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N SPHERE——ORDYNE之章
这一篇不说5位主角的冒险故事,也不分析预言书的涵义和注释。而是提一下唯一无法使用的魔石武器拥有者,游戏的真正主角——ODIN(游戏中用了歌剧中的名字ORDYNE沃旦,不过这里文中统称ODIN奥丁)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085/1799581402_60930d9ca6_b.jpg
预言中达到世界终焉需要5个要素:六目兽、炎之王、死之王、魔晶炉、最后的蛇。几乎每个都能和ODIN扯上关系
六目兽代替原典中的巨狼芬里尔,是ODIN的私生子YNGWIE为了向父亲复仇变化而成。YNGWIE、VELVET兄妹是ODIN年轻时候和当时VALENTINE王国公主生下的孩子。YNGWIE因为误解了母亲的意思加上祖父的隐藏母亲遗书而化成了六目兽,而在得知母亲的真意后又为了阻止祖父利用魔晶炉而再次变成六目兽但是为时已晚,至此预言的一部分已经实现。在原典中芬里尔一直被流放,情形和YNGWIE一样,众神黄昏时被奥丁的儿子森林之神打败。游戏里突破性地将“儿子”和“狼”合一,代表儿子对父亲的误解,而最后的六目兽已经不是儿子的本意,可以说儿子已经消灭了自己心中的“狼”。这是剧本改编的一处妙笔。
对于烧尽世界的火焰,ODIN深知近战远交的重要,也知道预言中的火焰就是指ONYX,所以他和将女儿GWENDOLYN作为结盟的标志许配给ONYX,希望就此熄灭将来烧遍大地的火焰。但是后来为了得到指环ODIN又改变主意将GWENDOLYN送到OSWALD身边做卧底,他知道OSWALD一定会将指环送给GWENDOLYN,而忠于自己的GWENDOLYN一定会将指环带回来,而事实证明他的计算真是天衣无缝。但是却敌不过MERCEDES为母亲复仇保护家园的决心(在凯尔特神话中邪眼魔王巴罗尔就是死于射击武器,而游戏中ODIN的武器就是以这位魔王来命名)虽然后来GWENDOLYN为了OSWALD夺回了指环,但是这是为了OSWALD而不是ODIN。到此ODIN既失去了魔晶炉又失去了炎之王,这就叫算计过头,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里且说一下炎之王ONYX,这个人物的原型明显是北欧神话结局中烧毁世界的火焰巨人斯尔特,而游戏的终焉之章中也的确如原典那样将火焰散布大地。但是此人的形象经过重新描绘可谓青出于蓝。他的国家在大陆南端,本身并无任何企图。他本人也是一个光明磊落气度不凡的出色君王,就算被ODIN戴了绿帽子也并没有过激的行为。是魔素被大量吸收导致陆地下沉使他不得不进军中土,但是他这种行动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族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找出能使世界重生的世界树,因为预言中只有世界树能够阻挡他的火焰。最后他遇到了MERCEDES并完成了预言引发了她作为世界树的力量而成为新世界的中心,为此他燃尽了自己的生命,正如原典中斯尔特一把火烧尽了世界而留下的灰烬就是新生命的沃土。要特别称道的是他对GWENDOLYN的感情,虽然是政治婚姻但是他对GWENDOLYN的爱丝毫不输给任何人。在GWENDOLYN睡在OSWALD的床上后他帮助OSWALD唤醒GWENDOLYN,作为交换他要求OSWALD一个人对付LAEVATEINN。他的计划是OSWALD死后GWENDOLYN还是会属于自己——这也是ODIN最想看到的结果——谁知GWENDOLYN居然会来救OSWALD,ONYX见事情如此也就成全了他们两个。在终焉之章里如果用GWENDOLYN打败ONYX就会看见他向死去的GWENDOLYN告白,比GWENDOLYN章最后小两口子情话更感人,非常的诗意而且大气,充分体现他作为君王的骄傲和作为男人的温柔。但是这段在真正的结局中是没有的,只能说他一直将对GWENDOLYN的爱藏在心底……对这个人物总结四个字“真好(男)人”。
死之国的威胁从开始就已经消除了,ODIN和死国女王ODETT互不侵犯,似乎这个带来世界末日的要素不会出现。但是GWENDOLYN为了救回OSWALD而消灭了ODETT使得书写预言的TAITANIA前国王掌握了死国权力,而发动了对中土的进攻。而这些也源自ODIN为了得到指环而从死国女王带回OSWALD,这应该算是最出乎ODIN计算的事件,造成的后果也最大,导致了ODIN本人的死亡。TAITANIA前国王正是因为VALENTINE王发疯后进攻而使用秘术成为六目兽的,和ODIN有间接关系。
