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ughtyFish 发表于 2018-7-6 18:12

G社的效率论到底是什么?

最近常能看见效率论这个字眼,但是一直没明白G社的效率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套东西,是观众总结出来形容G社的,还是G社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
在网上查的话也能找到许多不同的说法,但一直形成不了一个统一明确的理论,有没有人能讲一讲这个效率论到底怎么去理解?

skives 发表于 2018-7-6 18:15

庵野:画面的密度其实是一种信息。在《EVA》中,我们控制了包括画面在内的各种信息。

小黑:信息的控制?

庵野:画面和内容都是信息。所谓的信息,其实就是一种刺激。我们控制的就是给予观众怎样的刺激。

小黑:原来如此,也就是说动画就是信息?

庵野:可以这么说吧。动画最好的地方就是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对这种信息进行控制。比如我们可以调整时间轴,在图像化的时候可以制作最纯粹的东西。当我们想把自己的想像变成影像的时候,用动画来表现应该是最好的方式。制作动画的时候只有竭尽全力地精心制作,才可以实现很高的性价比。

性价比很重要。在《Love & Pop》的纪录片中有这么一句话:“电影是临时拼凑的艺术”,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

小黑:您是指实拍电影吗?

庵野:不,动画也是如此,它们基本上都是拼凑出来的东西。

小黑:用存在的东西拼凑而成。

庵野:想办法用存在的东西拼凑出它们。用存在的时间、存在的预算、存在的制作者们来拼凑。有时候你可能不得不和一些令你感到意想不到的人一起制作作品。所以为了维持一定的质量,我们就只能提高作品的性价比。怎么说比较好呢……啊,就是效率论。

小黑:效率论

庵野:嗯。《EVA》就是通过效率论来制作的。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追求的就是高效。之后我们还在在《彼氏彼女的故事》中延续了这种高效的制作。

小黑:所谓的高效,就是指在制作的时候提高速度,发挥最大程度的效果吧。

庵野:电视动画的制作者基本不会得到能让自己满意的工资。那么导演能够做的,就只有让员工们觉得“自己参与制作了这部作品真是太好了!”如果导演办不到这点,那么负责演出的人就最应该考虑如何用最少的作业来发挥最大的效果。

咸鱼无双 发表于 2018-7-6 18:15

本帖最后由 咸鱼无双 于 2018-7-6 18:16 编辑

https://bbs.saraba1st.com/2b/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71184&extra=page%3D3&mobile=2

估摸着大概是 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意思吧

xdescat 发表于 2018-7-6 18:18

NaughtyFish 发表于 2018-7-6 18:22

楼上两个就是我在自己查的时候遇到的疑惑,我觉得那两个说的不是一个东西吧,然后我还查到了第三种说法:

这是在制作王立宇宙军的时候,热衷于总结动画制作经验并将其理论化的山贺君创造的理论,这套理论建立在如何控制信息量上。
在这个理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最终成了Gainax的指导思想,并且成为业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为热衷省钱和花钱的两种人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为了便于解释,这里选取三个样片作为例子,大致说明这个理论的关键点,这三部片子分别为王立宇宙军,EVA和彼男彼女。
理论第一条,压倒性的画面信息量能产生生活感:
这一条最好的例子当然就是王立宇宙军了,王立宇宙军在细节处花的心血人所共见。「王立」就是以放佛要用超高密度的画面情报量压倒观众似的来吸引人。就是要让一颗星球,不对,从一个国家带出这个星球,让它们放佛就像是真有其地一般。热爱烧钱的人士们通常都会在小细节上下功夫,因为一个画面蕴含的信息量越多,想要塑造的世界也就越具体。
理论第二条,恰到好处的提供信息可以省钱:
EVA在制作之初,Gainax同负责作画的龙之子约定了,EVA单集平均为3500张。换句话说,只要平均下来每集能到3500张,你是每集都只用3500张还是一集用70000张其余一集一张都无所谓。
在这种形势下,庵野发挥了他出神入化的控制技巧,分配出了几乎艺术的单集张数,同时也对山贺君的理论进行了升华。
如何带来生活感?不需要什么细节,只需出现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道具即可。故事不需要创造异世界,让观众自行代入现实世界即可。那个世界电话,电车,建筑皆与现实世界别无二致,常常出现的属于现实世界的物品时刻提醒着观众,那个世界跟现实世界差不多。
如何带来真实感?没有任何画面会比观众的脑补来得更有真实感。
这里借访谈中的一段进行说明。
第四话《雨,逃出之后》美里与离家出走后回来的真嗣谈话的场景
黑暗的房间里,逆光的美里的脸用黑色涂满了。那里要是看见了表情反而是不行的,最初EVA做的胶片是能看到脸的,也没有表情变化,说起话来跟唱双簧似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赌一下三石的演技。因为不露脸的话,观众就会想象“到底此时是何种表情呢”。这和文字媒体是一样的 ,观众本人正在想象到的是他们心里所描绘的最好的表情。所以,那里就不能涂得半途而废,必须涂到黑成那样,观众才能明白“啊,这里不想露出脸阿”的意图。然后呢,让他们听着三石小姐倾注了感情的演技,就会想象“美里小姐此时到底什么表情呢?虽然愤怒,可也会悲伤吧”。他们所想象出的表情,是能够超越塞露露动画极限的。
这种理论的本质就是效率论,如何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就是这个理论的根基,也可以说是蒙太奇的一种运用吧。
理论第三条,只要有信息量,其余的东西都无所谓

