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ood

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浮游炮的数量足够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得太复杂了,一边射BEAM一边撞过去,撞毁之前的那一刹那就有0距离BEAM攻击的效果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是你想的太简单了,浮游炮的速度能不能跟上目标的速度,能不能够准确的撞上指定的部位,它可以发射几发BEAM,发射的间隔,在撞上目标的一瞬间能不能发射出一发BEAM,而不是直接撞毁,这怎么叫没有技术含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我妥协

狗叔说不可以纯引用

最初由 御影佳 发表
[B]光盾功能比IF加强个毛啊......

原理完全不同的东西

以前说过的,IF可以防所有mega beam炮,光盾防个妹妹啊

另外,凭漏斗是不可能打坏IF的,你根本就打不穿机体外部的IF那层罩,怎么攻击IF发生器本体,0083那个是靠物理冲击撞坏的.........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humanxilo1 发表
[B]“你想得太复杂了,一边射BEAM一边撞过去,撞毁之前的那一刹那就有0距离BEAM攻击的效果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是你想的太简单了,浮游炮的速度能不能跟上目标的速度,能不能够准确的撞上指定的部位,它可以发射几发BEAM,发射的间隔,在撞上目标的一瞬间能不能发射出一发BEAM,而不是直接撞毁,这怎么叫没有技术含量呢?... [/B]

从实际表现看,浮游炮比MS快得多。
攻击间隔的确是个问题,但即使完全无视技术,也有成功的机会。话说回来,这种攻击方式现在纯属空想,真要实用化的话,设置一些程序就可以实现了。(例如让粒子只收束不射出,然后浮游炮直接撞上去)
据说93年的浮游炮内置核融炉,速度、射速什么的更不必担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太白汤 发表
[B]
据说93年的浮游炮内置核融炉,速度、射速什么的更不必担心了[/B]
这些乱七八糟的都是据什么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意思是“原理完全不同的东西”对吗?
我前面的叙述没有把I-F和I-FB区分开来,可能有些误会,没有说清楚也是我的问题。
而我的观点是原理相同,I-F和I-FB的区别,其实实在只是功率大小问题。但从量变到质变就又不纯粹是功率问题了。
I-F包裹普通的高能等离子,加以束缚形成光束剑,而I-FB对MEGA粒子产生作用,可以防御光束炮之类的武器,但却对普通的高能等离子无效,所以无法防御光束剑,而I-F功率过小也无法对MEGA系武器产生防御作用。
光束盾,其原理和光束剑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I-F的形状不同,I-F形成盾牌的形状,高能等离子充斥后也就成为光束盾,因为和光剑的原理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john 发表
[B]这些乱七八糟的都是据什么说的 [/B]

[m]098[/m] 看过一篇名为NT武器设定资料的东西。。。。。话说回来这关于浮游炮的文章还真少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太白汤 发表
[B]从实际表现看,浮游炮比MS快得多。
攻击间隔的确是个问题,但即使完全无视技术,也有成功的机会。话说回来,这种攻击方式现在纯属空想,真要实用?.. [/B]


你在开玩笑!!
你所说的都是自己设计并实施 ,在你想象中,一个IF发生器摆在那里,等着你所认为的一种完美浮游炮撞上,它就坏了,而且浮游炮光撞不够,还可以在撞上的瞬间在来这么一炮,然后就可以说IF是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humanxilo1 发表
[B]你在开玩笑!!
你所说的都是自己设计并实施 ,在你想象中,一个IF发生器摆在那里,等着你所认为的一种完美浮游炮撞上,它就坏了,而且浮游炮光撞不够,还可以在撞上的瞬间在来这么一炮,然后就可以说IF是渣!!!... [/B]

虚构的东西其特点之一就是无法考虑所有可能性,但这不等于这种情况在其设定之下不能存在。
事实是:IF容易坏,IF不能防物理攻击,浮游炮能做一定程度的物理攻击,浮游炮甚至有机会做出0距离BEAM攻击。
综合这些事实就能合理的得出我所想象的东西,学术界管这叫“思维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太白汤 发表
[B]虚构的东西其特点之一就是无法考虑所有可能性,但这不等于这种情况在其设定之下不能存在。
事实是:IF容易坏,IF不能防物理攻击,浮游炮能做一定程度的物理攻击,浮游炮甚至有机会做出0距离BEAM攻击。
综合这些事实就能合理的得出我所想象的东西,学术界管这... [/B]



学术界管你这叫幼稚,你说的情况实际发生是非常非常小的,你把这种微乎其微的情况的当做你的论调,并作为一种普遍情况的假设对待,并作出你对另一事物的结论,可见你结论有效性也是非常微小,不足以说明另一事物。所以说你假设,结论没有有效性,是废话,你对另一事物的定论是无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小,就小了?
你不是一直企图证明它小吗?你成功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说明的都只为了证实你所不尊重的普遍性,和推倒你那偏激的结论,但并没有表示自己说的一切是正确的,
把你的结论限定在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概率内,并摆出原本的普遍性,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究竟小在哪?

