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8:31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8:35

Lithiumflower 发表于 2019-11-21 18:43

本帖最后由 Lithiumflower 于 2019-11-21 18:46 编辑

主角的死,是让路给主题
配角的死,是让路给主角

这样看JO6阿强算个配角,死,正常安排是给女儿成长铺路了
但是明显你没吃那一套,觉得“前后人格转折生硬,除了黄金精神工具人外胸无大志还没有闹出双标惨案前的普奇顺眼”
作者的剧情设置目的在你这没达到,自然就会恶心这种安排了

诊断的话还是婆罗门-豌豆公主征侯群,对文艺作品审美的特定桥段有阈值了,稍有一项没达到潜在标准就会浑身难受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8:51

tiro_finale 发表于 2019-11-21 18:55

挂【剧透可能】然后标题透?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8:59

兮嘉 发表于 2019-11-21 19:00

本帖最后由 兮嘉 于 2019-11-21 19:02 编辑

卖鱼强的死,是无敌的旧主角为了保护正在成长的新主角而败在了类似使用了阴谋诡计的实力不一定比他强的小人手中。
这种死法其实比较憋屈,就像大英雄被掌握了重要的事物而被逼自尽一般,有点儿胜之不武。
不是退不退环境的问题,而是为了传承黄金精神而作出的牺牲,观众自然感觉苦闷。
当然,我也认为荒木的角色塑造水平就是要比多数作者更好。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9:07

Sorastlos 发表于 2019-11-21 19:07

阿强谢幕有什么问题吗
我看漫画不是很仔细,但我记得很清楚快到结局那边主角团面对不断加速的天堂制造的篇幅并不多吧。
页数就那么点,荒木老师就这么安排了呗。
都看到这里了,可以感受到‘一切就此结束’的‘引力’在不断拉扯着故事。阿强死了就…死了吧,徐徐也没多撑过几页。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9:09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9:14

漆黑之花 发表于 2019-11-21 19:15

太长,打回重写

klzxs 发表于 2019-11-21 19:17

太长啦

仟音一心 发表于 2019-11-21 19:36

我懂这个意思,某一角色的死亡与这个角色在预期中判断的退场位置出现了巨大的偏差从而导致的不适。举个例子就是鬼灭近期死了无一郎和玄弥
当时就有一些声音表示不能接受,原因就是尽管战斗格外残酷,但他们理论上不是最有可能死在这里的,就是这样的预期偏差导致了严重不适,这些读者觉得作者是为了残酷而残酷,为了反套路而反套路,这样的死亡让他们觉得不是感动也不是悲伤,而是出戏。
虽然你的情况和以上这个例子不同,但原因是你的预期不同,所以事实上还是同一个原因。

AAAOC 发表于 2019-11-21 19:37

太长太嘟噜,精简一下观点谢谢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待宵海雾 发表于 2019-11-21 19:41

我只能说你偏见比较大吧,我也不喜欢承太郎但也不至于给他评价那么低,
至于徐伦都花了功夫刻画人物性格的转变,你还带着咸湿这早期的搞笑印象.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9:43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9:45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9:47

燃笔 发表于 2019-11-21 19:53

第114514次看见楼主婊jo6结局,说实话比国家队ptsd真爱多了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9:56

盐骸 发表于 2019-11-21 20:01

lz把那大段的死亡角色列举反白下吧,这可不是标题剧透就能涵盖的 我还没看鬼灭呢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仟音一心 发表于 2019-11-21 20:01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9:43
谢谢,你分析我的心态分析的挺好的。可能我对卖鱼强的人设期待是他涉及了这么多角色,从4代到5代,最后应 ...

