飚速宅男这是什么漫画???爬坡130踏频率 他到底用多大的齿比啊,我用CT盘34-28T估计也能130!
另外南镰仓高校女子自行车部怎么不画了!QAQ images/back.gif
什么S1有职业自行车运动员的? BD的SP太自行车宅了 这片和吉卜力有关吗,看的时候觉得很有吉卜力的味道 有那个脑子吹踏频为啥不吹传动比:
“老子使用三级传动,传动比是7 * 7 * 7 = 343啊!“,”链条转动:512重天!!”
然后越往后来升级自行车上的飞轮链条就越多,这样还容易出周边不是 引用第38楼6volt于2012-11-23 09:16发表的:
培培能拿赛段冠军不仅仅是运气,也有个环法这种大规模多日赛的不成文规矩在里面,“让有获胜机会的本地选手发挥,乃至赢得赛段” images/back.gif
也有点这种意思。但一般只会发生在山地。或者虽然是平地但breakaway选手优势太大(10分钟左右)而且在GC上又太微不足道(+1hr左右)。这种情况主车阵一般都不会去全力追赶。
但培培那场,最后有一段比较完美的平地冲刺,这种情况还真不太发生。而且那天明显P-Phone还是想赢。
而且感人就感人在虽然对P-Phone和其它高手来说让培培赢一站无伤大雅 ,这一站对培培来说赢得并不容易,而且对他来说不赢这一站就意味着自行车生涯的结束。 引用第44楼无心骑士于2012-11-23 15:14发表的:
用爬坡盘34T牙盘带爬坡飞轮28T-32T之间的齿比 130踏频不是很正常么?但是事实上来说UCI职业车队的职业运动员爬坡很少用这种齿比,踏频基本在75-85之间 images/back.gif
理论上成立,用心肺负担换肌肉负担。但这么高的踏频对心脏压力过大,持续不了多久的(当年Armstrong就这么玩儿)。而且这种骑法除非坡度衡定,不然麻烦反而大。
Ryder Hesjedal在环意大利爬坡的时候也只是100~110踏频。那还是因为职业选手的自然踏频都100左右,他没有在山地降踏频。
引用第35楼rms117于2012-11-23 08:56发表的:
当然找不到 当年是在nt的ftp下的 汉化这片是当时的nt9k字幕组 images/back.gif
这满满的时代感 引用第48楼无心骑士于2012-11-23 17:01发表的:
我只是再说130踏频率爬坡要看什么齿比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个人追五分钟 十分钟就有些夸张了 当年阿壮哥也只是追过4:32而已?好像是这个数据!但是具体是不是这个数据有些记不清了! images/back.gif
完全同意。十分钟别说各人了,即使是peloton如果前面的车手没啥威胁的话也也不会去追了。 引用第50楼无心骑士于2012-11-23 23:30发表的:
我这里最好的记录也就是用了24KM 追回3分钟左右的差距还不是一个人追的 images/back.gif
,追得时候你们什么速度? 没看过,看楼主介绍貌似很爽 引用第52楼无心骑士于2012-11-23 23:40发表的:
AVS 大概在38KM/H 左右平路 images/back.gif
38km/h跑40mins左右还真是不容易。
我和我的韩国朋友两人TTT曾经想维持这个均速还有点难。他拉38甚至40我还可以跟跟,但我拉的时候最多维持34。我们平均一人拉个8分钟左右。 引用第32楼6volt于2012-11-23 08:39发表的:
自杀的马可原型是海盗潘塔尼吧,据说这厮在日本人气不是一般的高,搞不懂为什么(虽然爬坡的确很强)
顺便,不用裱铁马少年了,最近人气爆棚的飚速宅男可是动不动就追赶5分钟10分钟以上差距的,爬坡用130踏频……看的老纸小腿肚直颤……
感情和杀人网球一个路数……
....... images/back.gif
铁马海鸥情不错,不过貌似只有一卷?看看幼儿园老师和教练的女儿互掐应当会很有意思。不知道那个新人手下会不会最后来给男主pacing。
比较窘的是那个Campagnolo的quick release就这么断了?也太坑爹了吧。 引用第58楼hoh于2012-11-24 03:42发表的:
铁马海鸥情不错,不过貌似只有一卷?看看幼儿园老师和教练的女儿互掐应当会很有意思。不知道那个新人手下会不会最后来给男主pacing。
....... images/back.gif
台版11卷了 引用第59楼6volt于2012-11-24 10:53发表的:
台版11卷了 images/back.gif
看来要看的话只能去搞实体书了。网上没有不怎么方便呢。 茄子的ost我找了几年都找不到 LZ好棒!