就算0距离BEAM攻击成功率不大,但那只是附加,我主张浮游炮撞击已经可以影响IF的使用,要靠波来携带米粒定向流动,这种技术本身就精密得有点扯,就算撞一下外露的发射器不能使特停止工作,但波形改变后,IF和普通的米粒散布有什么区别?

另外浮游炮的BEAM发射间隔就是粒子收束的过程,这时粒子的杀伤力已开始由0向标准值增加,不仅仅是射出那时才能攻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太白汤 发表
[B][m]098[/m] 看过一篇名为NT武器设定资料的东西。。。。。话说回来这关于浮游炮的文章还真少见啊 [/B]
别又是哪个“高手”的YY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humanxilo1 发表
[B]你的意思是“原理完全不同的东西”对吗?
我前面的叙述没有把I-F和I-FB区分开来,可能有些误会,没有说清楚也是我的问题。
而我的观点是原理相同,I-F和I-FB的区别,其实实在只是功率大小问题。但从量变到质变就又不纯粹是功率问题了。
I-F包裹普通的高能等离子,加以束缚形成光束剑,而I-FB对MEGA粒子产生作用,可以防御光束炮之类的武器,但却对普通的高能等离子无效,所以无法防御光束剑,而I-F功率过小也无法对MEGA系武器产生防御作用。
光束盾,其原理和光束剑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I-F的形状不同,I-F形成盾牌的形状,高能等离... [/B]
我看不懂你在说什么
可能是意识形态相差太远的缘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5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john 发表
[B]别又是哪个“高手”的YY文吧 [/B]

所以是“据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5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UC的总比讨论SEED的多人和热烈还更具科学观赏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5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明一次

光剑IF束缚的是高能等离子啊,真神奇啊

IF和功率没关系,只要IF可以发动,除了VSBR其他所有的BEAM都打不穿,这是因为IF的原理问题。在那帖子我说的够明白了,关于光盾和IF各自的原理,不看瞎YY什么啊

还是那句话,就算是空想科学,你也去把原理搞清楚,别满口乱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5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晓也有浮游炮,但是穆是绝对死不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5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果然细水长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5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cowboyuk 发表
[B]佛晓也有浮游炮,但是穆是绝对死不了的。 [/B]

不要在uc的讨论中提起seedd,再说了,那个不是浮游泡,是龙骑兵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御影佳 发表
[B]再说明一次

光剑IF束缚的是高能等离子啊,真神奇啊

IF和功率没关系,只要IF可以发动,除了VSBR其他所有的BEAM都打不穿,这是因为IF的原理问题。在那帖子我说的够明白了,关于光盾和IF各自的原理,不看瞎YY什么啊

还是那句话,就算是空想科学,你也去把原理搞清楚,别满口乱喷... [/B]



好吧,对不起了大人,我在YY,我在乱喷,在不耐烦的对别人咆哮,从不看别人东西,还在因为不懂原理的而让“您”生气,“您”是否要我低声轻语对“您”微笑着道歉来弥补“你”心灵上受到的刺激呢?

好吧,开始把。

这是我从以前前两位大人的帖子里找的:
\"光盾和IF本质的区别是光盾是在利用IF晶格上的混乱把mega粒子的运动直接打乱,而IF是直接把粒子收

束的米粒磁束带散射掉,当粒子能量达到光盾的极限的时候光盾没法改变mega粒子的运动,所以被击穿,

而不管你出力再大的BEAM,只要是利用米粒磁束带收束的,就对IF完全没有作用,VSBR并不是出力大,而

是mega粒子的收束方式不用米粒而已,所以可以击穿IF。而光盾要想打乱mega粒子的运动,需要很高的出

力,所谓的防御实弹只是通过高出力产生的高温把一些小质量的实弹引爆而已,但是爆风对机体的伤害就

可以忽略不算了?\"
\"IF发生器是产生一个有序的IFB,对MEGA粒子炮外层的IF收束带产生作用,是原来定向运动的MEGA粒子顺

着IFB的外形扩散,就像水喷到球上一样。只要是传统MEGA粒子炮,就没有办法击穿IFB,不管你出力多大

。但是IF只对传统MEGA粒子炮和荷电粒子炮有效,而且发电机要求很高,因为IF要连续工作,时断时续的

充电式完全没意义。VSBR之所以能无视IF,不是因为他出力多少大(虽然出力的确很大),而是因为VSBR

不是采用传统的IF收束加速MEGA粒子,是利用内外层的粒子速度不一产生向内的涡流来防止MEGA粒子扩散

。所以射程很有限且耗能较大。(不要跟我说激战里射程很远,机战里BOSS级扎古比马春华还经打呢)。

除了VSBR,还有一种MEGA粒子炮无视IF,那就是大魔的扩散粒子炮,不过作用嘛~~~和装饰品差不多。\"

