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作品,密室作案手法探讨【更新正文成品第一、二章】
本帖最后由 Scrummble 于 2017-3-12 17:41 编辑初步构想是这样的:
现场是个工地,尸体被发现在毛坯水泥地面上,身体像浮雕一样嵌在水泥里,其下方的衣服和皮肤直接被水泥粘在地面,像是冻在冰块里一样的效果。怀疑是直接把尸体丢在湿水泥上所致。(尸体和水泥面接触的部分,因为强碱性和水合热而变得不堪入目……下略)
现场是密不透风的密室,有人看守,门口有监控。
尸体被移走的时候下了点工夫,扒开尸体下的一薄层水泥,露出了其下的钢筋。
主角发现水泥的状态不太对,在高人指点下用电钻挖了一下(顺便被警方吐槽破坏现场),仔细一看,居然在下面看到了明显的水泥分层。
之后经过试验,发现尸体根本不可能在湿水泥上沉那么深,充其量只能浮在表面;于是侦探怀疑尸体并不是被丢在湿水泥上的,而是先用钢筋在第一层水泥上搭起伪装的悬空架子,尸体放在钢筋上,再在尸体周围浇上第二层水泥掩盖掉第一层。
凶手这么大费周章,一定和密室诡计有关。于是破拆掉上层整层水泥,发现了和下一层连通的临时暗道……
于是真相浮出水面:凶手利用暗门转移。把尸体先用机关固定在钢筋上,再把钢筋整体掀起来、自己通过暗门下去离开,从下方把钢筋复位,再用机关把自流平水泥浇铸在尸体周围,封死密道,造成密室假象。
……为什么这么一叙述就感觉好像很老梗的样子啊……
3.12edit: 那么正文也放进这个帖子里吧……希望顶楼剧透不会影响各位的阅读体验(笑)
最经典的密室应该是假密室 密室杀人的目的是啥,要不是误导别人是自杀,要不就是吓唬别人是怪力乱神杀人,所以死因是啥? 一直认为密室杀人这种情节很蠢 MK3 发表于 2016-12-12 19:08
密室杀人的目的是啥,要不是误导别人是自杀,要不就是吓唬别人是怪力乱神杀人,所以死因是啥? ...
真相:尸体的身份是伪造的,凶手就是案卷中的“死者”。凶手卷入了无聊的家族继承竞争,自己对继承遗产毫无兴趣,但和竞争对手有私仇,用假谋杀来陷害。
密室是掩人耳目的手段之一,用意就只是绕过监控而已,从而把状况导向“谁都有可能作案的案件”。换言之这个密室本身就是用来被破解的,也并不难破解,真正的问题是就算破了密室也没办法找到真凶是谁,只能让案件陷入僵局……然后就有诬陷的操作空间了。 lainduyu 发表于 2016-12-12 19:13
单纯的密室没有意义,暗道密室更没有;分层浇筑的水泥和整体水泥一眼就破了,犯人不会采取这种诡计吧,如果 ...
尸体是放在钢筋上的,第一层水泥的位置在钢筋的下方。移出尸体时按照常理来讲只会挖到钢筋,不会碰到下层水泥的位置。侦探主角能想到检验水泥层数的问题是有世外高人指点。
主楼描述不够精确…… 杰洛特 发表于 2016-12-12 19:03
最经典的密室应该是假密室
废话,所有密室几乎都是假密室,自杀和魔法存在的世界观除外…… zouayoua 发表于 2016-12-12 22:04
密室杀人法?本身就很老,而且没什么意义
其实我一直想看【恶魔杀人法】,不知道哪个作者敢写,我可以告诉 ...
海猫,统统是恶魔杀人法 zouayoua 发表于 2016-12-12 22:04
密室杀人法?本身就很老,而且没什么意义
其实我一直想看【恶魔杀人法】,不知道哪个作者敢写,我可以告诉 ...
