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世界模型推导出来的是——改变世界必然失败,也就是结果论
单一世界模型的核心规则是:世界是绝对秩序无法改变的,世界也是可以被”观测(理论上)“到的,但对人类来说,世界的细节是无法观测的(技术有限)
一般这种世界中引起悖论的情况都会因各种原因而被阻止发生,实际上也就是”不需要解释“,因为人无法掌控的细节因素太多了
....... images/back.gif
你所谓的单一世界模型,也就是循环时间旅行,本质上就四个字——先果后因:2010年未来的我过来指点迷津(结果),我发达了,到了2020年,为了能够指点自己迷津(为了实现结果而出现的原因),于是发明时间机器,回到过去。
从逻辑上来看,因为结果先发生了,之后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达成现有的结果,所以循环时间旅行中的世界是绝对不会改变的,仅此而已。
而平行世界,就是正常的先因后果,因为我要做的事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所以有无数个可能性,从而形成了无数个世界,如此而已。
胸针一次次传回到过去,要做的是什么事?如果他是为了达成嘟嘟鲁之死而返回过去,那就是循环时间旅行——看到嘟嘟鲁死(结果),为了让她死(原因),于是时间旅行。
但现在胸针是为了避免嘟嘟鲁死亡而返回过去的,他有目的性,但是这个目的,从来没实现过,即结果未曾出现,所以必然是先因后果的——看到嘟嘟鲁死(原因),为了避免她死,于是时间旅行。这一过程中,没有结果。
必然是平行世界理论。 而且你可以很容易就发现,在平行世界里,如果强行把原因扭成结果会出现什么——看到嘟嘟鲁死(结果),为了避免她死(原因),于是时间旅行。
请问,这里的“原因”和“结果”在逻辑上说得通么?显然说不懂,所以这必然是先因后果,而非先果后因的世界,而只要是先因后果的世界,就不会出现循环,因为逻辑上,时间是从“原因”向“结果”推进的,不存在返回的可能性。
而只要不是循环,就必然不是你所谓的“单一世界”。 世界线收束有一个很大的前提条件
就是跳跃时间有限这一点
中二跳了这么多次,都是在“时间机终端未完成砸向广播馆”到“嘟嘟噜死亡导致中二研究时光机”这一段因果影响的范围内
所以说直到破局之前,都是单一时间线的分支而已,会产生这是单一时间线模型的感觉也不奇怪的 举个例子说:
你因为早饭的胡萝卜吃坏了肚子
那么你必须跳到你吃早饭前让自己不吃那个胡萝卜才可以避免拉肚子,然而如果你只能跳到午饭前的话,就会产生你无论怎么跳,肚子都吃坏的了这一结果
回 85楼(时间守护者) 的帖子
游戏里就说了所谓世界线其实只是”可能性“,世界只存在一个,没有平行世界,凶真的跳跃与发dmail,只是在不断重构现在的世界
同时存在的只是一个世界,用dmail后,这个世界会重构,变成其他可能性(变线)
就像电子云的原理一样,电子可以在云中任何一点,任何时候一观测他就会收缩,其他的地方变成了可能性
因此也不存在A回去杀了B那现在的B会怎样的悖论,因为如果回去杀了B,那整个世界会从杀了B那点重构,之后的时间点不复存在
如果凶真去了麻油里不死的世界线,那就不会再存在麻油里死的世界,这才有救人一说,不然实际上只有他在跳来跳去,无数世界仍然是badend
当然,你说这和平行世界相同这没法说,游戏设定就是单一世界。平行世界本来也只是一个文学上的创作,硬套毫无意义
Re:回 85楼(时间守护者) 的帖子
引用第90楼3996038于2011-07-12 13:33发表的 回 85楼(时间守护者) 的帖子 :而且你可以很容易就发现,在平行世界里,如果强行把原因扭成结果会出现什么——看到嘟嘟鲁死(结果),为了避免她死(原因),于是时间旅行。
请问,这里的“原因”和“结果”在逻辑上说得通么?显然说不懂,所以这必然是先因后果,而非先果后因的世界,而只要是先因后果的世界,就不会出现循环,因为逻辑上,时间是从“原因”向“结果”推进的,不存在返回的可能性。
有什么说不通的?
