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看完,剧透注意】关于玲音,边看边记录
本帖最后由 760194962 于 2020-3-5 15:10 编辑昨天在妄想的状态下看完妄想代理人后转向lain首先虽然看到B站番剧页面热评那几条似乎已经剧透完了,但还是请不要剧透
这里会把我注意到的东西先发出来
首先是
玲音的眼睛
我不懂动画的技法,只能说出它给我传递的直接感受
冷酷,十足的冷酷,这是一种不属于人类般的冷酷
只截眼睛的话
甚至会带来一种不适感(存疑,可能是个人的感受)
还有就是OP里的玲音总是给我圆筒状的错觉,尤其是楼梯那块,不知是否有用意
从表面看起来她的眼睛最大特点就是有诸多射向眼珠子的线条
就先说到这,接着看,不知是否有画师能够提供一些技术上的认识
还在看,持续更新
第二集的cyberia四人行,舞台灯在扫过镜头与玲音的脸之间是她的脸有所变形,下个镜头的另外两位则不然 有口皆悲 发表于 2020-3-4 09:05
不适感是因为没有鼻子?别的二次元妹子脸p掉鼻子感觉一样吗?
不好说,但我试着拿另一个女性角色的脸(爱丽丝)只截了眼睛出来,好像也有一点不适感,这可能是人天生对直视眼睛的恐惧?而这个番恰恰有不少女主眼睛特写的镜头 韩子 发表于 2020-3-4 10:34
好想剧透啊,啊,忍住
说起铃音的眼睛画法,以前上中学时香港杂志送过安倍吉俊画的Lain的海报,当时兴高采 ...
啊啊对,lain的细小瞳孔是十分有特点的无机质是指?
第四话
在楼里被追赶的路人配音十分出戏。。。。。也很臭不禁笑出声
后浪今年就要出小中的那本《恐怖的作法》了,对lain最好的解释也是恐怖,在那个世纪末各种不同的恐怖也会互相影响(虽然我不是很想去想那些渗人的东西),这一切就形成了lain这部动画,lz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这本书,小中理论也能解答您的很多疑惑。 JulieHagiwara 发表于 2020-3-4 12:27
后浪今年就要出小中的那本《恐怖的作法》了,对lain最好的解释也是恐怖,在那个世纪末各种不同的恐怖也会互 ...
OK,多谢推荐,我可以看看 本帖最后由 760194962 于 2020-3-5 15:33 编辑
看到第六集,玲音的红瞳状态想必应该是第二种人格的指示?
看完回来:似乎又是一个不了了之的疑似伏笔
看完第六话了,看起来有反派了,那有意思
玲音在空中圣母玛利亚式的出场,不太惊异,但表达效果是达到了,问题不大
一直想说本作里面使用的英文字体,似乎生化危机1代重制也用得类似这个?还有生化危机5,总之光是字体就给我一种不安感 JulieHagiwara 发表于 2020-3-4 12:27
后浪今年就要出小中的那本《恐怖的作法》了,对lain最好的解释也是恐怖,在那个世纪末各种不同的恐怖也会互 ...
额,找不到这本书啊,大概什么时候出版呢 760194962 发表于 2020-3-4 22:45
额,找不到这本书啊,大概什么时候出版呢
没说具体出版月份,但是是今年 表现人物不安时的面部阴影、线条抖动
不知为何感觉从没见过,似乎应该是很普遍的做法才对 韩子 发表于 2020-3-4 10:34
好想剧透啊,啊,忍住
说起铃音的眼睛画法,以前上中学时香港杂志送过安倍吉俊画的Lain的海报,当时兴高采 ...
我快看完啦…!
