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41|回复: 31

[推荐] 第四弹 《光之美少女》模式中的道德意义v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7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bht 于 2014-3-7 19:53 编辑

9000差几百字,这篇文章是绝对100%的过度解读。道德问题的根本问题就是利他问题,人的本性应该是自私的,利他本能是怎么产生的?这个答案其实就藏在《光之美少女》中。

引入
《光之美少女》系列就是少女组团打邪恶怪兽的故事。但是基本上都存在下面几个特点。
三大阵营:
1,虚拟的邪恶方。整部片结束时往往带有大片的洗白。
2,普通的市民和路人。中立方。
3,Q娃和淫兽。善良方。

整个打怪兽的行动顺序特点:
邪恶方先动,利用普通市民产生怪兽(如果没有可利用中立方,行动就不成立(不过像某些剧场版里能无消耗产生大量怪兽是讨论之外))
Q娃迅速应对(事故往往就发生在Q娃的身边,就是不在Q娃的身边还有“闇之鼓动”之类提醒Q娃有事故发生快速反应)
平等团队合作(虽然入队有先后,实力有高低,但是staff潜移默化得在抹平这些差异,同时没有队长身份,即使到了555中队内有6人的情况下)
暴力解决(对于邪恶方没有什么好谈的,直接开打)
打倒后迅速解救被利用的普通市民(普通市民被利用也往往是有自身原因的,之所以发生整个事件他们也应该负一部分责任,但是Q娃没有责难他们过,整剧都在淡化对人的仇恨情感。)

第一章 原始合作中的博弈
在几百万年前,远古人刚刚开始直立之时,有个猎人,叫作甲,靠打猎维生,不过一个人力量有限,每天只能打一个兔子或者松鼠,勉强填饱肚子,虽然想打野猪,但是野猪凶猛,一个人难以制服,危险性太大。突然某一天遇到另外一个猎人,叫作乙,甲主动提出和乙合作打野猪,乙同意了。两个人的力量大,他们成功打下了一头野猪,尝到了合作的甜头,平分战利品之后,他们约定明天继续合作打野猪。这样合作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突然某一天甲自私了,他认为两个人打野猪绰绰有余,自己没必要用全力,于是偷了一下小懒,结果这次打野猪的行动中虽然野猪打下来了,但是乙受了点伤,乙只是向甲抱怨几句,但是第二天甲仍然偷懒,经乙的努力野猪是打下来了,但是乙差点丧命,乙怒了,甲只好妥协说明天一定不偷懒了。但是第三天甲依然偷懒,乙看见甲偷懒,气急之下自己也不干了,这天他们两人彻底闹翻了,都只能饿肚子。他们都又回到了各自打兔子松鼠的日子,可是他们又怀念每天都有野猪肉吃的日子,过了一段日子在偶然的一次打猎时他们两人又见面了,甲提出再次合作的建议,乙同意了,于是他们又开始合作打野猪的日子,但是利己之心谁都有,未来可能是乙也可能是甲自私了(可能是战利品分配不均,也可能是某方面偷懒),早晚还得闹翻。

整个过程就是【合作→某一方自私→另一方承担恶果→矛盾扩大→解除合作→两方承担恶果→再合作】的无限循环。这个循环称作合作循环。

怎么在这个过程投入最小而获得最大的利益是甲乙共同的目标,知道博弈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这是一个囚徒困境,谁都没有每轮中必胜的策略,如下表。


收投比就是收益和投入之比,是衡量合作结果的指标。
表中数字不一定是绝对的结果,只是一种量化手段。

  • 第一种情况就是最佳情况,甲乙两方都无私合作,安全打下野猪平分战利品。
  • 第二种情况就是甲自私,甲可能偷懒了,或者可能在分战利品的时候自己侵吞了大半,甲获得更大利益的时候乙的利益受到损伤或者甲用较少的投入,使乙的投入增加。
  • 第三种情况就是第二种情况的反面。乙得到更大收投比的时候甲的收投比下降。
  • 第四种情况就是就是两方都自私、都不让对方,合作失败和解除合作都是第四种情况。


如果是单纯的一轮博弈,怎么获得最大收投比是完全靠运气的,没有必胜策略。
但是实际两个猎人的合作可不是一轮,而是连续上面这个表格的博弈,一轮结束之后马上开始下一轮,一轮接着一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确保必胜?
必胜的策略还是没有,但是让自己收投比最大化的策略是有的。

