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1:32

Pluto_Shi 发表于 2011-2-8 01:33

chrono trigger,16位机画面第一

qazwsxqwer 发表于 2011-2-8 01:37

不同意。但仔细想了想,发现找不出能反驳LZ的论据。。。。。

Archerko 发表于 2011-2-8 01:37

Re:现在看看,90年代的日本市场才是个技术至上的世界

整篇可以说的地方很多啊,书记这个帖子很有意思。

首先技术至上论有待商榷,同期的美式游戏画面其实只是风格问题,也许日厂对机能吃的更透所以像圣剑2那种放大缩小用的很成熟,但毕竟机器是日本人的不是吗。

系统方面,有趣的系统不代表就是复杂的系统啊,S社真的做到了没有2个RPG系统重样?请科普。

技术论上这东西CD媒体出来就开始了,早期MD-CD大量的AVG播片,或者把MD系列加强CD音质移植,这就是太注重用新的硬件去炫耀机能,3D的出现必然造成维技术论这是必然,但是你要说PS游戏都没有游戏性,那鱼饵未免不够诱人。

另外,DQ7当年最初出在SS上不是某期电软说的吗。

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1:38

Archerko 发表于 2011-2-8 01:39

引用第1楼Pluto_Shi于2011-02-08 01:33发表的:
chrono trigger,16位机画面第一
images/back.gif

太多的感情因素了,游戏本身素质太好造成整体印象的加分。

Macro 发表于 2011-2-8 01:39

引用楼主md2000于2011-02-08 01:32发表的 现在看看,90年代的日本市场才是个技术至上、独尊画面的世界 :
如果SS的3D不是那么烂,BIO就会出在SS上. images/back.gif


你什么时候产生了SS没有生化的错觉

BIO的PS跟SS版是同时开发完成的
索尼塞钱了,让CAPCOM把SS版延后发售
剩下的事各位都清楚了
当然SS版不如PS版是事实,读盘画面尤其坑爹

诶有我又跟电脑没有键盘的人计较了,233

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1:40

qazwsxqwer 发表于 2011-2-8 01:40

引用第6楼Macro于2011-02-08 01:39发表的:


你什么时候产生了SS没有生化的错觉

BIO的PS跟SS版是同时开发完成的
....... images/back.gif

书记指的是2代?

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1:41

Pluto_Shi 发表于 2011-2-8 01:41

引用第5楼Archerko于2011-02-08 01:39发表的:

太多的感情因素了,游戏本身素质太好造成整体印象的加分。 images/back.gif


法庭上彩色玻璃光线变化用的特殊技术,别的游戏没有达到的

五飛 发表于 2011-2-8 01:41

BIO最后还是有SS版,FF7可能会出在N64,绝不会出在SS。至于DQ7,当初不是一直传言本来就是SS上的么,只是后来SS败势渐露,ENIX临时转阵营。不过时代的巨轮已经碾压过去了,一切已成定局,哪有那么多可能。

Archerko 发表于 2011-2-8 01:42

引用第6楼Macro于2011-02-08 01:39发表的:


你什么时候产生了SS没有生化的错觉

BIO的PS跟SS版是同时开发完成的
....... images/back.gif

但是SS 3D不如PS在现在已成定论没错,救火奇兵这东西也还是很强的,索尼克小组的技术力还是为SS的3D表现挽回了一点点面子。

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1:43

Macro 发表于 2011-2-8 01:43

Re:Re:现在看看,90年代的日本市场才是个技术至上的世界

引用第3楼Archerko于2011-02-08 01:37发表的 Re:现在看看,90年代的日本市场才是个技术至上的世界 :
技术论上这东西CD媒体出来就开始了,早期MD-CD大量的AVG播片,或者把MD系列加强CD音质移植,这就是太注重用新的硬件去炫耀机能,3D的出现必然造成维技术论这是必然,但是你要说PS游戏都没有游戏性,那鱼饵未免不够诱人。 images/back.gif


关键不在于技术论至上,而是你能不能充分把技术发挥到游戏的表演力或者游戏性上,而不是纯粹的噱头

MD-CD的光盘大容量就是个噱头,因为机器本身性能太弱,发挥不出CD载体的优势

但是到了PS和SS时代就不一样了

Archerko 发表于 2011-2-8 01:43

引用第10楼Pluto_Shi于2011-02-08 01:41发表的:


法庭上彩色玻璃光线变化用的特殊技术,别的游戏没有达到的
images/back.gif

这就是一种特效吧,我前面也说了,一个特效不能代表一个游戏整体画面就是好了,无非是一个点上超越了他人。

Archerko 发表于 2011-2-8 01:46

Re:Re:Re:现在看看,90年代的日本市场才是个技术至上的世界

引用第14楼Macro于2011-02-08 01:43发表的 Re:Re:现在看看,90年代的日本市场才是个技术至上的世界 :


关键不在于技术论至上,而是你能不能充分把技术发挥到游戏的表演力或者游戏性上,而不是纯粹的噱头

MD-CD的光盘大容量就是个噱头,因为机器本身性能太弱,发挥不出CD载体的优势
....... images/back.gif

不禁想起SFC-CD——PS,233,索尼这个白眼狼。

qazwsxqwer 发表于 2011-2-8 01:46

引用第12楼Archerko于2011-02-08 01:42发表的:

但是SS 3D不如PS在现在已成定论没错,救火奇兵这东西也还是很强的,索尼克小组的技术力还是为SS的3D表现挽回了一点点面子。 images/back.gif

我更同意救火奇兵算是承认了SS3D不如PS的这种说法。。。。。

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1:47

王老五 发表于 2011-2-8 01:47

ps画面不如ss,尤其是动画

Macro 发表于 2011-2-8 01:48

Re:Re:Re:现在看看,90年代的日本市场才是个技术至上的世界

引用第9楼md2000于2011-02-08 01:41发表的:

2
images/back.gif


2代一开始公布也是双平台同时发售
后来索尼继续塞钱,SS版取消,拿边角料做了个DEEP FEAR

引用第7楼md2000于2011-02-08 01:40发表的 Re:Re:现在看看,90年代的日本市场才是个技术至上的世界 :

我没有提到美式哦
实际上我到现在还下意识认为16位时代欧美技术比日本是要高的
RARE带来的预渲染3D风暴不说,OTHER WORLD这种神作也是出在美国

....... images/back.gif


Rare不过就是先吃螃蟹的
后来任天堂情开自家的耀西岛画面不比大金刚差

日本进入次世代画面不行了
一是没形成高效的开发模式,没有通用引擎节省成本(这点婊子社是个例外)
二是把PS2时代乃至之前的很多老传统丢了,比如出色的调色板

以前发色数有限的时候,日厂的调色板是非常牛逼的
比如PS时代的皇牌空战3,色调和景深媲美PS2游戏
到了次世代,发色数上去了,这个优良传统却弄丢了

反倒是有些技术力不强的美厂(典型的就是IW)把这套学了过去
靠着好的调色板弥补烂引擎的弱势

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1:49

qazwsxqwer 发表于 2011-2-8 01:51

引用第13楼md2000于2011-02-08 01:43发表的:

N64的FF演示那个容量你又不是没看到
FF如果做成全3D,不可能小于90M,这对当时的卡带来说太难了
为什么是90?因为仓库番冒险谭就这么大

....... images/back.gif

如果方块不铁了心的换阵营,任天堂会不会把他的独门压缩+超大容量卡带技术分享?还是说,等出生化2N64版的时候,数据压缩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我记得没过几年啊?

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1:51

Macro 发表于 2011-2-8 01:51

引用第21楼md2000于2011-02-08 01:49发表的:


SEGA后期的3D游戏其实无非就是争一口气罢了
你说我没有光影,格斗之蛇有了
你说没有半透明,救火骑兵有了
....... images/back.gif


SEGA自个内耗的厉害

土星版莎木,取消了也就罢了
引擎还在,就不知道用这个开发个别的游戏,给全世界人看看,争一口气?
AM2就这么把土星最强画面亲手给掐死了,还断绝了让它在其他游戏里继续表现的机会

Archerko 发表于 2011-2-8 01:51

引用第18楼md2000于2011-02-08 01:47发表的:

死鬼儿的技术很全面
而且美工把别人甩在后面太多了

这从圣剑3和沙加3就能看出来
....... images/back.gif

不带这样黑ENIX的,233

不过话说回来,SQUARE在16位时代美工好,画面好的确,但是到了PS时代,CG一流带来的意义从今天看我更多的倾向与负面,理由很明白。

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1:52

Archerko 发表于 2011-2-8 01:53

引用第24楼Macro于2011-02-08 01:51发表的:


SEGA自个内耗的厉害

土星版莎木,取消了也就罢了
....... images/back.gif

我土鳖,再强能强过PS的一流游戏画面?机能也能突破上限?

