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49|回复: 43

[求助] 日漫和动画是什么时候开始以萌为主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T,写论文要用……或者说以哪部作品为开端开起了日本动漫的萌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3: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星小子,不一定对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nbht 发表于 2014-2-28 13:22
福星小子,不一定对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我的意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萌系动漫开始大量出现并且成为动漫市场主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流不始终都是热血格斗么,看看三大民工,看看jump。你倒不如问御宅文化何时崛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olrox于2014-02-28 13:25发表的  :
引用:nbht 发表于 2014-2-28 13:22福星小子,不一定对----发送自 STAGE1......

应该是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的90年代中期和末期,趴着地上想想最具影响力的应该是《心跳回忆》,把萌具体给整合系统化了。其他还有leaf的游戏,以及像《秋叶原电脑组》《天地无用》《eva》《抚子号》这样的动画。acg跨媒体潮流吧,一个想法。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兔队长 发表于 2014-2-28 13:36
萌其实一直都有,但是以前是作为调味料存在着的,比如早期的多啦A梦,忍者乱太郎,甚至灌篮高手,都有卖萌 ...

其他就算了为啥有全金,校园篇也是搞怪为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萌要素和萌为主是两个概念
现在很多片子只能说有萌要素,但是片子本身未必是完全卖萌的

而如果以萌要素来衡量,那基本上是90年代以前就开始的
严格意义上讲,萌的出现未必真的有标志性作品,它实际上是多个方面共同演化出来的
所以,你衡量“以萌为主”就更加复杂了

不过既然您说是写论文搞研究,个人觉得您就应该用研究的思路,而不是用动漫迷的思路
实在想找一个界定点,个人觉得您应该把90~00年代每个季度放映的动画(至少TV)名单列出来
然后粗糙的查阅每个作品的风格,看是否存在萌要素,以及萌要素的突出程度等等(您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序列打分变量,用1、2、3、4这样的表达不同程度)
自己列一个表单对这20多年的作品进行分类
然后用“含萌要素的作品数量占同档期全部作品数量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做出季度趋势线
以趋势线为依据,比如说界定30%或50%为临界点
观察趋势线突破临界点的时间、趋势线长期维持在临界点以上的时期、以及趋势线的总体走向
从而进行把握

这应该是正儿八经写论文的套路,只是说估计会花些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4: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京都算是乘上时代浪潮的,但算不上是开启萌时代。在这这方面我觉得京都都比不上gainax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V2ABGundam 发表于 2014-2-28 13:49
萌要素和萌为主是两个概念
现在很多片子只能说有萌要素,但是片子本身未必是完全卖萌的

因为纯卖萌是做不出来的,再怎么着也得随便塞个故事框架,就算是kon。
“以卖萌为主”要是没有个具体的评判标准,实在很难定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あかつき 发表于 2014-2-28 14:02
先不说作品数这一个指标有多简单粗暴 就这个课题来说凭什么每个作品的权重是一样的 这怎么让人信服 更不 ...

在这个问题上,考虑权重实际上是不可控的
一般动漫迷视角下所谓的权重就是作品的影响力
但从不同的切入点考虑,作品LD/DVD/BD销量、平均收视率、同人志数量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但更多的变量意味着更困难的数据收集,以及更多的复杂因素(不同时期的消费习惯可能是不同的)
在整个研究体系都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你根本没有余力去争辩哪个指标可以作为共识
而且实际上还存在非法拷贝等等更多隐性因素
因此,在现有条件下作品数量是唯一可行的指标

分类的作品数量并不是一个好指标,这点鄙人承认
但在现有条件下,没有比它更好的,在可操作性问题上它优势很明显

LZ的研究本来就是正处于一个从无到有的阶段,并不是一个成熟领域
现在就对数据和模型作高要求,这完全是画蛇添足
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只能说先做力所能及的事
如果他的研究引起了重视,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来,那么再不断推进数据和模型即可
这也是一般研究的发展脉络

说实话,鄙人认为LZ如果能完成所有的TV动画作品分类和简单粗糙的定量分析,它已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了
现在观众视角下的评判基本上都是完全主观性的,在最基本的数理基础都没有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什么资格谈论LZ的数据质量和模型构建
LZ既然在条件受约束的情况下做研究,那么先拍出一个实打实的数理分析来,这才是第一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etong 发表于 2014-2-28 14:13
因为纯卖萌是做不出来的,再怎么着也得随便塞个故事框架,就算是kon。
“以卖萌为主”要是没有个具体的评 ...