1,不主动自私,当对方自私的自私的时候,最快速报复。当合作陷入上图第二种情况或者第三种情况时迅速推进合作循环进入第四种情况。短视来看这是不明智之举,长期来看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是脱离第二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最佳手段(太多的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吃点亏不吸取教训,自己没有受到实质上的伤害凭什么改),加快合作循环的进程。
2,主动征求对方合作,自私者承认错误,被坑者则宽恕之,尽快恢复合作。在上面的策略中合作陷入了最糟糕的状态:第四种情况。尽量脱离这种情况是这个策略的目标。
上面两条就是这种连续合作博弈中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主要策略。
辅助策略:加固良性合作(加固第一种情况):①相互理解,增强交流,表明将来继续合作迹象,引导他人互惠。②坚持公平原则,不为某一方面自私留下条件。

几十万年的自然选择,人类已经进化出遵循上述策略的本能,即无私利他的道德本能。


进化中的道德意义
“不主动自私,当对方自私的自私的时候,最快速报复。”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本能,这个本能算不上利己行为,也不是利他本能,是明显的两败俱伤的。衍生出“报仇”本能,为父报仇,为母报仇等为亲近的人复仇本能。关键词是“零容忍”。
“宽恕,主动征求对方合作。”就是原谅对方,宽以待人,以德报怨,不记仇,真利他行为。这种“宽恕”本能衍生出容忍本能,比如老实人、好好先生。关键词是“无限容忍”。
上述两点完全矛盾,我之所以把这个矛盾迅速提出来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重要的讨论思路,上述两种策略意义上完全矛盾,但在实际操作中,完全没有矛盾:
采取报复策略的前提是如果自己不采取报复,合作就会不断恶化。第二种情况或者第三种情况中,利益受损方的容忍会使自己的利益进一步受损(自己不报复,对方就会得寸进尺),合作总效益降低。
采取宽恕策略的前提是如果自己继续报复,不饶恕对方,对两方都没有好处,两方都会继续处于最糟糕状态。主动认错宽恕对方,合作能增加两方的利益,实现总利益最大化。

以这种极理性思维,再去审视我们身边边的“勿忘X耻”“为X报仇”“洗白”等现象相信大家会有新的理解。
下面的讨论中出现矛盾时请大家以同样的方法处理,基本都会发现是矛盾是不存在的,因为一一讨论太累也太多。
同时还养出了人们“害怕报复”本能,同上,这个本能用对了也能维持良性合作,用错就会使合作进一步恶化。
如果合作中陷入第二种或者第三种情况,被坑者不迅速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而是容忍,这会使自私者得寸进尺,进一步自私。在合作中,自私往往和懦弱的容忍成对出现。

上面两点策略中还包含两点“不主动自私”“主动征求合作”“承认错误”,这两点也发展出一系列的本能。
“不主动自私”:不做假,不投机取巧,勤勤恳恳等一系列本能。
“主动征求合作”:外向,友好待人等一系列本能。虽然某某科学证明“外向”“内向”各自有好处,但是谁都不会把“内向”当做自己优点,人类是有偏好与“外向”的本能,这个本能就是“主动征求合作”中进化出来的,这样个人有更高得到合作的机会,在自然选择中更易活下来。
“承认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辅助策略中“①相互理解,增强交流,换位思考,表明将来继续合作迹象,引导他人互惠。②坚持公平原则,不为某一方面自私留下条件。”前者进化出一系列待人接物的道德本能(孔融让梨,待客之道),后者进化出追求公平公正的道德本能,衍生出报恩的本能,报恩是追求公平公正的一种体现。

《光之美少女》中的体现
“不主动自私,当对方自私的自私的时候,最快速报复。”——“迅速应对”“暴力解决”就是这个策略最佳的体现,“暴力”是报复策略中的最极端的手段,Q娃对邪恶势力始终是零容忍。
“宽恕”——“打倒后迅速解救被利用的普通市民”这个就是这个策略的最佳体现。Q娃对人类有无限的包容性。
“认错”“主动征求合作”——快充最新几集都有,主动认错,不擅长与陌生人交流的公主鼓起勇气。
辅助策略——整片到处都是。上面提到的也只是一部分,例子太好找了。


