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 发表于 2009-4-18 11:43

原帖由 花咲茜 于 2009-4-18 11:39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什么叫正统系列,不是只有一个阿尔法吗?
除了阿尔法以外哪里还有Z版凯萨出来?

就是说系列化的作品

也就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F,FF,ALPHA系列这些

Z要是系列化了也算

当然凯撒是从FF刚开始登场

ALPHA跟WINKY时代的F也是有剧情关系的

近年有几作机战里老牌超级系都开始用新设定,给玩家带来一点新鲜感。

比如GC跟J里的凯撒走的是OVA剧情,R里的盖塔用的是《真VS新》的剧本

其实从魔神全书里来看,GOD MAZINGER的造型跟现在的凯撒差不了多少

当然世界观和人物区别很大

[ 本帖最后由 Macro 于 2009-4-18 11:51 编辑 ]

花咲茜 发表于 2009-4-18 11:46

那不是新设定
是别的片子

Macro 发表于 2009-4-18 11:51

说起来

今川这个黑历史爱好者要是真把新魔神TV给系列化

没准Z篇跟大魔神篇之后就能挖出来个GOD篇

花咲茜 发表于 2009-4-18 11:52

魔神现在出新片就是为了在机战里再战若干年

tommyzzj 发表于 2009-4-18 11:55

装甲骑兵虽说符合要求,但是感觉很难,然后个人暂时没有什么怨念作没有加入

其实还是蛮想看到有语音的D-Boy的

cloudcc 发表于 2009-4-18 12:04

花咲茜 发表于 2009-4-18 12:06

不如想想Banpresto选择参战作品时的考虑方向吧

Macro 发表于 2009-4-18 12:12

原帖由 花咲茜 于 2009-4-18 12:06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如想想Banpresto选择参战作品时的考虑方向吧

有些机战选择参战作品的时候都能看出个大概方向的

比如GC,XO限于资金成本,全是7080年代的老作品

J,W,K是尽量拉拢新的用户层

D则是服务UC党

当然家用机作品大都是全家福,能上的老家伙全上凑个热闹,看多了未免有点审美疲劳。像Z那种在保留有老作品骨干的情况下大量引入新动画是势在必行了

cloudcc 发表于 2009-4-18 12:15

花咲茜 发表于 2009-4-18 12:22

我没看出D有多服务UC,主线都是最不受待见的V

cloudcc 发表于 2009-4-18 12:29

花咲茜 发表于 2009-4-18 12:30

那根本就是因为把V以前都砍了而找补的

Macro 发表于 2009-4-18 12:31

原帖由 花咲茜 于 2009-4-18 12:22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没看出D有多服务UC,主线都是最不受待见的V

大背头鸭子参战,用不完的浮游炮机体,大幅度增加的攻击力……

花咲茜 发表于 2009-4-18 12:31

连发了

[ 本帖最后由 花咲茜 于 2009-4-18 12:32 编辑 ]

archcross 发表于 2009-4-18 12:35

cloudcc 发表于 2009-4-18 12:41

deepmrx 发表于 2009-4-18 12:42

交响,eva,翼神再参战!
不过先把小队系统取消再说吧……

花咲茜 发表于 2009-4-18 12:50

取消小队系统约等于减少登场角色了

cloudcc 发表于 2009-4-18 13:04

Px4 发表于 2009-4-18 13:26

八口 发表于 2009-4-18 13:28

小队系统不错的 希望能继续完善

@3的小队系统就不错 对于如此庞大的参战作品不得不用这个系统 而且改进了@2的很多不人性化的设定 然后直接导致我每话在小队编成上花费时间比战斗上还多...不过后来想通了都按原作编组 也不怎么花时间了 不过缺点就是变化太少

OGS的...没有实质增加出场人数 组队也有110气力条件 打到最后每话开始都感觉有点麻烦 按照机体属性有组队后能力加成也是很好的想法

Z的小队系统我最喜欢了 变化又多 阵型对战斗影响很大 组队也不算麻烦 当然喜欢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3人小队符合我编成时候喜欢编翅膀小队的想法

K的小队系统很不喜欢 不过移动力和适应性只看小队长这个设定我还是支持的 要不然编小队时候芯片就要准备好久...