魔晶炉和指环是戏分最多的要素,是从始至终唯一没有完全掌握在ODIN手中的东西。指环作为可以控制魔晶炉的钥匙在多方辗转,ODIN从来只能得到其一。ODIN为了控制魔晶炉对妖精发动了两次战争,导致妖精女王的死亡。这里和原典中奥丁背上骂名引发战争的行为一致。但是指环却被自己的女儿VELVET从妖精国偷走交给最强飞龙WARGNER(歌剧作者同名),之后他从死国带来杀龙剑士OSWALD,并用女儿GWENDOLYN来交换OSWALD杀龙取指环,但是取得指环后又被新妖精女王MERCEDES夺走而且被迫发誓不再染指魔晶炉,所以魔晶炉和指环最后也没有落到ODIN手里。这个要素可以说是将所有的阴谋操作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主线,其渊源可以追溯到ODIN还没有当国王之前,我甚至认为ODIN年轻时候勾引VALENTINE王国公主就是为了日后能获得VALENTINE王国制造的魔晶炉的控制权(实际后来和VALENTINE王的正面接触显示这份爱是真的)。但是因为他这些的所作所为,不久VALENTINE王国灭亡还招来了VALENTINE王和自己孩子的憎恨,而导致一连串的骨牌效应。
VALENTINE王对ODIN的憎恨发展到对整个世界的憎恨而导致预言中环绕世界的蛇LAEVATEINN的产生,这个游戏里表现的很清楚就不用多说了。VALENTINE王又导致孙子变成六目兽又用魔晶炉吸收全世界的魔素完成LAEVATEINN,也直接使炎之王ONYX进攻中土,实际上就是指原典中开始众神黄昏的洛基(洛基是巨狼和大蛇的父亲,有种说法火焰巨人就是火神洛基的另一种形态)。在原典中奥丁和洛基是义兄弟,在游戏中ODIN是VALENTINE王的女儿的情人,也算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为什么名字要叫ODIN SPHERE(OS),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源自ODIN,所有的人物都在ODIN的布阵中跳舞,整个游戏都处在ODIN的“领域”中……ODIN制作了一切但是又毁灭了一切,一切看似都在ODIN的计划中但是却都产生了计划外的结果,这么多偶然成为必然也是北欧神话所表达的宿命的无奈。在研究北欧神话的同学们中许多人都会产生同一个想法:神话中的奥丁的所作所为是在避免世界末日还是促成了世界末日?因为北欧神话的命运至上导致奥丁的行动也是命运的一部分。而奥丁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依然为了自己的目标到处奔走。这种见通未来的无力感觉也是名字不叫ORDYNE SPHERE的原因。
既然预言一定会成为真实,世界末日一定会到来,那剧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又有什么意义?所有绚烂的传说故事都有自己的价值等能给后世留下启示,一个需要慢慢体验的故事的中心也并不是结果。游戏剧本的中心立意是“理解”。在神话中奥丁用一只眼睛换来预见未来的无上智慧后就单独开始了拯救世界的行动,这是无奈的因为其他的任何人都没有他这种能力所以无法体会他的心情,也就是没有危机感和责任感。但是OS里不同,预言是用叙事诗的形式出现,而且有不少人都进行了考察(三贤人就是例子)也就是说全世界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对抗预言。但是ODIN自以为能,将其他人视为工具,独自进行着拯救世界的道路。他结盟死、炎两国,杀龙,夺取魔晶炉和指环等等都是为了避免世界末日的发生,从头到底都在不停游走。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回顾一下,包括5位主角再内的所有人居然都没有参透这位智者的思虑,在大家眼中ODIN就只是个到处侵略的魔王。如果GWENDOLYN能够明白父亲的心意…如果炎之王能了解ODIN的过去…如果妖精女王能看出ODIN发动战争的目的…如果VELVET兄妹能够和父亲相认………如果其中任何一人能够看到ODIN的内心那世界就会大不一样,“理解”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大家的相互猜忌和疑虑才是毁灭世界的罪魁祸首。