Archerko 发表于 2011-2-8 01:55

引用第21楼md2000于2011-02-08 01:49发表的:


SEGA后期的3D游戏其实无非就是争一口气罢了
你说我没有光影,格斗之蛇有了
你说没有半透明,救火骑兵有了
....... images/back.gif

所谓的世嘉精神?不是这么傻逼倔强就不是我爱的世嘉了?

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1:55

Macro 发表于 2011-2-8 01:55

引用第22楼qazwsxqwer于2011-02-08 01:51发表的:

如果方块不铁了心的换阵营,任天堂会不会把他的独门压缩+超大容量卡带技术分享?还是说,等出生化2N64版的时候,数据压缩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我记得没过几年啊? images/back.gif


翻改神的老帖有详细解释

生化2本身那两张光盘水分大,压缩压缩就塞进去了

要是FF9那种游戏累死他也塞不进去

其实N64的卡带容量最要命的还不是画面,是音效

早期PS和SS游戏容量也没多大,山脊1的游戏本体数据才几MB,剩下的全是音乐

关键是卡带容量太小,不像CD有那么多剩余空间可以利用,只能用硬件音源

月下那种作品在N64上是完全没戏

我印象里N64只有两个游戏实现了全程语音,一个是生化2,另一个是Conker

容量都是512Mbit(64MB),是N64的最大容量

qazwsxqwer 发表于 2011-2-8 01:56

引用第25楼Archerko于2011-02-08 01:51发表的:

不带这样黑ENIX的,233

不过话说回来,SQUARE在16位时代美工好,画面好的确,但是到了PS时代,CG一流带来的意义从今天看我更多的倾向与负面,理由很明白。

....... images/back.gif

PS时代我一直觉得NAMCO的CG技术更强一些

当然我知道我这观点在哪里恐怕都会被轮。。。。。。

qazwsxqwer 发表于 2011-2-8 01:57

引用第30楼Macro于2011-02-08 01:55发表的:
翻改神的老帖有详细解释

生化2本身那两张光盘水分大,压缩压缩就塞进去了
....... images/back.gif

妈的,看来不管怎么说,任天堂的64DD都太晚了。。。。。

Macro 发表于 2011-2-8 01:57

引用第27楼Archerko于2011-02-08 01:53发表的:

我土鳖,再强能强过PS的一流游戏画面?机能也能突破上限?

images/back.gif


还真比一般的PS游戏画面强

倒不是突破上限,土星的双CPU架构很残,大部分程序员只能用到一个CPU

莎木的引擎是少有的能够充分让两个CPU同时工作的

所以理论上SS的3D机能超越PS,但没有一个游戏实际画面达到了这个水准

莎木本来可以的,但是被砍了

Archerko 发表于 2011-2-8 02:00

引用第32楼qazwsxqwer于2011-02-08 01:57发表的:

妈的,看来不管怎么说,任天堂的64DD都太晚了。。。。。 images/back.gif

晚过头了,结果本来DD上的巨人之心都跳到NGC了。

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2:01

Macro 发表于 2011-2-8 02:03

引用第32楼qazwsxqwer于2011-02-08 01:57发表的:

妈的,看来不管怎么说,任天堂的64DD都太晚了。。。。。 images/back.gif


没用,64DD用的还是卡,不是光盘

这玩意的卖点在于网络,有DLC和MOD要素,问题是那个年代的渣网络完全不给力

山内老头子本来都放弃64DD的,后来看到久多猛吹PS2的网络性能,突然觉得64DD这东西有网络支持可能还有活路

于是从棺材里拉出来重新卖,下场凄凄惨惨

md2000 发表于 2011-2-8 02:05

gooas 发表于 2011-2-8 02:12

引用第33楼Macro于2011-02-08 01:57发表的  :


还真比一般的PS游戏画面强

倒不是突破上限,土星的双CPU架构很残,大部分程序员只能用到一个CPU
....... images/back.gif

不是说有同公司的小组想用中俗司写的引擎 被他直接骂回去的吗

Meltina 发表于 2011-2-8 02:50

引用楼主md2000于2011-02-08 01:32发表的
按照某种流行的逻辑,如果SS的3D不是那么烂,BIO就会出在SS上,FF7就会出在SS上,DQ7就会出在SS上。PS除了NAMCO外没有任何独特之处。 images/back.gif

这是哪个次元的“流行”
抑或只是sega fans sbl的臆想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现在看看,90年代的日本市场才是个技术至上、独尊画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