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之影 发表于 2011-5-25 14:14

引用第38楼電光石火于2011-05-25 14:07发表的:
我觉得这问题还是得反过来问,欧美那边从3dfx voodoo就孜孜不倦研发引擎的人才是怎么活过来的啊?后doom时代那些pc平台fps游戏可怜的销量怎么撑过ps2时代而跑到现在才大放异彩的?
另外3d游戏的产出期这么长么?ps3发售都5年了,日商当初就算全盘从美国买个制作组过来也肯定融合完毕了,怎么就没几个能打的?到头来还是在psp平台吃芒亨这种老本,doad这种烂货(画面意义上的)简直跟同人游戏一般水准。 images/back.gif

你在开玩笑么?当初PC游戏过百万的很多啊,q3,HL,MOH,彩虹六号各个都有100W的销量了吧?

amsamer 发表于 2011-5-25 14:52

amsamer 发表于 2011-5-25 14:53

quki1945 发表于 2011-5-25 15:07

鸡蛋灌饼 发表于 2011-5-25 15:18

引用第14楼valand于2011-05-25 11:53发表的:

优化烂得不想提了 images/back.gif

下面还有个茶时间给它垫底
引用第3楼ouaicl于2011-05-25 11:27发表的:
日本能和欧美比美术修养的制作人大概只有一个上田文人了吧    毕竟是个小国最近又越来越闭塞落后也没啥好奇怪的 images/back.gif

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了
二战大家都改玩航母的时候日本还把战列舰当主打……
引用第29楼luoshuigui于2011-05-25 12:35发表的:

braid在本世代所有平台的游戏评分排行榜里貌似可以进前十 images/back.gif

你对“次世代”的定义就是发售时间么?

rinkzea 发表于 2011-5-25 15:34

引用第45楼鸡蛋灌饼于2011-05-25 15:18发表的  :

你对“次世代”的定义就是发售时间么? images/back.gif

“世代”不是代表“特定时间区间内群体”的话还能是啥?

东风无力 发表于 2011-5-25 15:38

Maromane.Chamak 发表于 2011-5-25 15:44

引用第44楼quki1945于2011-05-25 15:07发表的:
态度问题,经费问题,11区花钱很抠

D3能做出夜店大师,里界互相争先的几家公司,这些规模都不大,但论做出产品的诚意都比日本一线制作室好得多 images/back.gif

真心觉得是经费问题
大厂一些有欧美市场的巨作3D效果完全没问题吧,BIO5,MGS4啥的
其他一些作品要么核心向要么小公司原创作,一共就那么点市场哪还有心思砸钱赔本赚吆喝呢

东风无力 发表于 2011-5-25 15:47

Baelnorn 发表于 2011-5-25 15:50

一边说厂商投入不够
一边骂外包欧美向卖国
一边是本土日风3d动作游戏除了刷刷刷卖不到10w

真实之影 发表于 2011-5-25 15:55

引用第47楼东风无力于2011-05-25 15:38发表的:


illusion是日本唯一懂得优化的厂商好不好 images/back.gif

你确定他们那CPU渲染的那套东西叫优化?不是有人超频1G后速度提高10fps这种事情么
还有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我换了WIN7以后I社的东西从人工少女到人工学院的测试版都卡的要死,其实I社根本就没换过引擎吧?

软狗 发表于 2011-5-25 16:06

conker 发表于 2011-5-25 16:10

因为现在日本玩家对游戏要求就比较低下...

bkw 发表于 2011-5-25 16:21

引用第51楼真实之影于2011-05-25 15:55发表的:

你确定他们那CPU渲染的那套东西叫优化?不是有人超频1G后速度提高10fps这种事情么
还有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我换了WIN7以后I社的东西从人工少女到人工学院的测试版都卡的要死,其实I社根本就没换过引擎吧? images/back.gif

你这是啥老爷机
不过I社的真实女友实在是渣到不行...

lovehinalove 发表于 2011-5-25 16:28

I社是3Dエロ界最后的良心   新出的人工学院优化好的一b

wowow 发表于 2011-5-25 16:30

wingofsilver 发表于 2011-5-25 16:44

米国是一堆技术员做美工 11区是一堆美工做技术员 就是这样

bkw 发表于 2011-5-25 16:50

人工学院6月10号才发售。

HMSAgincourt 发表于 2011-5-25 16:51

壊松鼠 发表于 2011-5-25 17:08

引用第59楼HMSAgincourt于2011-05-25 16:51发表的:

我记得差不多5年前UBI就出过一个动画效果渲染的FPS,杀手13 images/back.gif

效果差遠了,同時期出了風之杖

cubesun 发表于 2011-5-25 17:31

引用第29楼luoshuigui于2011-05-25 12:35发表的:

braid在本世代所有平台的游戏评分排行榜里貌似可以进前十 images/back.gif

玩法2D画面可是3D哎

十万马力 发表于 2011-5-25 17:39

GT5的3D技术就很厉害啊

真实之影 发表于 2011-5-25 17:41

引用第54楼bkw于2011-05-25 16:21发表的:

你这是啥老爷机
不过I社的真实女友实在是渣到不行...
images/back.gif

我可以跑动中档画质的显卡危机,谢谢

huhu0007 发表于 2011-5-25 18:41

jjx01 发表于 2011-5-25 18:45

日本人的3d技术很牛逼的
pc上移植的全是cpu加速,显卡特效一概不用,不是它做不出那个效果,做出那个效果了用cpu加速fps就像3dmark跑cpu测试一样了。也有用上显卡加速的好像,比如鬼泣4

Pluto_Shi 发表于 2011-5-25 18:55

恶魔五月哭4的主程序是米国鬼子,引擎都是米鬼做的

bkw 发表于 2011-5-25 19:22

引用第63楼真实之影于2011-05-25 17:41发表的 :

我可以跑动中档画质的显卡危机,谢谢

原来我以前用这配置玩尾行人工御宅全都是幻觉

JOY 发表于 2011-5-25 19:36

lovehinalove 发表于 2011-5-25 20:10

引用第56楼wowow于2011-05-25 16:30发表的:

人工学院出了?
种子有了? images/back.gif

我是说从体验版的成品来看 至少要比同校生2流畅 反观teatime ╮(╯▽╰)╭

zflovegaoda 发表于 2011-5-25 21:00

合金装备1 2 3 4画面差么,同时期的游戏没几个比得上的吧。ZOE画面差吗,卡通渲染到那种程度也算是登峰造极了。最终幻想系列的画面也很差么~还是说CG不是3D技术啊~~

山德士上校 发表于 2011-5-25 21:26

自由质子 发表于 2011-5-25 21:27

欧米技术封锁算不算
最好的引擎明明有 但是肯定不会给你核心技术

有能力开发自己核心技术的 比如卡婊 那套引擎用了多长时间了??

月珥 发表于 2011-5-25 22:26

引用第65楼jjx01于2011-05-25 18:45发表的:
日本人的3d技术很牛逼的
pc上移植的全是cpu加速,显卡特效一概不用,不是它做不出那个效果,做出那个效果了用cpu加速fps就像3dmark跑cpu测试一样了。也有用上显卡加速的好像,比如鬼泣4 images/back.gif

233

真tのR妻 发表于 2011-5-25 22:44

这个问题其实和动画一样,大伙都觉得日本动画偷工剪料帧数不足吧。但是,当这个动画的资方如果是美国人的话,哼哼。美国投资日本制作的动画片基本上都是制作质量相当上乘的。
其实很简单,只有一个字,钱。
首先日本人不用商用引擎,不要问我为什么,也许是传统。日本人对待游戏的态度还停留在手工艺品,美国人则是工业品。不用引擎,那么开发成本首先就比人家高了,特别是开新的游戏系列。而日企的资金又不会像美国人那么雄厚。美国人是典型的大进大出,而且做的东西一开始瞄准的就是国际市场。日本人还是很东方的思维,能省则省。这必然就是质量上的缩水,而且会造成技术上的不思进取,会用其他野路子来弥补技术上的遗憾,而且眼光一般还是瞄着国内市场为主,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
如果说cg这块日本不如美国,那是肯定的,CG和电影工业是一样的,不单是一个技术密集的问题,还有个工业体系的问题,这种大投入大产出、涉及到无数团队通力协作的大工程,只有美国人玩的转。但是游戏开发和动画这块的技术,日本人其实并不比美国人差,只不过是经营思路和客观资金的问题比较大。
另外一点,就是尖端领域的研究了,计算机图形学方面的新成果,基本上都是美国人搞出来的,这个没办法,这个和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综合国力有关系。但还好,研究领域的成果大部分都是公开的,就看你们怎么去运用,但因为日本人习惯了在专用平台上做游戏,所以在兼容平台做游戏的时候,就会干很傻的事情,比如上面说的不知道怎么运用显卡。因为ps2之前包括ps2日本自己做的游戏机底层构架和pc是完全不一样的。渲染算法都和pc用的方式完全不一样,所以他们很多的程序员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运用兼容平台。

雀明華 发表于 2011-5-25 23:01

galgame不适合3d
我觉得叶子社的3d背景建模虽然都一般不过脸倒是挺好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日厂的3D技术力为何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