第二章 合作联盟
两个猎人只能打一个野猪,三个猎人搞不好就能打老虎,十个猎人就能打大象了。人多力量大,合作联盟的形成是必然。
合作之中,绝对也有自私的行为,但是个人的自私在合作中一般不会动摇结果,十个人里面一个人偷懒一下,往往大象还是打下来了,对总收投比影响不大,万一真因为那个人偷懒导致合作失败或者总收投比大大降低,放弃与他合作,对其施与一定的惩罚或把他赶出合作联盟,虽然说赶出后总利益降低,但是降低不多。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个人和大多数无私者的博弈,见下表。

表中数字也不一定是绝对的结果,只是一种量化手段。
以这个表来说,把无私者们看作一个个体,上述两人时的策略依然奏效。
第二种情况必然会导致进入第三种情况,自私者这时应该主动认错,争取再次合作,其他人也应宽容。这样才能实现总收投比最大化。
合作联盟是对无私者的保障,也是合作效益最大化的一种途径,也保证在个人失去劳动能力时有人能照顾,所以人是群居动物,也有追求合作的道德本能。这个时期称作典型原始社会,我这里和上一章只是谈打猎,其实也可能是采集业,渔业,简单自然农业。
从这里可以看出现代博弈论就是解决利他问题的一把尖刀。

但是人多了问题也来了,那么多人里面有高矮胖瘦,年长年幼,力大的力小的,笨的机灵的,因为上面的差异每个人在合作中的重要性有差异,位置也有差异,管理问题就来了,管好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不让傻逼拖后腿是管理的目标。
怎么管理最好?这不是我的问题,现阶段我也解决不了。但是怎么样最好管是有答案的。

还是从两个人的合作开始讨论,如果这两个互相熟悉对方,知道对方的能力,都明白自己在合作中的位置,这样的合作效果无疑是最好的。
然后来了第三个人,他需要和原本的两人熟悉之后,原本的两人也要熟悉第三个人,明确分工和位置,之后合作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来了第四个人后,他需要和前三个人熟悉,前三个人要和第四个人熟悉,之后才能实现合作效果最佳。
但是到了第十个人,这个熟悉过程就变得十分繁琐和复杂,而难以实现,一个人要熟悉其他九个人。
人越多这个过程就越难以实现。所以人越少,越好管,合作的效果越明显。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个体差异的问题,人多了高矮胖瘦能力高能力低,假设总的能力不变,设十个人总能力为10,能力高的人能力为1.5,能力低的人能力为0.5,一般人为1。在无领导状态、每个人地位相同的情况下,怎么才能达到合作效益最大?最好的情况就是能力高的人越多,能力低的人越少,但是总能力一定的情况下,能力越高的人越多,能力越低的人也就越多。把事情办砸比把事情办好简单的多,两个能力为1的人能产生2个效益,但是一个1.5和一个0.5的人往往产生少于2的效益,所以折衷出来的结果:总能力为10的情况下,十个人每个人能力都是1的情况效益最好,换句话说每个人的差异越小越好。同时差异越小,熟悉难度也降低,更易合作。

但在实际情况中,人只会越来越多,每个人的差异也只会越来越大,因为联盟中绝对有男有女,有男有女就有后代,后代又产生后代(异性的相互吸引的在本能的形成中作用也很大,但是基本都是自私的本能,不详细说了)。古代部落绝对不只十个人。
于是“首领”出现了(首领的出现也代表典型原始社会的结束,开始了有等级制度的原始社会),大家选择一个最有能力最聪明的人作大家的领导,管理整个联盟的人,由首领安排生产活动。说远了就是古代部落氏族首领,说近了就是远古的三皇五帝。一般是最德高望重的长者,父系氏族像三皇五帝能引领生产技术发展的。这时候的首领基本没有特权,他们和普通人一样进行生产活动。
但是“首领”的自私使他们有了特权,他们的自私把人类领进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在上面的过程中还伴随着一个现象,就是大联盟的局部合作和分工合作,因为差异性的存在,劳动出现了分工,比如健壮的男性从事狩猎,女性则从事采集。这是缩小差异、提高合作效率的一种手段。

也因为这样人们也有了选择合作对象的权力,无论是谁都希望能与能力强的人,这样的合作中自己的投入相对可以小点,收投比较大。当然有能力的人也是这样想的,没人愿意和无能者合作。因为这样人形成了树立自己的声誉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寻求他人认同的本能,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合作者从而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这个本能引发出人的行为可能是利己的,也可能是利他的。

