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达 发表于 2024-1-31 09:20
从职能来看报道游戏行业相关新闻的这种叫记者,属于新闻范畴,而做游戏评测的这种属于商品评测范畴,类似 ...
“新闻”记者证搁上世纪是很厉害,所谓无冕之王并不全是嘲讽,但我们现在天天打照面的推送内容(人工部分)大多数都是15年补票的网媒记者写的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104/c40531-28835544.html
这还是正规媒体,那种XX新闻旗下的“记者”可能啥证都没有,问就是还在补票
广告又不考核实际销量,大家都是这么玩的,不要有那么大心理压力,都是成年人了,反而对未成年人观众有很大的洁癖压力。
:你能再表演一下那个吗?
:还要来吗?
:对,就是那个,快点。
:世不二出,第九艺术,起立鼓掌!
傲慢的空想家X 发表于 2024-1-31 02:30
虽然不是塞钱,但国内游戏自媒体甚至有证据确凿的还不如塞钱的人情世故“评测”
那就是我们国游大名鼎鼎的 ...
都是京圈(juan)哥们儿,人互相帮衬一下有什么好奇怪的,不如说这家公司就是靠各种各样的“哥们”帮衬才走到现在的吧
ppa11 发表于 2024-1-31 10:56
然后评测结束之后还给收回去了,挺牛的
—— 來自 realme RMX3700,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鵝版...
不是还有个gif,颁奖典礼给个ps4 拍完照片又给收回去了吗
kinemato 发表于 2024-1-31 12:47
:你能再表演一下那个吗?
:还要来吗?
:对,就是那个,快点。
不行,你要笑死我了╯∀╰
有段时间ea的游戏在ign全部都是8-10分,后来说是塞钱了,有确凿证据吗
玩家角度的赛前是特指花钱买分,还是通过利益影响评测者。。。
后者根本没啥可聊的,觉得没有的人估计是脑子转不动。。。
如果是特指,看到评分后,给你xx万你给我把分加1分。。。那可能还有的讨论。。。。
本帖最后由 垃圾网站上 于 2024-1-31 14:06 编辑
有些人的记忆是不是只有三秒,微软星空不发码给英国大媒体,指使一堆XBOX小媒体打10分灌出首日88分,这事过去才4个月,实锤得不能再实锤了,还有人说送牛奶的?
索尼这边媒体给往日不再打低分,UCG锐评对马岛,A9给FF16打8.5,IGN给蜘蛛侠2打8分,地平线2和VR的分也不怎么样啊,哪个大媒体后续游戏不再给码了?
现在只是塞钱灌高分而已,形式还不严峻。等哪天普遍开始塞钱灌低分的话那媒体评分唯一的作用(i.e., 排雷)也就没了
评测机构不收钱啊,但是厂商在哪投放广告和给谁发试玩可以选啊
垃圾网站上 发表于 2024-1-31 13:55
有些人的记忆是不是只有三秒,微软星空不发码给英国大媒体,指使一堆XBOX小媒体打10分灌出首日88分,这事过 ...
A9给FF16打8.5,IGN给蜘蛛侠2打8分这是什么低分吗...FF16分我觉得还给高了..
现在不会明着塞,但是你先想想像发霉通这种都是啥广告,金主的意愿你能完全无视么
“奇迹2”
都成梗了
流量就是钱 首发就是流量 懂?
奇迹2我觉得还好,白皮媒体本来就不怎么在意剧情细节,很多剧情更烂的游戏一样拿高分,说明它们标准还算统一。
最让人绷不住的还得是滴嘟侠2,4个权重最高级别的媒体IGN、GS、EUROGAMER、EDGE全部首发8分的情况下,恁是靠一大堆满分小媒体维持住了90分的综合分,控制力恐怖如斯。
LucidasH 发表于 2024-1-31 02:10
第一次听说ign plus,看了一下无非是免广告和慈善包折扣,这玩意也不可能支撑得起ign这么大的机构吧 ...
自己上美国官网看一看,ign的主要收入就是放广告。电影,游戏,电视剧,科技产品都会在上面发广告。
还有就是引流,在评测旁边放亚马逊的购买链接,就可以抽成了。
更别说ign的社交媒体有很大的关注数量。说白了就是流量生意。
至于ign评分本身,我倾向于认为它是ign网站本身的广告牌,因为多数人就是通过ign评分知道ign的。ign是通过给游戏打分吸引玩家注意,进而让玩家上那个网站。单纯通过评分收钱,这种模式太短视,不可持续。
真实之影 发表于 2024-1-31 01:08
不是gs强烈推荐,你压根没好好看
是这游戏在GS上铺天盖地轰了大片广告后,GS编辑却直接给了个及格分数,eid ...