导致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与其对应的结果(事件1),与一个观测到这个事件的人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因以及行动的结果(事件2)不是一个概念(因为这实际是两个事件,只不过事件2是事件1的后续事件),因为观测者所采取的行动实际可看做另外一次新的事件
嘟嘟撸死亡是凶真上一次行动的(结果),但也是凶真下一次行动的(原因),而下一行动的结果依旧是嘟嘟撸的死亡——>这就会成为第三次行动的原因。
但为什么我说这里是平行世界移动——因为凶真本人并没有循环! images/back.gif
抱歉,原谅我的任性吧,我就是讨厌一个人默默的看剧透所以才求大家剧透,那个压缩包我懒得看了……
然后,你这段解说,我觉得并不是在反驳我,而是在证明我啊。
没错,嘟嘟鲁的死亡促成了胸针行动,胸针行动促成了嘟嘟鲁死亡,但这两次死亡是不一样的。或许你可以说结果相同,仅仅过程不同,但是,一个靠敲诈勒索发财的强盗,和一个靠聪明才智成功的企业家,能一样么?过程不同的世界,同样是不同的世界,何况被碾死的嘟嘟鲁和被爆头的嘟嘟鲁根本就是不一样的“东西”,既然不一样,那就肯定不符合所谓的“单一世界”。
而在是否是平行世界这件事上,我倾向于前面那个吃萝卜的解释——因为时间旅行有一定限制,对于旅行者来说,他前往的世界必定是一个有前提条件的时间,所以他能改变的只有前提条件下的一部分未来。这就使得平行世界看起来区别不是那么大,但,我认为还是平行世界。 我感觉还是像玲羽举的例子一样,A世界线由无数平行世界(麻绳)构成,世界线的结果都是固定的比如まゆり的死亡,冈伦不断LOOP只是从一个平行世界跳到另一个平行世界根本没有意义。但A世界线的平行世界和B世界线的平行世界又不共存,冈伦由A跳到B时,A的无数平行世界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B的无数平行世界。
Re:[求助]命运石之门这一话是彻底震惊到我了,求剧透
引用第100楼啥都控星人于2011-07-12 14:35发表的 [求助]命运石之门这一话是彻底震惊到我了,求剧透 :你的认为不重要,sg的设定不会因为你那点扯蛋的逻辑关系而改变。
你只吃过大米饭和面条,所以在吃桂林米粉的时候,你一看这东西长的不象米饭主观带入其为面条,殊不知还有米粉的存在,这就是思维的局限性。
....... images/back.gif
我用的是黑格尔的逻辑学,最近虽然没什么火气,不过看到你这样跳脚的我还是忍不住想要压一下……
除了平行世界理论和宿命论以外,还有什么呢?SG的设定只不过是设定,并不是得到公认的东西,我们大家的讨论就是用公认的东西去对SG进行解析,如果你抱着SG的设定不放,那也不用讨论了,大家读一遍设定就好了。
附带一提,米饭面条的比方实在是太懒了,时间旅行可不是中国菜,有成千上万种。
Re:[求助]命运石之门这一话是彻底震惊到我了,求剧透
引用第100楼啥都控星人于2011-07-12 14:35发表的 [求助]命运石之门这一话是彻底震惊到我了,求剧透 :你的认为不重要,sg的设定不会因为你那点扯蛋的逻辑关系而改变。
你只吃过大米饭和面条,所以在吃桂林米粉的时候,你一看这东西长的不象米饭主观带入其为面条,殊不知还有米粉的存在,这就是思维的局限性。
....... images/back.gif
在讨论米粉前,不如说先讨论下面条的标准
麻绳的例子中很多的细条是同时存在的 引用第101楼goldgs于2011-07-12 14:46发表的:
我感觉还是像玲羽举的例子一样,A世界线由无数平行世界(麻绳)构成,世界线的结果都是固定的比如まゆり的死亡,冈伦不断LOOP只是从一个平行世界跳到另一个平行世界根本没有意义。但A世界线的平行世界和B世界线的平行世界又不共存,冈伦由A跳到B时,A的无数平行世界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B的无数平行世界。 images/back.gif
这个也很奇怪,“消失”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说是被毁灭的话,应该是平行宇宙才对,不过那是另一回事了。平行世界既然存在的话,其实移动的就是时间旅行者本人了,世界本身不太可能发生改变。 SG是平行世界与单一世界理论的结合,SG与平行世界理论不同点在于跳跃回某个时间点时,这个时间点后的世界就被重置了,因此不会出现单一世界理论的时间悖论。这样设定的好处是人还是那个人,并没有改变,这样就没有平行世界的无用论了。 时间守护者还是请你继续来解释Flashpoint你所谓的平行世界的因果关系 拿现代物理学的平行世界来裱sg的都是不懂装懂
现代物理学的平行世界是多维空间
文学作品像小圆脸那些是多维时间
两者完全不同一个概念 回顾一下薛定谔的猫这个思想实验的步骤:
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连接到一个包含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和一个装有有毒气体的容器的实验装置。设想这个放射性原子核在一个小时内有50%的可能性发生衰变。如果发生衰变,它将会发射出一个粒子,而发射出的这个粒子将会触发这个实验装置,打开装有毒气的容器,从而杀死这只猫。根据量子力学,未进行观察时,这个原子核处于已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但是,如果在一个小时后把盒子打开,实验者只能看到“衰变的原子核和死猫”或者“未衰变的原子核和活猫”两种情况。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系统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处于两种不同状态的叠加态而成为其中的一种?在打开盒子观察以前,这只猫是死了还是活着抑或半死半活?