进化中的道德意义
除了追求团结合作这样的废话之外,这里还指出一系列重要的合作中的道德,多是为了提高合作的效率和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
  • 1,追求合作组织中差异尽量小。处在一个团队时,弱小者往往产生自卑感,强大者也会想方设法把弱小者的能力提上来。比如首领出自本能对部下的无私行为,弱小者会更加努力。虽然短期上来看是利他的行为,长期来看是提升合作总效益的利己行为。一个差异性小、合作无间的团队是人最希望看到的,看言情作品时,做男女配对也多少按照这个标准来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各自凹凸团队无非是增加故事性。
  • 2,追求合作中的扁平化。上级和下级距离尽量近,关系尽量亲。下级尊重上级,上级关怀下级。在古代首领是需要和普通人一样进行劳动的,伏羲黄帝神农无一例外。但是随着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上级和下级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两级化,但是人的本能是追求扁平化的,所以要是当官的关怀百姓和百姓一起劳动就会得到赞扬,下级勇于进谏有上进心也是美德。我们提到独裁者这个词大多没什么好影响,因为独裁者是合作两极化的极致体现,和扁平化背道而驰。
  • 3,分级合作,人得其位的本能。这里的分级不是指分上下级而是分工,比如妇女从事采集业男人狩猎,只是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陈力就列不能者已,不僭越不逾距不越俎代庖。在合作中与自己优势相符合的位置,从而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
  • 4,树立声誉的本能。谦虚让利是一种典型的树立声誉,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无私的合作者,从而得到更多的合作机会。做好事不留名是这里衍生出来的。自尊意识是这里的副产品。


《光之美少女》中的体现
  • Q娃方总是差异极小,组织极其扁平化,无首领,关系融洽。而邪恶方的组织往往差异大,分上下级,有boss,关系也不融洽。实际上也是Q娃总是能打败邪恶方,从而宣扬这种正确高效的合作方式。
  • 分级合作。不像是某些作品,出现怪物了就上飞机导弹。而光美中怪物一旦出现了,尽快疏离群众然后Q娃直接上,警察闲杂人等不上去搀和(搀和了也往往是拖后腿)。最新的快充中这个分工更加明确了。
  • 树立声誉。Q娃做好事从来不留名,正因为不留名更加强调这是无私不利己的行为,提高Q娃声誉。


第三章 引发本能的阈值

本能的形成有两类。一是先天的,苍蝇感应到气流就会躲避,这是无法从学习中获得的,因为不躲避的苍蝇都被拍死了,某些动物把出生看见的第一个人当作妈妈。这些明显是无法学习的。另一类是后天学习的,比如巴甫洛夫的狗听见铃铛就流口水的实验。
那么道德本能也能分两类,一部分是先天的,比如反乱伦、愤怒、高兴等大多数情绪伦理本能。一部分就是后天的,比如追求公平等大多数道德本能。前者可以通过基因遗传(基因变异是不稳定因素),后者是因为是种应用广泛的合作策略而在社会中流传,比如父母教导子女、老师教导学生,小时候的教育程度是决定因素。孔孟之道说白了就是社会中的合作策略而《论语》是其载体。(传播利他策略本身就是一种利己行为。)再打个比方,比较公认的是同性恋是先天基因遗传,恋童癖是后天影响。
但这两类大多是已经杂糅在一起了,明确分辨是不可能的,比如高兴的情绪是先天本能,但是为了哪些事情会高兴是得后天习得的。分析这个意义不大。

激发本能有其阈值,比如说别人给你一块钱,你不太可能产生感激之情,但是别人给你一千块你会感激,那么一块一块得加到哪个程度你开始产生感激之情了呢?这里就是牵涉到阈值的问题了,我们受到多大的伤害会愤怒,受到多大的利益会高兴?简单的说就是激发本能的具体条件。
这个问题显然也是没多大意义的,答案绝对受到本身情绪、身体条件等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防止读者搞错,我把本能的阈值再细分一下:触发阈值和反应阈值。到达触发阈值的时候人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但是不会体现在动作和行动上;再进一步到达反应阈值的时候就产生动作上的反应或者行为冲动。这个过程打个比方就是“不爽→生气→愤怒→采取报复行动”,伴随着外界刺激不断升高,愤怒之情升级,气量小的阈值小,老实人的阈值大。

