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至死の病
发表于 2018-2-16 18:34
量产型打不过试做型还可以理解,量产可能偷工减料,武器装备弱化。
有时候改型都打不过基础型才是无法理解。
yym
发表于 2018-2-16 18:37
Toby_dak 发表于 2018-2-16 18:32
拜托,你都说作品中,看看现实世界中的兵器开发程序是怎么样的?都是螺旋上升而不是下降,不要以民用思维 ...
这不是在聊合理性么,现实有类似的玩法,作品就可以参照这种模式
wtwtwt22
发表于 2018-2-16 18:40
Toby_dak
发表于 2018-2-16 18:40
yym 发表于 2018-2-16 19:37
这不是在聊合理性么,现实有类似的玩法,作品就可以参照这种模式
还是那句,现实里面只有11区有这种玩法。
yn3010
发表于 2018-2-16 18:41
兵器上大多量产是实验原型的改进版,如果实验原型太屌导致出不了量产款,那它只会有实验款而不会出削弱的量产版,军方会直接用下位可量产的替代方案,那下位量产一般比下位原型好使
yym
发表于 2018-2-16 18:48
wtwtwt22 发表于 2018-2-16 18:40
f1是在专用赛道上,不是通用型号,高铁实验型号不能载人,运营载了几千人,定制是因为要专门打造,成本无 ...
本来就不是通用型号,f1是试验品
yym
发表于 2018-2-16 18:49
Toby_dak 发表于 2018-2-16 18:40
还是那句,现实里面只有11区有这种玩法。
还有汽车工业,作品可学的多了
wtwtwt22
发表于 2018-2-16 18:51
yym
发表于 2018-2-16 18:59
wtwtwt22 发表于 2018-2-16 18:51
你那也是在通用平台上根据需要加装了特殊设备或者去掉了多余设备,基本上就是改装车一类 ...
嗯,试验品性能爆表,没问题吧
其实举概念车或者拉力赛做例子会更贴切。。。
Toby_dak
发表于 2018-2-16 19:12
yym 发表于 2018-2-16 19:49
还有汽车工业,作品可学的多了
我从一开头就是说兵器,怎么老是岔到民用品上面?
冬眠的龙凰
发表于 2018-2-16 19:14
技术验证型和预生产型的区别吧
—— 来自 Xiaomi MIX, Android 7.0上的 S1Next-鹅版 v1.3.1.0-play
yym
发表于 2018-2-16 19:16
Toby_dak 发表于 2018-2-16 19:12
我从一开头就是说兵器,怎么老是岔到民用品上面?
作品不用管这些的啊,生产模式直接拉过来就是了
acg_gyanc
发表于 2018-2-16 19:21
yym
发表于 2018-2-16 19:24
acg_gyanc 发表于 2018-2-16 19:21
说到性能比较你就说赛车,说到性价比你就说家用车,一直在偷换概念你真是来认真讨论的? ...
赛车→试验机
量产车→量产机
有什么不对?
恩布里欧
发表于 2018-2-16 19:24
acg_gyanc 发表于 2018-2-16 19:21
说到性能比较你就说赛车,说到性价比你就说家用车,一直在偷换概念你真是来认真讨论的? ...