个人理解,这三个说法
一个是在讲把已有的素材进行高效的拼凑
第二是是在说放弃做不好的部分,着重表现能做好的,扬长避短
第三个是在说控制画面信息,避免不必要的工作,让观众去思考画面,从而用低张数换高信息量
我就比较懵了,到底哪一个说法比较对

锟斤拷 发表于 2018-7-6 18:23

效率论就是众人口中的“节奏”。

京都鉴黄师 发表于 2018-7-6 18:28

kuhailz 发表于 2018-7-6 18:36

yjsp114514 发表于 2018-7-6 18:45

AAAOC 发表于 2018-7-6 18:47

光看你描述的部分,没感觉到你那里理解不了了啊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xdescat 发表于 2018-7-6 18:50

xzhlj0325 发表于 2018-7-6 18:54

大意就是节约成本但保持观感?不过演出,分镜,脚本水平不能低,不然就是国家队这种货色了

poonhk 发表于 2018-7-6 18:54

京都鉴黄师 发表于 2018-7-6 18:28
都对,都有道理

然而最近大家讲到锦织监督的效率论只是讽刺而已,不要搞错了 ...

不是用得不错吗,搞个好开局吸引人进坑,然后在你差不多想弃时来一集把你拉回来,一路拖到结局

elflie 发表于 2018-7-6 19:00

简单地说就是穷了没办法只能省着花了,典型的就是超长帧

NaughtyFish 发表于 2018-7-6 19:01

AAAOC 发表于 2018-07-06 18:47:49
光看你描述的部分,没感觉到你那里理解不了了啊我是觉得现有的三个方法有点统一不起来,总结不出一个明确的东西来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septer 发表于 2018-7-6 19:01

考试前一周才开始预习看课本,这样子比较有效率

✾✶✻✼✽❃ 发表于 2018-7-6 19:08

不灭人形 发表于 2018-7-6 19:21

xzhlj0325 发表于 2018-7-6 18:54
大意就是节约成本但保持观感?不过演出,分镜,脚本水平不能低,不然就是国家队这种货色了 ...

并不是一回事啊,franxx除了机械作画请不到人外,资源调动应该是挺大方了

3000 发表于 2018-7-6 19:29

庵野秀明后来说过一次更详细的什么叫效率——“日本动画的吸引力,就在于在有限的资源里放进足够多的信息量。”注意这里的信息不是指可以数得出来的信息,而是被刻意安排并传达给观众去理解的信息。

3000 发表于 2018-7-6 19:33

举个例子:“做特摄没钱所以要通过特殊手段引发观众的想象,然后通过控制观众想象的层次而提升信息密度。”这只是其中一种途径,并不是说省钱就是全部的目的。

beer 发表于 2018-7-6 19:35

NaughtyFish 发表于 2018-7-6 19:01
我是觉得现有的三个方法有点统一不起来,总结不出一个明确的东西来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 ...

看了你贴的和上面的说法,感觉就是一句话,“演出要牛逼”,现有资源要尽可能利用到极致同时不向观众露底

jesperliu 发表于 2018-7-6 20:13

你们非要把痞子也奶死么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Hunden 发表于 2018-7-6 20:13

伊可费斯 发表于 2018-7-6 20:23

jdd4682 发表于 2018-7-6 20:31

possibility 发表于 2018-7-6 21:13

庵野和新房监督确实做得到效率啊。

棒读 发表于 2018-7-6 21:20

简单来说就是该烧钱的时候烧钱,该省钱的时候省钱
成功案例:赞助商给钱了→烧烧烧,作画作画作画→哈哈哈,钱根本用不完嘛→报告监督,钱已经没有了→赞助商,再给点钱来烧→赞助商:我又不是傻逼,没了→万策尽矣,先做个静止画面糊弄一下吧→决战就做成PPT好了→名场面!大成功!→名垂青史的名作!
以上是G社效率论的基本操作。

3000 发表于 2018-7-6 21:33

jdd4682 发表于 2018-7-6 20:31
关于效率,想到青之炎的主角看庵野秀明的一段作画的感想。
侧面跟镜
一架汽车奔驰中的汽车一头扎进水里。侧 ...

