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844 发表于 2016-12-14 20:14

Scrummble 发表于 2016-12-14 20:10
诚恳求指教,是什么地方太外行了吗?

你知道这么搞有多大动静么

KDConan 发表于 2016-12-14 20:28

本帖最后由 KDConan 于 2016-12-14 20:34 编辑

先试试搬搬钢筋网……沉得超乎想象

另外虽然说是钢筋水泥其实是钢筋混凝土,里面有石子和沙子,还要加水搅拌,配比有问题都不行;支模板又需要木工活,连刨带钉;
浇筑时你振动搅拌不充分的话会离析的;自流平水泥也不是什么都不管,还要杷和放气泡什么的;浇筑好后浇水养护保温保湿都是问题;钢筋网上放尸体,那刨出尸体的时候钢筋不就露出来了么,一看保护层厚度就不对。前面说的这些有一个步骤有问题都会露陷

总而言之这个活不是一个人就能简单完成的,我觉得侦探学园Q里那个挡门的大水泥块都很难完成得那么好


Scrummble 发表于 2016-12-14 20:47

本帖最后由 Scrummble 于 2016-12-14 20:49 编辑

KDConan 发表于 2016-12-14 20:28
先试试搬搬钢筋网……沉得超乎想象

另外虽然说是钢筋水泥其实是钢筋混凝土,里面有石子和沙子,还要加水搅 ...

……其实这些放在侦探小说里都不算是太大的问题吧。
黑帮小姐没几个保镖才是怪事,而且钢筋网又不需要特别大的规模(反正只是个幌子),只要够把一具尸体支撑起来的大小就可以,两个成年壮汉搬动并不成问题。
侦探不是建筑学专业的,一开始看不出钢筋有问题、混凝土里没石子很反常什么的,没什么好指责他的。
被一具尸体搅乱,自流平质量出现问题简直不能再正常。
噪音就更容易解释了,嘉年华会啊,过节放烟花啊,门卫喝醉酒了啊,手段多到罄竹难书……

KDConan 发表于 2016-12-14 21:22

本帖最后由 KDConan 于 2016-12-14 21:24 编辑

Scrummble 发表于 2016-12-14 20:47
……其实这些放在侦探小说里都不算是太大的问题吧。
黑帮小姐没几个保镖才是怪事,而且钢筋网又不需要特 ...
其实写成黑帮了那直接就上一个施工队伍得了,还得连续干几个小时……

不是质量好不好的问题,是任何一项有问题就根本浇筑不成功
擦我还得看书明天考安全B证啊,干嘛跟键盘施工队认真

Scrummble 发表于 2016-12-14 21:38

KDConan 发表于 2016-12-14 21:22
其实写成黑帮了那直接就上一个施工队伍得了,还得连续干几个小时……

不是质量好不好的问题,是任何一项 ...

……………………祝你武运昌隆………………

zouayoua 发表于 2016-12-14 21:48

福尔摩狮 发表于 2016-12-14 22:00

密室扯上密道我个人很讨厌,侦探小说的乐趣就在奇思妙想的手法,能不能实现无所谓,但是读到最后谜底揭穿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是最好的,不管密室再怎么奇妙加上密道不就是一个普通的杀人案吗?比起这种机械密室,心理密室其实更有意思,通过某种简单的误导,让所有人以为是密室但实际不是(比如那个柯南用烂的,杀人后躲在门后等所有人到场之后,再从门后出现,装作最后一个到现场。)

zouayoua 发表于 2016-12-14 22:04

Scrummble 发表于 2016-12-14 22:11

福尔摩狮 发表于 2016-12-14 22:00
密室扯上密道我个人很讨厌,侦探小说的乐趣就在奇思妙想的手法,能不能实现无所谓,但是读到最后谜底揭穿有 ...

这种基本只能在暴风雪山庄用吧,开放世界何苦呢……

福尔摩狮 发表于 2016-12-14 22:11

zouayoua 发表于 2016-12-14 22:04
侦探剧本来就是围绕在【当场破案】的基础上建立的,复杂度非常低,现实里根本没用,才让播的,放到现实里 ...

侦探小说本是就是智力游戏,现实里也不会有人用这么麻烦的手法啦

福尔摩狮 发表于 2016-12-14 22:14

Scrummble 发表于 2016-12-14 22:11
这种基本只能在暴风雪山庄用吧,开放世界何苦呢……

我只是举个例子啦,柯南还有一集是伪装自杀,把门都从里面贴上胶带伪装成密室的

Scrummble 发表于 2016-12-14 22:16

福尔摩狮 发表于 2016-12-14 22:14
我只是举个例子啦,柯南还有一集是伪装自杀,把门都从里面贴上胶带伪装成密室的 ...

讲真,这也不是那种很羞辱智商的密道嘛,用水泥遮掩起来……无论怎么说……也还算是有点创意吧……(底气不足)

福尔摩狮 发表于 2016-12-14 22:43

Scrummble 发表于 2016-12-14 22:16
讲真,这也不是那种很羞辱智商的密道嘛,用水泥遮掩起来……无论怎么说……也还算是有点创意吧……(底气 ...