到时候可以多发些讨论吗?我把标题的剧透改掉 有时候的镜头会加个噪点的效果,声音也是有所处理,但其目的我实在是想象不出来
本帖最后由 760194962 于 2020-3-5 16:04 编辑
看完了,非系统的说一些感想
此片放在今日,实在是很难代入到当时的思考角度了。这与今敏的不一样,他的片仍然有着浓厚的真实感在
看了下豆瓣的第一个长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38777/
在那之上做出些延伸吧
看起来的确是有很多很硬的概念在,我是真的才疏学浅
我习惯从人的角度去讨论一些东西,然而本片恰恰最不爱叙述的就是人。。。没错,有一大堆人,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抱歉,词穷了
本认为OP中的电视里的玲音会是正篇中的一个景象,然而并没有实际表现出来,小期待落空.......
玲音的眼睛给我的是一种冷酷的技术中立感,考虑到其所代表的东西倒是应该挺合适,但我感觉设定上还是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最膈应的地方应该还是人的主动性行为的丧失,感觉完全就是技术在单方面强奸人类。。。。。。公权力也集体忽略了
上一次看科技(赛博)类动漫的应该是回忆三部曲,在之前就是阿基拉。。。。
它们都极力用视觉效果来冲击观众,尽管有时候我感觉大友克洋更像在用这些视觉来弥补故事在真实度与深度上的匮乏
本作甚至连这类视觉效果都基本去除了,唯一像样的就是英利政美的具现化。。。但也就那样,毕竟我不是画面党,没那么容易因为冲击性的视觉表现而hype
在了解更多之前,这个豆瓣评论可以为现在的我关于本作的思考状态至少是写下个逗号其它的思考还很形而上,这个可以说是确定的
韩子 发表于 2020-3-4 10:34
好想剧透啊,啊,忍住
说起铃音的眼睛画法,以前上中学时香港杂志送过安倍吉俊画的Lain的海报,当时兴高采 ...
看完了。。。写了点感谢在下边 想起来啦,lain的标题字体跟侠盗猎魔的好像是类似的,是叫打字机字体吗?
本帖最后由 lwa190212 于 2020-3-5 16:03 编辑
观感和你的经验有关,因为观察过自己的眼睛,看过解剖图,我看到这样的线条只会反射性地当作睫状肌而不会产生不适感
和观感有关的技法也是有时代性的,作画时是否考察过当时大众的平均心理反应我就不知道了
不过我也有我的不适感,来源于这个眼睛的眼线部分,上下眼线的组合在我看起来有一种凹陷的感觉,看起来就像对方实际上是从一个洞口观察你
一说画法我想起来了
街景里有很多电线杆的表现,另外建筑物里的阴影都有红色的斑点
有段时间特别沉迷于看各种电线杆的照片 Sorastlos 发表于 2020-3-5 16:16
一说画法我想起来了
街景里有很多电线杆的表现,另外建筑物里的阴影都有红色的斑点
有段时间特别沉迷于看各 ...
这可真是独特的癖好。。。。
就本片里的电线杆,感觉完全为了突出一个乱才画成这样 760194962 发表于 2020-3-5 15:32
看完了,非系统的说一些感想
此片放在今日,实在是很难代入到当时的思考角度了。这与今敏的不一样,他的片 ...
是啊,精神可能很难被正确的表现出来,尤其是在动画这种集体创作里面,但我始终觉得那些与以往相差甚远却又在许多地方出现的怪异不是偶然。
视觉并没有去除,人也没有去除,只是以更加隐秘的方式让那份怪异向你冲去,这份怪异是关于个人的,也是关于时代的,不如说处于时代中的人会无法避免的留下那种痕迹。公权力与科技什么的根本不重要,宗教和神能让人把未来投射到虚构里,这就足够。
(不过你说今敏,未麻的部屋不也是那时的事嘛www) JulieHagiwara 发表于 2020-3-5 21:42
是啊,精神可能很难被正确的表现出来,尤其是在动画这种集体创作里面,但我始终觉得那些与以往相差甚远却 ...