社会派,拉恶魔出来就太神棍了 zouayoua 发表于 2016-12-12 22:12
不是我糊弄你,要学恶魔杀人法,先要懂恶魔学,这东西没几个人懂
不,是我在随便糊弄你而已,不要在意不要在意 弄的这么复杂肯定不是短时间能布置好的,警察只要查下周边监控就轻松抓到你 吃午饭 发表于 2016-12-12 22:14
暗门这个设定挺讨巧,但很难圆啊。
一张建筑工地设计图纸和工人证言就能破功 ...
是的,所以这个诡计基本需要工地工人作为帮凶……
以我前面楼放出来的设定而言,只要解释成这个楼的建造者和核心人物有亲戚关系就行啦,哈哈哈好简单(心虚) 星月々交辉 发表于 2016-12-12 22:42
弄的这么复杂肯定不是短时间能布置好的,警察只要查下周边监控就轻松抓到你 ...
但其实材料很好取得,都是工地现成会有的东西。而且通往下层的地道本身就是为了规避监控才会搞出来的,虚构作品的话当然有自圆其说的方法(心虚) 吃午饭 发表于 2016-12-12 23:01
建议可以凶手设定稍微改一下。应该好圆一点(口胡)反正都是家族继承之争了:
这栋建筑就是一个局,几年 ...
其实建筑这里埋了另外一个梗。干脆剧透掉算了。
建筑是核心角色她爸,世界知名艺术家兼艺术经纪人,做的一间复合式艺术展馆。发现尸体的地方就是其中大剧场的舞台。
(“死者”兼凶手)她家里是做黑社会的,所以她才一点也不想继承家业。她父亲其实更极端,大学毕业就跟家里断绝关系,跑去搞她爷爷(黑社会头子)最不齿的艺术行业。但他是她爷爷最喜欢的小儿子,家里还是一直希望他回心转意。结婚后几年,他老婆跟他离婚,被盛情邀请之下和独生女一起住回婆家,到意外死亡为止都没改嫁,但也跟女孩都再也没见过前夫。小女孩对父亲的感情十分复杂。
探案过程中她爹一直声称自己几年都没见过自己女儿了,但这是说谎。事实上她女儿前不久才找过他一次,就为了这栋建筑的问题,这个父亲一直觉得自己间接害死了自己女儿。当然这也是凶手的目的之一。
凶手有着十分奇葩的脑回路:一是要让父亲体验到和自己的独生女缺乏情感交流、然后天人两隔永远无法挽回的负罪感。二是打算逼迫父亲再婚再育,因为如果另一个继承人(她堂姐)因嫌疑入罪也好、证据不足但依旧背负杀人谣言也好,她爷爷肯定都会抛弃掉她的竞争对手、不惜一切代价逼她爹回家继承家业,再生一个孩子延续家族。这是她对她爹的报复。 万年僵尸 发表于 2016-12-12 23:12
第一浇水泥的机关你怎么处理
第二既然尸体是嵌在水泥里的拿出来的时候肯定能看到整个水泥层的截面自然能看 ...
工地上存在浇水泥用的道具简直再正常不过了……不如说没有的话才比较奇怪吧?至于远程遥控的问题,我目前能想到的最合适的方案是用冰柱支撑一个杠杆,事发时正值夏天,凶手离开后过一小段时间自然化掉,然后机关就可以启动了。
第二点我前面解释过了,有钢筋作辅助,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现钢筋下面深处还存在第二层水泥啦。
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不就是侦探作品的醍醐味吗!而且本作的核心就是“杀人事件其实是演出来的幌子”啊! 本帖最后由 Scrummble 于 2016-12-12 23:42 编辑
吃午饭 发表于 2016-12-12 23:25
啊,那我口胡的设定作废。
以为你是要写推理,看完你上面的剧透发现原来是伦理... ...
有什么矛盾的吗?
社会派巨作!(笑)
其实密室只是案件的一小部分,单独看密室的话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如一开始那几层所说)。重点还是社会派吧,以及怎样推理得出尸体其实不是“死者”“本人”的。还要揭秘凶手扭曲出天际的动机……
密室不能有暗门、暗道,这不是本格推理的原则之一么? 简单看了一下...
