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化欺凌的严重性等于美化欺凌吗?
很久以前不就有类似的讨论嘛,看到大雄被胖虎欺负时你会怎么做?除了帮助大雄外其它选项包括看上去中立的那些其实全是在帮胖虎。 SuThoth 发表于 2017-11-23 20:19
这个等式很暴力(Strong),你不能强求作品必须将重点落在批判欺凌上,但是这未必等于它在美化欺凌。 ...
这个投票无关于那部作品,只有关于ダークネス的发言:
这作品也没有美化和赞扬欺凌,只是描写了这件事而已;
没错山田的确在弱化欺凌的严重性,但这和美化赞扬欺凌是两码事;
我不认为弱化欺凌的严重性等于美化赞扬欺凌;
既然他是这么想的,我就开个投票贴看看有多少人抱着和他一样的想法。 本帖最后由 ダークネス 于 2017-11-23 20:29 编辑
喷了,真是非黑即白。小学生吗你
顺便说一句,这投票贴结果根本不可能当做定论,我觉得你还是白费力气。你只是在发泄情绪而已,改变不了事实。
本帖最后由 rockroxas 于 2017-11-23 20:29 编辑
什么程度的算是欺凌也是个问题,比如我小时候有段时间觉得同学拿我的名字开玩笑挺不舒服的
具体到声之形里边的欺凌,弱化严重性至少是不适合,会造成观感不适,是不是美化……只能选不是了? 笑死我了,泥潭又low出新境界。随便开个投票贴就想给一个概念下定义?楼主怕不是今天没吃药 ダークネス 发表于 2017-11-23 20:27
喷了,真是非黑即白。小学生吗你
顺便说一句,这投票贴结果根本不可能当做定论,我觉得你还是白费 ...
请教一下你认为我开这个投票贴说明我想要改变什么事实?
我不记得我有任何发言说过我要改变什么事实。 伊良部一郎 发表于 2017-11-23 20:28
弱化的定义是什么?是削弱还是减少?比如人被猛揍了一顿毫发无伤,那是削弱。一句话“小明被揍后死了”带过 ...
弱化的定义是山田尚子导演的发言:
欺凌的描写不应该做得耸人听闻,那终究只是因为登场人物之间的阴差阳错而引发的事情 伊良部一郎 发表于 2017-11-23 20:43
日文原文谢谢。或者这是哪个采访中的话?我去找原文。
https://site.douban.com/211330/widget/notes/190597056/note/575811208/
我看到的来源是这个,在第三大段。
杂志上的日文原文你得去找译者要,或者去日亚买一份。 风中凌舞 发表于 2017-11-23 20:41
请教一下你认为我开这个投票贴说明我想要改变什么事实?
我不记得我有任何发言说过我要改变什么事实。 ...
改变不了195万人里只有3226个人赞同你的事实。这投票贴总投票量也不可能超过3226票,所以说你是在做无用功 你国有言论自由,所以在漫区吵一万遍也没啥用 EdwardFrost 发表于 2017-11-23 21:37
问题在于欺凌本身也有严重程度之分。我的作品好好地讲一个轻度欺凌后悔改的故事,重心放在罪过与救 ...
罪人与否和悔不悔改无关。 本帖最后由 死神狙击手 于 2017-11-23 22:09 编辑
准确来说,这是「美化」、「开脱」这个行为的第一步。
若要美化、开脱一个罪行。第一步必然是要「严格考究目前舆论对它的负面评价」,也就是它造成的后果,尽可能把造成的负面影响在语言表述上说轻。
典型如,李小霸王**强奸,于是说受害者是妓女,推导出强奸妓女社会影响比较小
马加爵、林森浩杀人,于是说死者是坏人欺负人,如何如何,所以杀人情有可原,所以杀人的罪行比较小
侵华,第一步就是否定杀了那么多人,再来是只杀了某些人如军人或者武装分子 想想投了不同意,结果有点反悔。岛国的脑回路擅长的是出问题后找出适合当下的解决方案,对之前的那点屁事就算一笔勾销。物语系列里的各种家暴和3月的狮子里的香子都有点这种毛病。药效倒是不错,但的确不算好方法。
然而还是要说做声之形的脑子有病。新房好歹知道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会用各种超现实和意识流风格冲淡一下现实问题的严酷。结果你京阿尼带着傻乎乎的恋爱脑,搞什么欺凌双方的爱情故事,处理得傻到令人发笑。 隐隐看到50年前影子,说过错话-一口定性-万人批斗-万劫不复 lodattt 发表于 2017-11-23 21:55
隐隐看到50年前影子,说过错话-一口定性-万人批斗-万劫不复
末莫陌对此深有体会。 本帖最后由 凛凛233 于 2017-11-24 20:50 编辑
风中凌舞 发表于 2017-11-23 20:42
弱化的定义是山田尚子导演的发言:
弱化,如果等同于给欺凌化妆,那就是美化咯
但是,只凭下面这句话并不能推导出认同[可以弱化欺凌后果]的结论欺凌的描写不应该做得耸人听闻,那终究只是因为登场人物之间的阴差阳错而引发的事情
这句话只是说[不应强化欺凌后果],强化、弱化之外还有第三个选项[应该如实描述]
另外,声之形只是包含一个虚构的[个例欺凌事件],并不能担负起代表所有的欺凌事件的重任, 其中如何描述 事件并不能\也不应该被理解为否定其他的欺凌事件的恶劣程度
可以这样理解吧,大概
至于作品的优劣是另外一回事
感觉声之形再怎么争论也没卵用,作者挖了个大坑,这话题 只能用来炸鱼了
“等于”是个数学概念,欺凌这种事哪能算得清? 凛凛233 发表于 2017-11-23 21:59
弱化,如果等同于给欺凌化妆,那就是美化咯
死神狙击手 发表于 2017-11-23 22:18
so? 凛凛233 发表于 2017-11-23 22:30
so?
