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量产型和试验型的强弱
一种是设计出个基本型,再根据实战表现不断改进、加装,最后产生的大规模量产型必然比基本型更完善。一种是设计指标就是设计指标,无论如何先达到,再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减成本,最后妥协到一个性能低一些但成本也低的量产型,这种模式的基本型就比量产型性能更强。
那么,哪一种设计更合理呢?
正常人世界观前者合理,日本人世界观后者合理。 一切看实际情况,例如国产武直10实验型装了好发动机,结果到量产的时候被平可夫告密,导致进口发动机的事吹了
于是只能用差一点的发动机,为此还简配了机枪 一般量产型号都是比试做型可靠很多的,但在文艺作品中,试做型才是浪漫 日本人的世界观里试做机虽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肯定特别牛逼
然后最常见的玩法是试做机做得极强,但是没人能开于是只好削减性能量产 实际上军舰这种装备定型量产以后还是会实验性质的进行各种现代化改装,日本的XX改型比XX量产型的强的情节应该是来自这里 本帖最后由 鑢七实 于 2018-2-16 12:51 编辑
前者是做加法,后者是做减法,你说做加法容易还是做减法容易?做加法出了问题能很容易检测出来,那就是我新加的模块有问题。做减法一堆模块堆在那一旦出了问题检测起来就很麻烦。
试做型可以做金币车啊
不过说真的,量产数据比试做差的战争武器,谁能给些例子,完全和我的逻辑是拧着的 IS-7
T-10(IS-8) 倒不是日本的文艺作品喜欢抬试作机,很多国家的文艺作品都喜欢抬试作机。 日本那个是为了抬高主角的地位才这样设计。
如果吉姆和刚大木一样强,李阿宝不是谁都可能当。 waoeks0002 发表于 2018-2-16 12:49
试做型可以做金币车啊
不过说真的,量产数据比试做差的战争武器,谁能给些例子,完全和我的逻辑是 ...
IS-7可以按着IS-8打
然并卵,因为那些定下的标准完全没必要
被军方拒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从汽车来的吧,概念车和量产车区别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IS7可以量产,编号都给了 IS7,但是成本问题。
一直无法理解的是既然在高达的世界里面高达这种特种机那么强,其它势力也造几台,堵这主角打不行么。 动画中试作型机体往往投资大、特型化、机体各项性能都调节大最大以获取量产实验数据,而量产型机体受限于制造成本以及机体的泛用性,综合数据不如试作机 weary10 发表于 2018-2-16 13:00
IS7可以量产,编号都给了 IS7,但是成本问题。
一直无法理解的是既然在高达的世界里面高达这种特种机那么强 ...
堵了,被主角反杀了
主角的敌人必需被主角打败是常规的发展,也不用吐槽主角的对手为什么这么弱,主角被围着打死了后面该怎么办
现实里原型机更多是用来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的,正式列装的当然要比原型机强。日本人除外 为什么量产就非得牛逼?
f1比量产车快、高铁实验型号比运营型号快、定制比量产卖的贵。。。不是很常见? waoeks0002 发表于 2018-2-16 12:49
试做型可以做金币车啊
不过说真的,量产数据比试做差的战争武器,谁能给些例子,完全和我的逻辑是 ...
日本二战飞机,试做机制作精良还有作弊大法飞出好看的性能,等量产了就是各种问题性能不达标。 yym 发表于 2018-2-16 13:14
为什么量产就非得牛逼?
f1比量产车快、高铁实验型号比运营型号快、定制比量产卖的贵。。。不是很常见? ...
兵器上不是这个套路。民用上要很多因素妥协。 mr.boss 发表于 2018-2-16 13:17
吉姆不是高达量产机,是为了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阉割低配版,杰钢才是……
gp系列是纯粹的实验机,压根没打 ...
高达里的机体换代速度挺扯的。 weary10 发表于 2018-2-16 13:15
兵器上不是这个套路。民用上要很多因素妥协。
兵器是什么套路? yym 发表于 2018-2-16 13:24
兵器是什么套路?
兵器设计要考虑到战场上的各种极端环境,不熟练的使用者的瞎操作,以及本国工业基础
,与精英主义的赛车设计背道而驰。 liliaceae 发表于 2018-02-16 13:21:03
高达里的机体换代速度挺扯的。不如鲁鲁修里换代扯,跟开火箭似的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magicz2 发表于 2018-2-16 13:28
兵器设计要考虑到战场上的各种极端环境,不熟练的使用者的瞎操作,以及本国工业基础
,与精英主义的赛车 ...
没错嘛,不就是“要量产,所以成本得控制,无法量产的设计得去掉”,这里面难道没可能损失性能? IsaacWang 发表于 2018-2-16 13:44
切削机匣换成冲压的之后反而还提高了枪械可靠性来着……
所以我说“可能” 因为不可能所有指标都强。比如装甲厚肯定速度慢,火力强肯定消耗高。整机设计师的任务是考虑各项参数如何取舍。没有实战反馈就知道最优配置,那只能说设计师是天才。
装甲超厚——走两步就掉链子。
瞄准精准——沾点灰就失灵。
航程超远——油箱经常被打爆。
适应XX环境——战场上OO环境占多数。
火力毁天灭地——军需官又骂娘了。
毫无弱点见谁灭谁——规格超标,火车/运输机/登陆舰装不下,pass。
这才是现实中试验机的结局。 compass01 发表于 2018-2-16 13:52
因为不可能所有指标都强。比如装甲厚肯定速度慢,火力强肯定消耗高。整机设计师的任务是考虑各项参数如何取 ...
把成本摆第一位吧
不考虑成本真的能做出怪物来的
从结果上看,不一定量产比实验性强,比如二战中毛子的拉5就长期处在资源+熟练工不足而引发机体超重等问题,当性能接近时,下一代也出来了。
美国的话,奶瓶和野马都有令人震惊的爬升机实验型,但都没有量产
—— 来自 samsung SM-G9008V, Android 6.0.1上的 S1Next-鹅版 v1.3.2.2 纯粹的性能最强的一般都是试验机,但一般不会是原型机 原型机 最初产品
这世界上大部分兵器都是原型机性能弱于量产机。
技术发展,使用中问题的改进,都是有大规模量产机使用经验后才能进行得。
compass01 发表于 2018-2-16 13:52
因为不可能所有指标都强。比如装甲厚肯定速度慢,火力强肯定消耗高。整机设计师的任务是考虑各项参数如何取 ...
慢慢来
装甲超厚——走两步就掉链子。(凭什么,还有我能不能上更好的材料?)
瞄准精准——沾点灰就失灵。(凭什么)
航程超远——油箱经常被打爆。(凭什么别的机型不会)
适应XX环境——战场上OO环境占多数。(强行多数)
火力毁天灭地——军需官又骂娘了。(成本问题)
毫无弱点见谁灭谁——规格超标,火车/运输机/登陆舰装不下,pass。(还是成本)
我看主要的制约就是成本,以及结构性不适合量产的设计,也许还有使用者的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