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网文作家“流浪的蛤蟆”对谈手冢工作室,畅谈手冢治虫作品理念
@流浪的蛤蟆昨天 23:0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我不是一个特别有情怀的人,如果让朋友们用四个字形容我,必然有俗不可耐,面目可憎,蹭饭能手,粗鄙无文,惯善烂尾……之类的贬义词组登场。但最近却做了几件非常有情怀的事儿,其中一件是翻修自己的小说,但因为合约跟起点未有谈拢,一直都没有办法把修改版的小说上传。另外一件事……是儿童时代梦想,连我也没有想到会成真了。
我是一个阿童木的铁粉,超级喜欢这个小机器人,连信用卡都是招商银行的阿童木金卡,小时候看过无数遍阿童木的小人书,电视播放的动画更是一集不落,但从没有想过自己有机会参与到这个故事的创作,一次也没有想过,因为……实在太过于遥远了呀。
前几年,也是网文圈影视版权做的最火热的时候,我偶尔跟周行文老师聊起来,我当时随口一说:要是让我选择,我最想做新版的阿童木,这么好的故事,应该不断有人将至发扬光大,甚至我可以免费写啊,完全不为了钱。
周行文老师精神抖擞的说:咱们的美女总裁跟那边熟……
卧槽……我就是随口说一说的好咩?
然后,就开始充满热情又漫长的沟通,其中我出力反而最小,因为只需要把平时积攒的几个故事梗概,以及对新故事的理念写下来,全部都是@星律动漫 这边再跑,把我的故事梗概翻译成日本,并且做成美奂美伦的PPT,配上插图,可怜的潘桑甚至要跟新结交的女朋友两地分开,因为要涉及到跟日本那边的沟通,需要一个人常驻外国。
等到这件事终于开始落地,我心里都还是忐忑的,不知道自己能否写好阿童木的新故事,也不知道这件事会不会有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我不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但既然做了这么有情怀的事儿,我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人气网文作家“流浪的蛤蟆”对谈手冢工作室,畅谈手冢治虫作品理念
作者:小攻子 2017-09-12
作为二次元文化爱好者,或许你没有看过,但你绝对不可能没有听过“手冢治虫”这个名字。而在手冢治虫先生的诸多作品里,《铁臂阿童木》作为最早引进中国内地的日本动画片之一,对中国的动漫爱好者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那么接下来这个消息就显得特别重要了——通过持续的沟通交流,日本手冢工作室((TEZUKA PRODUCTION))已经正式授权北京星律动漫和网络作家“流浪的蛤蟆”重新进行《铁臂阿童木》的版权开发。
换个更明确的表达方式:中国人有资格来写《铁臂阿童木》的官方故事了!
当然,这是中日双方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才得到的成果。
下面我们就跟随镜头去看一看双方都深入交流了什么,顺便圣地巡礼一番吧。
视频:http://m.youku.com/video/id_XMzAxNzczNTg0M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qq-pf-to=pcqq.c2c&source=
“流浪的蛤蟆”本名王超,是堪称“大神”级别的资深网络小说作家,有将近20年的创作史,像这样的“前辈”,对阿童木的感情肯定是要更深一些的,在听说了星律动漫和手冢工作室联系的事情后,马上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流浪的蛤蟆认为,现在的人工智能在技术上比阿童木创作时代有一点进步,但人们依然普遍觉得人工智能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不管是小说、电影或动漫作品里,都很少有像阿童木这样,核心内容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友善和朋友的定位。在大家越来越恐惧人工智能时,把阿童木这样的人工智能与人类交流的内涵精神重新发挥出来,相信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按流浪的蛤蟆所说:“我就希望像阿童木这样的作品,最好能每过十几年或几十年就会有人出来,把它的故事重新跟时代接一下轨,让这个故事可以拥有更长一点的生命力。”
对这个想法,手冢工作室做出了出乎意料的热情回应。
专程赶来与中方开会的日方人员里,包括了松谷孝征、清水义裕这样的日本业界知名人士。松谷孝征先生曾担任日本动画协会、日本漫画协会的理事长,甚至是手冢治虫还在世时负责他作品的漫画编辑,与手冢治虫本人有长达17年的交情,当过大神的经纪人,更从1985年便担任手冢工作室的社长;而清水义裕先生也是与手冢治虫本人有过深厚交情的资深人物,从1978年便在手冢工作室工作,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参与了多部《铁臂阿童木》的制作——可以说,这几乎就是全日本在手冢治虫作品方面最权威的两个人了。
对于这次合作,松谷和清水先生都充满期待,并且开诚布公地传达了手冢治虫大神在创作阿童木故事时的初衷,例如比起动画,漫画才是手冢先生真实的思想表达;例如阿童木不是什么高大全角色,而是能同时体会人类和机器人情感的矛盾存在;例如在所有作品里贯穿的对生命的重视,对战争的反感……
面对来自中国的客人,松谷先生对自己亲自出马的原因也是直言不讳:“明年其实是手冢先生去世30周年,我和我们的公司希望延续手冢先生的精神,把他的作品发扬光大,我认为是我们的一个使命。”
按照这两位前辈的说法,手冢工作室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就是“牛油果寿司模式”——在江户时代,要严格地训练十几年才能算是正式的寿司师傅,如果一直这样,寿司大概就没法世界化了,正是接受了“牛油果手卷”和“加州卷”这样的形式,寿司才能扩散到全世界。
长久以来,手冢工作室都将这个模式作为经营的基本原则,像寿司的世界化一样,吸收当地的文化和食材进行各种变革,全世界有那么多有才华的创作者,每个人都可能将手冢治虫先生的作品发挥出新的光芒,阿童木系列也不例外,比如浦泽直树的PLUTO,比如讲谈社的AI机器人研发,比如最近新发表的阿童木漫画和动画故事,这都是“牛油果寿司模式”的表现。
这次与星律动漫、与“流浪的蛤蟆”合作,同样也是手冢工作室在结合中国思维方面的新尝试。“流浪的蛤蟆”表示,他会以认真态度重新思考《铁臂阿童木》这部作品的内涵,以最大限度靠近手冢先生的创作思想和结合最新时代背景为原则,创作出既有趣又能传达阿童木精神的新故事,手冢工作室的两位老前辈表示十分期待他的作品问世。
那么,接下来就是轮到中国人发挥的时间了,让我们也拭目以待,看阿童木要如何重新起飞吧! 所以除了硬广到底说了个啥???? mengyao 发表于 2017-9-13 08:42
所以除了硬广到底说了个啥????