不是,他一直这样,习惯就好
ZyLintheMax
发表于 2018-2-16 20:03
后者是高达吧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小红飞翼
发表于 2018-2-16 20:04
量产的歼20不就是吊打试验机FC31嘛。
便宜不贵喵
发表于 2018-2-16 20:08
量产机的天花板我看过的番里,就是eva旧剧场版里面的量产机了吧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comet34
发表于 2018-2-16 20:15
iamthegodthego
发表于 2018-2-16 20:17
第一种多用于现有型号的改进。现有量产机型不可能是完美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通过应用新设计新技术的方式改进,从而提升性能。
第二种则是新平台新型号的开发。几乎完全从头来过,那么对于新型平台的表征就只能通过数据来实现。然后立项设计制作新型机。
现实中一般都是两种合起来用的,在旧的平台上试验新技术,当新技术成熟之后以装备的形式应用到已有的平台上,当旧的平台不堪使用,新的技术足够多的时候再研发新平台,在新平台上使用旧的装备保证稳定性,改进新平台,新平台成熟了再淘汰旧武器,循环往复。
完全新的武器一般是作为技术标杆供起来展出登报用来宣传的。前面人说的概念车就是这样,同理还有报纸上新技术的报道,飞机首飞什么的,宣传效果大于实际效果。如果被迫拉上战场,那很可能也只是家底打光,拼一枪丢了的程度了。
直接拉试验型上战场本身就是很扯的事情,试验型本身就是实验室环境下设计的,目的只是为了测试理论技术的实践情况。战场环境远比实验室恶劣,如何保证其作战效能?万一出了故障,维修困难,这就成了花几百倍的钱造了台废铁。指挥官不敢冒这个险。
即使中大奖试验型可以发挥效果,其维护成本远高于成熟机型,与其维持一台半花瓶一样的武器,不如把同样资源花在提升数量上。提升效果可以保证,打理起来也方便。
如果试验型又厉害又容易打理维护维修也方便,它就直接成了量产型了。
weary10
发表于 2018-2-16 20:19
如果不是明日香的电缆被打断,那几台量产就是送肉。
RYVIUS
发表于 2018-2-16 20:22
本帖最后由 RYVIUS 于 2018-2-16 20:24 编辑
确实不好类比
对汽车制造的流程来说,终极的目标就是达成企画时的性能。
但现实上生产技术制造技术(检查技术)往往无法百分之百的满足,上流往下流总会有各种妥协。
企画案(企画部门:概念车或者只是一个企画)>设计案(设计部门:出图和测试车型的开发)>号试案(生技部门:生产工程的设计开发设计、测试工程的车型-号试车型的生产,确保工程能力)>号口案(生产部门、检查部门:完成工程进行的号口车型生产、确保全部品质规格达标后出荷)
这个流程中 测试车型有两部分-设计部门的设计测试车型和生技部门的测试工程的号试车型,后者是很接近实际的量产车了。
夜明的月下
发表于 2018-2-16 20:44
hsyg
发表于 2018-2-16 21:01
本帖最后由 hsyg 于 2018-2-16 21:03 编辑
高达本身就是放弃量产,死命堆数据的玩意。还预定要配合钢加农钢坦克一起上。并且附带飞马级这种MS整备特化舰。
而吉姆的量产条件就是上面的高富帅配置都没有。自己组队上。最后也就吉姆+铁球这种配置。自然不可能维持高达的高性能。
神作08MS里可是连空调都没给陆高配上的。打到后面,还能直接把手拔下来当武器。这关节怕不是用502黏上去的。
后面的高达也基本都是特机和技术验证机了。量产为目标的F91和V,也是自己就是能量产的类型。
要现实的话 现在GTO企划就相对现实,追加了大量技术原型机(超兼用)
幽蓝飘郁
发表于 2018-2-16 21:08
你所说的应该叫做“技术验证机”,比如nasa的x系列。
而实际上的武器都是一边生产一边改进的,看谢馒头怎么发展的就知道了
Panda付
发表于 2018-2-16 21:26
不知道这个原型机指的是原理样机还是试验机
原理样机只用于研发基是不可能服役的 功能上要比量产的任何型号都多 主要用于功能设计的验证 实验性质比较强可靠性不高(未得到验证)
试验机 与量产机完全相同工艺相同配置生产的型式试验样机 主要来测试产品的可靠性 大多数在性能和耐久试验后被解体研究 少量的可能应用于实战测试 但是性能上必须是与量产完全一致的 否则测试数据就毫无意义了
鼎剑阁
发表于 2018-2-16 21:44
实验型又不止一个版本,有比量产型强的,也有弱的,不同开发阶段、同一个阶段的好几种实验型都是实验型,怎么比
—— 来自 Sony D5503, Android 5.1.1上的 S1Next-鹅版 v1.3.2.1-fix-play
flymop
发表于 2018-2-16 23:00
gpx234mqx
发表于 2018-2-16 23:04
机站里的亡灵和里昂的量产型是正常的,凶鸟量产型就不正常了
gpx234mqx
发表于 2018-2-16 23:07
事实上og里的联邦军精英重新用回亡灵量产型(强化型)了,凶鸟量产那种偷工减料的货根本就不能打
russianbear
发表于 2018-2-16 23:09
RYVIUS 发表于 2018-2-16 16:28
汽车制造业就是后者,
企划部的计划案(概念车)被生产技术部和品质技术部门(或者还有原价管理部门)艹完 ...