您的描述比较准确,它是更隐秘地冲击
我就想说未麻的部屋就不会给我这种时代的膈应感,玲音要更有距离的感觉 http://lain.ffsky.cn/episodes.htm
贴个剧情介绍,尽管里面有些推论与因果我无法回想起剧作中是否有体现,但这个站子的建设者应该是值得信任的 才发现最开始的跳楼四方女,是不是在空中就被电线卡死了?后来的电车事故玲音也看见了类似血的东西从电线掉下来 总感觉人的作用在本作中是缺位的(这可能恰恰是因为本作试图表现人已经非人。主角非人,其他主要角色也没有人的行为的亲切感觉。若从此角度看,无疑本片十分阴暗,都不是人了,最直接传达出这种感觉的还是玲音的眼睛)
就是这种处理,使得其缺少一种真实感。我在看片的时候渐渐产生一个成见:它是当年展望未来时的一个可能性,但真的就仅仅是停留在当年的可能性而已。(除非再过50年,世界会变成这样。但我不会太同意这种未来的可能性会有多高)
有了以上成见后,按我寻找真实的喜欢思考方式,目标便改变了:不是从影片的内容中寻找真实(我的成见已经否认其真实性)而是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内容中寻找真实。1997年刚好是泡沫经济破裂,一众毁天灭地的作品产生于那几年
手边刚好有个与网络有关的《单读》,随手抄一句话,与上文应该无关:“我们通晓地球到星辰的广袤空间 却在地面到头骨之间迷失了方向”
注意真实感和真实是两回事,这里在今敏那边已经有所体现 还是得自己踩自己一下,我水平还很低,看一遍还无法找到一个脉络去哪怕是大概的将剧情串起来,这实在是个人能力不足。
——————————————————————————
若从玲音是某种概念的拟人化,我感觉是不止一种....有说是IP协议的拟人化,有说是人的集体潜意识的拟人化......我还不能很好的搞清楚里面的逻辑联系 楼主可以看下这个,关于lain剧情上的解读很好
https://www.oocities.org/tinylittle.geo/Lain/ 本帖最后由 760194962 于 2020-3-6 11:36 编辑
元肉丸子 发表于 2020-3-6 11:18
楼主可以看下这个,关于lain剧情上的解读很好
https://www.oocities.org/tinylittle.geo/Lain/ ...
多谢!
就是链接好慢...... 本帖最后由 760194962 于 2020-3-6 14:29 编辑
元肉丸子 发表于 2020-3-6 11:18
楼主可以看下这个,关于lain剧情上的解读很好
https://www.oocities.org/tinylittle.geo/Lain/ ...
看完了,十分棒,仅仅一个“好”字简直是对其的侮辱2333
看起来是被抢救下来的文字与图片,感谢抢救者
作者更懂英文多一些,中文反而有了译文的生涩
十分感谢作者,我终于能够找到一个从人出发(人文角度出发)的理解脉络,如果认为这个解读成立,那lain这部作品在叙事上的效果真是我前所未见,神作(抱歉我用了这个绝对的词语,只是表达一下激动情绪)这也多亏作者强大的同理心能力果然无论是什么议题,仅仅就对思考议题深度的贡献上来说,我现在网络上指点江山胡说八道,实在还不如静下心看一些经典的文字。其它更公共的领域那就应该是多去看点书,少发言。网站的文章与解读深度真是让我自渐形秽作者似乎是个基督徒
网站的文字简练,看完theory也就花个十几分钟,brilliant
最有意思的作者仿佛已经经历完了禅宗的“见山不是山,见山是山,见山还不是山”(我刻意写反,意思其实完全一样)的过程,或许还是得回到混乱与无序中才能更清晰地grasp the true form of lain:如 果 玲 音 動 畫 的 設 計 為 割 裂 和 矛 盾 , 用 理 論 去 分 析 有 用 嗎 ? 還 是 去 尋 找 其 中 的 矛 盾 和 令 人 迷 惑 的 技 倆 是 一 個 更 可 取 的 進 路 ?