还是希望小队系统能够继续发展 当然前提条件是让玩家玩的更爽快 编成不麻烦 系统容易适应

比良坂初音 发表于 2009-4-18 14:40

原帖由 cloudcc 于 2009-4-18 12:04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你还是老样子

为什么要这么执着于无名世界观的完全体现?

无名世界观是很有魅力,但那并不是GPM的全部,GPM里优秀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当初动画版基本上就没去管无名世界观不一样拍得很好?

我当初就是被一周目的学园战 ...
没错,那就是我之前说得很明白的,只加机体和人物,故事和设定大幅改变。确实这也没什么不可,但是到时候fans的反对意见有多大根本猜都不用猜,对SRW这种fans向的作品来说,加这种作品真的很有必要么?

我觉得K的小队系统其实挺好,既省去了编队的繁琐,又有效的增加了出场人数。当然combo和援护二择的系统还有很大的讨论余地

[ 本帖最后由 比良坂初音 于 2009-4-18 14:43 编辑 ]

arion_00 发表于 2009-4-18 14:58

只希望Xeno赶紧进机战

Rockzero 发表于 2009-4-18 18:35

XENOSAGA在Z2中登场比较有戏
首先自家作品省去了版权的麻烦。其次“远古之力,外星生物,高科技,机器人,永劫回归”等元素与Z的世界观可以毫无突兀的进行融合,甚至还可以作为Z2的剧情主线一条路走到黑。不过鉴于3部曲的特殊性,我比较希望以3章为主线,因为机体多,大场面也多,很适合关卡设计。而1章和2章的剧情可以用文字简约交代。另外打最终BOSS查伯伯不用没收机体,财大气粗的CEO可以用复制品满足它的拼凑欲。
使用机体自然是ES,真实系的运动性,超级系的伤害。气力130 阿尼玛觉醒,增加新武器并且提升机体能力。而原作占重要地位的希尔伯效应呢,KOS-MOS和MOMO所搭乘的机体与战舰幽兰戴尔都会有,在机体为中心5*5范围内所有GNOSIS能力下降10%
最后是隐藏要素,阿尔贝多,凯文一定要列进去!SIMON太帅了,原作根本没有表现的机会一定要在游戏补上!艾鲁迪凯撒系列可以以武器的方式获得,Σ型一定要逆天!获得条件一定要苛刻!
我强烈要求人设用2章的SHION和JIN。1章的MOMO。3章的CHAOS和JR.!
YY得心潮澎湃了,要是真那么搞的话我就有来3张的理由了。

熊猫阿黑 发表于 2009-4-18 19:03

我认为机战里会引入“体积”这个概念吧。
连风色幻想都引入过了。
并不只是单纯的从S到3L,而是实实在在的占据几个空间。
比如,Macross的蚊子们占据一个格,部分MA占据1X2个,钢巴伊甸泰坦3占据2X2个,母舰统一占据4X2或4X3(钢巴的白色母舰可以达到8X4),同时单位可以站在母舰的身上,甚至援护防御。



然后是“单位重合”,也就是如果一个格里有空中单位的话,那么它下面可以有一个陆地单位。相应的,母舰下面也可以塞人,而陆战的单位也可以在牺牲一定机动力且自身不能移动的前提下站在母舰上由母舰带着往前跑。



接着可以引用“俘虏”机制,除了敌方BOSS外,如果敌人的杂兵HP剩下5%左右或者干脆是50以下(地图炮+留手)同时旁边有母舰、迪奥或捷多的话,那么可以直接被回收,同时得到的金钱增加50%。如果此时他身上还有“幸运”的话那么增加150%。会自爆的不算在内。敌人驾驶员会在机体的HP在5%以下时强制脱出,AI则会失灵。经验值照拿不误。或者可以作为一个能够影响地形的战场残骸留在那儿,一打就炸。该话结束后视情况,有时收走全战场的废铁,有时候不管它。