剧本虽然外见上颠覆性地改编北欧神话(含凯尔特神话)的细节和关系,但是骨子里依然忠实于原典,北欧神话的悲剧性和宿命性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而且由于人物之间的纠葛更接近现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就容易被玩家理解。看上去像一段现代舞台剧,实则小中见大,更好地将原典的深邃世界观展现给大家。其实现在许多人看神话对其中宏观的描述和太多象征化的词语不能理解,实际上是因为被从小学习的唯物主义价值观和科学概念所拖累,对所见所闻喜欢刨根问底找个科学解释才过瘾。所以OS并非直接从北欧大剧本来说故事,而是从5个同步进行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编织一个有深刻内涵的大故事。这种改编相当大胆而且有效,最近一次比较著名的北欧神话游戏就是SEX的PV2,但是那剧本就停留在表面化的名字而已,已经没有丝毫的北欧神话精神了。而OS正好反之,将过程完全推翻而保留了主心骨。追求的是“现代北欧精神”。是我近几年遇到的改编神话最出色的游戏剧本。
最后说说游戏中ODIN个人的感情描写。我觉得OS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比歌剧更深入。在大部分时间里ODIN表现为一个冷血、阴沉、不择手段的出色领袖。但是和原著一样这也并不是他原来就具备的,ODIN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阳气奔放还到处粘花惹草的人,但是拥有智慧见通了未来后性情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从此ODIN以维护世界为己任并将此目的高与一切,因此要利用周围的一切。他一个人背负了太多的东西,而这些又常常和他自己本来重要的东西产生冲突,因此许多时候ODIN总是郁郁寡欢陷入沉思(MERCEDES就说过面具下的ODIN只是一个无力的老人,我觉得她作为敌人反倒是最接近ODIN的人)。最先在GWENDOLYN篇第3章ODIN就要女儿退下而不让别人看到自己苦恼的样子。而GWENDOLYN篇终章面对女儿和指环的选择时ODIN居然选择了女儿,做出这个选择后自己也非常的懊丧不过还是留下了祝福(神话里的奥丁也是祝福之神)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做出这个选择那一切都会变的不一样,可见其实女儿在他心中高于一切(但就算如此他仍然没有想过向女儿表达真心)而终焉之章里ODIN在面对死亡大军时看到自己死去的女儿来迎接自己的时候就停止了抵抗,并向女儿吐露了自己真正的感情,其实他对自己任何一个子女都同样的喜欢,无论是自己国家的公主和外国的私生子,但是对自己正式的女儿只有让她们战死沙场为拯救世界大任出一份力,这就是他对自己亲人的爱的表现。这段颇有英雄末路的感觉。而为了和心爱女子的约定而不杀VALENTINE王这个大患也充分体现了ODIN多情的一面。在游戏里ODIN的这种两面性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大多数ODIN风光无限,但是随着游戏深入每个人都能感觉到ODIN内心的矛盾和无力。到最后这个可以看透未来的老人自己却无法看透自己的心。北欧神话的魅力不仅是气势磅礴的世界观,对于其中每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也常常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伟大英雄在孤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身影。
合上书,多少浪漫神秘,如梦似幻的神话故事和其中的英雄传奇浮现在眼前,无论多少文字都无法概括这些神话和这游戏的万分之一,多少爱恨纠葛多少恩恩怨怨恰似前尘如烟恍若一梦…………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120/1798754989_8cff425869_b.jpg
(另外游戏中的玩家扮演的就是爱丽丝读的书的作者,最后FIN以后的隐藏结局中商人给了玩家一枚纪念硬币,而那硬币就是终焉这本书封面上的,也就是传说中人物最后来到现实世界收回的最后一枚硬币。是STAFF最后的YOU将OS这个故事写成书告诉大家的。真是梦幻和现实的交织。虽然传说的最后一点线索也没有了,但重要的是传说本身流传了下来,不是么……为什么这个游戏不能叫公主皇冠2?因为生存下来的人都是无冕之王………………晚安)
[ 本帖最后由 Chao 于 2007-10-30 00:20 编辑 ]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加入能登X川澄。。。。
[ 本帖最后由 sbl 于 2007-5-29 03:40 编辑 ] 去A9发一遍吗?