第一次看到细致的茄子帖真是泪流满面虽然非自行车厨………茄子第一作看了不知多少遍(第二作平衡感也很好燃度更高但味道不如第一作对),早先是nt9k的后来收了灵风档。记得刚出的时候印象里应该是av台才播环法不久?今年看到八体有人问有没人看环西班牙想到这片真是各种感慨。
冲刺那段闪回剪辑境界全开,节奏妙得不行。最后PEPE山丘之上剪影牛之下看到人直接湿了,满满的H&C柴犬式与世界和解赢得人生的青春感。ED里「这世界没那么好混人生难免跌跌撞撞 接下来要往哪个村庄?」况味也相当棒。
http://i1057.photobucket.com/albums/t391/okitablack/5C4F5E555FEB71672012-11-244E0B534825736.png
年初的时候算是去圣地巡礼了一把说实话不怎么好吃 剪影牛和telefonica广告倒是遍地都是 引用第63楼松风君于2012-11-24 22:40发表的:
LZ好棒!
第一次看到细致的茄子帖真是泪流满面虽然非自行车厨………茄子第一作看了不知多少遍(第二作平衡感也很好燃度更高但味道不如第一作对),早先是nt9k的后来收了灵风档。记得刚出的时候印象里应该是av台才播环法不久?今年看到八体有人问有没人看环西班牙想到这片真是各种感慨。
冲刺那段闪回剪辑境界全开,节奏妙得不行。最后PEPE山丘之上剪影牛之下看到人直接湿了,满满的H&C柴犬式与世界和解赢得人生的青春感。ED里「这世界没那么好混人生难免跌跌撞撞 接下来要往哪个村庄?」况味也相当棒。
....... images/back.gif
与第一作相比,海鸥总体来说欢乐过头。虽然有沉重的主题,但太隐晦,而且被基情满满的欢乐劲给盖过了。
相反第一作,把小车队和小车手的无奈描绘得很生动。而且有第一作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感觉,而且还是那种“不成功就要回老家了,还结不了婚”式的破釜沉舟。
顺带,那个在八体发帖问有没有人看环西的应当是我。 找到了铁马海鸥情的下几卷。发现那新人后来果然给前辈pacing来着,不过想不到他居然那么妖孽。下坡时还是 Samuel Sanchez那种单脚脱出的骑法。
不过主角下坡也相当妖,这样以下坡手为主角的自行车作品还真是少见。一般不都是能爬的做主角么?
哪部漫画要是能把GC rider做主角还写得津津有味那就牛了。
本想吐槽男主28了有个女儿还和一群小鬼去闹腾想做职业车手,突然发现自己也是快30了有了女儿才开始和一群小鬼组团想去玩业余比赛。于是发现我还真是没资格吐槽这男主,而且我训练也没他努力。 引用第68楼无心骑士于2012-11-25 00:06发表的:
说起来环西有中国人参加了!
