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一小撮城市户口70后的青春吧,既不是50、60后的,也不是80后的。哈俄也谈不上信仰。 images/back.gif
所以70后现在还有精力,也有机会追求学业,其实是好事。 BGM好评 作为毕业设计很不错啊,为什么有些人就只想着掐呢。。。 引用第38楼الطائر于2013-06-22 20:20发表的:
这大概是一小撮城市户口70后的青春吧,既不是50、60后的,也不是80后的。哈俄也谈不上信仰。 images/back.gif
苏联解体时80后正好是小女孩这个年纪。
本片我认为就是反映当时免子官员们子女的经历 作者微博
@王一王木木
大家的评论我都看了,真的不希望因为自己做的东西,大家恶语相向,片子的本意不是为了激起矛盾,还请大家嘴下留情,多多包含……不管持哪种观点,希望大家能求同存异,走过的路不能忘,眼前的路还很长,通往未来的道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最后谢谢大家了,(鞠躬)。
(36)| 转发(66) | 评论(151)
今天 19:05来自新浪微博 制作的不错,妹子的配音也很好 似乎北方影响更大些 我这人见识浅薄,说错了请大家轻点喷
我就不明白了,给人类带来这么多苦难的xx主义和信奉者苏联究竟哪里值得后人们花几个月的时间制作一部影片去怀旧和洗地的?!
看到小女孩穿上军装我真的是不寒而栗,一瞬间仿佛不知今夕何夕,又回到了那种疯狂裹胁一切何时何地都要表态人人自危的岁月。 引用第47楼西门无恨于2013-06-22 21:43发表的 :
正因为是这样的年纪,所以不可能有这样的感受
官员的话我就不知道了,普通的80后的童年普遍没有什么政治色彩
....... images/back.gif
但这不排除从片中看出人文关怀
就拿那些反映电波系的,一般人会是这个样?
我承认作为80后的我,在那个年纪都在追日本动画而且……
外野那楼有人帖了作者另一篇感想文,你看看可能有助于理解作者脑子的构造…… 你们赋予了我社会主义的梦,又亲手夺走了它
我觉得作者主要还是想表达这个。 出生的时候苏联已经死了,我看这种题材只能感到时代的眼泪和一帮愤青。
片子本身拍的还行。但是用童年的纯正美化苏联的历史这个就有待商榷了;不过另一方面,也说明会狂热信仰身外之物的也都是没长大的人。 配乐不错,但是总觉得其精神内核似乎迷失在其鲜明的意识形态之中了呢。看似强烈却实际迷茫? 外野没权限想看也看不来
看不出有什么亮点就算从动画角度 也没看出 虐点、BGM、“高帧数” blabla 好在哪里
情愿去看纪录片 毛熊千古,白桦林的约定笑而不语,我看来这两个就是一回事…… 如果看了这片得出的结论是给挂掉的俄毛幽魂招魂吹风,上豆瓣做那种评价倒也不奇怪 貌似作者的妈妈是马哲老师 引用第60楼cuckoo于2013-06-22 23:00发表的:
貌似作者的妈妈是马哲老师 images/back.gif
拿罗呵多 谁想出来把这片子和《意志的胜利》放一起的,我便是料不到啊。 引用第50楼guusannma于2013-06-22 21:48发表的:
我这人见识浅薄,说错了请大家轻点喷
我就不明白了,给人类带来这么多苦难的xx主义和信奉者苏联究竟哪里值得后人们花几个月的时间制作一部影片去怀旧和洗地的?!
看到小女孩穿上军装我真的是不寒而栗,一瞬间仿佛不知今夕何夕,又回到了那种疯狂裹胁一切何时何地都要表态人人自危的岁月。 images/back.gif
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德国法西斯,也没见得少了粉
政治是一回事,政治之外的还有更多的东西又是另一回事。
喜欢俄罗斯套娃,喜欢《卡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喜欢俄式兵工的简单粗暴美学,喜欢那个时代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这些我都觉得没啥不好理解的。
回 61楼(ufoasdf) 的帖子
腐烂从他们开始掌握权力就开始了,说到底从理论层面就小瞧了人性。也正因为人类这种本性所以无论怎样的乌托邦之梦,最后都成为了噩梦。说到底真正的答案远未得到。 引用第66楼epsilon于2013-06-22 23:57发表的:这先辈到底是哪辈?列宁已经干了不少恶心事了……
顺便,这要是毕业设计的话,感觉作者的年龄确实和红色年代对不上啊,不管是大学毕业还是硕士博士毕业…… images/back.gif
胸怀伟大理想和干恶心事从来都不是矛盾的,如果有人认为这两者是矛盾的不可并存的,那么恭喜你,你就是片中的女主角。 后半部分画面配合音乐演出效果破表啊 引用第38楼الطائر于2013-06-22 20:20发表的:
这大概是一小撮城市户口70后的青春吧,既不是50、60后的,也不是80后的。哈俄也谈不上信仰。 images/back.gif
+1
不过现在还有不少苏粉 单从动画而言是部好的作品,这样就够了 引用第66楼epsilon于2013-06-22 23:57发表的:
这先辈到底是哪辈?列宁已经干了不少恶心事了……
顺便,这要是毕业设计的话,感觉作者的年龄确实和红色年代对不上啊,不管是大学毕业还是硕士博士毕业…… images/back.gif
+1
确实许多有理想的人在其中找到了凭依,但是实际上腐烂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要蔑视大规模人群的微观能动性 为反对而反对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