相当不错的文呀~~:heart: 所以奥丁其实是北欧神话里最有魅力的人物
也是世界神话主神里最有魅力的人物 原帖由 monkeyking 于 2007-5-29 03:52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奥丁其实是北欧神话里最有魅力的人物
也是世界神话主神里最有魅力的人物
齐格飞意外地成为历史上评价最低的主人公 背负着世界的命运独自走向诸神的黄昏
真是可怜的老人
他所看到的所有事情都不能被别人理解
只有在他的位置上才能够感受到对世界未来的巨大责任
他是希望能够铁心冷面的避免被儿女之情来影响到自己
但是最终还是离不开自己对女儿的感情
这样悲情的人物
一个父亲的宿命吗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大话西游里最后那句
“他好像一条狗耶” 希腊播种机神话与之相比下就真象AV片一样
[ 本帖最后由 rk4444 于 2007-5-29 04:14 编辑 ] 原帖由 rk4444 于 2007-5-29 04:12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希腊播种机神话与之相比下就真象AV片一样
希腊神话的精彩是众多半神的英雄而不是奥林匹斯的神 くま!奥丁作为半神,更多觉有人的特征,爱恨情仇,有血有肉,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主神感觉,这也是北欧神话的特点涅。。奥丁早年更有冒险家痞子感觉涅 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吗,为阻止终焉做出的一切努力反而促成了终焉的到来。。。。与其这样为了破解预言挣扎下去,也许象贤龙一样坦然接受命运会更好? 只想问........这游戏好不好玩:cruel: 这游戏还没玩 看起来很好玩的样子:heart: 分析得很不错啊~游戏看起来也很不错,去找找
是不是因为地处北方呢,北欧神话总有种冷冷的感觉,即使是大战啊末日啊都热不起来。希腊的花鸟草兽更为热闹可爱,不过还是喜欢北欧多些 我怎么想起了动漫区某篇关于野比大雄的文....:awkward: 这游戏光人设,画面和CV,就已经是神作级别的了……
玩到后手感绝佳,比公主王冠更优秀……
剧情LZ已经分析,不用多说了……
唯一感觉遗憾的就是合成和成长系统太折磨人了…… 太美了
這文把奧丁這角色心理內部的扭曲都注釋出來了
用過於狹小的眼光看太過長遠的事
只可惜OS少了那預言的巫女
那個嘲笑Odin的無知的人 这游戏其他都好,最该死的地方莫过于那恶心的拖慢现象 原帖由 yyman 于 2007-5-29 09:12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吗,为阻止终焉做出的一切努力反而促成了终焉的到来。。。。与其这样为了破解预言挣扎下去,也许象贤龙一样坦然接受命运会更好? ...
为什么我想到了圣传?
