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子敬 发表于 2012-7-16 20:05

反击的马沙 发表于 2012-7-16 20:27

thez 发表于 2012-7-16 20:36

我倒不觉得之所以推理小说多杀人要素是因为“推理小说中的死亡满足了读者的猎奇欲望,满足了对他人不幸的偷窥欲”。一部小说吸引读者看下去的无非这么几个要素:人物、冲突、悬念、出乎意料的展开。而“杀人”这么一个“重大”事件相比其它事件,显然更能承担营造悬念和制造冲突的任务。同时“杀人”这个事件也在潜意识里给了读者一个承诺:这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深度的、值得探究的案子。所以对于包含杀人要素的推理小说,读者往往更有兴趣追根究底看到结尾。
反过来说只要是足够“重大”的事件,都可以代替推理小说中的“杀人”这个要素,比如国宝被盗之类。另外我印象中乱步的二十面相系列里就从来没出现过杀人要素吧?

鲁子敬 发表于 2012-7-16 20:43

月形翔 发表于 2012-7-16 20:46

哈里.谢顿 发表于 2012-7-16 20:49

九千岁对加叔和女神对谈有何看法

thez 发表于 2012-7-16 20:50

引用第3楼鲁子敬于2012-07-16 20:43发表的:
杀人和复杂的、有深度的、值得探究的案子没有一毛钱关系,请看《时间的女儿》、《法兰柴斯事件》

解密和杀人可以没有任何关系,但对“推理”系爱好者来说,“杀人”却是必须的,君不见欧美的犯罪小说诸如丹·布朗等的作品从来不被日系推理读者当推理小说看待 images/back.gif

九千岁你理解错了,我说的是“杀人事件”给读者一个“暗示”,让读者潜意识里会“以为”这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深度的、值得探究的案子”,从而产生看下去的欲望。至于具体案件当然可以是不复杂没深度不值得探究的,这只和作者有关。
我也从不觉得对“推理”爱好者来说杀人是必须的,从福尔摩斯到乱步,笔下非杀人的经典作品一堆堆的。

比尔拜因 发表于 2012-7-16 20:51

望月狐 发表于 2012-7-16 20:53

看了两话扔片的表示,你与其在那里拖着个汉子死命卖萌问为什么他们每星期都借这本书啊,不会直接去找借书的人问啊!
而凶杀案你问不到人,只能推理了

roflol 发表于 2012-7-16 20:54

那么一般来说,一个作者在准备写作推理作品时,究竟是会先考虑作案的手法/诡计的设计,还是先考虑作案的动机或者情节的设置呢?

fukonostar 发表于 2012-7-16 20:57

最经典的福尔摩斯和阿加莎(尤其是阿婆)也有不死人,甚至并没有多大危机的案件。
但是陈铺的好,所以看起来同样吸引人。
就连柯南里面,找博士初恋情人的些集数,也相当好看。
冰果的推理完全是"带不起"来的感觉。推理弱点还是观众很难对答案感兴趣吧。

