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优=角色”这种思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就问问:有多少人会自动将花泽香菜所配的角色的一些属性直接附加给花泽香菜本人?
我看到一些人脑补得那么欢,我时不时的会问自己:是不是我太冷无缺了?为什么我对声优本人一点感觉都没有?
这是不是我个人的问题? lz什么时候产生了有谁把角色属性加给声优了的幻觉 有些作品里拿声优的名字直接称呼角色的倒不少 我还真没见过谁“将花泽香菜所配的角色的一些属性直接附加给花泽香菜本人”,楼主你举个例子吧。 现在的普遍现象是"XX角色只能OO来配"这种 比如说"傲娇就只能钉宫配" 这个真没有,只是有时候将她们配对角色给摆在一起而已
回 3楼(lllzzzyyy17) 的帖子
比如看到IS里夏洛特的本就说“法国香菜”只是个本而已,为什么要提到花泽香菜啊? 从某个红有三开始
Re:回 3楼(lllzzzyyy17) 的帖子
引用第6楼HYNDコン于2011-06-11 01:11发表的 回 3楼(lllzzzyyy17) 的帖子 :比如看到IS里夏洛特的本就说“法国香菜”
只是个本而已,为什么要提到花泽香菜啊? images/back.gif
叫个外号而已,别想多了。 一般能有这个思想代入都是引证了该声优在职业生涯里曾经演绎出一个比较光彩耀目的角色吧
我个人是很反感一看到夏洛特就说法国香菜的人,说一两次不为过
但在别的作品看到花泽出演的角色也这样叫难道好好的用个花泽会死?
Re:回 3楼(lllzzzyyy17) 的帖子
引用第6楼HYNDコン于2011-06-11 01:11发表的 回 3楼(lllzzzyyy17) 的帖子 :比如看到IS里夏洛特的本就说“法国香菜”
只是个本而已,为什么要提到花泽香菜啊? images/back.gif
花泽香菜的名字比较特殊而已
比如说可以论斤幺 虽然香菜角色很多 但是印象深的真不多了子算一个
Re:Re:回 3楼(lllzzzyyy17) 的帖子
引用第8楼lllzzzyyy17于2011-06-11 01:14发表的 Re:回 3楼(lllzzzyyy17) 的帖子 :叫个外号而已,别想多了。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back.gif
我只是对一些人在使用本子之前还得用“花泽香菜”这个名字来刺激下自己的快感神经感到不可思议。 ……还以为要说“三木的角色从发型到气质都像他”
Re:Re:Re:回 3楼(lllzzzyyy17) 的帖子
引用第12楼HYNDコン于2011-06-11 01:24发表的 Re:Re:回 3楼(lllzzzyyy17) 的帖子 :我只是对一些人在使用本子之前还得用“花泽香菜”这个名字来刺激下自己的快感神经感到不可思议。
images/back.gif
拿夏露露本用的时候还能脑补到香菜的其他角色,多美
不过后来看钉宫一些角色的时候,真心觉得原作者根本是脑补着钉宫在创作人物的 那不是把角色属性加给声优,是把声优属性加给角色 下面那个讨论烧后宫男CV的帖 大饼遥……
唉,不提她了…… 毕竟不是同一个人
所以“同质化”这种行为,仅仅是同时代的人类脑袋中的特权罢了。
比如川上走后,我觉得观铃不在,是因为我经历过AIR的时代,觉得不可能有更好的观铃,这种不可替代性造成了这种错觉,也让我产生“观铃真的存在过”这种错觉。
再比如20年后如果AIR重拍,声优也换人,那个时候的人类对于川上这个人可能就没什么感觉,但在我心里观铃确实和川上一起走了。
回 楼主(HYNDコン) 的帖子
电影电视剧演员还有可能,动画声优也能脑补成和角色一样就太不可思议了死宅虽然平时看着傻傻的,但是基本的区分现实的能力应该还是有的,楼主切忌把动画里扭曲的死宅形象代入到现实的死宅身上
Re:回 楼主(HYNDコン) 的帖子
引用第20楼blossom于2011-06-11 01:53发表的 回 楼主(HYNDコン) 的帖子 :电影电视剧演员还有可能,动画声优也能脑补成和角色一样就太不可思议了
