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aleg 发表于 2017-8-15 23:02

samaleg 发表于 2017-8-15 23:04

metalyuki 发表于 2017-8-15 23:04

尹紫电 发表于 2017-8-15 23:15

samaleg 发表于 2017-8-15 23:22

尹紫电 发表于 2017-8-15 23:23

Geminize 发表于 2017-8-15 23:24

samaleg 发表于 2017-8-15 23:31

尹紫电 发表于 2017-8-15 23:34

hypnossz86 发表于 2017-8-15 23:38

zjoi 发表于 2017-8-15 23:39

稳如换制作人没影响

黑曜石的辐射和B社自己的辐射,那是一回事吗。。

samaleg 发表于 2017-8-16 00:08

aeplantim 发表于 2017-8-16 00:28

wbtsy 发表于 2017-8-16 00:37

Geminize 发表于 2017-8-15 23:24
把小岛秀夫的大名印封面上,全地球的玩家都知道这游戏肯定好玩,你把马场英雄,鸟山球,小甜甜的大名印封 ...

MGS才买了多少?

马里奥和GTA也没把制作人照片帖封面上。照样大卖。我估计你连马里奥和GTA的导演是谁都不知道吧?

“小岛秀夫的大名”,不行了,太搞笑了。

hideo13 发表于 2017-8-16 01:09

尹紫电 发表于 2017-8-15 23:15
你们能在欧美开发者的职务里找到和日厂"制作人"这个角色对应的职务吗?
日本人的金牌制作人的概念,糅杂了欧 ...

就我所知
日本的【製作人】用英語是Producer,對游戲有一定參與,但程度不高
實際開發總管的是【導演(監督)】Directors,像采訪和視頻里,稱呼小島秀夫的都是叫小島監督,皆因小島是親自上馬
小島既是Producer,也是Directors,頭馬主要是村田周陽
-
舉例來説小弟早矢仕洋介是DOA5、薩爾達無雙、仁王的【製作人(Producer)】
但實際的開發【監督(Directors)】分別是忍者組的新堀洋平、無雙組的古澤正紀、忍者組的安田文彥
DOA5的頭馬(Game Design Leads)有3條友、薩爾達無雙(Game Design Lead)是河合隆寛、仁王則一組人
-
鬼佬那邊應該也是類似的三個階層制度,Producer對游戲的參與一樣不高
舉例質量效應三部曲
-
1的製作人是生軟的兩個創始人,2和3的【(Producer)製作人】則爲Jesse Houston
實際開發的【(Project Director)項目總監】3部都是凱西哈德森(Casey Hudson),他同時還兼顧【(Executive Producer)執行製作人】一職
總監的頭馬三部均爲(Lead Designer)首席設計師Preston Watamaniuk,大量參與劇情、等級設計、影片設計、遊戲設計等
-
同樣你提到過的文明456也是類似
大粒嘜近幾年基本是【(Chief Creative Officer)首席創意官】【(Creative Director)創意總監】,説明還是有一定程度參與製作
-
4的【(Senior Producer)高級製作人】是Barry Caudill(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新海盜的執行製作人)、總監這時候還是大粒嘜本人、頭馬是Soren Johnson
5的製作人是Dennis Shirk、總監是Jon Shafer、頭馬是Ed Beach
6的製作人是依舊是Dennis Shirk、Ed Beach升任總監、頭馬是Ken Grey

真实之影 发表于 2017-8-16 01:30

aeplantim 发表于 2017-8-16 00:28
一天过去一百多楼

日本的体制进入到新世代肯定是有问题的,至少玩不转“3A大作”,mgs和ff都出了工 ...

因为大厂的3A处于高投资的风险必然不会做太大变化
PC MOD圈和现在的独立游戏都属于人才孵化器一样的

关于欧美游戏开发流程可以参考一些相关报道和文章,比如titanfall的final hour
http://www.vgtime.com/topic/6768.jhtml

可以看到他们从最早创意到矛盾重重分崩离析到最后浴火重生的一步步故事,挺有意思的

hideo13 发表于 2017-8-16 01:34

wbtsy 发表于 2017-8-16 00:37
MGS才买了多少?