....... images/back.gif
计成还是不错的车手,虽然在欧洲比赛还有点吃力(这次环西基本天天倒数压着time limit过线。不过就像很多欧洲自行车迷所说的,在职业自行车界,做垫底红灯笼比跑在前面的种子选手需要更大的勇气。毕竟他们承受的苦难suffering要更多一点)。希望计成过两年能成长起来。
Shimano这次带他去环西,开拓中国市场的意图满明显的。 第一次,听说,每次来漫区都有惊喜啊。 讲得这么深入浅出的文真不错! 引用第66楼hoh于2012-11-24 23:58发表的:
与第一作相比,海鸥总体来说欢乐过头。虽然有沉重的主题,但太隐晦,而且被基情满满的欢乐劲给盖过了。
....... images/back.gif
诚然,剧情上第一作最击人的就是硬汉式的绝路逢生,而候鸟相比之下太清新了,力道不足。另外一点是茄子的"故乡"这层内涵被淡化成燃烧青春+carpe diem了,我是觉得味道差多啦。
说起来近藤史惠的《牺牲》x《伊甸》是跟茄子一样也算真实系cycling小说(打着推理名义燃烧肾上腺激素),也许厨们可以找来看看w
回 73楼(松风君) 的帖子
哈哈, “carpe diem, quam minimum credula postero”,还真是抓住了海鸥的精髓。虽然我当年取Horace这名字纯粹为了与中文名谐音,但后来意外地发现满喜欢他的诗句的。
让我莫名地感动的是这句:
- Inter spem curamque, timores inter et iras, omnem crede diem tibi diluxisse supremum. grata superveniet quae non sperabitur hora.
- 在希望与失望,恐惧与愤怒之间。把每一天都当作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把明天当作意外的礼物。
这和carpe diem的意境有点像。 引用第62楼cg63657524于2012-11-24 20:25发表的:
茄子的ost我找了几年都找不到 images/back.gif
http://www.xiami.com/album/490439 很高兴看见茄子帖,不玩自行车两年了,当年那份带我入行的感动还是没忘记。
有人说候鸟不如之夏,我强烈表示不赞同。首先之夏的后半段怎么看都不是现实的,大平地!后半段几乎完全无坡段!皮皮冲出去时是赛段还不到1/2的地点,小集团溃散只剩他一人时还有1/3吧?加上高温、烈日、无水补给!还一路带到终点?还有余力冲刺?you must be kidding!排除你们说的什么地利补正本地车手补正,这根本就不现实好吧。要能做到这点皮皮必须是冲刺兼耐力很强的选手,古典赛那种,可他那体型就一爬坡手。
再加上之夏的主题,将各种不堪重负的东西一股脑全让主角背负起来,确实很有煽动力,但是也很假,煽得很过火,我不想把它贬成韩剧,但是看多几次你的情绪就没那么容易被带动的了。
反而候鸟这两点上都做得很好,双主角,打散了观众的聚焦力,适合琐碎而多角度的主题,是“青春群像剧”,这种形式让它有了多种角度、不同年龄段和心境下的各种回味方法。设定上也没那么不顾现实,乔治为什么能烦恼?因为他退役后还能回老家继承老爸的公司。人生的烦恼这种东西,本来就是有条件饱暖的人才去思考的命题,很真实。我反而要说之夏的退役回家还没老婆结婚这种设定,太刻意,太煽情,太假了。
总的来说,之夏适合20-25的人,少年跟青年的过度期,候鸟的面向群体是25-30,青年到中年之间的时期。 引用第76楼shamal0324于2012-11-25 15:20发表的 :
很高兴看见茄子帖,不玩自行车两年了,当年那份带我入行的感动还是没忘记。
有人说候鸟不如之夏,我强烈表示不赞同。首先之夏的后半段怎么看都不是现实的,大平地!后半段几乎完全无坡段!皮皮冲出去时是赛段还不到1/2的地点,小集团溃散只剩他一人时还有1/3吧?加上高温、烈日、无水补给!还一路带到终点?还有余力冲刺?you must be kidding!排除你们说的什么地利补正本地车手补正,这根本就不现实好吧。要能做到这点皮皮必须是冲刺兼耐力很强的选手,古典赛那种,可他那体型就一爬坡手。
再加上之夏的主题,将各种不堪重负的东西一股脑全让主角背负起来,确实很有煽动力,但是也很假,煽得很过火,我不想把它贬成韩剧,但是看多几次你的情绪就没那么容易被带动的了。
....... images/back.gif