这是精简的两句:

\"IF是直接把粒子收束的米粒磁束带散射掉\"
\"IF发生器是产生一个有序的IFB,对MEGA粒子炮外层的IF收束带产生作用,是原来定向运动的MEGA粒子顺

着IFB的外形扩散,就像水喷到球上一样。只要是传统MEGA粒子炮,就没有办法击穿IFB,不管你出力多大

。\"

我能理解你的意见是:
MEGA粒子炮的原理是,MEGA粒子炮的外层有一层“IF收束带”,使MEGA粒子被“IF收束带”包裹着击向目

标,也就是发射以后有“IF收束带”一直包裹着MEGA粒子,如果目标有IFB,IFB对“IF的收束带”产生作

用,使MEGA粒子溃散不被击中目标,大意是这样把?

我没资格说你错,那我用MSL找来编译自FF第17期的关于MEGA粒子炮的原理介绍,把概念对照一下:


  在宇宙世纪历史上,MEGA粒子炮可以说是威力仅次于核的武器,它被广泛用于舰艇及MS上,成为宇宙

世纪军备的中心。一般我们所讨论的宇宙世纪中的“光束炮”,几乎全都是指发射出MEGA粒子光束的

“MEGA粒子炮”。

  首先来看一下MEGA粒子炮的优越性。与实体弹式的火炮及激光炮相比,MEGA粒子炮的最大特征是具有

压倒性的强大威力。实体弹式武器的问题点在于能量消耗过多及装弹量有限,正常情况下能量的有效转换

率仅为30%~40%;而激光炮的能量转换效率虽然较实体弹式火炮略高,但也仅高出20%左右;与实体弹式

火炮和激光炮相对,MEGA粒子炮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85%左右。假定在能量相同的情况下,MEGA粒子炮将

可以发挥出实体炮两倍以上的威力。仅从这一点来看,MEGA粒子炮作为强力的武器的存在就已经是一目了

然的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MEGA粒子炮的构造。无论是米诺夫斯基?伊约内斯科型核融合炉、高达尼姆合金γ

,还是集大成的MS及发现米诺夫斯基粒子之后出现的军事技术,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米诺夫斯基物理

学的影响。而能够直接反映米诺夫斯基物理学的东西,首先当属MEGA粒子炮。从米诺夫斯基物理学中我们

知道,米诺夫斯基粒子分为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两种,两者呈对状存在(大量的米诺夫斯基粒子会因粒子

间的电磁力和重力相互转换作用自动形成立方晶格,I FIELD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将正与负的米诺夫