然则,VP2虽然不如OS,游戏类型更讨巧啊。
OS对我来说,还是入门阶段,苦手…… 原帖由 Niu 于 2007-5-29 15:14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太美了
這文把奧丁這角色心理內部的扭曲都注釋出來了
用過於狹小的眼光看太過長遠的事
只可惜OS少了那預言的巫女
那個嘲笑Odin的無知的人
什么都不做的巫女也没有资格嘲笑身体力行的奥丁吧
实际上这类所谓清醒的旁观者最后无不跟特洛伊战争里的卡珊德拉一样无所作为
她们持有的是类似后世历史学家的观点,事后诸葛亮式的睿智,所以永远也成就不了历史。 劇情滿分
系統太不舒服了,玩了一遍公主王冠也沒種植過這麽多次植物,而且生長還那麽慢……
合成歸根結底還是种樹,有果子才好合成。
可以叫做《种樹5人傳》了。:D 原帖由 monkeyking 于 2007-5-29 16:59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什么都不做的巫女也没有资格嘲笑身体力行的奥丁吧
实际上这类所谓清醒的旁观者最后无不跟特洛伊战争里的卡珊德拉一样无所作为
她们持有的是类似后世历史学家的观点,事后诸葛亮式的睿智,所以永远也成就不了历史。 ...
相對的你也不能否定因為奥丁那麼的身體力行而鬧出不少笑話
而巫女的嘲笑也映證了奧丁的下場
這也是原本神話裏就存在的史實
跟聰明反被聰明誤
最後含恨死去
還因自己的所做所為而落得被後人批判的奧丁相比
我到覺得早早抽身的巫女是聰明人
奧丁的愚蠢是不肯面對現實
他抱持一種\"如果有跟巫女的預言不同的預言的話\"的心態
這使得他的所為成了可悲的自我逃避
如果他一開始就抱著面對死亡的覺悟跟預言對抗的話
他最後的下場也不會如此滑稽了 原帖由 Niu 于 2007-5-29 17:57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相對的你也不能否定因為奥丁那麼的身體力行而鬧出不少笑話
而巫女的嘲笑也映證了奧丁的下場
這也是原本神話裏就存在的史實
跟聰明反被聰明誤
最後含恨死去
還因自己的所做所為而落得被後人批判的奧丁相比
我到覺得 ...
我的意思是
OS里去掉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预言者是非常聪明的做法,使得整个故事的悲剧性和历史厚重感上了一个台阶
实际上任何一个历史风格浓厚(而不是网络奇幻)的作品里都不会给予这种“看清一切”的人以位置,这种人的活跃只能出现在寻秦记一类轻小说里
纵观历史,任何英雄人物的认知都是有限的,他们的作为不可能超越他们当时的认知范围,所以在“看清一切的预言者”=我们这类后人的视点看来,他们会有许多“愚蠢”、“无知”、“聰明反被聰明”的地方,但是推动历史的永远是这些人,而不是类似我们这样“知道一切的冷眼旁观者”。
你可以想想,为什么所有古典神话里出现的预言者,都有这样那样的禁忌不得不跟卡珊德拉一样无所作为,
再想想,假如有一个剧本,一个现代中学生跑去三国嘲弄当时的英雄人物,嘲笑孔明看不穿马谡,嘲笑孙家的短视,嘲笑曹操的霸业最终为他人所占…你觉得这种剧本会有什么厚重感可言?这只不过是同人YY罢了
我在上面谈论的并不是剧本里奥丁的作为具体如何,而是指的,每一个风云人物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正是这些有局限性的风云人物造就了历史----------------而对这些人物的局限性的嘲笑,只能显露出嘲笑者自身的浅薄罢了。而OS里正是因为去掉了这种不负责任的嘲笑者,所以减轻了剧本的同人气味,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
[ 本帖最后由 monkeyking 于 2007-5-29 18:23 编辑 ] 原帖由 KUMA 于 2007-5-29 04:51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くま!奥丁作为半神,更多觉有人的特征,爱恨情仇,有血有肉,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主神感觉,这也是北欧神话的特点涅。。奥丁早年更有冒险家痞子感觉涅 ...
