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machine
发表于 2021-8-1 06:17
hlazd 发表于 2021-8-1 03:28
主要涉及到几个分辨率都是什么分辨率的问题。
发了微博之后又跟b站( https://b23.tv/wFHXyS )的作者(也是 ...
我有些疑问想请教一下
摄影拿到的素材,分辨率应该不大一样吧?原画、背景、上色、3D等流程应该不会统一一个分辨率操作?
另外,过去固定720P,转变成1080P的时间点大概是什么时候呢?
以下纯粹是个人瞎猜:
那个博客(anibin)用fft判断,以及压制组用getnative脚本等,测算的“原生分辨率”,取的是下限。会出现奇奇怪怪的数字,上面也提到了。而整个流程中如果处理更高分辨率的素材,估计对设备的要求也更高,这就是为什么京阿尼的画面,以及剧场版、动画电影的画面更加好的原因,因为预算和工期都更加充足。而PA祖传的画质,也是因为流程和设备基本没怎么变的情况。
ammachine
发表于 2021-8-1 06:24
hlazd 发表于 2021-8-1 04:56
分辨率问题上面解释过了。至于拉伸算法的问题嘛…毕竟bilinear算是应用最广泛的默认算法,效果一般但速度 ...
是的,实际上有一定水平的压制者,能推测出拉伸的算法,再逆向缩放回去,用更好的算法处理。
当然不是所有动画都能这么处理,不过也可以说,一些画面瑕疵是拉伸时产生的。
也因此,刚刚进入数码时代的动画,素材分辨率都很低,后面再发行BD,只能进行拉伸,画质惨不忍睹,要进行修复,真是需要很高的技术和很大的勇气。
(反而是胶片时代的作品,如果底片还留着,重新高精度扫描,倒也还能看)
spring_VOV
发表于 2021-8-1 08:03
https://b23.tv/eGcGjR
spring_VOV
发表于 2021-8-1 08:10
https://b23.tv/mMrb9T
yd单车
发表于 2021-8-1 09:43
spring_VOV 发表于 2021-8-1 08:10
https://b23.tv/mMrb9T
看了一下这边,果然情绪化对线后会产生一些和讨论内容关系不大的误会
Montana
发表于 2021-8-1 12:29
所谓“原生分辨率”不就只是一种对画面质量的评判标准吗,我收片子的时候经常能看到 vcb 组用它来评价。两边的争论感觉是在鸡同鸭讲。
不过 NBHT “转发一下正确的观点”,很多人就站到 NBHT 这边了。但 NBHT 也不清楚、那篇文章作者也不清楚“原生分辨率”是个什么——“原生分辨率这个词是谁发明的,能和我解释一下吗?”。那篇文章开头又挑了一堆T哥小站不妥当的评论列了出来。不了解事情经过的普通人看到被挑出的“暴躁言论”和针对这些言论的(至少看上去)较理性的批判,大概倾向于站在后者一方。于是不少人就开始嘲讽谩骂了。
但是我最想了解的是这些画质相关的知识,结果到头来也没什么收获,认真讨论的人也不多。
spring_VOV
发表于 2021-8-1 12:33
Montana 发表于 2021-8-1 12:29
所谓“原生分辨率”不就只是一种对画面质量的评判标准吗,我收片子的时候经常能看到 vcb 组用它来评价。两 ...
确实,很多自己半瓶水的人一上来就是和t哥小站对骂,对专业知识的讲解起不到半点作用,有的人只是单纯的在一些地方复制粘贴而已。
nbht的转发也是业内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让专业人士来讲就可以了,我觉得几个业内摄影说的内容,已经讲解的差不多。具体动画的规格,也有业内拿出了制作的数据。
Montana
发表于 2021-8-1 12:51
spring_VOV 发表于 2021-8-1 12:33
确实,很多自己半瓶水的人一上来就是和t哥小站对骂,对专业知识的讲解起不到半点作用,有的人只是单纯的 ...
主要是 NBHT 转发时写“转发一下【正确】的观点”,相当于给这个问题盖棺定论了(不管他本人有没有这个意图)。然而我们知道两边其实是鸡同鸭讲。
spring_VOV
发表于 2021-8-1 12:54
Montana 发表于 2021-8-1 12:51
主要是 NBHT 转发时写“转发一下【正确】的观点”,相当于给这个问题盖棺定论了(不管他本人有没有这个意 ...