上班的人这些够吗 以前开个什么破产品发布会传统媒体记者们都是有真钱红包拿的
塞钱通被抓到过
hentianwuya 发表于 2024-1-31 15:58
奇迹2我觉得还好,白皮媒体本来就不怎么在意剧情细节,很多剧情更烂的游戏一样拿高分,说明它们标准还算统 ...
太牛逼了,一般这种大媒体全8分游戏,mc估计就是七八十样子,竟然能给抬到mc90分。
凯恩与林奇到底是个什么水平的游戏,当年听他的宣传还挺酷的,尤其是2代如此敏感,好像最后销量极其惨淡最后不了了之了
当年就是因为这个名字听起来太土了所以就没玩
大公司有时候不用塞钱,巨大的影响力就像木星,无形的引力自然会牵引所有人向它靠近。国内那些膝盖软站不稳的自媒体就是例证。
主播先行游玩就已经算某种性质的塞钱了
有多少可能是塞了的是不清楚,但不可能完全没塞是很清楚的。
赤井稻妻 发表于 2025-8-27 08:42
凯恩与林奇到底是个什么水平的游戏,当年听他的宣传还挺酷的,尤其是2代如此敏感,好像最后销量极其惨淡最 ...
三线打枪游戏,缺少足够抓人的玩法点子,整个就是平庸。2代美术上高感光低码率压成糊糊的监控摄像头画风有点特别吧
托米 发表于 2024-1-31 03:43
谁讲讲MC不收录fami评分的来历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metacritic.
Nov 2, 2017
We covered them years ago, but so many of the games they reviewed never released in the west. Not a great fit in that respect.
我很好奇你听到的来历
huahuaanying 发表于 2025-8-27 02:50
自己上美国官网看一看,ign的主要收入就是放广告。电影,游戏,电视剧,科技产品都会在上面发广告。
还有 ...
并不是这个逻辑,ign的那些广告又不是谷歌自动投放的,而是甲方找ign的老板谈下来的。评测机构确实很少直接收钱,但不代表没有间接收钱,评测员也要听命老板的意志,而老板与甲方之间的生意多了去了
举个例子,假设网易出了款单机,给你游民星空评分,你可以给高分也可以给低分,不过打低分就要承担网易手游下次不投商单的风险,至于其中的利益关系,网易和游民的市场部门心里门儿清,不给钱我干嘛做评测,搬运对立新闻流量不更高吗
LucidasH 发表于 2025-8-27 11:32
并不是这个逻辑,ign的那些广告又不是谷歌自动投放的,而是甲方找ign的老板谈下来的。评测机构确实很少直 ...
那你拿出证据啊,反正我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事实。
huahuaanying 发表于 2025-8-27 11:54
那你拿出证据啊,反正我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事实。
要求自证都来了你当然可以不信,这对我又没坏处,我只是分享从业人员都知道的商业逻辑而已
艾诺琳 发表于 2025-8-27 11:56
对公司来说不可持续,但是个人收钱爽了就行
买通几个编辑在几个关键作上加点分又不难 ...
这种事很难的。
假设现在有abcd四家媒体,也就是有四个编辑要收买。这四家媒体肯定不可能咖位相同,(gamespot已经算排第二了吧?但和ign还是差很远很远)那么价格就肯定不相同。
这时,其中一个编辑觉得给少了 '凭什么别的编辑拿那么多!' 终有一天有人心里不平衡就会爆出来。
加上现实中可是有很多家媒体,而不是4家。
而且假如ign是靠收贿赂盈利,那得收多少才能维持全球的员工?这还只是一家媒体哦,那游戏公司还有可能盈利吗。
所以ign收钱不论正着想还是反着想都经不起推敲,目前也没任何证据。
倒不如说,评测机构就靠这个活着的啊,你让他们不收钱,就好比不让大明的官吏不贪污,怎么可能。大明百姓都不信官吏,你一个玩家怎么敢信评测的?
收钱是真的有点幽默了
就国内这环境,光一个“提前测评资格”就能让无数自媒体打破头给你说好话……
当然得是有一定体量的公司。
没有塞钱,只有豪华派对和吃拿卡要
—— 来自 Xiaomi 25019PNF3C, Android 15, 鹅球 v3.5.99
怎么还有人拿星空那事当证据的
这玩意不是历史原因嚒,没给的都是当年辐射评测偷跑的参与者
论坛助手,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