斯基粒子加以缩退、融合,就会形成中性的“MEGA粒子”。MEGA粒子在缩退时积蓄的能量中的一部分将会

再转化为动能。高能状态下的MEGA粒子在蓄积至足够的量之后将会以“弹”的形式发射,但这种发射仅仅

是无秩序的扩散。因此,需要在I FIELD所形成的“炮身”内收束及反复加速然后才能发射(I FIELD具有

遮断MEGA粒子的特性,因此在FIELD内MEGA粒子只能前往唯一的通道――“炮口”)。这就是MEGA粒子炮

的原理。

  U.C.0075年5月,吉恩公国利用这种原理开发出了最初稳定的MEGA粒子炮,可应用于舰艇等大型平台

用的主炮及副炮。联邦军对于MEGA粒子炮的研究虽然相对滞后,但却首先开发出了可用于MS携带的MEGA粒

子炮,即实用化的光束步枪。到了格利普斯战争时期,光束步枪已经成为MS的标准武器。自此之后几乎所

有的机动兵器均可装备MEGA粒子炮,宇宙世纪的战场也从此进入了MEGA粒子炮的支配时代。

                     米哈伊尔?斯特普麦亚 U.C.0159




“需要在I FIELD所形成的“炮身”内收束及反复加速然后才能发射(I FIELD具有遮断MEGA粒子的特性,

因此在FIELD内MEGA粒子只能前往唯一的通道――“炮口”)”这就是所解释的原理重点,所提到“IF收

束”压缩是在炮管内进行的,而从2003图鉴上看,MEGA粒子炮的内部构造是由收束管和加速管构成的,也

就是说炮的内部才对MEGA粒子进行收束及反复加速,就象喷水枪一样达到到一定的压力和以后喷出。IF同

样对MEGA粒子起遮断作用,IFB也就是一个强大IF形成的一个防护立场,利用IF的特性使MEGA粒子束偏转



MEGA离子直线发射并不是I-F对它的束缚,因为不可能制造如此长距离的I-F,不然的话这种长度还不如做

成光束剑来得好。
光束本来就是由于I-F对MEGA粒子“挤压”并射出而直线发射,枪管里应该是有一种IF装置进行定向,类

似于来福线进行方向引导,2003的图鉴可一看出炮口的偏向管,是偏向用的I-FIELD发生器,能够获得

MEGA粒子束的偏向能力。

而提到扩散光束炮是没有I-F束缚显然很有问题,之前有一本杂志上有张图片,是把扩散炮的内部结构解

析,当中有一块凸面镜,就类似于光的散射把。


大人的VSBR是这样描述的:
“VSBR之所以能无视IF,不是因为他出力多少大(虽然出力的确很大),而是因为VSBR不是采用传统的IF

收束加速MEGA粒子,是利用内外层的粒子速度不一产生向内的涡流来防止MEGA粒子扩散。所以射程很有限

且耗能较大。”

我再来一点VSBR:
VSBR的全称是VEARABLE SPEED BEAM RIFLE 所以是“可变速型光束步枪”。
大人说的的“是利用内外层的粒子速度不一产生向内的涡流来防止MEGA粒子扩散。”和下面要帖的可是有

的区别的:

“首先是它的由来,UC0105年以前拥有I-F就等于无敌的代名词,而随着S高达、New高达等等,MS搭载I-F

的技术趋于成熟。而除了精英驾驶员,没有什么人能够接近后利用实弹或者格斗兵器破坏对方I-F发生器

,这样对于那些量产机的普通驾驶员来说就是一种屠杀。为了能够有效克制I-F带来的威胁,联邦决定开

发出一种能够击破I-F的光束兵器,因为光束兵器是宇宙作战时候最好用的武器。
  根据I-F的原理进行了N次测试,最终得出的科研方向集中在了光束兵器的出力改造上,如果能够将光

束兵器有效提高出力,令其对单点攻击力大大增强,那么I-F自然会被攻破。
  然而这并非是简单的工程,在过往,MS搭载的光束枪都是利用内部I-F的作用力而发射出去,用I-F弹

出去的光束又怎么可能击破I-F?
  阿纳海姆公司与奥特兰研究所(就是海军战略研究所)就此分别对此项目和MS小型化进行了开发。
  阿纳海姆公司率先研究了V?S?B?R雏形的技术,也就是试做型V?S?B?R。此种技术率先克服了种

种困难而开发出了无需I-F作用可以直接进行扩散控制的新系统,利用这种新系统并将光束兵器直接搭载

在MS总动力源上从而达到了光束兵器的极大出力。
  当然最初的V?S?B?R并不成功,搭载了试做型V?S?B?R的派3高达仅仅使用了一次V?S?B?R,

就因为过大的消耗与V?S?B?R技术不够纯熟而令武器坏掉。然而这一次的实验却非常成功,因为它居然

一击破坏了精神力高达Mk3的I-F并如同无视I-F的阻碍一般顺势将精神力高达Mk3半个身子全部蒸发。
  就此测试数据进行研究的阿纳海姆很快改进了技术上的缺欠,并将V?S?B?R的出力进一步做了控制

,开发出了新型的V?S?B?R,这也就是后来我们在F90、F91等MS上所看到的V?S?B?R。
  有趣的一点是阿纳海姆盗用SNRI技术开发的RXF-91却依然搭载的是试做型V?S?B?R,原因很简单,

阿纳海姆这种商业企业的技术,被军方研究所利用是理所应当,而SNRI这个军方研究所的技术,阿纳海姆

却根本无法征用!SNRI在得到了试做型V?S?B?R的数据后迅速开发研究,先于阿纳海姆开发出了完善的

V?S?B?R,并搭载在其成功小型化机体F90上面,随后利用其小型化技术的领先开始了阿纳海姆的沉沦

历史。

  其实V?S?B?R发展较快的年代应该是0121年左右,F91搭载了比较成功的V?S?B?R,而西布克也

就用这东西一击切掉了一艘战舰(对点攻击V?S?B?R可比战舰主炮强太多了)。到了F97的年代我们可

以很清楚地看到V?S?B?R的威力和极限,西布克利用了两道光盾(原理类似I-F但防御能力差于I-F)以

及一层AB马甲(防御度略等于ZZ的光扰涂装)抵消了一次V?S?B?R射击,而这个V?S?B?R是哈里逊大

尉专用F91上做过改装的V?S?B?R,威力上面弱于原型F91但是灵活度高连续发射间断时间短。由此段情

节可以看出:
  1、V?S?B?R发射时候绝对没有可能移动攻击……
  2、V?S?B?R的技术经过进步后可以自由调整出力值以达到最佳出力和间歇时间比例。
  3、V?S?B?R虽然强悍,但是一样有其极限,如果遇上出力远超过其极限的MS或者MA上面的I-F,它