马里奥和GTA也没把制作人照片帖封面上。照样大卖。我估计你连马里奥和GTA的导演是谁都 ...

MGSVGZ 主機不含數字版230萬,Steam86萬
MGSVTPP 主機不含數字版517萬,Steam140萬
MGSVTDE 主機版含數字版170萬
MGSV加起來1143萬,如果按主機數字版平均20%左右算還有149萬浮動(1143-1292)
-
日本現在除了任天堂IP之外,還有誰家能賣出總計千萬銷量?我印象中就衹有GT5的1490萬
-
馬力歐都比不過GTA,MGS又爲什麽要去比?
比不過GTA但比比同級別的文明系列也是可以啊,MG系列總銷量5100萬出頭,文明系列是4000萬出頭
如果小島秀夫的名字不值錢,那席德梅爾也不值錢咯?

真实之影 发表于 2017-8-16 01:45

nukejoker 发表于 2017-8-15 23:01
主要是想吐槽Avellon这名字起的好,又有逼格又好记。
国内一水的翻译成阿瓦隆,明明他自己喊自己名字的发 ...

这个翻译应该是习惯把?我不清楚

不过黑岛这批人里最出名的的确也是MCA就是了,这一点和中文名叫啥没什么关系

hideo13 发表于 2017-8-16 02:00

真实之影 发表于 2017-8-16 01:30
因为大厂的3A处于高投资的风险必然不会做太大变化
PC MOD圈和现在的独立游戏都属于人才孵化器一样的



Geoff Keighley在媒體人時代的巔峰就是寫The Final Hours of Metal Gear Solid 2: Sons of Liberty,也是從那時候起和小島成爲好友。他寫文章的套路還是很一致的。

C.W.Nimitz 发表于 2017-8-16 05:28

Geminize 发表于 2017-8-15 07:24
把小岛秀夫的大名印封面上,全地球的玩家都知道这游戏肯定好玩,你把马场英雄,鸟山球,小甜甜的大名印封 ...

让我们死亡搁浅见分晓。

C.W.Nimitz 发表于 2017-8-16 05:39

真实之影 发表于 2017-8-15 09:45
这个翻译应该是习惯把?我不清楚

不过黑岛这批人里最出名的的确也是MCA就是了,这一点和中文名叫啥没什 ...

MCA全称是什么?

lzfpires 发表于 2017-8-16 10:12

Geminize 发表于 2017-8-16 10:56

hideo13 发表于 2017-8-16 13:23

C.W.Nimitz 发表于 2017-8-16 05:39
MCA全称是什么?

就是【Mr. Chris Avellone】而已

wuyin211 发表于 2017-8-16 13:39

Laplace 发表于 2017-8-16 14:08

像 MCA 这类负责剧本的“明星游戏开发者”向来是影响比较大的。《地平线:零之黎明》这公司之前的游戏,剧本个顶个的烂,这回找了《辐射:新维加斯》的首席写手,剧情就广受欧美媒体好评。《行尸走肉》第一部的编剧做了《Firewatch》,去年就拿了 GDC 的最佳编剧奖。而《形式走肉:新边境》乃至于 Telltale 近年的许多作品都远不及之前的游戏。

另外也别小瞧 Bluehole 这样做大型 MMO 的公司,这类游戏本来就是游戏类型里比较负责的类别,大公司的美术、技术、管理实力都不弱的。


md2 发表于 2017-8-16 14:17

本帖最后由 md2 于 2017-8-16 14:23 编辑

mgジョー 发表于 2017-8-15 10:56
小作坊才吹制作人,日本人就喜欢这一套
日式游戏的黄金时代,A级制作一般只要30人
3A级才会上100人
一两个人确实能决定作品生死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一个制作人跳槽之后在不同公司做出来的东西非常相似,与街霸2最相似的作品是街霸EX,而与街霸1最相似的作品是饿狼传说1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过去老是说欧美游戏的制作人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