死宅虽然平时看着傻傻的,但是基本的区分现实的能力应该还是有的,楼主切忌把动画里扭曲的死宅形象代入到现实的死宅身上 images/back.gif
真人剧,演员的存在感比角色本身大,应该说角色是完全依存在演员身上,所以大部分都是演员属性套到角色上…… 引用第7楼Pluto_Shi于2011-06-11 01:12发表的:
从某个红有三开始
images/back.gif
伪基吧,全是这种东西 红有三是拿角色名称本人,我觉得这算是角色太有存在感了。
拿本名称角色那是角色存在感太差 IS如果没有香菜音我还真一点都看不下去 引用第19楼sakurasan于2011-06-11 01:45发表的 :
毕竟不是同一个人
所以“同质化”这种行为,仅仅是同时代的人类脑袋中的特权罢了。
比如川上走后,我觉得观铃不在,是因为我经历过AIR的时代,觉得不可能有更好的观铃,这种不可替代性造成了这种错觉,也让我产生“观铃真的存在过”这种错觉。
再比如20年后如果AIR重拍,声优也换人,那个时候的人类对于川上这个人可能就没什么感觉,但在我心里观铃确实和川上一起走了。
.......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back.gif
我对一些人在缅怀一个人还得用“神尾观铃”这个名字来煽动下自己的悲伤情绪同样感到不可思议。
我并不否认在缅怀一个人时用他的作品或成就来祭奠,
但用“神尾观铃”的悲剧来给川上的死加分又是怎么回事? 那只说明那个声优戏路很窄 引用第28楼HYNDコン于2011-06-11 11:34发表的:
我对一些人在缅怀一个人还得用“神尾观铃”这个名字来煽动下自己的悲伤情绪同样感到不可思议。
我并不否认在缅怀一个人时用他的作品或成就来祭奠,
....... images/back.gif
属于类似的触景生情而已,睹“人”思“人”罢了。 而且上互相加分不是单向加分。 引用第30楼newtype9于2011-06-11 11:49发表的:
属于类似的触景生情而已,睹“人”思“人”罢了。 而且上互相加分不是单向加分。 images/back.gif
触景生情+1 林原惠引退=灰原哀之死,这是怎么出来的…… 如果这个角色存在感薄弱的话我就习惯用声优来称呼她。
连名字都记不住,只认识声音…… 引用第30楼newtype9于2011-06-11 11:49发表的 :
属于类似的触景生情而已,睹“人”思“人”罢了。 而且上互相加分不是单向加分。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back.gif
所以说,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脑补能力,我根本无法将神尾观铃的悲剧和川上的死联系起来,我也无法理解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人的思维方式,因为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是在对“神尾观铃”这个角色本身的误读。
这是我个人的问题吗?如果是,该如何矫正我的观念,使我的观念和一些将神尾观铃的悲剧和川上的死脑补联系起来的人的观念等同?
是不是我应当被电击一下? 引用第34楼HYNDコン于2011-06-11 12:15发表的 :
所以说,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脑补能力,我根本无法将神尾观铃的悲剧和川上的死联系起来,我也无法理解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人的思维方式,因为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是在对“神尾观铃”这个角色本身的误读。
这是我个人的问题吗?如果是,该如何矫正我的观念,使我的观念和一些将神尾观铃的悲剧和川上的死脑补联系起来的人的观念等同?