右代宫嘉音 发表于 2012-7-16 20:57

冰果还凑合,不过7集以前淡出鸟来了

shamal0324 发表于 2012-7-16 20:58

“娜迪亚,你喜欢侦探小说吗。”
    我咬了咬嘴唇。继安托万之后,连驱都要嘲笑我了吗。是啊,我喜欢,那又有什么问题了。现实里的无数犯罪当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没能得到警察的解决,只能逐渐被人遗忘。对这些未解决的困难案件,要是能使用柔软、正确的逻辑思考,至少其中的一部分能见到解决的曙光。这种想法为什么要招来哄笑,安托万的脑子就是欠缺想象力。
    “驱,你对这封信是怎么想的。”
    “我什么都不想,用现象学来思考的话,这个时候就应该什么都不想。”
    “你说谎。你根本没有认真对待我说的事情。”
    “不,没有这回事,娜迪亚。我说明一下吧……”驱的声音中可能带有些许的笑意。“你喜欢的那些想象中的名侦探们,其实是很重要的哲学上的存在。现象学的创始人一直追溯到伽利略的时代,批判了近代思想的局限性,但是,将始自伽利略,完成于笛卡尔的近代知性的语法以最普罗大众的水准体现出来的,正是那些故事中的名侦探们。
    谁也没法学全所有的近代知识。不如说,对许多人来说,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时代、他们的思考是站立在人类历史的顶点的,不是纷繁复杂难以理解的近代科学体系,而只是它们所带来的技术成果。只有通过电视、拖拉机和航天飞船,人们才能切身感受到近代理性的意义、近代科学的伟大胜利。但即使如此,还有一丝的不安残存在那里。而名侦探的登场就是为了打消这些不安。他们作为近代思考的英雄爽飒登场,在读者的面前对犯罪、邪恶,以及所有一切非合理性的蒙昧取得想象中的胜利,治愈近代人不安的心灵。但是这种胜利始终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这点也是显然的。”

downnote 发表于 2012-7-16 20:59

冰果的九到十一话,至少在推理上一扫之前的无趣。虽然看完后不少人会感觉被坑了,但观看和阅读的过程中,给人思考的空间是足够的。

落とし神 发表于 2012-7-16 21:00

为什么选冰果,因为是角川自己的书系,就这么简单。
要是角川手上握着的是西泽保彦或者道尾秀介,大概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杀人事件是人与人之间矛盾最激化的表现形式,这时追问动机和行为才显得更有意义。

万妩一湿 发表于 2012-7-16 21:03

还是有点道理的
米泽的小说虽然看的不多,但看过的他写的非轻小说作品中,凶杀这个要素还是挺淡的
归根到底是看线索的铺垫以及小说中“侦探”这个角色解谜的过程
然后往往在最后一章揭开谜底的时候又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yujiacyl 发表于 2012-7-16 21:04

九千又要扛起京黑的大旗了么

shamal0324 发表于 2012-7-16 21:05

引用第6楼thez于2012-07-16 20:50发表的:

九千岁你理解错了,我说的是“杀人事件”给读者一个“暗示”,让读者潜意识里会“以为”这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深度的、值得探究的案子”,从而产生看下去的欲望。至于具体案件当然可以是不复杂没深度不值得探究的,这只和作者有关。
我也从不觉得对“推理”爱好者来说杀人是必须的,从福尔摩斯到乱步,笔下非杀人的经典作品一堆堆的。 images/back.gif


看下去的欲望需要同杀人出现与否产生关系,笑

我不否认有一部分人是这样,但我要说,这也忒下等

一本书,看三行就知作者文笔,看人物对答三句就知这人底蕴,翻开一本书,10页之内没有吸引你读下去的要素就可以扔,而扔与不扔与这10页里有没有杀人没半毛钱关系

鲁子敬 发表于 2012-7-16 21:07

coral 发表于 2012-7-16 21:08

我也觉得在可以选剧本的情况下京阿尼估计不会选冰果……
不过能把那么白开水的剧情拍的视觉效果如此舒适,拿来凸显自己的制作水准也不错

tumuyan 发表于 2012-7-16 21:09

鲁子敬 发表于 2012-7-16 21:11

囧与otz同在 发表于 2012-7-16 21:13

总觉得这就和爱情故事要不要出现H一样——

shamal0324 发表于 2012-7-16 21:15

引用第9楼roflol于2012-07-16 20:54发表的:
那么一般来说,一个作者在准备写作推理作品时,究竟是会先考虑作案的手法/诡计的设计,还是先考虑作案的动机或者情节的设置呢? images/back.gif


先有诡计,再建架构,最后成书,这是必然的,也没什么好引以为豪也不能反驳什么东西,这只是作者采取了推理小说这一体裁必然要采取的思维方式而已。像唐吉坷德那种一开始打算写成通俗,后来越写越长转型成严肃文学的例子,在推理小说创作里是行不通的。

