囯內ACG圈已经严重滥用"意识流"这个词吧
感觉囯內ACG圈只要遇见稍为独特的演出手法,就统一叫做"意识流".尤其是庵野、几原、新房等这几个风格明显差異極大的监督,都被粗分为"意识流风格".
然而意识流本來指敘事要跟隨人物的思绪不断流动,敘事往往超时间性和超空间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因此,意识流作品的最大特徵就是整个故事隨人物的思维发散展开,以及非线性时间和空间的敘事结构.
现在看看经常被认为"意识流"的三部几原动画:少女革命、回转企鹅罐和百合熊风暴.
很明显这三部作品都是非常常规的线性敘事,基本上故事结构沒有特别複杂,
坦白说在敘事方面,相比於成田良悟的永生之酒,几原的动画既直白又容易理解,
几原动画真正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大量複杂的意象,例如:小孩碾碎机、断绝之壁、透明风暴等等,
这些意象往往隐喻了现实社会里的某些抽象概念,有时这些意象的指向是模糊不清,往往要观众反复推敲,凡此种种都增加了几原动画的解读难度,
然而几原的这些手法都跟"意识流"无关,如果要勉強分类,几原的手法应被归类为象征主义.
令人遗憾的是国內宅圈经常粗浅滥用"意识流"这个学术词语,甚至到了影响日常讨论的程度,有时当听到別人提起"意识流",你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因为"意识流"这个词义在ACG圈已经无限扩大,有时可以指独特的演出手法,有时可以指抽象的隐喻,有时可以指碎片化的敘事结构......
就我所遇到的情况就是,某些人用来反驳不好好讲故事的惯用词 “学术界一般认为意识流是象征主义文学在小说领域的体现。但是由于其技巧独特、成就很高,因此通常把意识流文学当成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来处理。”
来自中文wiki。 为什么说到意识流我会想到汤浅政明呢?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nihilum890 发表于 2018-7-18 02:42
为什么说到意识流我会想到汤浅政明呢?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我倒是想到今敏……… plich 发表于 2018-7-18 02:31
“学术界一般认为意识流是象征主义文学在小说领域的体现。但是由于其技巧独特、成就很高,因此通常把意识流 ...
这句话显然指出了意识流具有独特的技巧,区別於一般象征主义,意识流其之一的独特性就是隨人物的思维发展的非线性时空的敘事结构.
然而几原那三部动画的敘事都是非常传统线性发展,虽然几原动画与意识流作品也会使用一些共同的象征主义手法,但几原动画单以线性时空的敘事结构这点,就不应归类为意识流 本帖最后由 berserk28 于 2018-7-18 03:17 编辑
所以象征主义不是意识流?那什么是意识流?
意识流小说没有划一的规格,在实际上的运用也各不相同;不但此一作家与彼一作家不同,此一国意识流往往和彼一国也不同;就是同一作家也经常有变化和发展。加上现代各种文学流派(例如新小说派、荒诞派戏剧)的一些作家在不同程度上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因此这种手法的表现形式更为纷杂,变幻无穷,不能用一些不变的原则将它束缚住。
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有的作家整部作品都用这种手法,有的则在部分章节或某些片断使用;有的作家使用这种方法重点在于再现外部世界,有的则侧重对问题的思索或表达一种感情状态;有些作品的特点是回忆性质的,但并不是所有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人都用回忆的办法,有些作品既有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遐想。总的说来,这些作品的结构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的结构是不同的。
?所以就算庵野,几原,新房的风格差异极大,仍然都算是意识流也不奇怪吧
不是ACG圈滥用意识流,而是本来日本人就喜欢写意识流吧?
紫式部,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太宰治,宫泽贤治
日本最出名的那些小说家,导演都挺意识流的呀?这算不算日本文学之根了?
我例子没举错吧?说了这么多意识流,我都不知道意识流是什么了
没有规定意识流就一丁点线性叙事都不能用了吧,你怎么就这么确定几原的叙事结构就是完全的线性结构呢?
这个动漫的这段打斗画质好高啊,经费爆炸 庵野是意识的流,并不特别意识流。汤浅的典型手法就是意识流,但只是偶尔小片段不是主体。今敏是意识,不是意识流。几原不是意识流,纯象征。新房是幻灯片,根本没有流好吗。 感觉所谓的『意识流』就是西方电影那种『蒙太奇』手法,无论定义方面都像极了 其实任何领域都很喜欢滥用意识流这个词 意识流小说家主张让人物主观感受到的“真实”客观地、自发地再现于纸面上,反对传统小说出面介绍人物的身世籍贯、外界环境、间或挺身而出评头论足的写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说”。这个主张最初是由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提出的,后来艾略特的“非人格化”理论也表达了类似的主张。
艺术技巧:内心独白,内心分析,自由联想,时间和空间的蒙太奇,诗化和音乐化
均节选自中文 wiki,看起来不光是蒙太奇这么简单,要突出一个意识,如果没有一个意识在流动,线不线性叙事都算不上意识流吧 这事我是一直想不通,墙上的斑点这是选入教科书的啊,按理说意识流什么样应该是上过高中就知道的,为啥会滥用成这么奇怪的样子 qftp 发表于 2018-7-18 08:18
你是哪年的高中书里有这个?