就主题来说,候鸟的确附带的东西比之夏要多,问题他没有表现好,被表面的欢乐冲淡了。当然这个没有客观标准,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至于说之夏现不现实倒是可以辩论一下。首先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平地赛段,而是有几个cat 4甚至cat 3山坡的丘陵赛段。最后那个坡离终点还相当的近(更像今年Thibaut Pinot在环法赢的那个赛段,或者环西当中Philippe Gilbert在巴塞罗那赢的那个赛段),所以虽然说这样的情况一般应当是集体冲刺,但如果运气好,breakaway完全可以存活而且那几个坡,尤其是最后那个完全可以当作反攻的发起点。
至于attack的时机。Breakaway我不太记得哪里发起的了。不过这个不重要,8人breakaway而且比较有组织的话存活很久这很正常。 而培培发动最终攻击的是哪里呢?恰巧就是快到终点线前最后一个坡的时候,这时离终点10公里左右(估计不到。在一个200km左右的赛段,那是最后1/20。最后攻击的具体位置片中没有说明,但至少已经近到他的家人没法开车赶在冲线前到达终点)。今年环西Philipe Gilbert既是在这样的位置发动反攻赢得了巴塞罗纳赛段(Gilbert是和Joaquim Rodriguez合作才获得的胜利,但他当时是直接从车阵发动反击,而不像peipei的情况发动攻击时有大约4~6分钟的领先)。即使这时,他攻击的目地也只是打乱领先集团的节奏,争取甩掉里面的冲刺行家或者浪费掉一点他们的体力为队长创造机会。可惜没人理他。没有人包括培培自己认为他可以撑得下来,片中的解说也提到,培培将在终点线前最后500米内被车阵吞没(这种事情也经常发生,对被吞的人来说不是什么开心的体验)。最后发生的情况则是培培撑多了五百米,在终点线后一厘米的地方被吞了。之所以能多撑那500米,我开帖时分析过是天时地利人和运气好外加这么一点精神加成。而培培这样的胜利也是自行车运动吸引人的地方。没有任何事情是板上钉钉的。
另一个问题是领先集团为什么没有赶上他。其实领先集团一开始是有机会的,但他们并没有去赶。因为在他们眼里过一段时间培培自己会退回来。当他们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晚了,剩下的距离不多了,而在这么近的距离内后面的追赶必然是各自为战而不是有组织的,不然搞不好就给别人做嫁衣了(同样也是领先集团的内斗使得培培和乔治在候鸟里有机会反超),所以领先集团在速度上比起培培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最后说说培培的喝水问题以及他所属的类型。培培最后一口水是终点前4km不到,这时离冲线还有不到五分钟,车手这时候丢弃水瓶子也是很正常的举动。本来最后这5分钟他也不见得有空喝水。同时,培培是个经常往breakaway里闯的Domestique,这样的车手必然有一定的冲击力(不然也没法逃出车阵)和超乎常人的耐力:Domestique,特别是带队长冲breakaway的那一类,必然要在前面十分钟二十分钟的领头。外加他下坡的确很猛,不要命。就这几点来说他能战胜breakaway小集团也是因为他有很强的实力。之所以不赢是因为要为队长Gilmore效力。 引用第76楼shamal0324于2012-11-25 15:20发表的:
很高兴看见茄子帖,不玩自行车两年了,当年那份带我入行的感动还是没忘记。
有人说候鸟不如之夏,我强烈表示不赞同。首先之夏的后半段怎么看都不是现实的,大平地!后半段几乎完全无坡段!皮皮冲出去时是赛段还不到1/2的地点,小集团溃散只剩他一人时还有1/3吧?加上高温、烈日、无水补给!还一路带到终点?还有余力冲刺?you must be kidding!排除你们说的什么地利补正本地车手补正,这根本就不现实好吧。要能做到这点皮皮必须是冲刺兼耐力很强的选手,古典赛那种,可他那体型就一爬坡手。
再加上之夏的主题,将各种不堪重负的东西一股脑全让主角背负起来,确实很有煽动力,但是也很假,煽得很过火,我不想把它贬成韩剧,但是看多几次你的情绪就没那么容易被带动的了。
....... images/back.gif
同被此片带入行,看完那个周末就去买了人生第一台公路车
我也觉着候鸟比夏好看,夏里想塞进去的东西太多了,略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