如果一开始没有后半句京都1080P秒了PA的720P,我相信是打不起来的。
Montana
发表于 2021-8-1 12:55
spring_VOV 发表于 2021-8-1 12:54
如果一开始没有后半句京都1080P秒了PA的720P,我相信是打不起来的。
确实。这说话方式很有问题
wfefe
发表于 2021-8-1 12:56
本帖最后由 wfefe 于 2021-8-1 12:57 编辑
本来就是懂哥立场先行,他的所有论证都是想去证明pa画面垃圾(糊)。
—— 来自 HUAWEI BMH-AN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可惜是个变态
发表于 2021-8-1 13:05
一晚上没看,原来还有后续
spring_VOV
发表于 2021-8-1 13:41
本帖最后由 spring_VOV 于 2021-8-1 13:43 编辑
怎么s1连链接中的字母都能和谐的
cv12431513
catto
发表于 2021-8-1 14:01
再抛个砖,之前在vcb看见的descaling科普和代码 guide.encode.moe/encoding/descaling.html
patema
发表于 2021-8-1 15:00
这次争论有点让我想起以前鬼壬13手底下那些唯哈曼曲线论的魔怔科学hifi壬谁去看看t哥有没有关注鬼斧神工119
kraoo
发表于 2021-8-1 15:32
话说tv源和bd源拉伸的算法一样么,不一样的话拿这个评价动画公司也太扯
yd单车
发表于 2021-8-1 16:07
一群顺着动画制作流程思考的人和一群尝试用某种方法从结果逆推的人确实不好聊到一起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hlazd
发表于 2021-8-1 20:14
本帖最后由 hlazd 于 2021-8-1 20:27 编辑
ammachine 发表于 2021-8-1 06:17
我有些疑问想请教一下
摄影拿到的素材,分辨率应该不大一样吧?原画、背景、上色、3D等流程应该不会统一 ...
没有扩大作画没有运镜的FIX镜头,每一卡内的素材都是一样的,所有素材都是基于扫描的那张LO的大小进行制作的
动画标准流程中最标准最理想的卡,就是所有素材导入摄影后不需要手动对位置不需要缩放,它们各自会出现在被要求出现的位置上。
动画制作中的高清化进程要看两点,一个是世纪初转入数字制作后才出现了各种分辨率的问题(赛璐璐时代不太需要考虑这些),另一个是伴随着播放平台(电视台和网站)的高清化而做出相应改变的。
基本上,以10年为一个大阶段来看比较好。动画大规模从标清转入高清大概是在07-09那几年,受到2006年起日本各电视台开始普及高清信号以及逐步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化。第二次变化大概是18年前后,正好是网络配信开始高速发展的时候(其他因素大概还有个4K的逐步推动)(后面这个我也是凭印象讲的,不知道有么有更熟悉这方面知识的朋友纠正一下)
間宫卓司
发表于 2021-8-1 21:49
noHentai
发表于 2021-8-2 01:32
hlazd 发表于 2021-8-1 03:28
主要涉及到几个分辨率都是什么分辨率的问题。
发了微博之后又跟b站( https://b23.tv/wFHXyS )的作者(也是 ...
这样就捋清楚了,感谢大佬。
我自己一开始看到那位业内的文章也被整懵了,突然就暴论“都是输出720P”,后来自己去谷歌了一下也没搜到太多有效信息,出现最多的都是720这个数字。但这样就很奇怪,因为使用FFT的方法去推测分辨率是有科学理论依据的,anibin网站上的很多结果经过验证也是正确的。
还好后来查到了14年动画协会的问卷调查,有47%的公司TV本撮时会输出1501-2000的横向分辨率,有了这个调查我才基本确认那个都是720是错的,虽然今天看到大佬您说的编集那边规定素材要720又咯噔了一下
yd单车
发表于 2021-8-2 20:05
本帖最后由 yd单车 于 2021-8-2 20:15 编辑
https://b23.tv/YZ4U8r
https://t.bilibili.com/554017108649932135?tab=2
算是最后总结了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ipcjs
发表于 2021-8-2 20:51
谢谢懂哥,暴论了一把,帮助大家科普了下分辨率的问题
— from Google Pixel 2 XL, Android 11 of S1 Next Goose v2.4.4.1
tontyoutoure
发表于 2021-8-3 12:15
ooohaoguai2 发表于 2021-7-31 22:40
他说的720p是一个非常搞笑的东西
是通过最终动画画面,使用傅里叶变换,通过频谱的带宽大小来自行创造了 ...
草,理工男突然觉得这个标准非常合理怎么办
ooohaoguai2
发表于 2021-8-3 12:50
tontyoutoure 发表于 2021-8-3 12:15
草,理工男突然觉得这个标准非常合理怎么办
傅里叶变换归根结底只关注了高频信息,画质不单只有锐度,也没有实际画面内容,有点片面了
Montana
发表于 2021-8-3 16:12
本帖最后由 Montana 于 2021-8-3 16:16 编辑
tontyoutoure 发表于 2021-8-3 12:15
草,理工男突然觉得这个标准非常合理怎么办
合理确实是合理的,压制组也用这个标准也用了挺久了
只不过它无法全面地反映画质,只作为辅助手段。尤其是近年来动画摄影花活越来越多,算出来的原生分辨率会受到影响。具体画面还是要靠眼睛看。
ammachine
发表于 2021-8-3 21:55
真要算当然是要挑合适的卡啊,无论是anibin抑或是压制组
顺带一提,感觉现在节奏又被带歪了,谁说“原生分辨率”就没意义了?