....... images/back.gif
影视角色形象可以和其演员割裂开吗?演员本身也是角色形象的一部分吧。谈到演员不能先反想到他/她塑造的角色,那这个演员必然是现实生活中其他的东西比他/她本身事业更有趣,比如陈少爷,比如周天王,比如加索尔,比如各种客串的导演,比如某11区前首相
各种老前辈(或曰:陈腐的变质品,无法创造新时代的老人)鄙视声优过度偶像化娱乐化者不就是认为应该“比起其他娱乐价值,更关注声优塑造角色这件事本身”吗?那么提到“角色马上想到他/她的声优”“提到声优马上想到她/他塑造的角色”是很正常的事。
于是当声优塑造的角色与声优在现实生活中的际遇发生了重合的时候,难作为对这个角色投入过感情的观众,无视这种强烈的“既视感”“重合感”“代入感”而要冷静地把二者割裂开来才是正常的情绪吗?那么为诸如陈晓旭的悲剧人生唏嘘确实是一种变态
这种情况正是从事演艺者特有的属性,无论怎么都是改变不了的
其实电击完全没必要,少刷刷存在感就好了 引用第35楼sunkaifeng00于2011-06-11 12:44发表的:
影视角色形象可以和其演员割裂开吗?演员本身也是角色形象的一部分吧。谈到演员不能先反想到他/她塑造的角色,那这个演员必然是现实生活中其他的东西比他/她本身事业更有趣,比如陈少爷,比如周天王,比如加索尔,比如各种客串的导演,比如某11区前首相
各种老前辈(或曰:陈腐的编织品)鄙视声优过度偶像化娱乐化者不就是认为应该“比起其他娱乐价值,更关注声优塑造角色这件事本身”吗?那么提到“角色马上想到他/她的声优”“提到声优马上想到她/他塑造的角色”是很正常的事。
于是当声优塑造的角色与声优在现实生活中的际遇发生了重合的时候,难无视这种强烈的“既视感”“重合感”“代入感”而要冷静地把二者割裂开来才是正常的情绪吗?那么为“林妹妹”的悲剧人生唏嘘确实是一种变态
这种情况正是从事演艺者特有的属性,无论怎么都是改变不了的
....... images/back.gif
+1
LZ有些钻牛角尖了…… 引用第35楼sunkaifeng00于2011-06-11 12:44发表的 :
影视角色形象可以和其演员割裂开吗?演员本身也是角色形象的一部分吧。谈到演员不能先反想到他/她塑造的角色,那这个演员必然是现实生活中其他的东西比他/她本身事业更有趣,比如陈少爷,比如周天王,比如加索尔,比如各种客串的导演,比如某11区前首相
鄙视声优过度偶像化娱乐化者不就是认为应该“比起其他娱乐价值,更关注声优塑造角色这件事本身”吗?那么提到“角色马上想到他/她的声优”“提到声优马上想到她/他塑造的角色”是很正常的事。
于是当声优塑造的角色与声优在现实生活中的际遇发生了重合的时候,难无视这种强烈的“既视感”“重合感”“代入感”而要冷静地把二者割裂开来才是正常的情绪吗?那么为“林妹妹”的悲剧人生唏嘘确实是一种变态
http://bbs.saraba1st.com/2b/images/back.gif
你提到了“代入感”和“重合感”。事实上观铃的悲剧与川上的死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你拿什么去重合?你拿什么去代入?我无法理解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人的思维方式,是因为这种“代入”本身就是对“神尾观铃”这个角色的误读。 引用第37楼HYNDコン于2011-06-11 12:49发表的 :
你提到了“代入感”和“重合感”。事实上观铃的悲剧与川上的死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你拿什么去重合?你拿什么去代入?我无法理解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人的思维方式,是因为这种“代入”本身就是对“神尾观铃”这个角色的误读。
images/back.gif
那就如我说的,请尽情鄙视为“林妹妹”的早逝唏嘘的神经病吧,因为林黛玉是林黛玉,陈晓旭是陈晓旭,两者不能联系起来
说到童自荣请不要想到佐罗,这是对佐罗的误读
演绎者本就是角色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角色魅力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演绎者赋予的,但这绝不表示把演绎者和角色划等号。不过当演绎者和角色际遇重合的时候不能给人带来代入感重合感,这是演绎者演绎的角色给人的印象不深吗?还是赋予了角色更鲜活形象的演绎者对角色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建议始终否定角色演绎者联系的LZ,少刷刷爱撕衣,多看看片——当然你要是看多了片产生了强烈的二次元三次元甚至三次元三次元间的障壁我就没话说了,这毕竟是人身自由 引用第37楼HYNDコン于2011-06-11 12:49发表的 :
你提到了“代入感”和“重合感”。事实上观铃的悲剧与川上的死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你拿什么去重合?你拿什么去代入?我无法理解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人的思维方式,是因为这种“代入”本身就是对“神尾观铃”这个角色的误读。
images/back.gif
“触景生情”,“提起一个声优/演员,想到他/她的角色。“其实就是这样的联系吧?
引用第38楼sunkaifeng00于2011-06-11 12:56发表的:
演绎者本就是角色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角色魅力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演绎者赋予的,但这绝不表示把演绎者和角色划等号。
....... images/bac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