也无法击破。而且,每次击破光子防御体系,它的能量都会被削弱,这和以前所有的光束兵器相同。

  此后一直到了V的年代,V?S?B?R也没有得到大的发展,这是因为V?S?B?R并非一般型武装,而

是对MS本身结构和动力系统有着严格要求,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在V的时代也只有V2高达突击型才搭载了V?

S?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f啊同志,你有空翻@人的帖子的,不如努力Whein去做科研人T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5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哦,MSL的资料啊,我都看了4年了,恩

VSBR就是因为对粒子流的束缚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米粒磁束带才可以击穿IF,而作为代价就是对机体的出力要求很高,你举那几点和我说的有哪点矛盾么?


另外你到底想说啥,现在要你的论点,不是看你贴的资料,都说了那些资料我4年前就开始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6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来点新鲜的,说真的



另外楼上
人家明显是要拿那篇文章PK你光盾和I-Field差异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6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那文我是看过

不过,那文写了VSBR的原理了么,只是说威力很大,要求出力很高,可以调节威力,原理在哪里?

作为针对IF开发出来的东西,自然要根据IF的原理来进行破解。我以前也说过,只要出力足够大,什么BEAM都打的穿光盾。

----------------------------------------

另外,引用某人引用的文。
“阿纳海姆公司率先研究了V?S?B?R雏形的技术,也就是试做型V?S?B?R。此种技术率先克服了种

种困难而开发出了无需I-F作用可以直接进行扩散控制的新系统”
“然而这并非是简单的工程,在过往,MS搭载的光束枪都是利用内部I-F的作用力而发射出去,用I-F弹

出去的光束又怎么可能击破I-F?”

我不说什么了,[m]233[/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6 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同志,我是个新手,但不代表不还手,不是什么我总要找旧帖子和任何人的前因后果,但是被人压迫,是想要动动嘴皮反驳的,总被训斥不好好看“教学帖”,不掌握基本原理之类,于是拿人家一点资料指出了一些诧异,却又是没有论点…

好吧,开始把

1“IF收束”压缩是在炮管内进行的,炮的内部利用外部强力,IF对正、负电荷的米洛夫斯基粒子的控制其极度压缩,使其缩退时积蓄成为中性的MEGA粒子,米洛夫斯基粒子压缩生成MEGA粒子同时,其质量的一部分被转化为动能,当动能达到某一速度,让高动能的MEGA粒子弹射出去,所以“IF收束带”只在炮管里发生,而只表示MEGA粒子的收束程序,出去的只有MEGA粒子。

2 受到强力IF是能收束控制MEGA粒子,同样也起遮断反弹作用,同理IFB也就是一个利用IF原理加大功率形成的一个强力的大面积压制立场,使MEGA粒子束偏转,弹开MEGA粒子束,这是得到强大功率的IF的导致,也就是我前面说的IF运用原理相同。

3普通MEGA光束都是用炮管内部的IF控制生成弹射出去,而IFB的IF立场超强的强大,普通MEGA粒子光束的速率却不足以穿透IFB,只能被偏转弹散开,一般战舰发射的MEGA粒子光束,量大不意味着速率快,就如同一桶水泼向玻璃窗不容易打碎玻璃,但如果是高压水枪一瞬间就可能冲碎了玻璃,那就是VSBR。

4 VSBR就是靠更高的MEGA粒子的速率,用MEGA粒子反推开IFB的IF立场,冲出一个可以通过的通道。但旧帖子提到VSBR,只是提到“内外层的粒子速度不一产生向内的涡流来防止MEGA粒子扩散”,便认为MEGA粒子可以靠向内的涡流而凝聚起来击穿IFB,加上又回补上的一条“VSBR就是因为对粒子流的束缚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米粒磁束带才可以击穿IF,而作为代价就是对机体的出力要求很高”,也没有提到重要的――提升MEGA粒子的速率。使用新技术的意义在于,传统IF技术并不能有效的提升速率,而新技术运用MS主动力炉的强大动力,VSBR便可以发射出高速率的MEGA粒子。