Prototype、工程试做、生产试做、量产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Prototype又分为技术验证和造型验证,不能一概而论
russianbear
发表于 2018-2-16 23:16
便宜不贵喵 发表于 2018-2-16 20:08
量产机的天花板我看过的番里,就是eva旧剧场版里面的量产机了吧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TURN X设定上也是量产机
russianbear
发表于 2018-2-16 23:18
weary10 发表于 2018-2-16 20:19
如果不是明日香的电缆被打断,那几台量产就是送肉。
明日香不知道量产机有S2机关,如果不摧毁S2无论打倒多少次都会复活,况且量产机还有复制朗枪
yym
发表于 2018-2-16 23:28
flymop 发表于 2018-2-16 23:00
不是,赛车相当于高达里的特装机,不一样的赛事强化的是不同的地方。你一直挂在嘴里的F1,寿命是很差的, ...
了解了,不过赛场本就是很多新技术的试验场,要通过性的话换成拉力赛好了
话说原本质疑的是量产一定强这一点诶。。。
小阪千寻
发表于 2018-2-16 23:31
试验机和量产机又不一定冲突,当年美国xp51不就是和卖给英国佬的野马I一个批次造出来的嘛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flymop
发表于 2018-2-17 00:05
yym
发表于 2018-2-17 00:11
flymop 发表于 2018-2-17 00:05
量产一样有强的,你看clk gtr,麦克拉伦F1,那一大票group B,group C的车,都是量产的 ...
我知道,所以是质疑的是“一定”
RYVIUS
发表于 2018-2-17 00:29
russianbear 发表于 2018-2-16 23:09
Prototype、工程试做、生产试做、量产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Prototype又分为技术验证和造型验证,不能一概 ...
在我们这里,
试作型、本型、本型本工程、都是试作活动中用来量产确认品质确认的基本概念。
本型本工程通过品确后的就是号口了。
真实之影
发表于 2018-2-17 00:58
本帖最后由 真实之影 于 2018-2-17 01:00 编辑
yym 发表于 2018-2-16 19:24
赛车→试验机
量产车→量产机
还是偷欢概念啊,赛车是用来比赛的,家用的量产车又不是用来比赛的,本身作用又不一样,而兵器无论试验型还是量产都要上战场打仗的
拿拉力赛举例也不对,拉力赛车是量产车大幅度改装来的,可能除了车壳外形以外所有东西全换成试验用的赛车级装备,只能说作为量产的民用车改装空间大,而并非是量产能和试验一样强。毕竟你往丰田皮卡后面按个陶氏反坦克导弹他也是能打反坦克车用的
yym
发表于 2018-2-17 01:12
真实之影 发表于 2018-2-17 00:58
还是偷欢概念啊,赛车是用来比赛的,家用的量产车又不是用来比赛的,本身作用又不一样,而兵器无论试验型 ...
嗯发现了,一开始质疑的是量产是否一定最强,当时应该纯粹比的是性能
后面扯远就出纰漏了,还是我自己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