偶然看到大学文科的教材才知道有这个概念。
普通高中生都不知道才对
我的高中教材也有《墙上的斑点》,人教版语文教材应该都有,要么就是初中。这种又不背诵又不考试的文章,老师估计也是浅浅带过,说不定根本没讲,不记得也正常 意识流有两种误区,要么是被误认为一切观众看不懂的东西,要么变成作者絮絮叨叨的自说自话 你在营销号里不吹点厉害的笨蛋听不懂的词会有萌二关注你吗 不管什么鬼动西都叫蒸汽朋克我都直接开骂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结夜野棠. 发表于 2018-7-18 08:25
我的高中教材也有《墙上的斑点》,人教版语文教材应该都有,要么就是初中。这种又不背诵又不考试的文章, ...
一般都是这样的吗
记忆里好像上这些外国文学的时候课堂气氛最活跃来着,老师也很有激情,原来是个别例子... tmpfs 发表于 2018-7-18 04:32
庵野是意识的流,并不特别意识流。汤浅的典型手法就是意识流,但只是偶尔小片段不是主体。今敏是意识,不是 ...
不论从结构还是内容上来说汤浅都没资格叫意识流。夸张和变形是汤浅风格,但这不是意识流。
对比公认的意识流电影《野草莓》、《广岛之恋》就知道什么是意识流了。这玩意不是定义出来的但具有一定的特征,不过有时也不用全都满足。总的来说,不论是《追忆逝水年华》还是《野草莓》,极具个人性、主观性的叙事手法是意识流最重要的特点,在此之上像LZ所说的时空错乱、象征手法都是体现个人性的结构特点。从这个角度上说,确实有很多监督能够被冠名为“意识流”,也不否认汤浅在一些场景用了意识流的蒙太奇手法,但这并不典型。
纯粹的意识流电影/动画往往过于艺术化,导致人们根本没法理解其主旨,或者意识流本身就是它们的主旨,这类作品本来就不适合商业动画,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没有一部商业动画作品属于意识流也是对的。 qftp 发表于 2018-7-18 08:18
你是哪年的高中书里有这个?
偶然看到大学文科的教材才知道有这个概念。
普通高中生都不知道才对
是有的,好像是文学鉴赏选修里的 人教社的高中选修外国小说欣赏里有意识流
说起来物语里垃圾君思维暴走的时候确实有点意识流的感觉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意识流还是奥特曼那些给我印象深刻点。比如蝴蝶之梦,花之类的 oyss1225 发表于 2018-7-18 03:13
这么说吧,锤片都比以上提到的那些作品更靠近意识流.
大致有个故事方向的,有内涵,有意义的,那就不叫意识流. ...
所以意识流就是mindfucker么 意识流不是各种内心思考都给你写出来么,
然后内心思考啥的到片里面没法表现,就成了不说人话做事莫名其妙前后接不上的典型 雪ノ下だんご 发表于 2018-7-18 11:07
人教社的高中选修外国小说欣赏里有意识流
说起来物语里垃圾君思维暴走的时候确实有点意识流的感觉
神原的红本子出自让·吕克·戈达尔的中国姑娘
尾石说過日本商业动画限制太多,跑去俄罗斯做动画。回日本後去G社,觉得新房不设限制任何创意都采用才被挖走 可能是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法被曲解了吧 其实更加倾向于解读者看不懂的情况下误判 意识流是个很窄的定义,在已经有了象征主义这个词的情况下随意扩大的确是滥用。 不乱花钱 发表于 2018-7-18 09:44
不论从结构还是内容上来说汤浅都没资格叫意识流。夸张和变形是汤浅风格,但这不是意识流。
对比公认的意 ...
你只要看过汤浅就能识别出汤浅的标记性手法,偶尔出现,不是经常出现的那个,不叫意识流叫什么?不要抬杠 本帖最后由 haorhea 于 2018-7-18 12:32 编辑
回转企鹅罐。线性叙事。
这两词光是放在同一行都不对了。再说意识流并不是不能时间线性啊。
一个作品里有一部分使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和整部片子主要部分采用了意识流的风格,这也完全两件事啊。龙牙医这么硬核线性叙事的片子,不也有钻牙那一段很意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