主要是每个人阅读作品时的“出戏点”不一定一样,比方说你举的刀语的例子,我的猜测是刀语里虽然死亡角色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一种“求仁得仁”式的死亡,只有到了人鸟这里,人鸟哭着求不死,却还是无奈地死了,这也是一种不小的偏差感,如果人鸟喊的是“凤凰大人会为我报仇”之类的话,不适感应该就少多了。
当然我个人觉得西尾这样的安排也有道理,小庭庭是肯定要团灭的,有一个把他们不想死的心愿喊出来对的角色也很合适。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20:02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20:05

Evilgurren 发表于 2019-11-21 23:02

进来被一顿剧透我傻了

坂木静香 发表于 2019-11-22 01:29

我觉得不是憋屈,而且死的比较工具,就是故意塑造了一个场景来表现卖鱼强是一个“视女儿重过一切”的人,你口中的刀语人鸟(小孩忍者应该就是企鹅那个吧)我觉得也是

—— 来自 samsung SM-A202F, Android 9上的 S1Next-鹅版 v2.2.0.1

堂吉诃德 发表于 2019-11-22 02:15

本帖最后由 堂吉诃德 于 2019-11-22 02:16 编辑

第一眼看到了



德川,我要杀了你.jpg

仟音一心 发表于 2019-11-22 10:00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20:05
是这样,而且动画更强烈,小说看到这里还没有那么不适,只能说声优太强 ...

因为是广桥凉,觉得这段不适的话可以去听我英的峰田实,同样的正太音,完全崩坏的形象。
同样很多人接受不了的死亡是银他妈的茂茂,原因一样。

未来起航 发表于 2019-11-22 10:02

你们读故事都读的这么细碎的嘛……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klzxs 发表于 2019-11-22 10:42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1 19:45
就是说我明明喜欢死角色的剧情,却偏不喜欢死卖鱼强,我还不是他的粉

这不很简单 神父更惹人嫌啊

久井路路 发表于 2019-11-22 11:05

虽然无所谓,不过你举了这么多例子,早就不是“单独”了吧(

从根本上来说你不是喜欢角色死,而是对角色塑造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喜欢深邃而刻骨的情感描写。所谓的“死亡”,在大多数作品中就是一个角色抵达“完成”的瞬间,就像画龙点睛一样,这最后一笔断绝了角色未来的一切可能性,但这最后一笔也将角色完全成型,所以粉丝并不会彻底排斥喜欢的角色的死,正如你所说的,“谢绝乏味而破坏意境的复活”,一个主要角色抵达终点的瞬间,不可以不轰轰烈烈。

承太郎死时就是中了致命伤、往水里一趴,没回忆杀也没有反转,这种死法没什么艺术性,顶多只能算是个“他死了”的事实,而没有艺术上的美感。
横向对比安娜苏,听到“安娜苏,你可以向我求婚”时他微微颤抖的背影,然后充满决意地面对神父的致命一击,这样的渲染要远比承太郎的死相更艺术。
你会如此不爽,其实恰恰是因为你不喜欢承太郎。
即使再怎么对他的各处感到厌烦,甚至因为他而退坑过,你还是承认他是JOJO的核心人物之一,在全系列中有着和其他几位JOJO不同级的地位。
这样一个角色,他的句号画得无比平凡,比他身边的安娜苏还平凡。这种结局与你喜欢的意境完全相悖,是不能去认同的东西,所以才会让你介怀到今天。

