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种战术
想来想去还是发在游戏区吧假设你控制的国家位于版图西恻
实力位于中游
若要称霸天下则势必要东进
而你的第一道关口
与你相邻的国家之中
有一个比你强大不少的大国
和二三个比你稍弱的小国
你作为统治者会如何面对这个挑战呢?
注意不要用玩KOEI三国志的思维方式来解这道题 联合大国吞并小国,打开通路 然后被大国吞并...... 这个必须知道几个国家具体是怎么接壤的
大体上我会先联合大国跟几个小国,专心攻击一个小国,打通道路以后想前直线发展而不去碰大国和那几个以结盟的小国,这样可以给别人一个印象,就是我并非要攻击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出口,等向前直线发展到足够强大后回过头来同盟小国灭大国(期间要发挥一些外交攻势,不能让大国并吞太多小国。一个都不吞是不太可能的,而且让他吞一点反而可以让其他小国人人自危,更容易结成同盟),等大国灭了,这片就没人敢不听话了 MacPanson:
远交近攻不可行,这是自己国力比邻国强盛时的方法。
二桃杀三士这个概念太模糊,而且用在国与国的争斗之间似乎不可行。
鱼肠剑:
这个想法若是成功应该是可行有效的,我比较赞同。
但一来大国不可能会坐以待毙,必然会想尽办法避免这种情况;二来小国恐怕也能猜到你的用心(灭了大国之后就轮到它了),不会让剧本完全按你的安排进行,而去尽量让局势维持一种均衡,以维持它自己的生存空间。
eternia:
你楼下已经提到这种做法的缺陷了。
从这个大国的观点出发考虑问题的话,我国是它的最大的后患,一旦时机成熟,必先灭我国,这样它没有了三面受敌的后顾之忧,而多了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后方,称霸天下指日可待。 牵制大国,同时兼并小国,一个个吃掉.如果不好啃则挑器大国与各小国之间的争端,借机与小国同盟,灭大国. 制做|言和巫C,指大有意吞占小
自己就以仁x之的身份合小攻舸
一砜梢韵除小的不信任感.二碛挚梢匀〉米鹆攻舸
大破之,接下砭涂梢樗欲榱~ 等待大国出现个昏君 应当采取分步走的战略,首先打通走廊,和大国接壤。然后制造争端,联合小国打击大国,但是不要打到底,占据了一些领土后与大国议和,将土地与众小国瓜分。这样可以迷惑小国中的贪婪之辈,也可以保留大国对小国的威胁,使清醒的小国虽然明白我的意图但必须依附于我。然后不断暗中制造大国与小国的矛盾。时而威胁小国,时而攻打大国,慢慢的将其蚕食。 最初由 day3000x 发表
制做|言和巫C,指大有意吞占小
自己就以仁x之的身份合小攻舸
一砜梢韵除小的不信任感.二碛挚梢匀〉米鹆攻舸
大破之,接下砭涂梢樗欲榱~
指出一下,不是\"有意\"而是\"肯定会\",偶的手段只是加速进程而已...... 最初由 MacPanson 发表
远交近攻:烛之武说秦。
二桃杀三士:以一国为桃,他国为士。
远交近攻,等把小国灭完了就轮到你了。所谓远交近攻是你的实力比周围的所有国家都强一点的情况下才能用的到的。
二桃杀三士同上。 喵的,和平崛起,以德服人吧. 这思考的就不是战术而是战略…… 最初由 MacPanson 发表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你引用这段是想说明什么呢。 秦、晋、郑那一段典故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我来简单解释一下这段历史
秦、晋的关系正好是秦靠西稍弱,晋靠东稍强的局面
秦欲东进,必须先征服晋
而秦晋两国因为比较错综复杂的原因关系一直不错(典故“秦晋之好”)
郑是小国,和晋相邻而和秦隔着晋国的边境相邻
一次晋要灭郑,邀秦一同前往,秦答应了
二国大军压境,郑眼看就要灭亡,于是派出说客,目标是让秦退兵
说辞大意如下:
晋与我相交,灭我则势更壮,相对来说贵国(秦)则弱小了
这对贵国来说毫无所得
这是关键,秦也因此被说动
但是这段典故没有说明本贴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事实上
秦处于这个尴尬的位置一直没有太好的办法
从上面那个时代算起也还足足郁闷了一百多年才等到机会 内政第一啊……加强科技发展,早日造出原子蛋或者飞向半人马座的飞船- - 所以还是要用我说的分步走的办法,想短期达成目标是不大现实的。 hagger:
和一定的国家联盟可行,但打通出路直线发展的思路不可行。
边境线太长的直线型国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这点大家应该都能想通的。
calamity:
你的思路和我的差不多。
牵制大国,然后伺机吞并一两个小国,此时我国应该发展到势力与那个大国差不多、并且通路已经打通的境况了,这时形势就好办很多。
sodom:
等不来怎么办呢? ^^
sonnen:
你的提议是否可以理解为“联合小国削弱大国、伺机壮大自己以改变实力对比、再进而逐步蚕食”呢?