双层水泥的密道想法还是挺有意思的...
不过实在是太费周章了...可行性上基本为0...
你要上模板...上钢筋...还得自己扛着袋装水泥一袋一袋的搅拌再弄进去...
而且一看周围是密室所有人第一反应肯定都是水泥下是不是掩盖了什么...
如果重点是社会派的话...
不如直接就工人施工时挖出尸体或者一堵墙渗出油脂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被封在墙里面这样开局...
密室推理一直以来的重点都不是如何的无懈可击...
因为你在宣传出密室推理的一刻读者就知道肯定有破解办法...而不是真的被什么超能力干死的...(不要跟我说清凉院流水...
作者在构思的时候费尽心力的都是如何巧妙的构筑出一个让人想不到的密室手法...
所以在提到行人的馆系列的时候有过这么一句评价:密道...又是该死的密道!
在知道是密道的那一刻...不管你这个密道是如何的山路十八弯...乐趣已经减了一半了...
如果楼主实在执着于密室的话...不妨从双重这个角度去进行构建... 超紳士 发表于 2016-12-13 23:52
那么请再剧透下受害者是谁
这个问题其实就无关紧要了。考虑到凶手之后还是要洗白的,直接设定成从医院偷出来的无名尸体也可以啊。 迷雾之纱 发表于 2016-12-14 01:30
简单看了一下...
双层水泥的密道想法还是挺有意思的...
不过实在是太费周章了...可行性上基本为0...
不,你设想的两种可能性都没搞懂这个案件的核心是啥……
凶手想让自己诈死,就是要让尸体被发现得越快越好、越明显越好啊…… 尸体藏在水泥里这个,记得识骨寻踪有过,哪一集就不记得了 就我有限的阅读量来说,你这算不上水泥密室,只不过是有暗道的密室。
核心诡计杀人本身就是演戏看起来还是有点意思的,想要配合一个比较怪奇的杀人手法也能理解,不过如果实际读下来的话还是会觉得很违和,因为”密室“。
比方说,水泥的手法是为了掩盖暗道暗道是为了变成密室 密室本身就是一个让人解开的局 。 那这里就有个问题,密室本身没有意义,不管是为了在诬陷上进行操作,还是为了扰乱搜查,对于“想要诬陷的人”和“杀人的实际操作的帮助”都不是必要的。
不可能的密室→谁都有可能 这个转变并不构成使用密室的必要性。前面几楼和楼主你也提到了这一点。
实际上直接把尸体扔房间里和让尸体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pose,对于搜查的扰乱效果是一样的,密室和水泥反而只会留下更多证据。
我推测一下,楼主的想法是不是这样 想要密室→不知道怎么出入密室→密道→如何不让密道被发现→水泥→怎么掩盖水泥的痕迹→2层水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只是楼主的想法, 而不是凶手应该会产生的想法,违和感就在这儿了。
另一方面,因为是水泥,所以实际操作性太难了。比如水泥要从上面往下浇,要怎么保证不会溅到尸体身上,怎么保证能把脚给整个盖住不会出现空洞,这些都需要复杂的计算,还有尸体的硬化软化,受到水泥的力时会不会移动,这些都很难确保计划的成功。
那么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来看,不管是本格还是变格还是社会派,推理小说里出现一个没有意义的东西是很影响观感的。更别提加上了一个“密道”。如果我读这本书的话,我会感觉密室和密道2个要素很多余。
当然,文笔够好,或者补丁打得够多,也不是不能圆过去,比如说凶手的父亲是什么水泥艺术家,尸体还摆个pose来嘲讽父亲的某个作品什么的
不过弄巧成拙的可能性会更高点吧...
顺便就我个人而言,在看到密室的时候,更期待的肯定不是密室的手法,而是“制作出密室的动机”。 Scrummble 发表于 2016-12-14 03:26
不,你设想的两种可能性都没搞懂这个案件的核心是啥……
凶手想让自己诈死,就是要让尸体被发现得越快越 ...
我也只是随口说了几种可能性而已...
自己诈死然后再利用密室当障眼法...