5 VSBR虽然强悍,但是一样有其极限。由于旧帖对VSBR的原理和方式和这里所讨论的不一样,也是认为“mega粒子的收束方式不用米粒而已,所以可以击穿IF”,如同属性相克,光明克黑暗理所当然一样,这也漏掉了表现VSBR的极限,如果遇上出力远超过其极限的MS或者MA上面的IF,它也无法击破。而且,每次击破防御体系,它的能量都会被削弱,这和以前所有的光束兵器相同。从F97可以看到极限的所在,西布克用了两道光盾(原理类似I-F但防御能力差于I-F)以及一层AB披风(光扰涂装的防护披风,以挥发进行能量转移)抵消了一次VSBR射击,而这个VSBR是哈里逊大尉专用F91上做过改装的VSBR,威力上面弱于原型F91但是提高了发射间隔。
这里,我知道,又对光盾的原理性质有争议,我们再慢慢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我受点累,一大早爬起来给你打几个字

首先你知道什么是VSBR,为什么叫VSBR
Variable Speed Beam Rifle,此谓VSBR
因为用I-Field收束的光束是不可能穿过I-Field的,所以必须寻找另外的收束方式,VSBR就是用可变速率的光束进行收束,打到I-Field上就象实弹的效果一样

光盾又不是I-Field,就是扁的光剑,对包括光束在内的所有物体都有干扰作用,两层光盾再加一层反射BEAM的披风能抗住VSBR,原作在这方面的表现又没有错

另外,研究总是在不断进步的,找资料找到篇N年前写的文章过来战,那文章在今天看来连VSBR的原理都解释不出,同时基本概念多处错误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翻到篇MSL的东西就拿鸡毛当令箭,MSL的东西也是人写出来的,不是神喻。要是你郭师兄闲下来把帖子里战的内容整理一下就去MSL登出来,你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岂不是要崩溃了

PS:游戏害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0-16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6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找旧文章不是为证明谁是谁错,而是表示一个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你不能认与自己不同,就说别人是胡说八道,这文章是很有很多漏洞和错误,我承认,研究还在发展,我们都可以讨论,但你们决不能一棒子把人都打死了。我不是想争什么,只是表明自己的看法,错误的地方是想和大家讨论,但你们这样又不拿出自己的见解来,一味的说我不对,又能表示什么呢?认为我哪里有错,就应该一句一眼的把我放倒。

“Variable Speed Beam Rifle,此谓VSBR”,这Variable Speed是整个VSBR的中心意义,但是作“变速”讲,却可以让人引发不同的岔意。
我在上面通篇解释了的,“变速”我的理解的“改变MEGA粒子的速率”,如有不当请指出。
也许你是麻烦解释,可我只觉得“VSBR就是用可变速率的光束进行收束”是你说明中唯一能用的话,而你的“变速”――“可变速率的光束”或许你可以帮我解释一下到底是指什么,它什么进行“收束”,而又放出什么能把IF击穿?

对我前面提出的光盾,光剑是哪些具体位置不认同?
“光盾又不是I-Field,就是扁的光剑”,我想提问光剑或光盾到底有没有IF?
“对包括光束在内的所有物体都有干扰作用”,光剑或光盾是什么原理产生?“光束在内的所有物体”包括哪些常见武器物体?“都有干扰作用”的原理?

“两层光盾再加一层反射BEAM的披风能抗住VSBR,原作在这方面的表现又没有错”我什么时候提出过表现有错?

PS:我从来没有引用游戏数据,而我会和大家继续热情的讨论的,谢谢大家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求您了,回帖子之前能不能看看以前的帖子

飞散的MEGA粒子几乎不能对MS造成伤害,只有把粒子收束汇聚形成粒子流后才有攻击力
I-Field Barrier不是挡MEGA粒子,而是挡掉收束MEGA粒子用的I-Field收束带,粒子也就在同时发散到没有攻击力的地步
VSBR都不用I-Field包裹粒子了,你说I-Field Barrier凭什么扛住汇聚的粒子流

光盾,说得不恰当点就象光剑对砍一样切掉射过来的粒子流,如果粒子流的动能太大的话就挡不住
光剑能砍的东西其实光盾也能砍,你可以把它们理解为I-F包裹、MEGA粒子构成的高温实体物质

对了,忘了说明了
防御光束武器的I-Field和包裹光束的I-Field是有区别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1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看了,才对你的解释提出质疑的。

“防御光束武器的I-Field和包裹光束的I-Field是有区别的东西”,我首次听说,I-Field还分为包裹光束的和防御光束武器的?!不要这仅仅就是“有区别的东西”就完了,请详细描述一下你的区别吧。

怎么得出发出去的MEGA粒子被“I-Field收束带”包裹这个结论的?
如果照你说的“防御光束武器的I-Field和包裹光束的I-Field是有区别的东西”,那“防御光束武器的I-Field”是怎么挡掉“包裹光束的I-Field”?
如果没有“I-Field收束带”包裹,MEGA粒子从武器发射出来时就会马上发散,那么“包裹光束的I-Field”为什么不会发散?