等等……谁告诉我真正的北欧神话里哪里有说过奥丁是半神?= =
[ 本帖最后由 cc-2 于 2007-5-29 19:52 编辑 ] 我的主人奥丁是战神,他只跟强者交手(:sleepy: 原帖由 3301 于 2007-5-29 16:47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为什么我想到了圣传?
然则,VP2虽然不如OS,游戏类型更讨巧啊。
OS对我来说,还是入门阶段,苦手……
如果说剧情的话,请把“2”字去掉,多谢
原帖由 yyman 于 2007-5-29 09:12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吗,为阻止终焉做出的一切努力反而促成了终焉的到来。。。。与其这样为了破解预言挣扎下去,也许象贤龙一样坦然接受命运会更好? ...
原版北欧神话就有这种宿命论的味道,明知“众神的黄昏”是不可避免却依然要为自己的命运而战,这就是日耳曼人的民族精神 原帖由 cc-2 于 2007-5-29 19:39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等等……谁告诉我真正的北欧神话里哪里有说过奥丁是半神?= =
有啊,我记得奥丁是喝了一口巨人的泉水,才有神力的…… 原帖由 monkeyking 于 2007-5-29 18:16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的意思是
OS里去掉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预言者是非常聪明的做法,使得整个故事的悲剧性和历史厚重感上了一个台阶
实际上任何一个历史风格浓厚(而不是网络奇幻)的作品里都不会给予这种“看清一切”的人以位置,这种人的 ...
我可以理解這種說法
但我注重於巫女的存在是因她跟奧丁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她突出了奧丁他最大的問題
就是不肯面對現實這點
因為這種思想
到至奧丁他的所做所為成了鬧劇
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Ragnorock這個事實
即使他的所做所為沒有改變
他最後死去時也不會那麼不堪
反而應為已做好了覺悟
他只不過是盡全力挑戰預言但失敗而已
他已做了一切他能所做的
即使死了也沒什麼好後悔的
而不會像如神話裏一般
在逃避到最後成了抱著悔恨跟不甘死去的愚神
巫女這個過於接受現實而放棄生命的存在
則就起到對比的作用
她除了陳述預言這個目的外
可謂是為了指出奧丁那\"如果有跟巫女的預言不同的預言的話\"的想法而存在的
在原本的神話裡
她對奧丁的批評也是針對這一點
巫女這個存在不是為了批判他人該做和不該做什麼更不是不負則認的嘲笑者
而是體現出面對事物應有的態度
她在告訴人如何死得其所而非輕如鴻毛 也许神话中需要巫女这样的角色,但是OS中已经将巫女放大化成为了预言书,每个人看了预言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不单是奥丁一个人的事情,有些人会坦然接受事实有些人会努力避免有些人会干脆就当不知道……所以也没有必要出现个什么人去嘲笑奥丁一个人。5位主角的故事合起来才是奥丁的故事,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奥丁分成了5个部分分别代表他不同的心理。如果真的出现巫女这样的角色那真的会累死。
实际上游戏中的确有这样置身事外以旁观者眼光看故事的角色——就是一开始的看书LOLI爱丽丝,虽然她整个游戏过程一言不发,但是看完全部6本直到世界末日神话结束后她会合上书说一段评语,这段评语也解释了为什么北欧神话如此的美丽令人唏嘘不已(我不公开这段话是因为这是通关者才有资格享受的)我觉得这才是对待OS这个故事的应有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她说这段评语的时候并没有看过第7本书,也就是不知道世界末日之后的事情,而最后一本是游戏的某位主角送给她的。暗指无论怎么认清事实的人他自身的命运也就和世界一起结束了,能进入新世界的人只能是那些知道命运但是又不停和命运抗争的人。 最后的小loli发言暴可爱:heart: 原帖由 Chao 于 2007-5-30 12:30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实际上游戏中的确有这样置身事外以旁观者眼光看故事的角色——就是一开始的看书LOLI爱丽丝,虽然她整个游戏过程一言不发,但是看完全部6本直到世界末日神话结束后她会合上书说一段评语,这段评语也解释了为什么北欧神话如此的美丽令人唏嘘不已个 ...