想法挺好的...有点嫌疑人X的味道...
不过可行性上我觉得还是不太靠谱...
牵扯的帮凶越多就越难自圆其说...
牵扯人物太多而控制不住的典范可以参考京极大神的涂佛之宴... 本帖最后由 Scrummble 于 2016-12-14 15:19 编辑
结晶の雨 发表于 2016-12-14 13:37
核心诡计杀人本身就是演戏看起来还是有点意思的,想要配合一个比较怪奇的杀人手法也能理解,不过如果实际读 ...
我差不多明白你想表达什么了……不过正如我前面说过的,凶手想要制造密室的原因就只是为了掩盖行踪、湮灭证据、制造“不可能犯罪”而已(然后借着被搅浑的事态嫁祸于人),正好想到的方法自然构成了一个“密室”。
密室不是个目的,是个顺路的附带产物。作案者并不是非要密室不可,但架不住侦探把事态自行理解成密室啊……(虽然作者很喜欢这种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搞事就是了)
其实这个案件的构思之初,是先有了一个“玩心很重、dramatic又极其任性的美少女”的设定,再考虑她的诈死、设局,甚至先构想了“尸体嵌在水泥表面”这个十分dramatic又浪漫的美学场景,最后再考虑具体手法的。想出她爹的设定甚至比设定出女主还要早得多。大概是想手法的时候被“玩心很重”这个设定先入为主了吧。
“暗道是为了变成密室”这个说法还是不太准确,女主使用暗道仅仅就是为了不让人发现。
另外,水泥是有强碱性和发热性的,它正好能让尸体不容易被鉴别,也算是一个使用这个方法的原因吧。至于水泥使用时的技术问题,我的想法是使用自流平解决,只要在附近搞个能定时倾倒液体的玩意就可以了,构不成什么难度的…… 结晶の雨 发表于 2016-12-14 13:37
核心诡计杀人本身就是演戏看起来还是有点意思的,想要配合一个比较怪奇的杀人手法也能理解,不过如果实际读 ...
另外解释几个问题吧,我想可能是我表达不够清楚,实际上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
尸体不是“被死死封在水泥里”,而是“像浮雕一样陷进水泥几厘米”,看上去也就跟粘在**上的虫子差不多。
“密道→如何不让密道被发现→水泥→怎么掩盖水泥的痕迹→2层水泥”这个逻辑也不太准确。实际上是“密道→如何不让密道被发现→【自流平】水泥→然后跟原有水泥就自然形成两层结构”这样。
而且一开始警方的想法是,尸体被从挑高的二层看台扔下去扔到半干的水泥上(还记得这是个剧场吗?而且警方也不可能想到水泥是放置尸体之后新浇的,因为他们也像楼里很多人那样认为凶手不会大费周章自己和水泥,而是恰巧碰上了水泥半干的工地),因为有高差所以陷进水泥中。如果是这个思路,那溅起水泥点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尸体上没有任何水泥点才是离奇的地方,这都可以作为侦探查到真相的线索之一了……
而形成密室的过程其实也可以有伪解法:从天上飞走、用无人机吊进尸体、其实尸体一直都用糯米纸挂在天花板上之类的(虽然每一个都不可能有证据支持)。
顺便,我发现我都差点忘了,我一开始构思“湿水泥”这个梗,本身就是为了类比“毫无足迹的雪地”这种极其常见的密室构成法……整个现场都是被湿水泥环绕的密室,包括走廊、二楼和整个剧场都是半干的水泥(赶工期恶魔包工头不是人!)。结果想密道想得太入迷,都忘了这个初心,我有罪…… zouayoua 发表于 2016-12-12 22:04
密室杀人法?本身就很老,而且没什么意义
其实我一直想看【恶魔杀人法】,不知道哪个作者敢写,我可以告诉 ...
恶魔杀人法是什么意思?意会不了。
有没有名词解释? 麻烦先去功底搬两个月砖在来写 567844 发表于 2016-12-14 20:05
麻烦先去功底搬两个月砖在来写
诚恳求指教,是什么地方太外行了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