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书海无涯,但是文娱向的点子似乎是有限的?
本帖最后由 notromeo 于 2022-12-21 10:38 编辑各种包袱啊,设定啊,剧情啊,人物啊,翻来覆去就那么回事儿,各种剧情细想的话都是似曾相识,那些所谓设定宏大的科幻作品,不是一战换皮,就是中世纪换皮,或者各种杂糅
感觉一个人如果长期阅读各种书籍三十年,看啥文艺作品都缺乏新意,所以现在很多时候都不带脑子读书,带脑子看不进去好像发错区了,管理员能转到外野不
那时就该看文学理论了 智人一共就这点事,早就写完了 你要找的是不是:坎贝尔《千面英雄》《千面女神》,汤普森《民间文学母题索引》。但许多情况下不是点子有限,而是一段时间内大量读者喜欢看的套路只有那几种,写其他的扑街了吧。 不是点子有限,而是人类的理解力有限,超出生活经验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无法理解(或者会潜意识觉得没必要去理解)
不信你可以看看一些精神错乱的人写的东西,里面新奇点子一大堆,但99.99%的内容都是逻辑错乱无法理解的 读主流文学作品时,有一种疏离感,明明故事情节司空见惯(夜色温柔病人爱上了医生,八月之光男人为倾慕者跑前跑后),阅读体验却是从未经历的新鲜,不会觉得缺乏新意。个人想出两种解释。
一,相对而言阅读主流文学需要投入更多注意力,不讲人话(讲很难理解的话)是这些作家的专长(福克纳擅长将几段故事打乱排列,将其串起的线索可以是讲述者的嗅觉,而非传统的逻辑)。轻松的文艺体验让人觉得无聊,复杂的阅读过程本身就很有趣。
二,故事,或者说情节,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尽管网上的讨论大多集中于情节,视频网站上所有五分钟带你看XX关注的也是情节。如果问,“那部文艺作品的那一段最让你感动,转述一下情节。”,或许会发现转述的这一段情节蛮平庸的,小说的讲述方式,描写手法,结构编排比我们以为的还要重要。 大部分人平时是无法思考超过三步的东西的,所以套路才好卖 看网文难道能提高审美吗?娱乐作品其实不需要新奇,因为大众本质上都是保守的,你只喜欢重复一千遍的枕边故事 本帖最后由 肉搏光头 于 2022-12-21 14:42 编辑
各种类型的故事早就被前人探索过了,近百年的所有故事写个剧情概要,你肯定会说,“嗯,这种情节我看过”。没有探索过的是如何“利用”,“开发”这些情节,进行以前没有的排列组合,用以前被忽略/惯用的要素写出不一样的效果来;就像画画一样,所有颜色早已用尽,所有线条都已被发现,但你仍然能靠这些陪了我们这么久的事物画出独特的作品来。 感觉故事上的套路已经被玩得差不多了,现在都是在想着怎么整各种新奇的设定系统和背景 感觉欺凌道挺有新意的 套路虽然被玩多了,但如何表现很多人都把握不住,最后反而是画蛇添足、不伦不类。
同样一支笔,一句话,有人能写成方圆规整,有人能写的飘逸灵动,而有的人只能搞鬼画符。 玩新套路的诸如博尔赫斯这些你们又不爱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