对
这才是真正清醒的旁观者应有的态度
也只有这才是真正能够看清楚一切的人 原帖由 Cary 于 2007-5-30 10:06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有啊,我记得奥丁是喝了一口巨人的泉水,才有神力的……
怎么可能……
奥丁一出生就是神
智慧之泉是后话……喝下之后才有了无穷的智慧和预知诸神之黄昏的能力 奥丁并不是一出身就是神,他有一半人类血统,所以他有其他神没有的成长性
另外游戏中的玩家扮演的就是爱丽丝读的书的作者,最后FIN以后的隐藏结局中商人给了玩家一枚纪念硬币,而那硬币就是终焉封面上的,也就是兔子最后来到现实世界收回的最后一枚硬币。是玩家将奥丁领域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的。 原帖由 Chao 于 2007-5-30 18:58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奥丁并不是一出身就是神,他有一半人类血统,所以他有其他神没有的成长性
这个是VP里的设定吧……:sleepy: 不是…很久以前在图书馆看到过的,当然不排除多个版本,实际上PV里的设定也是有据可依的 原帖由 Chao 于 2007-5-30 12:30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公开这段话是因为这是通关者才有资格享受的)
游戏不用玩派怎么办 我是共和党的,民主党的死活我才不管 原帖由 Chao 于 2007-5-30 19:20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共和党的,民主党的死活我才不管
good job!
って共和党かよ…(\'A`) 原帖由 monkeyking 于 2007-5-30 13:55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直说吧
这类看清一切的嘲笑者,说白了只能在寻秦记之类YY小说里活跃。
“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Ragnorock這個事實”这类“如果”是毫无价值的同人思考,因为依此类推我们可以把中外历史嘲弄个遍,什么“如果中国能发生资 ...
這樣論點就回到平行線了
我的出發點並不是劇本的厚重感
而是奧丁這個角色背後所要表達的涵義
神話原本背後的教旨
而且你的指摘有幾個問題
一
你用歷史為例
但神話不是歷史
二
對於Ragnorock這個現實的逃避與其後果本身就是這神話的命題之一
而巫女剛好是直視這問題的人
而奧丁剛好是這問題癥結
奧丁帶著悔恨死去
但巫女卻能歡喜的迎向滅亡
“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Ragnorock這個事實”並不是同人思考
反而神話本身已強調出接不接受那個現實的差異
三
用你的解釋
巫女的嘲笑就是奧丁自己所造成的歷史
逼巫女預言的是奧丁本人
聽到自己不想聽的預言後還羞辱巫女的人也是奧丁本人
最後忍無可忍的巫女還以顏色說出了奧丁的愚蠢
巫女不是個歷史學家
因為歷史學家是不可能受到過去的歷史人物的攻擊
她是奧丁陰謀的受害人
她是歷史的一部份 原帖由 Niu 于 2007-5-30 20:01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這樣論點就回到平行線了
我的出發點並不是劇本的厚重感
而是奧丁這個角色背後所要表達的涵義
神話原本背後的教旨
而且你的指摘有幾個問題
一
你用歷史為例
但神話不是歷史
二
對於Ragnorock這個現實的逃避與其後果本身就是這神話的命題之一
而巫女剛好是直視這問題的人
而奧丁剛好是這問題癥結
奧丁帶著悔恨死去
但巫女卻能歡喜的迎向滅亡
“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Ragnorock這個事實”並不是同人思考
反而神話本身已強調出接不接受那個現實的差異
三
用你的解釋
巫女的嘲笑就是奧丁自己所造成的歷史
逼巫女預言的是奧丁本人
聽到自己不想聽的預言後還羞辱巫女的人也是奧丁本人
最後忍無可忍的巫女還以顏色說出了奧丁的愚蠢
巫女不是個歷史學家
因為歷史學家是不可能受到過去的歷史人物的攻擊
她是奧丁陰謀的受害人
她是歷史的一部份
一
是“历史的厚重感”,而不是神話=历史
谁都知道三大宗教的基础是宗教神话,但是三大宗教给后世留下的影响则是实实在在的。本质是虚构的神话,在历史留下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这就是我所说的“历史的厚重感”,也是古典神话和现代玄幻最本质的区别之一。(那么,北欧神话有没有如三大宗教一样给后世留下实在的影响?)