手冢工作室授权网文作家创作新阿童木故事。 流浪的蛤蟆人如其名,擅长跑题,怕不是几十章后就跑题到不知什么地方了
怕不是,母皇降临地球
阿童木一招大五行阴阳元磁宇宙星光灭绝神光线射爆boss 太书主 发表于 2017-9-13 10:49
怕不是,母皇降临地球
阿童木一招大五行阴阳元磁宇宙星光灭绝神光线射爆boss ...
hhhhhh 修仙+萝卜,有没有搞头
----发送自 Sony E6853,Android 7.1.1 Kokichi 发表于 2017-9-13 10:51
有没有人科普一下这位作品怎么样
创意很多
点子库级别的,很多大神从他那里拿过创意、大纲
开辟了好几个起点小说流派的
以前一大爱好是披着马甲连写十本八本大纲和设定完全不同的小说,然后丢到网站上看反响,最后挑一本来写
问题是创意太多,写着写着故事主线就飘着流浪了
以前的小说很有灵气
不过这几年不行了 其实新阿童木已经没有阿童木的内涵了吧,不是说与时俱进就是好的,手冢版阿童木体现的是战后日本作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受制于美国爸爸的现实,以及思考不倒向美国而与世界和解的另一个可能性。而新阿童木抛弃了这个问题,直接变成了一个PC剧。 Kokichi 发表于 2017-9-13 10:51
有没有人科普一下这位作品怎么样
创意新颖,文笔流畅
没有大纲,黑社会修真,主角通常是流氓,小说绝对烂尾…… 密特里奈斯 发表于 2017-9-13 11:12
创意新颖,文笔流畅
没有大纲,黑社会修真,主角通常是流氓,小说绝对烂尾…… ...
不是没有大纲,是大纲太多
号称三千大道
写着写着就忍不住跳大纲了
langsheng 发表于 2017-9-13 11:28
不是没有大纲,是大纲太多
号称三千大道
写着写着就忍不住跳大纲了
反正看着就是没大纲……主角经常跑着跑着一个奇遇忘记本来想干啥了…… 果然糊到地心... langsheng 发表于 2017-9-13 11:05
创意很多
点子库级别的,很多大神从他那里拿过创意、大纲
弄成类似《楚留香传奇》那样的中篇故事合集似乎靠谱点?
另外你说的这算蛤蟆网文生涯往好的说 其实就是《天鹏纵横》火了之后 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火 所以他不停尝试各种思路 等到《仙葫》之后 他才算摸到了自己的路 給一個寫網文的...手冢地下有知豈不是要氣死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王超最大的成就不是天下第一武道会的冠军吗。 正如楼上所说,蛤蟆创意和设定太有灵气了。然而就是各种展开、伏笔收不住圆不来只能烂尾收场。
----发送自 OnePlus ONEPLUS A3000,Android 7.1.1 水無燈里 发表于 2017-9-13 13:21
給一個寫網文的...手冢地下有知豈不是要氣死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那给川原还是弓弦?有差么。 就记住了一本仙胡 后面的赤城 叶舞 发表于 2017-9-13 12:20
弄成类似《楚留香传奇》那样的中篇故事合集似乎靠谱点?
另外你说的这算蛤蟆网文生涯往好的说 其实就是《 ...
蜀山 大猿王啥的也不错
当年蛤蟆在起点一直月票13,也算很好的成绩了 比起不太成体系的正传,阿童木今夕物语形成了完整的闭环,探讨的深度和广度也比正传多出不少。 等等,他也没有编剧的经验吧?这挺重要一个IP为啥要让跨界新人来负责。。。虽然阿童木现在的影响力比蓝胖子差多了 Kokichi 发表于 2017-09-13 10:51:36
有没有人科普一下这位作品怎么样以前是我的qq好友。很有想法。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蜀山写得好啊,追完仙葫的连载之后就基本不看网文了 蛤蟆不是早就过气了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