而一流的推理作者跟二三流的区别就是,他在第三步的填充枝叶的过程中会考虑到文学性,会加入他的思考、见解和主题性。后者则只会用样板戏式的人物场景台词来进行堆砌。

downnote 发表于 2012-7-16 21:17

九千岁说的后半段我也有类似感觉
看侦探小说的人并不见得都会追求背后的影射和社会意义,而是测验智力或者说游戏破关的态度。也就和奉太郎的行动一样吧

dizyh 发表于 2012-7-16 21:26

roflol 发表于 2012-7-16 21:26

引用第23楼shamal0324于2012-07-16 21:15发表的:

先有诡计,再建架构,最后成书,这是必然的,也没什么好引以为豪也不能反驳什么东西,这只是作者采取了推理小说这一体裁必然要采取的思维方式而已。像唐吉坷德那种一开始打算写成通俗,后来越写越长转型成严肃文学的例子,在推理小说创作里是行不通的。

而一流的推理作者跟二三流的区别就是,他在第三步的填充枝叶的过程中会考虑到文学性,会加入他的思考、见解和主题性。后者则只会用样板戏式的人物场景台词来进行堆砌。
....... images/back.gif


那么读者的顺序就该是刚好相反的。先接触到人物关系、剧情冲突最后才能接触到作为核心的诡计,所以说对于一些作者来说“(猎奇)杀人”应该还是必不可少的,能吸引读者好奇心和阅读欲望的手段吧。而水平/名气高一点则可以通过别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不必以“杀人”作为推理小说的必备要素了。

白銀の柩 发表于 2012-7-16 21:27

比起推理更喜欢看情节和私货
所以大概京极堂和社会推理那一型的更适合我吧
只要有趣,诡计什么的怎样都好啦……

shamal0324 发表于 2012-7-16 21:32

引用第24楼downnote于2012-07-16 21:17发表的:
九千岁说的后半段我也有类似感觉
看侦探小说的人并不见得都会追求背后的影射和社会意义,而是测验智力或者说游戏破关的态度。也就和奉太郎的行动一样吧 images/back.gif


我认为肠公发本帖的立意与你的理解恰恰相反,他楼下回帖已经点明了,死亡是为了生存而服务,是为了戏中人或读者产生猎奇满足感以外的某种得益,即是说,他肯定了侦探小说可以存在文学性,而你们都解读到什么方向去了

哥特式lolita 发表于 2012-7-16 21:39

引用第24楼downnote于2012-07-16 21:17发表的:
九千岁说的后半段我也有类似感觉
看侦探小说的人并不见得都会追求背后的影射和社会意义,而是测验智力或者说游戏破关的态度。也就和奉太郎的行动一样吧 images/back.gif

请去看各种刑侦推理日剧吧,说教满满的满足你对社会意义的追求,推理本身则是越来越弱


私以为死不死人并不重要的,但是好推理你要有个好谜题好trick好推理过程才会好看
而冰果的各种谜题实在是太日常了,都是些一般人平常都不会去考虑的问题,让人无法感到好奇,而且每次的答案也都是很小的事

不过的确得说京阿尼够优秀,如此简单朴素的故事主干都能给做的如此华丽热闹。但是脱去华丽的画面的外衣,看到简朴的主干时还是不自觉的觉得脱力。。。

fantuanhtr 发表于 2012-7-16 21:41

wangyi_tt 发表于 2012-7-16 21:43

还有杀人案中可以合情合理使用的诡计更多,作者也方便。
日常事件如果放入庞大的诡计会产生,动机不足的感觉;而杀人案能承载的诡计复杂度和诡异度都是比较高的。

鲁子敬 发表于 2012-7-16 21:44

月形翔 发表于 2012-7-16 21:49

引用第27楼白銀の柩于2012-07-16 21:27发表的:
比起推理更喜欢看情节和私货
images/back.gif

我觉得这就是冰果主要观众的心态

但是估计是看不到人物之间关系有什么进展了

虽然有那么好的人设,不过冰果却偏偏不爱扯情感问题

男主女主的关系和第13集和第2集没啥区别

shamal0324 发表于 2012-7-16 21:55

引用第26楼roflol于2012-07-16 21:26发表的:


那么读者的顺序就该是刚好相反的。先接触到人物关系、剧情冲突最后才能接触到作为核心的诡计,所以说对于一些作者来说“(猎奇)杀人”应该还是必不可少的,能吸引读者好奇心和阅读欲望的手段吧。而水平/名气高一点则可以通过别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不必以“杀人”作为推理小说的必备要素了。
images/back.gif


那为什么非得要以诡计作为阅读目的的“核心”呢,为什么人物、场景、进行、气氛烘托乃至这些背后隐藏的作者的信息性不能挑起阅读愿望,被读者无视,因而也被大部分作者忽视呢,就是这种不当的阅读动机,造成了推理小说可以进行千篇一律的流水作业重复生产。我从头到尾没有强调杀人应不应该出现,这不是现代推理小说面临的问题,也不是米泽通过《愚者的落幕》想传达的信息

哥特式lolita 发表于 2012-7-16 21:57

引用第32楼鲁子敬于2012-07-16 21:44发表的:

因为日常所以在虚构的作品中追求反常——即对猎奇追逐的群众心理基础,这点本身并没有错

但对于坚持日常,明知道写不死人不受人欢迎,依然坚持下去的勇者是值得脱帽致敬的,即便只是通过京都的改编让这闪光点大放异彩也罢

....... images/back.gif

不是说追求反常,而是日常的无法成为一个谜题
比如学姐那个故事,其实放一般人第一反应就是直接问作者吧,何必兜那么大圈子推理,当然我后来知道作者有其他要表达的东西,但这之前还是忍不住要吐槽

wangyi_tt 发表于 2012-7-16 21:57

引用第34楼shamal0324于2012-07-16 21:55发表的:


那为什么非得要以诡计作为阅读目的的“核心”呢,为什么人物、场景、进行、气氛烘托乃至这些背后隐藏的作者的信息性不能挑起阅读愿望,被读者无视,因而也被大部分作者忽视呢,就是这种不当的阅读动机,造成了推理小说可以进行千篇一律的流水作业重复生产。我从头到尾没有强调杀人应不应该出现,这不是现代推理小说面临的问题,也不是米泽通过《愚者的落幕》想传达的信息
images/back.gif

除了本格派,其他派系的推理/犯罪小说确实是不以诡计为主要核心的啊。
米泽这种日常推理大多数严格上说都不是本格。

十年八月 发表于 2012-7-16 22:00

你说你厨冰果的啥不好,非要厨他的推理……那推理叫逻辑吗……

哥特式lolita 发表于 2012-7-16 22:03

引用第31楼wangyi_tt于2012-07-16 21:43发表的:
还有杀人案中可以合情合理使用的诡计更多,作者也方便。
日常事件如果放入庞大的诡计会产生,动机不足的感觉;而杀人案能承载的诡计复杂度和诡异度都是比较高的。
images/back.gif

我觉得这才是推理经常会出现死人的主因,还是这种题材类型本身自带的一些条件问题
所以其实感慨什么 为嘛推理就一定要出现杀人,其实就是推理看多了想吐槽而已,社会意义什么的是多虑了

yiqian58 发表于 2012-7-16 22:04

推理看的少,不评论
而冰果作为一个拥有废萌片所有元素的片子,靠着那些小推理,摆脱了废萌,至少比一般废萌好很多。
在看千反田卖萌的时候还能考虑考虑小谜题,不至于那么无聊。
加上古典系BGM多少也能提升点格调

综上,冰果至少是一部佳作……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冰果真心好看(推理作品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