联系下面的第三条,我的意思是“去掉了这类嘲笑者加强了游戏剧本的历史厚重感”,而不是“游戏剧本=历史”。
二
我看的版本和你看的大概不同,我没有看到所谓“如果他一開始就接受Ragnorock這個事實”之类说法。本身北欧神话留存下来的资料就只剩残缺不全的断片,也许你看到的这句就是同人YY也说不定---------不过这个姑且不谈,关键在于,北欧神话里奥丁的所作所为在我看来恰恰是接受了Ragnorock這個事實以后的行为
因为接受了Ragnorock這個事實的存在,才会去想要改变被注定的未来,尽管最终失败了,但是这种挑战命运的勇气则是改变历史的根本------------失败的英雄有很多,但一个成功的英雄就能成为历史的转折点,所以不能以单纯的结果论来否定动机,否则的话人类科技进步史上的诸多失败者的付出就毫无予意义了。
而所谓“歡喜的迎向滅亡”的做法,在我看来才是真正值得唾弃的懦弱行为。
联系个跟大家生活接近一点的例子吧-----------用玉米制作生物燃料的初衷,是为了改变燃料危机这个可以预见的未来,是诸多挑战燃料危机的人们的身体力行之一。但是由此产生的全球粮食危机和一系列政治问题,则是开发玉米生物燃料的人未能料到的----------因为最初发明玉米生物燃料的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这一条路已经失败了,用日渐紧缺的粮食来制作燃料是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将来的主流只能走生物废料一途。
把这个例子代换到奥丁的情况的话(虽然这看起来有点滑稽),你是不是要嘲笑这个发明玉米生物燃料的人“不肯接受燃料危机这个现实”、“身體力行而鬧出不少笑話”、“最终可耻的失败了”呢?
但你能因此否定挑战危机者的意义,“歡喜的迎向”能源枯竭家家户户人力发电的未来么?
三
我没有看到过你说的这段典故,特别是“聽到自己不想聽的預言後還羞辱巫女的人也是奧丁本人”这个细节
(其实这反应也没啥好奇怪的,试想一下要是被算命先生劈头一句“阁下面有死相,只怕不久即会惹祸上身命丧当场啊”有几个中国人不会发怒的?)
也许这些只是同人YY,也许是我的资料不齐全。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奥丁在看见了未来的危机以后切实的做出了行动。
至于作为预言者的巫女,如果她真的能够看穿一切因果(等同于后世的歷史學家)的话,那么她首先就不应该对奥丁说出实情(这里又回到了你前面所说的“如果论”)。
既然她看不穿,那么这个预言者也只是个江湖骗子罢了。
真正有魄力的英雄人物,没有一个人会听命于算命先生,作为神族领袖的奥丁也一样。
最后,已经跑题太远了。 我的本意并不是要去讨论北欧神话里的这段典故本身,只不过是就OS这个剧本而言,我认为去掉了这些劳什子的预言者这个改编非常好,使得故事的中心更加接近了北欧神话要表达的精神,就这个。跑题可以到此为止了。
当然,我对于所有这类蛋疼预言者都有天生的反感,这个就跟游戏无关而是由来已久了。
[ 本帖最后由 monkeyking 于 2007-5-30 20:39 编辑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