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Rintani_Yahato

[其他] 历史上有确凿的证明“游戏评测机构收钱”的例子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7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钱有很多途径。很多明末的up说自己没收钱。那你说他提前的key算不算收钱一部分?挂联名手柄算不算收钱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7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啥玩意儿整得一定要一手交钱一手交面粉一样,发起方有广告植入、入股母公司、提供旋转门或者其他福利、或者面子果实,多得不得了的方式,执行方也未必要精准到编辑,上面选谁去写本身就是一种控制,选个系列粉丝老ass和新锐性少数群体去评能一样吗。你们居然乐观到产生好像没抓到直接证据就没吃到业界喂的屎一样的幻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7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媒体自媒体提前拿key然后按厂商要求时间出视频,还总要强调不是商单,然后粉丝还帮着说key又不值钱算什么商单,确实蛮搞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7 2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搜国内各大媒体关于大圣归来的评测不就知道了,得是游戏发售前的那些评测哈,比如机核当时的评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7 2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蠢的问题,媒体行业收红包是公认的潜规则,做两年记者什么都懂了

—— 来自 鹅球 v3.3.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8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收好处费都不掩饰的,至于明着说收钱测评好点的,那倒是不好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8 0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育碧那个幽默星战,邀请媒体去豪华游艇开趴,免费送迪士尼套票,算不算给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8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戏商单里一般包含会评测。本质上就是商家找媒体打广告,打广告难道会说坏话不成。现在应该是走量为主,只要不涉及保密协议的内容,很多厂商对写的内容不会有什么特别要求。我最近拿到的一个游戏,甚至厂商都没看,直接到日子发就行。当然体量大的媒体可能会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8 1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收钱有很多途径,比如免费的吃喝招待,提前评测带来的流量,提前试玩能带来的话题度,最极端的是国外的玩家门,性压抑编辑干上了女制作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8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党?干个项目你就不会有这些疑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规一点的媒体都是游戏宣发的一部分,大体都有点倾向于帮厂商宣传游戏,很正常
所以up主啥的才有了生存空间,因为他们“看似”是坐在玩家一边的,可以肆无忌惮地说出游戏问题,但只要他做大了,就又变成“媒体”了
不想媒体被厂商塞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玩家给媒体塞钱”......但这可能吗?杂志早都卖不出去了
至于什么砍媒体宣发、砍up主先行试玩也不太可能,这年头什么领域没有媒体和个人创作者做宣传啊,真把这些渠道砍了,完全不搞活动、颁奖、采访啥的又该叫行业没意思、接收不到信息了
只要游戏还是一门生意,这些就无可避免,只能自己好好赚钱多玩游戏,培养出自己的判断标准,到时候看啥都是“图一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8 1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VhaleVoice 于 2025-8-28 16:49 编辑

我觉得大众评分比评分机构和社区评论更可信点,
当然,
看评分也只能代表花钱买到好作品的几率更高一些。

—— 来自 Google Pixel 8, Android 16, 鹅球 v3.5.99-alp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8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之前看隔壁船长提过以前日本那边有个时期塞钱通的编辑大多跟制作人关系很好。能提早拿小道消息甚至给游戏提建议的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9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madcow 发表于 2025-8-28 20:32
我记得之前看隔壁船长提过以前日本那边有个时期塞钱通的编辑大多跟制作人关系很好。能提早拿小道消息甚至给 ...

即使现在也是,而且不止日本是,欧美或者国内哪里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29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里坛里二十年前就说高分信自己低分信媒体
而且全国所有游戏媒体的编辑都曾是S1常客,甚至不少创始人(和负责关张的送葬人),怎么还要讨论这样的问题,可见论坛确实换代了

自媒体人如果说个人可能形形**有凭良心的,但从大的范围角度来说怎么可能比媒体组织更有节操,就别说收钱了,为了流量也得吹或者黑啊
去"信"本身就是一种放弃自己审美的行为,在这种一切严肃都被解构,设置议题成本极其低廉,越是知晓具体的人和事就越觉得现实和舆论无比魔幻的时代,就还是只信自己吧,剩下的就当缘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31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实之影 于 2025-8-31 02:35 编辑
laputah 发表于 2025-8-27 04:02
上班的人这些够吗 以前开个什么破产品发布会传统媒体记者们都是有真钱红包拿的  ...

你根本没搞懂,现在这套逻辑不在于权钱交易,而在于信息控制

当然这套情况只适用于西方媒体,国内还是不太一样的,尤其是手游这边。

媒体赚钱靠的是信息和流量,厂商提供可筛选的信息要远比花钱买评价来的更隐秘但是也更柔性,属于一种双赢的情况
过去论坛上就有人说西方游戏媒体要比日本可靠一些,因为日本法米通一家独大,很容易靠广告收买
可西方媒体很多,互相之间还会拆台竞争,你没办法全部收买了
就像凯恩与林奇这次事件IGN跑来踩gamespot一样,一旦IGN有这种权钱交易的事别的媒体也会来搞他。更何况现在自媒体各路up主风生水起了,毕竟有机会给自己赚口碑流量的,谁不像拆上面人台呢?

现在这种营销套路,本质上是否定了权钱交易,毕竟豪华派对度假区旅游没法折现,送的周边大礼包对非玩家群体也没吸引力,又不是元神的盘子。
但是这种情况下厂商是有能力管控信息的,可以回避掉不利因素,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而派对和度假则会更给参与者一种心理暗示,产生像催眠一样的对厂商暴露的问题相采取柔化或者避重就轻

说两个典型,一个就是2077,提前好像个把月把人抓起来打游戏,包吃包住,高配电脑,伺候的好好的开开心心打2077。有问题就告诉来宾们,啊,这是我们几个月前的版本,bug都在修了,正式版肯定会更好!个屁……
还有个例子是MGSV,虽然游戏性上没啥问题,但是科乐美搞这游戏评测时候非常狗,媒体拿到的评测版只能玩到第一章结束,这就是为啥那么多媒体给10分,而没人提半成品问题了。
另外也有不守厂商规矩的,kotaku泄露过杯赛情报,包括prey2的幕后事件,导致杯赛直接把kotaku拉黑

这套宣发操作实际上也影响玩家判断,如果不搞这种先行聚会评测,不发评测码,玩家肯定觉得你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游戏要雷。
这回刚刚出的失落之魂就没搞先行评测,去年的自杀小队干脆没给任何媒体评测码,SE更好,魔咒之地特意不给某些媒体评测码,就好像生怕大家不知道这游戏完蛋了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8-31 1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托米 发表于 2024-1-31 03:43
谁讲讲MC不收录fami评分的来历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别笑了,ign给星鸣特工,龙腾影帐守护者那些b游戏的分,以这标准mc应该也把ign踹了。

不录就一个原因,卑贱的日本媒体不配上西方人的评分榜。和评测节操或者水平没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有种没参与过系统性项目分工的纯真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9-2 1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了,思维要发展啊,钱大概率是不重要的,就算买评测一个评测能给你几万刀?
流量比钱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10-11 09:07 , Processed in 0.07173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