这个栗子举得好!

xzhlj0325 发表于 2018-7-6 21:49

不灭人形 发表于 2018-7-6 19:21
并不是一回事啊,franxx除了机械作画请不到人外,资源调动应该是挺大方了 ...

果然不是机战番,机械作画不好都不是大问题

不灭人形 发表于 2018-7-6 21:55

本帖最后由 不灭人形 于 2018-7-6 22:00 编辑

xzhlj0325 发表于 2018-7-6 21:49
果然不是机战番,机械作画不好都不是大问题
别的不说,我这句话是怎么到你这变成“机械作画不好都不是大问题”的?

franxx怎么看A1都是花了大功夫的,和当初EVA那种对成本的死命令不一样。
最终做的不好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这几年A1的TV动画能动用这么多A1系人脉动画人的动画真不多。

moekyo 发表于 2018-7-6 22:01

不灭人形 发表于 2018-7-6 21:55
别的不说,我这句话是怎么到你这变成“机械作画不好都不是大问题”的?

franxx怎么看A1都是花了大功夫的 ...

然而成品嘛

xzhlj0325 发表于 2018-7-6 22:05

本帖最后由 xzhlj0325 于 2018-7-6 22:06 编辑

不灭人形 发表于 2018-7-6 21:55
别的不说,我这句话是怎么到你这变成“机械作画不好都不是大问题”的?

franxx怎么看A1都是花了大功夫的 ...
哦,那做出来什么东西呢?机械作画都看不到的机战番,请不到人管我p事

不灭人形 发表于 2018-7-6 22:13

本帖最后由 不灭人形 于 2018-7-6 22:17 编辑

xzhlj0325 发表于 2018-7-6 22:05
哦,那做出来什么东西呢
“做出来什么东西?”
是全篇画面崩的不像样了?还是前后制作质量反差过大了?还是给你放PPT黑屏了?
好像这动画没在这方面亏待观众什么吧?机战方面做得丑是事实,那也不是故意摆烂做不好的,人家就那个上限了。不过“演出,分镜,脚本水平不能低”脚本水平低了就低了,落井下石扯分镜扯演出水平低那就是有问题的,至少这动画在分镜和演出上是下了心血的。

做出来不好看监督和系列构成有很大的责任,但是制作流程方面franxx和GAINAX那一块钱掰成两瓣花的“效率论”不一样,我就这么一个意思。






skives 发表于 2018-7-6 22:21

跟弱智讲理 嘻嘻

moekyo 发表于 2018-7-6 22:26

不灭人形 发表于 2018-7-6 22:13
“做出来什么东西?”
是全篇画面崩的不像样了?还是前后制作质量反差过大了?还是给你放PPT黑屏了?
好像 ...
这么讲,你是有看下来的啊,还以为你早就弃了

NaughtyFish 发表于 2018-7-6 22:29

其实好像还没人回答第一个问题。。。效率论这个说法到底是谁先提出来的?还是观众对G社的总结?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A]ZuZe 发表于 2018-7-6 22:31

NaughtyFish 发表于 2018-07-06 22:29:12
其实好像还没人回答第一个问题。。。效率论这个说法到底是谁先提出来的?还是观众对G社的总结?

...既然庵野有提过,那应该是g社自身有归纳的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zkc1991 发表于 2018-7-6 22:39

效率论是山贺博之提出的理论,不是观众归纳的

NaughtyFish 发表于 2018-7-6 23:08

本帖最后由 NaughtyFish 于 2018-7-7 01:00 编辑

这个楼里面其实就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了:
一种是说,不重要场景少花钱,把钱留给重要场景
还有一个是说,在低画面张数中填充高信息量,通过分镜演出效果,使得低画面也有好效果
山形石雄那个帖子又不一样了,说的是根据手头资源进行针对性使用
还有就是2L庵野的“拼凑”说,个人理解这个“拼凑”比较类似于山形石雄那个观点?

这个东西国内几乎查不到,山贺博之不知道有没有写过相关文章什么的(山贺博之:其实我就随口一说)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恶魔的果实 发表于 2018-7-7 00:31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G社的效率论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