一个系列的核心角色,被画了个远远配不上他地位的句号,这一点也不艺术,也毫无美感。

龙之峰 发表于 2019-11-22 19:25

jojo第六部画出来的目的就是“杀掉承太郎”。jojo456部有一个共同的暗线,就是杀死承太郎,只是到第六部荒木才真正动手。
第三部里,荒木找到了英雄,就是空条承太郎。荒木自己也在访谈中承认,他认为英雄就是承太郎这样的。在第三部中,DIO跟承太郎一体两面,是荒木同时找到的“神”,承太郎是英雄,DIO是恶魔,或者说小人。创作出(找到)承太郎这个角色后,荒木就一直被这个角色困扰。应该说,荒木既崇拜承太郎,又隐隐感受到承太郎对他的束缚。在后面的三部jojo中,承太郎一直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第五部除外,这个后面再说)。第四部是一个生活气息很浓的故事,但承太郎这个故事里,非但没有表现出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缺点和鄙俗的一面,反倒变得更加无懈可击。他在第四部的失败都可以看成是其他角色太菜,而不是他不够强。(英雄不代表无所不能。)甚至连第四部的boss都是承太郎干掉的。
所以到了第五部,荒木刻意排除了承太郎的影响,把舞台放到意大利,让承太郎不再出场。我认为这个时候,荒木已经对承太郎产生了怀疑,开始反思自己找到的这个英雄。然而他实际上还是无法摆脱承太郎的影响。乔鲁诺本来是一个有点坏心思的阳光少年,跟承太郎完全不同,但在第五部后期,乔鲁诺几乎变成了承太郎第二,失去了前期的个性,成为一个比较扁平的人物(同样,老板也是一个比较扁平的人物)。乔鲁诺本身的设定也值得关注:他是DIO的儿子。荒木或许是想在承太郎的对立面中找到不同于承太郎的东西,但结果是失败的。不过,第五部并没有完全失败,荒木找到了布差拉迪。我认为布差拉迪这样的角色是他在第七部中找到的新的道路的体现。
终于在第六部,荒木决定直面承太郎。为此他设计了两个角色,他用这两个角色来“杀死承太郎”,一个是神父,另一个是空条徐伦。这里要说的是,杀死承太郎并不是让他退场,并从此再也不出场。在漫画中是不存在永久的死亡的,因为即使死亡,读者也可以在以前的漫画中找到还活着的角色,就像坐时光机器一样。真正意义上的杀死承太郎是要连着他的精神一起杀死,就是否定承太郎的根本。所以我才说,空条徐伦也是用于杀死承太郎的角色。和大部分人对第六部的印象不同,第六部并不是一个充满神圣隐喻的、具有宗教性的作品:第六部是极其世俗化的作品。神父是要成为神的凡人;承太郎即使拥有最强的替身,也无法摆脱亲情的制约;徐伦的替身极弱,经常无法控制自己行动的结果。这种世俗化就是为了将承太郎拉到地上,赋予其被杀死的可能性。承太郎死亡的情节之所以如此简略,原因也是这样。可以说,真正令承太郎死亡的,并不是他在故事中被神父杀死这件事,而是他死亡的“轻描淡写”。荒木就是为了让承太郎如凡人般死去,因为这样才能真正摆脱承太郎的影响。到了第七部,没了承太郎的荒木十分自由,十分快乐。
jojo是荒木的日记。我觉得这种说法很有道理。第一步是理想,第二部是自以为看透现实的讥讽,第三部是信仰,第四部是信仰后的平原期,第五部是怀疑,第六部是打碎偶像,第七部往后就是新的道路了。
至于楼主为什么对承太郎的死感觉不舒服,这只是我的猜测:因为楼主你还没能真正意义上打破对承太郎这种“英雄”的向往。

天下至贱 发表于 2019-11-22 19:35

本帖最后由 天下至贱 于 2019-11-22 19:48 编辑

没恶意,盲猜一个lz还没二十,其实还是中二期没过而已

看了一下回帖,其实lz只是追求所谓的反套路反而成了心理定势的套路,面对真正的反套路心理上无所适从而已…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特拉沃尔塔到了布鲁斯威利斯那直接一枪厕所崩了,jojo6只是不再是承太郎的故事了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2 21:17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2 21:19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2 21:22

孙吧星人 发表于 2019-11-22 21:23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2 21:17
对不起!手滑了!本来是给阁下楼上加鹅的结果加错层其实我还没仔细看… ...

这两楼的说法其实非常互补,楼主算歪打正着了!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2 22:04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19-11-22 22:12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剧透可能】为什么卖鱼强的某情节单独让我这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