最后,增加一个新的选项:委任
部分单位可以交给电脑自己控制,在控制完想要控制的单位后剩下的人可以选择“自动”和“直接结束”,其中“自动”包括:
“急进”(有加速的用加速,没加速的能变飞机变飞机,变不了的也要拼命跑,设定一个集合点),
“撤退”(往敌人相反的方向跑,或者如果够近的话直接钻进母舰里,实在没辙自己给自己铁壁/不屈/必闪/集中后往敌人少的方向跑),
“特攻”(字面意思,不过没人会用吧。。。),
“休息”(本回合什么也不做,敌人攻击也无法反击和回避只能防御,同时恢复15-25点SP,合体系的一个人都不能用,同时每个人都恢复),
可以对应“风·林·火·山”

[ 本帖最后由 熊猫阿黑 于 2009-4-18 19:12 编辑 ]

花咲茜 发表于 2009-4-18 19:03

没有Z2了

ark 发表于 2009-4-18 19:20

原帖由 yuyifeng 于 2009-4-17 18:32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突然發現克羅諾斯大逆襲真是很適合近每一部機戰,羅姆的救場可以拯救很多原作悲劇,讓人大快人心,像MX明日香那里,K里的翔子也可以套用。
PS:很希望出個幻想中世紀世界和現代世界平行交錯的機戰。像圣戰士,天空之艾斯嘉可尼, ...
MAZE爆热时空

cloudcc 发表于 2009-4-18 19:50

Macro 发表于 2009-4-18 19:53

原帖由 熊猫阿黑 于 2009-4-18 19:03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认为机战里会引入“体积”这个概念吧。
连风色幻想都引入过了。
并不只是单纯的从S到3L,而是实实在在的占据几个空间。
比如,Macross的蚊子们占据一个格,部分MA占据1X2个,钢巴伊甸泰坦3占据2X2个,母舰统一占据4X2或4X3(钢巴的白色母舰可以达到8X4),同时单位可以站在母舰的身上,甚至援护防御。

一看就是没玩过SD高达G世纪的

cloudcc 发表于 2009-4-18 20:04

sonnen 发表于 2009-4-18 23:27

原帖由 cloudcc 于 2009-4-18 20:04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从G魂开始战舰的设定的确实有意思多了

但是机战里确不可能实现

原因就是单位大小相差太多

不像高达作品尺寸那么统一

为什么,这才是魅力所在,想象一下占据半个屏幕的z master。单位大小可以妥协的统一,比方说ss占1格,s,m占2格,l占4格,ll占6格。规格外的巨大体积可以尽可能按照真实比例。

knightgba 发表于 2009-4-19 00:18

其实我倒是设想过大地图增加Z轴移动,成为真正的立体战场(可能导致每关消耗的时间大量上升).
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很多有趣的战略.

比如真正的大气层突入作战.
大楼或者山体,或者小行星,废旧战舰等都可以真正成为掩体
在海边的战斗也可以真实地表现出敌人伏兵潜伏在大陆架的概念.
再或者被敌人四面围攻的时候,能飞行的机体可以从正上方脱出等等.
或者MARCROSS被重力地雷困在火星的时候,使用盖塔二号将早赖中尉送到地下设施等等
但是仔细想了想..发现用手柄操纵起来可能会非常不舒服...