作豚猜原画,和画质党用工具挑合适的帧猜制作规格,本质也差不多。谁都不能实锤制作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但都具有参考意义。
这次事件错误的起因就在于某所谓画质党一开始挑事,认为可以用测算数据实锤制作规格。
错的是人,不是“原生分辨率”,不是fft,不是脚本,不是通过测算去猜测制作规格这一流程。
Montana
发表于 2021-9-3 11:52
本帖最后由 Montana 于 2021-9-3 11:55 编辑
画质问题又吵起来了
虽然这次和 nbht 关系不大,但之前的经过在这楼里,这次的后续也发在这里好了。我估计这后续不会很长,如果 b 站上好事的人不多的话。
原本是壁吧发了个关于动画画质的科普视频
画质又爆炸了?深究动画画质的评鉴因素之一——分辨率【壁家讲坛】
然后这位转发评论,前面引用别人的说法,后面说了一句“小鬼”,于是争论就又被挑起来了。这里只截最开始的两张,后续可以去两人的空间里看,如果你真的有兴趣的话。
https://p.sda1.dev/2/8f4c574b24a7bc405f435c08ba4f7edd/スクリーンショット 2021-09-03 115331.png
https://p.sda1.dev/2/eeab7f27a033f3db671b9ba06ccd2566/スクリーンショット 2021-09-03 114601.png
wfefe
发表于 2021-9-3 12:10
研究动画,真有人对婆罗门这称号乐此不疲呀。
—— 来自 HUAWEI BMH-AN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azbhg1
发表于 2021-9-3 13:01
Montana 发表于 2021-9-3 11:52
画质问题又吵起来了
虽然这次和 nbht 关系不大,但之前的经过在这楼里,这次的后续也发在这里好了。 ...
别的不说,t的言论不就是所谓的小鬼言论
之前的发言不就一股民科逻辑,比如“因为‘画质’爱好者最后都会找到anibin,所以anibin说的都对”要证明anibin并非空穴来风,正常人的逻辑怎么也该至少从FFT聊起吧。
还搁那拿什么吧龄十五年,研究“画质多年”当身份政治占领发言高地。他所谓的研究多半也就是看看压制圈外围的一些科普帖子,从他的各种发言我是没看来他有研究出来个啥。
反正我见过的真正想研究,讨论画质的,该干的事情都是去具体分析原盘片源的瑕疵和比较各种压制组对片源的重编码处理,比如:
https://p.sda1.dev/2/2b14e565488b55db029a10488943cabd/Q_UCX__DWSZ0_F301WB4LCO.jpg
而某T:“这个PA就是逊啦我一眼就认他是720”
SuuKomura
发表于 2021-9-3 13:09
azbhg1 发表于 2021-9-3 13:01
别的不说,t的言论不就是所谓的小鬼言论
之前的发言不就一股民科逻辑,比如“因为‘画质’爱好者 ...
我总觉得你在黑littlebox
—— 来自 S1Fun
azbhg1
发表于 2021-9-3 13:15
SuuKomura 发表于 2021-9-3 13:09
我总觉得你在黑littlebox
—— 来自 S1Fun
别尬黑,我收了好几T的vcb的种呢
Montana
发表于 2021-9-3 13:21
azbhg1 发表于 2021-9-3 13:01
别的不说,t的言论不就是所谓的小鬼言论
之前的发言不就一股民科逻辑,比如“因为‘画质’爱好者 ...
他发言确实有问题。
我想说的是,画质问题上次已经吵过了,这次还来,真是给我看麻了。上次好歹还是由讨论画质引出来的,这次完全就是凭空吵,除了满足口舌之快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在我看来就是为互联网又增添了些没用的信息
azbhg1
发表于 2021-9-3 13:25
Montana 发表于 2021-9-3 13:21
他发言确实有问题。
我想说的是,画质问题上次已经吵过了,这次还来,真是给我看麻了。上次好歹还是由讨 ...
小鬼又在跳脚那有人喷不是很正常互联网是这样的
Montana
发表于 2021-9-3 13:30
azbhg1 发表于 2021-9-3 13:25
小鬼又在跳脚那有人喷不是很正常互联网是这样的
这么说也是,看来还是我对互联网要求太高了
spring_VOV
发表于 2021-9-3 13:57
那一头扎进评论区了,咋办嘛。
而且T哥这么多轮拉黑倒是取向明显,能蹭到流量的坚决碰瓷。
祝各位营销号越办越好啰!
Junglemgs
发表于 2021-9-3 15:25
T哥又发文为自己辩护了完全不打算停下来吗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998920
Montana
发表于 2021-9-3 15:31
本帖最后由 Montana 于 2021-9-3 15:42 编辑
md 他怎么把我一条抱怨的评论截出来了,我可不想卷进去啊
删掉了,太好了
躺平咸鱼在翻身
发表于 2021-9-3 18:00
Junglemgs 发表于 2021-9-3 15:25
T哥又发文为自己辩护了完全不打算停下来吗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998920 ...
已关闭评论区
—— 来自 HUAWEI JEF-AN0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兔姬姬姬姬姬
发表于 2021-9-18 12:36
ReginaldMorgan
发表于 2021-9-18 12:44
坦白说索尼男孩我也感觉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