凭什么说没有“I-Field收束带”包裹,MEGA粒子从武器发射出来时就会马上发散?MEGA粒子射出时已经是粒子流的型式,简单的讲就是光束,光束只有在有遇到障碍物时才会按照障碍物的性质产生折射、反射。宇宙空间里的MEGA粒子流凭什么会突然发散掉?我认为MEGA粒子流是不会突然发散的,而“包裹光束的I-Field”是没有必要的,也不太可能的。

“你说I-Field Barrier凭什么扛住汇聚的粒子流”,你认为I-Field 对MEGA粒子没有作用?或是你所说,分为“防御光束用的I-Field”不会对MEGA粒子流起作用,这又需要你解释一下“防御光束用的I-Field”的原理是怎么不会对MEGA粒子有作用。
还有如过你所说的“包裹光束的I-Field”是对MEGA粒子起作用的,那“包裹光束的I-Field”用来偏转MEGA粒子流也是可行的。只用“包裹光束的I-Field”来偏转MEGA粒子流就可以实现对MEGA粒子流的防御,但却要用“防御用的I-Field”来“挡掉收束MEGA粒子用的I-Field收束带,粒子也就在同时发散到没有攻击力的地步”,那“I-Field Barrier”的制造者就是一个愚昧的不用现成的技术的家伙了,或着你所谓的“防御光束武器的I-Field和包裹光束的I-Field是有区别的东西”就是不正确的观点,就是矛盾。

“光盾,说得不恰当点就象光剑对砍一样切掉射过来的粒子流”,这样说真的是极其不恰当的,你的光盾用的I-Field是防御光束的呢?还是包裹光束的呢?如果是“防御用的I-Field”,如同你所说的I-Field Barrier的那样“挡掉收束MEGA粒子用的I-Field收束带”,那你的光剑内部的“高温MEGA粒子”都会跑出去,因为你的“防御用的I-Field”不能管住它们,这是一个矛盾!如果是用“包裹光束的I-Field”,那用你的光剑去砍“I-Field Barrier”(带有你的“防御用的I-Field”的机体),那光剑根本伤不到机体,而且光剑还会散掉,用你的话说就是“挡掉收束MEGA粒子用的I-Field收束带”,这又和所知道的“I-Field Barrier”对光剑无效是个矛盾!

你的I-Field建立在到处是矛盾和漏洞的基础上,怎么让人不产生怀疑和疑问?请详细考虑和解释吧。

对了,一直想请您把我以前“满口乱喷”的地方,和“原理没搞清楚”的地方指出来给我把,因为我实在不知道我把哪条原理弄错了,又怎么叫“满口乱喷”,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humanxilo1 发表
[B]叽里呱啦[/B]
你有权质疑米诺夫斯基物理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humanxilo1 发表
[B]卡美尤没用过浮游炮,
但是用过浮游炮的都死了,
0079第一个使用者娜娜,死亡的悲剧,并不可能让刚觉醒的NT们体会到浮游炮的诅咒,
0088哈曼和她的NT小队全灭,NT们也没能体察幸存者和强大的灭亡者,装备上根本上的差异,
0093骡子和鸭子本来都活着好好的,可偏要用浮游炮,导致两人最终带着阿克西斯,消失茫茫在宇宙,鸭子的NT小队也难逃全灭,
0105可怜的哈萨维经历多次的战争洗礼,目睹无数浮游炮爱好者的毁灭,不信邪的他... [/B]


普露滋貌似活下来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1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humanxilo1 发表
[B]就是看了,才对你的解释提出质疑的。
凭什么说没有“I-Field收束带”包裹,MEGA粒子从武器发射出来时就会马上发散?MEGA粒子射出时已经是粒子流的型式,简单的讲就是光束,光束只有在有遇到障碍物时才会按照障碍物的性质产生折射、反射。宇宙空间里的MEGA粒子流凭什么会突然发散掉?我认为MEGA粒子流是不会突然发散的,而“包裹光束的I-Field”是没有必要的,也不太可能的。
[/B]


如果阁下说的是正确的话,那就证明不是在下物理常识不行。而是设定者本身的物理常识有极大的偏差了吧。我也一直很奇怪为什么粒子炮的粒子流一定要收束带包裹才能不发散以及,那个收束带是凭借什么原理收束住粒子流的。此外,米粒到底是什么粒子,为什么在I-Field原理的相关资料里查来查去只查得到美加粒子?美加粒子和米粒的关系究竟是如何的?我知道这是很基础很基础的问题,还望不吝赐教。