但是我们能确定的是为了策略能实行,本能的阈值在理性不介入下都极低(理性思考不介入,外界影响很容易情绪的改变),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来说道德本能的阈值也可能很低。在理性介入的情况下,就不好说了,因为理性也分三六九等的,聪明人往往更理性更从长远考虑。但是加入理性思考是不是也是种后天习得的本能呢?
有个词叫做“有爱有恨”也有个词叫“憎爱分明”,比如某片的主角有爱有恨、憎爱分明,是种优点。这是因为主角有一个良好的本能阈值水平,该爱的时候就会爱,不是没有爱也不是泛滥的爱,而是需要一个让观众满意的条件,恨也一样。

第一第二章基本把道德本能给总结出来了,第三章针对的是包括利他利己所有的本能提出它们的引发条件。阈值这个定义也说明本能是可以习得的,在习得、强化的过程其实就是调整阈值到合适水平的过程。
本能阈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是我们对身边现象的一种新的看法。

《光之美少女》的本能阈值体现

阈值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失去其意义,而无阈值,幼儿向的片剧情之所以简单是因为其中的人物的爱恨没有阈值可言,好人是一辈子的好人,反派就是一辈子的坏人,思维就是一条直线。
比如快充组中主角九爷对人的爱的阈值基本就是零(见人就帮),对反派的恨的阈值也是零(双手各拎一个杂兵当武器使,当代典韦啊,完全不把反派当人看)。Q娃整个组织算得上是日本最大最强的未成年女子暴力集团,但是成员在普通生活中没一点暴力倾向,也是一种无阈值的体现。泛滥的爱(对宠物的爱,对艺术的狂热)不能说是无阈值,其本质就是阈值与普通水平有差异了。
无阈值的特点就是适合教育(各种课文和鸡汤文),但没有真实感,观众会觉得剧情简单无脑,无可厚非的事。
但是东映的staff在寻找突破,SS就开始了反派的洗白运动(满熏的洗白),心跳组也有很大突破,26集六花神回,六花救了反派伊拉,这个帮是出于六花私心的(这个是关键),一下子把对反派“恨”的零阈值给否定掉了,六花的形象一下子丰满起来了,六花之所以是心跳组人气最高的,神回功不可没。心跳的反派更有意思,首先是蕾吉娜这个半个反派,基本是颠覆了以前所有反派的形象,Q娃史上爱恨阈值最直观的一个反派,整部片有她出场的地方都伴随着她自身立场的动摇,最后几集还有其理性思考的矛盾;被六花救下的伊拉,后面也有几次报恩行为。Q娃系列编剧本来说最大的限制发挥的因素就是其正邪斗争的传统,但这个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其自身定位,突破这个传统就是《魔法少女小圆》了。
但是这个正邪对抗的传统是自日本TV动画产生40多年流传下来的,流传的过程中也不断改进,到现在已经进化出着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提到的合作策略,这些策略是几百万年祖先遗留下来的精神力量,其中都可以在Q娃的战斗模式中找到对应特点,《光之美少女》系列绝对可谓人性的光辉、宇宙的真理。

第四章 爱
之所以人相信爱,是因为他们相信明天会变得更好。
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人的所以本能归根到底还是自私的。
信前者可以入天堂。

爱就是进化出来的确保利他策略能实行的内在动力。爱的种类有三:一,合作策略引发的利他行为中的动力;二,为得到性伴侣引发利他行为的动力;三,为后代能得到照顾引发利他行为的动力。

至于完全无私毫不利己(注意:这里的毫不利己即利他对象不是自己的潜在合作对象、合作对象、亲人、爱人,对这些人的利他行为不能称为毫不利己)的助人行为,世界上绝对有,因为人是有道德本能和理性思维的动物,在触发道德本能的前提下,衡量得失的情况下得出给予他人时自己的失小于别人的得(往往这个“小于”是“远远小于”),人在这个时候往往会做出无私的利他行为,这和现代物质丰盛和文明教育分不开的。同时客观因素(身份、责任)等等都会影响道德本能后计算过程。
另外道德准则绝不一定是最佳策略。