这个思路也是可行的,但是问题同这一段:
“但一来大国不可能会坐以待毙,必然会想尽办法避免这种情况;二来小国恐怕也能猜到你的用心(灭了大国之后就轮到它了),不会让剧本完全按你的安排进行,而去尽量让局势维持一种均衡,以维持它自己的生存空间。”
而且恐怕这种战略耗时会相当长,而且有可能造成其他某些小国的壮大而形成鼎立局面,不利于逐个击破。
芦荟酸奶:
嗯,确实是战略,看看标题还能不能改。^^ 关键还是看你所说的几个国家的实力对比究竟是悬殊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定量的说一下。 不是直线型的
直线只是出通道时的做法
准确的说是棒棒糖型的
明白了么? 我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没有实力跟大国抗衡的情况下,不要碰这块地区,要形成一种制衡,另外一点是一定要让小国们都惧怕大国(所以要想办法让大国动手,而又不能让他有太多的得利),这样他们在明知道帮我也没有好下场的情况下也会帮我 什么叫实力?
如果是冷兵器时代,管你什么内政经济,军队素质和统帅最高
蒙古的内政经济在南宋面前可以忽略不记,照样打的南宋屁都不敢多放两声 投降大国 安定天下 最初由 光田康典 发表
什么叫实力?
如果是冷兵器时代,管你什么内政经济,军队素质和统帅最高
蒙古的内政经济在南宋面前可以忽略不记,照样打的南宋屁都不敢多放两声
要不是丧失养马地,看看蒙古能有多猖狂,蒙古也就在欧洲这种蛮荒之地能乓幌隆
大规模征服战争还是要靠国力为后盾的,不然虽然战而胜之但却不能长久。 最初由 MacPanson 发表
远交近攻,这里有两层意思:
1.不能攻取在外的飞地。飞地,鸡肋。守,耗费国力;弃,损己肥人。
2.分而攻之。使之不能联手对己。
一个战略目标,并不是单个计谋(战术目的)或者多个的单独计谋能完成的,而是由多个计谋环环相扣完成的。
有的计谋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先行而后至。有的则是后发而先至。...
唐朝的西域都护府算不算飞地?其实这就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虽然飞地难守,但却是你踏出远征第一步的前哨阵地。 驱狼吞虎,二虎竞食,远交近攻,隔山打牛
老祖宗的战术不要忘记了 最初由 MacPanson 发表
以富庶之大唐供一飞地,对塞外小国。
而楼主给的前提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与比自己弱不了多少的对手。...
塞外小国.........这个有点夸张了。突厥和土番都不是弱小的对手阿。
所以我才要楼主提供具体的实力对比,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 信息还不够。如果大国内部有机可乘,先分裂大国,化整为零。 不是,我认为楼主给出的资料本身就不够详尽,诸如地图是很重要的。
连横小国对抗大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不能确保胜利
而与大国同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借力的手段,并不是说依附,在细节上还有很多可发挥的余地,不会等到小国被完全蚕食危及自身的时候才去谋出路。
并且既然有心东征,连自身国力的条件都没有达到,将领土扩张延长战线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派杀手直接秒掉大国的老大,趁他们内部不安定时攻克之....
大国攻克后其他的小国就不在话下了 最初由 Black_2K 发表
派杀手直接秒掉大国的老大,趁他们内部不安定时攻克之....
大国攻克后其他的小国就不在话下了
这样做只会使大国有借口和小国们同盟来攻打你, 死定了...
除非是先和小国们结盟, 而后共同商讨出的结果――暗杀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