关于光剑的原理还有的疑问就是,架光剑的老问题,如果光剑没有物理力场的话如何架得住MS手臂的巨大力量。如果架光剑这么高强度的动作都能完成的话,同原理的光盾应该是万能的了吧。

期待阁下的健斗,也期待约翰大人的点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john 发表
[B]你有权质疑米诺夫斯基物理学 [/B]


John大人如果不愿,把我对你的IF模型的诸多疑问解释出来,我也不强求了,毕竟每人都有言论自由,只是我可惜少了一个扩充自己知识的机会了。

最初由 APHARMD 发表
[B]如果阁下说的是正确的话,那就证明不是在下物理常识不行… [/B]


“设定者本身的物理常识有极大的偏差了吧”,我没有从官方的设定资料上找到发出的MEGA粒子外层有“包裹光束的I-Field”这种说法,或许这是某些人自己对MEGA粒子炮的解释,这不能代表“官方设定者”的说法。

对于你说的“米粒到底是什么粒子”,可能你有些资料没看到,我简要说一下把:首先要搞明白的是“米诺夫斯基粒子”和“米加粒子”是完全不同的词汇。“米诺夫斯基粒子”(就简称“米粒”或“米氏粒子”,由米诺夫斯基博士领导下的物理学会发现并命名,可以带有正负电荷,无静止质量),“米加粒子”(简称MEGA粒子,由处于格状结构的米洛夫斯基粒子压缩生成的另一种粒子,完全中性,有的资料表示具有很大的质量)。

“米洛夫斯基粒子”是由“米洛夫斯基型反应堆”所产生,(如果想讨论“米洛夫斯基型反应堆”,我们以后再说把),有着接近0的静止质量,以及,像其他粒子一样当动能增加时它的质量也增加、可以携带正负电荷的特性。当把这种粒子散布到空气或空间中时,带有电荷的“米洛夫斯基粒子”会由于之间的排斥力自发地形成成空间的格状结构,这种“粒子散布状况”被叫做“I-力场”(I-Field,或IF)。I-力场能造成干涉的效果,叫做米洛夫斯基效应,可以阻挡低频率的电磁波例如雷达核微波的传递--甚至连红外线都可以影响,但不能完全阻挡。I-力场自己是不可见的,只能检测到它的存在。

由于“米洛夫斯基粒子”间的排斥作用,单由粒子们散布成“I-力场”并不是那么稳定,对于IF的运用就需要外界的能量控制,但如果对“I-力场”结构施加足够的能量,让“米洛夫斯基粒子”之间的间距达到某个临界值时,被压缩的“I-力场”中的“米洛夫斯基粒子”就会融合成,有很大质量,不带电荷的“MEGA粒子”。而高达世界通常所的光束武器,能量武器就是射出已经生成的“MEGA粒子”。

“关于光剑的原理还有的疑问就是”,对于光束剑这个问题,官方资料并没有合理解释,而且质料也不齐全,我所看到的好几种说法,都是各自基于IF原理运用上的猜测,都有各自的不足,并不足以下定论,所以这种结果就导致许多不同的IF的解释,但都认同的是光剑是由IF够成形状的。光剑的格挡,我可以理解为:由于光剑是由IF够成的形状,内部并充填了高能物质,也可以看作是某种实质物体,而并不是像气体或光束那样不固定形状虚无形式,所以可以互相碰撞,而由“米粒”构成的IF本身又可以排斥其他IF,所以两把类似的光剑相互格挡并不相互穿透。能够架住MS的力量,就要看光剑产生的IF能维持多大的力了,如果超过了某种程度,还是可能要垮的。

如果还有问题,我们继续讨论吧,我的理解也不是表示正确,还请指出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humanxilo1 发表
[B]John大人如果不愿,把我对你的IF模型的诸多疑问解释出来,我也不强求了,毕竟每人都有言论自由,只是我可惜少了一个扩充自己知识的机会了。



“设定者本身的物理常识有极大的偏差了吧”,我没有从官方的设定资料上找到发出的MEGA粒子外层有“包裹光束的I-Field”这种说法,或许这是某些人自己对MEGA粒子炮的解释,这不能代表“官方设... [/B]


一说到米粒带电荷,米加粒子则是中性粒子时猛然醒悟。一直以为由晶格是由米粒间互相作用组成的像格子一样的容器,里面装的是美加粒子=v=j结果只是普通的物质存在结构。

谢谢,理解通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0-22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7-15 04:54 , Processed in 0.232513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