[ 本帖最后由 knightgba 于 2009-4-19 00:21 编辑 ]

Fahim 发表于 2009-4-19 00:30

原帖由 sonnen 于 2009-4-18 23:27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为什么,这才是魅力所在,想象一下占据半个屏幕的z master。单位大小可以妥协的统一,比方说ss占1格,s,m占2格,l占4格,ll占6格。规格外的巨大体积可以尽可能按照真实比例。 ...
太困难了,比如抚子号就106米高,泰坦3就120多米,塞都塞不进去

sonnen 发表于 2009-4-19 00:34

原帖由 Fahim 于 2009-4-19 00:30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太困难了,比如抚子号就106米高,泰坦3就120多米,塞都塞不进去

这有什么,现在机体和战舰还不是都是占一个格子。

Fahim 发表于 2009-4-19 00:37

所以说啊,在格纳库的装载上设定严格的体积限制其实没什么意义。SRW本来就不是靠着有多么贴近真实的风格吃饭,重要的是作品,剧情,效果好,这几点能做好就不会差

sonnen 发表于 2009-4-19 00:38

原帖由 knightgba 于 2009-4-19 00:18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我倒是设想过大地图增加Z轴移动,成为真正的立体战场(可能导致每关消耗的时间大量上升).
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很多有趣的战略.

比如真正的大气层突入作战.
大楼或者山体,或者小行星,废旧战舰等都可以真正成为掩体
在 ...

我觉得下面的两个模拟摇杆尽可以解决转动的问题。关于这种立体机战的设想我在总部也发过,希望下一时代的机战可以采用。

sonnen 发表于 2009-4-19 00:40

原帖由 Fahim 于 2009-4-19 00:37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说啊,在格纳库的装载上设定严格的体积限制其实没什么意义。SRW本来就不是靠着有多么贴近真实的风格吃饭,重要的是作品,剧情,效果好,这几点能做好就不会差 ...

没有讨论格纳库的装载啊,只是说有了真实比例,可能实现很多现在想不到的新玩法。

而且装载不下也可以让巨型机直接放在宇宙里面拉着跑。

hamartia 发表于 2009-4-19 02:07

原帖由 比良坂初音 于 2009-4-18 14:40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没错,那就是我之前说得很明白的,只加机体和人物,故事和设定大幅改变。确实这也没什么不可,但是到时候fans的反对意见有多大根本猜都不用猜,对SRW这种fans向的作品来说,加这种作品真的很有必要么?

我觉得K的小队系统其实挺 ...

莫要辩了,他已经把根本没有出现过的,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事物当成客观现实来跟你论述了
有些人不太听得反对意见,对于不协和音一定要矫正过来,对于这种理不尽的因果放置就好
所以我根本不去辩驳GPM和绚烂到底哪个更应该进机战,我只提出我的看法

对于同一种作品的不同要求上的满足与对应,也可以说这就是众口难调
对于轻度FAN,有机体人物故事足够.若要满足那些核心FAN转向SRW的动力,必然得渗透七大世界的互动游戏.
好比没有UC纪元没有殖民卫星没有NT,只给你个RX-78和阿姆罗,然后对你说\"UC参战\",谁信呢
寺田对魔装机神摸棱两可,在一些人眼中甚至是迫害和压制的态度,也是取决于寺田到底能否驾御坂田执笔的设定犹豫不决,不如放置不理(关于寺田本人的发言详细可以查阅旧系列机战某一本图鉴).而如果让芝村本人执笔的话,已经退社的他应该没有那个权利.无论因为哪一点,因此得罪了FANS群体,甚至和alfa system交恶,这都是一介制作人担当不起的.

断空光牙剑 发表于 2009-4-19 02:54

希望能有傻瓜的哈瑟维,海牛夜莺,海盗高达,断空我NOVA
记得夜莺貌似只在哪款掌机作上出现过


顺便GC我很喜欢,有恺撒真盖塔,重战机,牛和沙扎比,还有断空我

hamartia 发表于 2009-4-19 02:59

夜莺第一次参战是在第2次ALPHA中,是要达成条件才能看到的隐藏敌机,HP16万,如果我没记错,这可能是MS系敌人拥有的最高HP值记录保持者
其后在SRWD中成为可使用机体,也不需要隐藏条件,只是它不是强制换乘,让那些不注意机库变动,粗心大意的玩家很是紧张了一番

如果不算SRW,那是在PS上的真实机器人战线第一次展现风采,当然他的对手是海牛,比ALPHA外传还早出场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同学们来一起聊聊机战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参战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