡青牛处学医救人算是的话,那是可以理解的。
6.测试、盟友、敌人->这个张无忌送杨不悔到后来跌落山崖确实是这样的情节。
7.接近深层的洞穴->N年后前往光明顶?
8.严峻的考验->光明顶力战六大派?
9.得到嘉奖->当上大教主?
10.回去的路->寻找谢逊?
11.复活->张无忌总是不长记性,被搞得很惨啊,貌似没有能吻合的情节
12.满载而归->最后被朱元璋用计逼得去蒙古了,虽然张无忌也不想继续当教主了,但也称不上满载而归,更像是舍弃宝藏跟着老婆拍拍屁股走人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汪达 发表于 2014-7-9 14:21
咦?某些小说就很不是这个样子,比如《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经历。
1.普通的世界->冰火岛?绝对不普通啊 ...

咦,前面有人发过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7-9 1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遍 发表于 2014-7-9 14:36
你还是看完《千面英雄》再下结论吧,别从单纯的标题来想象内容。尤其你望文生义的还是译文。原文的词汇都 ...

诶?这帖子不是在讨论桥段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7-9 14: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来也想拿千面英雄出来的,6楼拿了。我就拿普罗普的《民间故事的形态学》吧,这个和千面英雄一样,都是用俄罗斯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来分析民话神话的。这种结构主义叙事学吧民话故事以角色的功能为单位,整理了31种情节功能,具体的就请各位自己去查查吧。我用手机上的不好转。
桃太郎毫无疑问的是可以用它来分析的。
另外像星战魔戒等等作品都是典型的利用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来制作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7-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遍 发表于 2014-7-9 14:42
对,那又如何?

你说那个满载而归我看旁边的英文已经知道有那个意思了,不管吉尔伽美什的最后得失,他总是冲着宝藏去的。然而张无忌完全不同,他对皇位根本没有贪欲,他之所以轻易舍弃明教辛苦打下的江山,在众人苦谏之下自行推辞,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遵循圣火令上的教规,行为类似重义轻财。
这里讨论桥段,有人引这本书来,我自然是往桥段上说的,心理什么的这里又不涉及。你让我看心理分析,这不跟这帖子不着边么。再说这书心理分析的依据是弗洛伊德,自圆其说的理论,恐怕也只能说服那些愿意相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7-9 15: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遍 发表于 2014-7-9 15:42
首先,“带着不死药返回”指的是“大彻大悟,功德圆满”。就像释迦牟尼一样,带着让人解脱的真理从隔离中 ...

那功德圆满被蛇吃了又怎么解释?英雄最后都缺德了?
倚天的结局就是张无忌见到了周芷若,一支笔一颤,掉落在桌子上。又谈何找到自己的宁静?我们的勇者最后还在纠结如何把其他后宫角色收入胯下啊。
这就是不可能让人信服的原因,明明这点东西是不可能做到包罗万象的,解读者却非要弄出什么隐喻啊引申义啊之类的,硬把不合乎理论的往上面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7-9 1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弄本《作家之旅》看看就什么都解决啦,英雄之旅是一个方法,让作者和读者都知道自己当前在写/看什么,更加系统化的思考对创作和解读都有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遍 发表于 2014-7-9 16:28
因为如楼上所说,返回有多种形式,包括拒绝返回和返回失败。

算了,再说下去也没意义,怪我多嘴。 ...

喷了,到底把吉尔伽美什带着不死药返回解读为功德圆满还是失败?
原书中的返回,那是真正的指从冒险世界里返回,张无忌最后无非出国也可以算作返回?还是说蒙古象征着正常世界,还是说返回失败了?那么真正该返回的是哪里?还是说故事结束了就肯定是返回?
本就是针对神话的研究,越过度解读往其他故事上套就越难以自圆其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ve 于 2014-7-9 18:17 编辑

我讨厌这种粗暴的还原。心理学方法让它具有了一定的不可证伪性,经过阐释,你总能得到你想要的符合性。
莎士比亚的好些戏剧,都是些风俗娘的底本。索福克里斯的故事,也不知被同时代的人讲述过多少次。暗黑或者异域镇魂曲也是如此。重要的是理念和事件得以表达的形式,而不是强调它对“英雄之旅”符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9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楼里明白人不少,不过坐井观天的也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7-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0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2333333就知道要搬千面英雄了……这确实是个非常普遍的故事模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5 02:55 , Processed in 0.07144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