确实,所以说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
1)某个作品内的萌要素程度
2)整个动漫作品状况的萌要素程度

目前条件下拿出一个100%完美的界定方式很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个人觉得可行的思路就是,对1)进行社会学问卷性质的半主观评判,对2)进行统计上的趋势判断

因此,对于1)就用次序变量,主观分类(这里就是示例,具体LZ自己把握)为:
a)有萌要素,且具有主题性(比如突出美少女要素,故事叙事完全以此为基点展开,带有明显的后宫、卖肉等等吧,总之就是没了买萌故事主线就编不下去),赋值2
b)有萌要素,但无主题性(比如有美少女要素,但不威胁到故事主线的叙事),赋值1
c)无萌要素(无美少女要素等等,当然目前来看这个标准可能有些苛刻了),赋值0

然后LZ把所有考察期内的作品(对于TV动画,至少几千部吧),都进行主观的打分判断,自然就会得到一个样本总体
根据对1)的主观赋值,进行分类的统计分析
因为放映时间是知道的,那么既可以做时序分析,也可以做截面分析
目前技术上应该是唯一可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oyianwu 于 2014-2-28 14:41 编辑

難道不是垃圾輕改的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浩纪的断代是把EVA作为萌时代开始的标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V2ABGundam 发表于 2014-2-28 14:35
确实,所以说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
1)某个作品内的萌要素程度
2)整个动漫作品状况的萌要素程度 ...

根本无需统计,深夜碟片市场从90年代末就是萌片一边倒了,就gonzo和骨头还能偶尔虎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也没有以萌为主。
你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要是写篇软文领稿费的话,诡辩一下应该也能说得通。
写论文还是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村隆太郎 发表于 2014-2-28 14:40
东浩纪的断代是把EVA作为萌时代开始的标志。

感谢,求具体出处?是出自《动物化的后现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村隆太郎 于 2014-2-28 16:55 编辑
olrox 发表于 2014-2-28 15:19
感谢,求具体出处?是出自《动物化的后现代》吗?

嗯,之前回帖的时候总结过东浩纪这本书里的理论:
http://bbs.saraba1st.com/2b/foru ... 997806&pid=24483280

不过这本书写于03年,太早了。不过东浩纪在这本03年的书里,就能预言到之后萌文化时代的来临,也是他成为宅学研究权威的一个重要原因。冈田斗司夫在06年左右才提“阿宅死了”,是受秋叶原文化和电车男事件的冲击,这个时间点上,日本社会上已经把宅文化=萌文化了,这已经和冈田在《御宅学入门》(1996)里所希望塑造的那种精英主义的御宅精神相去甚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社会现象K ON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求详细,98年的哪个作品或什么事件是分水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7: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0楼iamwar于2014-02-28 09:26发表的  :
98年是分水岭

98年是分水岭不假,但不是萌与不萌之间的分水岭,而是eva后tv动画内容丰富度极速扩展的年代。关于楼主的问题,我觉得是在04-05年左右。至少03年的作品还和当前的作品有明显的风格差距,记得当年只是有很多少女励志片,比如百变之星宇宙星路之类。04年的作品印象不太深了。到了05年,作品的面貌就和今天开始颇有些神似了,草莓棉花糖就在05年,当年的萌王也由罗斯玛丽变成了高町奈叶,想想这两个萌王所在的作品的风格差异吧。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06年?轻改爆发是哪一年?萌系变成主流,轻小说和08年的金融危机应该功不可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村隆太郎 于 2014-2-28 17:25 编辑

除开作品外,影响力最大的两个事件一个是“秋叶原”这个旅游和商业文化的产生,另一个是电车男事件,都导致宅文化进入日本主流社会视野。
冈田斗司夫在06年左右说“御宅已死”,即是说他自己在《御宅学入门》(1996)里所推崇的,那种80年代杂糅精英主义+SF+特摄文化的御宅世代已经不是主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28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kusgca 于 2019-12-4 17:3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国源泉是09年的片子了,夏娜05,零使06,脑残星07,你拿脑残星当万恶之源都比茶话部靠谱
茶话部是废萌巅峰,只有我京的片子才能叫废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7 04:57 , Processed in 0.17998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