这个实验的原意是证明量子力学在宏观条件下的不完备性,对此绝大多数物理学家分成三派意见。
一派是获得超过半数赞同“哥本哈根诠释”,也就是LS不断中枪的“既死又活”,之后发展为著名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具体指在一个量子力学系统中,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动量不可被同时确定,而是用概率来表达。当观察者未打开盒子之前,猫处于一种“又死又活”的状态,该状态可以用一个波函数来描述,而波函数可由薛定谔方程解出。一旦观察者打开盒子观察,波函数会坍塌,猫呈现在观察者面前的只会是“生”或“死”的状态之一。这导致了对世界客观性和人意识的作用的讨论。爱因斯坦曾说:“我不能相信,仅仅是因为看了它一眼,一只老鼠就使得宇宙发生剧烈的改变。”和“上帝不会掷色子”来否定哥本哈根学派用概率来表达物理特性的做法。后来以爱因斯坦为首的三位著名物理学家用另一个思想实验--“EPR佯谬”继续挑战量子力学的完备性。“EPR佯谬”核心是用量子纠缠产生的超光速运动和狭义相对论的局域性来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在爱因斯坦提出“EPR佯谬”这思想实验以后,玻尔不得不修改他对不确定性原理的认识,加入了非局域隐变量来进行量子力学的预测。
另一派是逐渐被接受的“多世界诠释”,也就是LS也不断中枪的“平行世界”,假定存在无数个平行世界,并以此来解释微观世界各种现象的量子论诠释,其优点是不必考虑波函数坍缩。根据“多世界诠释”,当观察者打开盒子的一刻,世界会分裂成多个世界,而观察者只能进入众多的世界其中的一个,而观察结果就因此只有一个,猫是“生”或“死”。而在其他世界里猫的状态会由薛定谔方程决定。其生存的概率越大,猫幸存下来而处于其中的世界的数目就越多。
还有一派是“退相干历史”,也就是我认为《STEINS;GATE》采用的核心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整个世界是 处于一个量子纯态上,它描述了宇宙各个部分之间的彼此关联,代表了完全精细化的历史。然而人们所关心的和能够看到的是一种粗略化的历史,它可以视为各种精细化历史的等价类,对于这些等价类,量子退相干就发生了。举个例子,当粒子从A地运动到B地,我们把它的轨迹表达为所有可能的空间和所有可能的时间的叠加,我们只关心它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而忽略它的中间状态,对于这些我们不关心的状态,我们就把它在每一种可能的路径上遍历求和,精妙的是,最后这些路径积分会自相抵消掉。对于薛定谔的猫,当我们观测了猫的生死,并得到最终结果后,我们实际上就构建了一种“粗粒历史”。我们可以把它归结成两种:“我们观测到猫死了”以及“我们观测到猫活着”。为什么说它们是粗粒历史呢?因为我们忽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现在只关心猫,而不关心我们站在今天是几号,今天吃了什么东西,更不关心当我们进行观测的时候,室外是天晴还是下雨。从理论上讲,每一种不同的情况都应该对应于一种特定的历史,比如“早上吃了面包的我们观察到猫死了”和“早上吃了面条的我们观察到猫活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历史,但我们并不关心这些,而只是把它们简并到两个类别里去,因此我们实际上构建了一个非常粗粒的历史。现在,当我们计算“我们观测到猫死了”以及“我们观测到猫活着”两个历史之间的干涉时,实际上就对太多的事情做了遍历求和。我们遍历了“吃了汉堡的你”,“吃了寿司的你”,“吃了拉面的你“等等的不同命运。我们遍历了你和宇宙尽头的每一个电子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在时间上来说,除了实际观测的那一刻,每一个时刻,不管过去还是未来,所有状态也都被加遍了。在所有这些计算都完成了之后,在每一个方向上的干涉也就几乎相等了,它们将从结果中被抵消掉。最后,“我们观测到猫死了”以及“我们观测到猫活着”两个粗粒历史退相干了,它们之间不再互相联系,而我们只能感觉到其中的一种。
如果你看到我上面的大段话应该就知道我眼中Steins;gate世界观设定是怎么样的了,我认为退相干历史是三种理论之中最符合SG剧本反复强调的世界观,如果赞同我的观点可以继续用这个理论思考剧情相关物,码太多字懒得对照剧情继续写了。 第一,sg设定为只有一个世界。
第二,sg中的线就是可能性。当a线的可能性成真以后,a线就是所在的世界,其他所有的线都为假,这些线就是可能性了。
第三,要到达其他线,不是将凶真送到其他世界去了,而是将现在这个世界重构。
我的理解,以上。 我一度认为S;G的世界是个大沙盘,换线率=世界重置率
但有个现象让我感到费解:
助手被杀害时,科学馆里同时存在有两个冈伦
如果是单一世界观,何以多出一个冈伦?多出来的冈伦只能解释成来自平行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