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宅
精华
|
战斗力 鹅
|
回帖 0
注册时间 2013-9-27
|
本帖最后由 psiakua 于 2013-12-2 06:48 编辑
0.1 秒那是视觉残留时间, 24 帧保证动作能连起来并且有连贯性了. 但动态视觉的敏感度极限更高, 大约在 66.7 帧/s, 所以 60 帧电影还不算尽头...
电影拉胶片的两帧之间是挡住光源的黑屏, CRT屏幕上没被电子枪扫到的部分也是黑的
电影和 CRT 由于有"黑"的一瞬间插进去, 帧率感觉是很明显的.
多数用过 CRT 显示器的知道, 调成 60 赫兹觉得闪, 85+ 就不觉得闪了.
上个世纪电影多是 24 帧标准, 但因为很多放映机改进过工艺, 一帧显示两遍所以我们看电影时不会觉得很闪, 但动态效果和真正的48帧还是有差别的.
如果把手放在眼睛和 CRT/银幕 间来回摆动, 可以看到离散的残影, 那就是(放映机)帧率不足的证明.
液晶有响应残留, 没有"黑"的一瞬间, 就算低帧率也不会觉得闪. 液晶显示器接收 60Hz 的信号就能显示得很流畅了.
在液晶显示器面前摆手也不会有残影.
但如果是比较老的液晶显示器, 响应速度没追上帧率, 给你高帧率也看不来区别.
另外如果视频接口在一个分辨率下支持的频率不足, 再高帧率也没用.
放映设备的"帧率"一般叫刷新率, 刷新率 >= 帧率才能获得相应的观映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