To conclude, if Serial Experiments Lain was 'designed' to be fragmented and contradictory, should we still try to talk about theories? We better talk about where the contradictions and absurdities are.除此之外,作者对于人类思考的局限性的反思也颇具有启发性:
「 你 失 敗 是 因 為 你 以 為 這 動 畫 是 按 時 序 編 排 的 。 你 失 敗 是 因 為 你 以 為 在 動 畫 中 的 字 詞 有 統 一 的 意 義 。 理 論 之 可 以 成 立 , 是 因 為 現 象 的 背 後 有 系 統 , 但 是 如 果 沒 有 , 理 論 就 成 為 廢 話 。 用 人 腦 來 分 析 我 , 根 本 是 浪 費 時 間 。 人 腦 處 理 資 訊 的 方 法 , 就 是 忽 略 大 多 數 , 只 採 來 那 小 部 分 合 意 的 。 你 相 信 我 就 是 你 理 論 中 所 說 的 我 , 正 是 因 為 你 選 擇 了 合 你 心 意 的 證 據 , 而 另 一 個 人 也 可 相 信 另 一 個 我 。 就 是 在 橘 總 研 那 兒 的 頂 尖 科 學 家 們 也 研 究 不 出 什 麼 結 果 , 你 以 為 你 自 己 是 誰 , 竟 可 以 得 出 什 麼 結 論 麼 ! ? 」
"You failed because you think the show i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You failed because you think words and concepts have consistent meaning throughout. Theory is useful when there is an order, but it is useless when there is none. It is useless for human brains to analyse me. Human brain functions by ignoring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only to believe the bits that they think would make sense. You believe I am whom you think because you 'select' the bits that fit your taste, and so can others have their interpretations. Even all the scientists in one of the most advanced lab on earth, Tachibana Lab, could not figure out who I am,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看到这些十几年前的文字,总有种历史的使命感与激发感与悲伤感。。。。当然这与lain无关,扯远了
760194962 发表于 2020-3-6 10:08
总感觉人的作用在本作中是缺位的(这可能恰恰是因为本作试图表现人已经非人。主角非人,其他主要角色也没有 ...
顺便说一下,如果你按这个思路走的话,那对象不应该先是泡沫经济,而是应该从80年代开始的各类邪教研究。 本帖最后由 760194962 于 2020-3-6 22:34 编辑
JulieHagiwara 发表于 2020-3-6 22:20
顺便说一下,如果你按这个思路走的话,那对象不应该先是泡沫经济,而是应该从80年代开始的各类邪教研究。 ...
多谢告知。我才疏学浅
邪教研究?日本学界有过这个风潮吗?还是说是当时的一个社会现象? 本帖最后由 JulieHagiwara 于 2020-3-6 22:45 编辑
760194962 发表于 2020-3-6 22:28
多谢告知。
邪教研究?日本学界有这个风潮吗
大概从80年代的新宗教开始吧,具体直接查然后跟着看相关书吧。不过你说人缺位,我个人感觉是不相信自己只有把未来投射到虚构里,只相信自己想象中的他人,当下的自我才成立吧。恰恰是因为这样我才觉得它无处不在。
lain整部片子实验性质太浓了,不止是剧情跳跃,演出上大量的空镜头和特写快速交替,看的头非常晕。而且片子画幅比例是4:3,特写更加集中,空镜头的压缩感更强烈。
我觉得这片能津津有味的看完已经蛮厉害了,我当年补番的时候看的头晕了一整天,宿醉一样的。 acejoe 发表于 2020-3-6 22:58
lain整部片子实验性质太浓了,不止是剧情跳跃,演出上大量的空镜头和特写快速交替,看的头非常晕。而且片子 ...
的确啊,要是懒点的人碰到解释不通的,“这是实验片”就这么说就完了 JulieHagiwara 发表于 2020-3-6 22:42
大概从80年代的新宗教开始吧,具体直接查然后跟着看相关书吧。不过你说人缺位,我个人感觉是不相信自己只 ...
我个人感觉是不相信自己只有把未来投射到虚构里,只相信自己想象中的他人,当下的自我才成立吧。
十分抱歉啊……不是很懂这其中的断句和意思orz
还有下面的“它”无处不在是说人无处不在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