大今既然都放言这种创作目的,自然理应作为【欺凌事件的代表】
现在代表不了不是因为【它不应该担负这个重担】,而是【它根本配不上】【大今的创作能力严重不足】导致的。 死神狙击手 发表于 2017-11-23 22:33
大今既然都放言这种创作目的,自然理应作为【欺凌事件的代表】
现在代表不了不是因为【它不应该担负这个 ...
代表什么…
哪句话说要作【欺凌事件的代表】了 本帖最后由 死神狙击手 于 2017-11-23 22:51 编辑
凛凛233 发表于 2017-11-23 22:41
代表什么…
哪句话说要作【欺凌事件的代表】了
【另外,声之形只是包含一个虚构的[个例欺凌事件],并不能担负起代表所有的欺凌事件的重任, 其中如何描述 事件并不能\也不应该被理解为否定其他的欺凌事件的恶劣程度】
我在反驳你这句话。
================================
http://img.saraba1st.com/forum/201711/23/221821hxk9ocv6ochirsol.jpg这句话,体现了大今良时要表现出的是心态的普遍性,那么事件本身就应该更具备普遍性。否则心态的普遍性从何而来?岂不成了无根之木?
所以,至少,声之形就是大今良时心目中欺凌事件的代表。
死神狙击手 发表于 2017-11-23 22:48
【另外,声之形只是包含一个虚构的[个例欺凌事件],并不能担负起代表所有的欺凌事件的重任, 其中如何描述 ...
心态的普遍性
何以见得 凛凛233 发表于 2017-11-23 22:54
何以见得
想描绘出周遭的人的心态,这不是要求普遍性,是什么? 所谓“诛心之论”,指在批评对方之时,不针对对方的行为、语言谈问题,而是绕过行为、语言去指责对方此行为、语言的目的、动机。所以“诛心之论”又曰“动机说”。据说该成语出自于《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这段话讲的意思是:《春秋》的主张,根据情由定过错,宽容事实惩罚动机,许止虽然杀君,但是无罪,赵盾虽然没有亲自杀君,但他是贼首,所以还是被定为杀君之罪。
谓揭露、指责人的思想、用心。意即消灭他的肉体,不如谴责这种人的动机、思想、用心。
(这词差点被让子弹飞里的那种垃圾解释给毁了,原意是针对一件主观错事,根据其动机去定性其言行,现代汉语用诛心这词多数是脱离原先中性词的用法,贬用了,指针对一件平常事(或明显非主观的过错)去恶意揣摩对方的行为动机不纯,比如:你竟然没喊XX万岁,你是反动分子。警察打了那么多枪都没打中你,你肯定是卧底!)
但这个投票恰恰是没在诛心(本意和贬意的诛心都没),而是采用了更原始粗暴的二分法
我们假定弱化欺凌这个行为是一件主观错事(很多人都说了嘛,敏感话题竟然只当作背景而不作为主要切入点进行描绘,是泥金弱智傻逼的体现没有身为一家著名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虽然我是认为略有点道德绑架),那这件事我们就需要诛心(本意)地看,我认为那篇访谈里导演解释的也够清楚了,他认为动画里的欺凌都是青春期的错误,有些人可以抨击他脑回路奇怪,但说其美化实在太过了
你说谎必然等于你是骗子,这种观点忽略了善意的谎言这种情况,不考虑当事人的动机,仅凭最表层的一些行为去定性,颇有点法家思想的那种一刀切精神,私货一下最近我越发觉得国内从上到下都越来越盛行这种轻松简单的思考模式,法律有局限性只能做到程序正义所以只能根据事实证据去判断,而且法庭也尚且需要考虑事主的主观恶意,更何况这还不是法庭,个别人搞的像宗教裁判所一样非要批倒批臭,真是闲的没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