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壊松鼠

[讨论] 賽璐珞動畫比電腦動畫高明在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8楼shinobu于2011-01-27 13:42发表的  :

磁带优越在高低频的延伸,同理的话只能说塞璐璐的无限放大了
对,赛璐璐还有个优点,就是色块和色块之间的分界线边缘都很柔和,现在电脑上色的色块,边缘放大了一看全是锯齿=。=;见下图(点击放大)

  
这就是电脑上色最原始的数据,160DPI扫描出来然后上色的东西,所以这年头,我说你们追求动画片的1080P有什么意义呢…………最清也就是这么清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27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8楼shinobu于2011-01-27 13:42发表的  :

磁带优越在高低频的延伸,同理的话只能说塞璐璐的无限放大了

9mm胶片制作的老片BD化后画质一样惨不忍睹,Z高达就是基本没什么修复的,除了重绘的NCOP和NCED外看着也就那样,只有35mm能某些地方画质上战翻现在高清制作的动画,但是只有剧场版才采用35mm的胶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9楼无名之死者于2011-01-27 13:47发表的  :


好吧,线条我认了。其实描线导致崩坏是之前在讨论赛璐璐和电脑制作跟崩坏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某人士(我下意识认为他是专业人士,现在姑且认为不是)认为跟以前的技术瓶颈有关,认为现在是态度导致了崩坏,以前不是,以前人的态度比现在好。多谢你解疑了这点。

还有色彩跟其他方面的表现,很想听听你的看法。因为在我看来,老动画的色彩似乎大多饱和些,变化似乎也不像现在这么丰富,还有层的运用等等。
.......
对啊,时间和态度,十几年前,我们一个礼拜才只要做2~3种片子,日本每个月放的片子就这么多,再多了着色的产能跟不上,所以中期制作的时候有很多的时间可以用来修改、返工,交出去的活,过两天被退回来修一些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作画监督因为时间多,修起来也会很仔细,动检也一样,有的是时间跟你耗,晚上6点上班,被动检折腾到下午3、4点还没回去的人多得是,晚上6点然后接着做…………

但是即使这样,大家都没什么怨言,因为当时公司招人,可都是要先上培训班一批批刷下来的,比如我那届,起初有83个培训生,一层层的培训、考试、培训、考试,到最终被公司录取的,只剩下11个,所以大家都很认真负责,对的起他们努力得来的这份当时来说是高薪的工作。反观现在呢………………哈………………遍地都是动画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9楼幽远ghofar于2011-01-26 12:00发表的  :
其实现在3D渲染在色调方面已经能近似于2D了,就是一动起来就露馅。

但是当年新海诚做云之彼端的时候都知道断帧拍摄可以让3D的列车看起来和2D没什么两样,怎么现在一堆人都不知道可以这么玩的?
神探威威猫发来贺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7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3楼XXXG01H2于2011-01-27 14:10发表的 :

对啊,时间和态度,十几年前,我们一个礼拜才只要做2~3种片子,日本每个月放的片子就这么多,再多了着色的产能跟不上,所以中期制作的时候有很多的时间可以用来修改、返工,交出去的活,过两天被退回来修一些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作画监督因为时间多,修起来也会很仔细,动检也一样,有的是时间跟你耗,晚上6点上班,被动检折腾到下午3、4点还没回去的人多得是,晚上6点然后接着做…………

但是即使这样,大家都没什么怨言,因为当时公司招人,可都是要先上培训班一批批刷下来的,比如我那届,起初有83个培训生,一层层的培训、考试、培训、考试,到最终被公司录取的,只剩下11个,所以大家都很认真负责,对的起他们努力得来的这份当时来说是高薪的工作。反观现在呢………………哈………………遍地都是动画专业…………


我前面的回复后面还有问题馁…………

顺便解答下吧-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0楼XXXG01H2于2011-01-27 13:52发表的  :

对,赛璐璐还有个优点,就是色块和色块之间的分界线边缘都很柔和,现在电脑上色的色块,边缘放大了一看全是锯齿=。=;见下图(点击放大)


这就是电脑上色最原始的数据,160DPI扫描出来然后上色的东西,所以这年头,我说你们追求动画片的1080P有什么意义呢…………最清也就是这么清了……
.......

你说的扫描和电脑上色,我很早以前倒是玩过,直接往里面倒颜色,现在原来还是这样亚,不会连软件都没更新过吧?笑…………
不过线条和色块问题,如果成本上去,叫N人来做,还是能还原到以前高水准动画的线条和色块的水平的,随然细节可能因为材料和工艺会有区别
不过这样,电脑上色就没有它的意义了,本来就是成本和速度等问题,现在的动画观众已经不会去追求这方面的细节了,因为10多年过来已经培养出不同于以前一批新观众

毕竟数码时代,优点还是比缺点多太多,所以cell片的优点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谁有清晰版极黑之翼,贴个图吧,那个也不错,反观7源最新的那个片,画面虽精致,但是线条和颜色细节上不如cell片效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极黑之翼截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8楼shinobu于2011-01-27 13:42发表的  :

磁带优越在高低频的延伸,同理的话只能说塞璐璐的无限放大了

现在21世纪了,还磁带高低频延伸优越呢。

磁带作为介质用来存储音乐,和CD、SACD、DVD-Audio比,连半毛钱的优势都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6楼hein于2011-01-28 01:44发表的  :


你说的扫描和电脑上色,我很早以前倒是玩过,直接往里面倒颜色,现在原来还是这样亚,不会连软件都没更新过吧?笑…………
不过线条和色块问题,如果成本上去,叫N人来做,还是能还原到以前高水准动画的线条和色块的水平的,随然细节可能因为材料和工艺会有区别
不过这样,电脑上色就没有它的意义了,本来就是成本和速度等问题,现在的动画观众已经不会去追求这方面的细节了,因为10多年过来已经培养出不同于以前一批新观众
.......
没有改过,PM这软件一直是那鸟样,直接在色铅笔扫描出来形成的红蓝线框区域里倒倒颜色,快的很,不然怎么叫工业革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赛璐璐的色彩有怀旧的感觉  而体现一些光影特效则不如现在 各有所好而已

王立宇宙军的精华根本不是那些冰片剥离燃料罐的场景  不就那几个杂志吹这个画面么

gainax元老的宅魂贯穿了全作每一个细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2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话题从业人员更有发言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赛璐璐是不是更高名我不敢说,反正我是看不惯新番鲜艳的上色,让人总是联想到低龄动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2-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赛璐璐做不出现在比如fz这样满是渐变透光亚克力板质感一样充满匠气的上色方式,所以我更倾向塞璐璐。这种质感好像是07年开始渐渐多起来的,空镜,fz尤其严重,总之我个人很不爽这样。
手绘感如redline,还是会让我为其单纯的视觉感官表现拍手叫好的,归根结底并不是执着于塞璐璐与否,只是借此来发泄对当前动画整体的不满才会一直挂在嘴边吧,怀旧情绪谁都有,单纯的个人感官差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4楼lgdeer于2011-01-25 22:44发表的  :
我是小白,谁来给界定一下什么年代前后是赛璐珞动画与电脑动画的分水岭?或者有那部名作是首先开始大量使用电脑制作的?
人狼是最后一部塞璐璐片制作的日本商业动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9 11:07 , Processed in 0.13113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