这篇文章根基就是西方进化伦理学,不过一百年前没有现代经济学(博弈论)管理学等知识使利他问题无法解决,达尔文等人他们提到利他行为本质是利己,比如在恶劣环境下互相照顾能得到最大的生存几率,但是和利己的“自私基因”的矛盾没法消除。内适应和内生偏好在我的理论中是多余的。这里只讨论对人的爱,对客观事物的爱只是审美本能(主要是后天影响)的阈值差异造成的必然现象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啥?光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能扯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写这种过度解读的文,不如创作点同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长微博@hgcg-w和那堆恶心的大友去,这里是大老师厨的地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过度解读之前,请问作者有认真看过动画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就是照搬自私的基因嘛,非要扯上Q娃干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了这么多真是辛苦了
有牵强的地方
也有有道理的地方
但干劲令人钦佩
恨不能加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什么鸡巴玩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觉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宇宙真理大Q娃!

      不过对楼主有一个小小的批判:你将人类看的太直白了。别的不说,反乱伦绝对不是人的本能,恰恰乱伦才是需要禁忌去约束的本能。而BL\百合以及其他偏离的性行为,都可以从人的本能之中找出论据——首先,观看同性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幻想,因为双方都是自己中意的对象,这种观赏可说是完全没有排斥的,是一种无须带入的幻象;其次,亲身实践同性恋的人,也完全是因为本能行事,而基本不可能是后天学习………,还有虐待之类的,是一种………嘛总之我的意思就是偏离性行为也是人本能的一部分。他们实际上是“正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2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rxds于2014-03-07 22:10发表的  :
不就是照搬自私的基因嘛,非要扯上Q娃干嘛

不得不承认这是我最照搬的一篇文章。


另外我不是为讨好大友才写的。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2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possibility于2014-03-07 22:03发表的  :
有时间写这种过度解读的文,不如创作点同人啊

因为我没有真正意义上看完一篇同人过。教大家如何写代入感强的爽文倒是可以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还是来谈谈世界和平的问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2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药丸三商于2014-03-07 23:31发表的  :
我们还是来谈谈世界和平的问题吧。

eternal peace.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7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说最后大洗白那里不想看了,然后再看了几段没继续看了,谁总结下-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0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之美少女:引導人類進化的楷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速阅了一下,发现例子好像只有满熏和心跳,心跳篇幅明显多得多,应该要追申成“心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0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心跳什么时候=光之美少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Q学……不过到最后全是在拿心跳距离所以其实是心学吗……
而且谁说每年的Q娃没有领导人了
粉红不就是干这个用的
虽然有一年的粉红是负责拉低全队智商用的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V1.0……还会有V2.0吗?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配图没动力看下去 字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nbht 发表于 2014-3-7 23:25
因为我没有真正意义上看完一篇同人过。教大家如何写代入感强的爽文倒是可以

----发送自 STAGE1 A ...

你不如就写这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0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甲乙丙 发表于 2014-3-8 09:30
你不如就写这个吧

ok,今晚就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nbht 发表于 2014-3-8 09:55
ok,今晚就发。

敲碗等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8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爷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3-8 1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7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篇只有“《光之美少女》中的体现”的体现是作者自己写值得看的,其它扯什么打猎什么情绪智之类的都是搬的

“但是东映的staff在寻找突破,SS就开始了反派的洗白运动(满熏的洗白),心跳组也有很大突破,26集六花神回,六花救了反派伊拉,这个帮是出于六花私心的(这个是关键),一下子把对反派“恨”的零阈值给否定掉了,六花的形象一下子丰满起来了,六花之所以是心跳组人气最高的,神回功不可没。心跳的反派更有意思,首先是蕾吉娜这个半个反派,基本是颠覆了以前所有反派的形象,Q娃史上爱恨阈值最直观的一个反派,整部片有她出场的地方都伴随着她自身立场的动摇,最后几集还有其理性思考的矛盾;被六花救下的伊拉,后面也有几次报恩行为。Q娃系列编剧本来说最大的限制发挥的因素就是其正邪斗争的传统,但这个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其自身定位,突破这个传统就是《魔法少女小圆》了。”


冲最后一句给个六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7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看抓心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0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raicoolnen 发表于 2014-3-8 02:05
Q学……不过到最后全是在拿心跳距离所以其实是心学吗……
而且谁说每年的Q娃没有领导人了
粉红不就是干这个 ...

天了噜,又黑我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3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30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4 12:49 , Processed in 0.12950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