这个只是我个人喜好而已,楼主不要太介意,而且手法看起来好不好,关键还是看整篇小说的布局,看作者能不能很好的误导读者。

悠久的风 发表于 2016-12-29 03:28

cccjjjhhh 发表于 2016-12-30 13:40

水泥密室呀,lz可以参考一下森博嗣的《诗般的杀意》

古畑任三郎2015 发表于 2016-12-30 15:44

儿子艺术家,老爹黑社会?
这是在影射诚哥吗

Scrummble 发表于 2017-3-12 17:40

C1
那个少女的存在,就像是奇迹本身。
从看到她的第一眼起,我就这么觉得。

那是南风节的前一天。布洛克利的初夏,最能配得上它「奇迹之城」的称号。阳光明丽的午后,象征晴朗的南风如期而至,像是算准了日子一样。梅雨季节以来,很久都没见到这样无阴无雨的好天气,让人精神一振。
江滨步行街上挤满了行人,前日的阴沉气氛一扫而空,甚至还能听到欢声笑语。不仅是因为久违的好天色,或者每年例行的节日气氛——在前一天晚上,占领政府终于松口,决定在南风节继续英格尼斯传统的七天假期;他们甚至暂时破例解除了宵禁,还允许市晚上举行庆典仪式。虽然规模不可能和战争前相比,但也已经很令人惊喜了。
于是乎,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恍惚的节日氛围。步行街上被欢声笑语的人潮挤满,几乎水泄不通;空气里弥漫着轻快的节日颂歌,搭配着烤面包的甜腻气息,让人的脚步也轻飘飘起来。有小孩拿出了战后被严禁的手持魔能焰火,追逐嬉笑着在空气中划出光迹;路过的异国长相的警察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破天荒地跟违章小贩选购起了火域的特产玩具,像是忘了平时他们是怎么以维护市容的理由把小贩们呼来喝去的。不同肤色不同口音的工人三两聚集在路边,为晚上的烟花大会做着准备,竖着「魔能危险 请勿靠近」的牌子。像是某种不为人知的魔法一样,节日总是能把所有人凝聚在一起。

而那一切,都是从那个有如神启的瞬间开始的。
那时,我正快步穿行在步行街上。赫尔伯特发来信息,查克叔叔已经决定让「永续公转」晚上放一天假:在这种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没人会想憋在这个小酒吧里喝闷酒。我好不容易腾出一只手来,以别扭的姿势单手按着键盘回复;另一只手背在身后,拉着被食物塞得满满当当的推车,充作三大一小的节日晚餐。由于放假突然,超市里挤满了紧急采购的主妇,排队排了两个小时,在她们肥大的身躯中间腾挪前进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了解。快到了,别忘了开门。」把字数浓缩到最低,粗粗检查一遍然后按下发送键,我抬起头。
她的身影突然占满了我的整个视野。在险些撞上的前一个瞬间,我急忙停下脚步。推车在这个时候宣告罢工;五颜六色的蔬菜和酒瓶滚落在地上。
「不好意——」我脱口而出;但还没来得及说完,身旁的景象突然映入眼帘,让我大惊失色。

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原本熙熙攘攘的人流,耳畔喧哗的人声,都在一瞬间消失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身旁的范围突然无人涉足;人潮默契地避开了这片区域,绕行到大约几十米远的范围外,自动自发地空出这片无人之地,轨迹的包络在十字路口的广场上拟合出一个完璧的圆形。
就像聚光灯打在舞台上驱散阴影,又像油滴在平静的水面上延展成形。拥挤与空旷划定疆界,泾渭分明地留白,限定出一块专属于她的禁区,让这川流不息的街道清空成一片独占的舞台。仿佛某种不容亵渎的宗教仪式——而此刻的我,就像是那个闯进祭祀典礼的**,孤身出现在不该属于我的位置,大气也不敢出地等待着必有的神罚。但是,其间的每个人却都神色如常,像是无事发生一般——似乎根本没有人意识到,是怎样的神迹发生在这里。
而那个少女,就站在这天然的聚光灯的中央。
如果这是部电影,她一定是主角。如果这是幅油画,她一定是核心人物。初夏的阳光在她身上微微晕开,热浪在她身后烘出摇曳的虚像。她的身影翩然独立,满目景致都沦为她恰到好处的背景,让平凡的现实染上浓郁的艺术气息,像是世界名作一样让人迷醉。
这不合理——实在太不合理了。是排练好的吗?是什么拍摄现场吗?是恶作剧吗?但此刻,我的脑子已经没有思考这些的余裕;在那冲击性的场面之下,我只能任凭自己的视线被她攫取过去,逼迫着非要聚焦在她身上不可。
而她,就只是这样站在步行街交叉路口的广场上,微微仰着头,看着花坛中心那座比她高出两个头的狰狞铜像。行人反常地保持着距离,悬吊列车在上空穿梭不息,她却都视若无睹,专心得像是慢动作的延时摄影。她的引人注目,强硬得打破一切常理。

来不及开口。尽管我有着满腹的疑问,超现实的异状却让我动弹不得。我只得更仔细地打量她。
白得不合逻辑的皮肤,一头黑色的波浪短发软软地在脑后悬空。线条流畅的侧脸掩映其下,本就大得出奇的眼睛,因为出神凝视而更显其明亮。衣着简单而随性,一把随处可见的黑色阳伞撑在身后,如同杂志推荐的零失误搭配,和普通的女高中生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她身上隐约透出的气质,却和我曾见过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一样。仿佛纯白色的薄胎瓷器,又宛如结着霜的百合花,透明、精致而脆弱,像是在天堂般一尘不染的温室中成长至今,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想要护在手心里;又因这备受宠爱,而得以保留与生俱来的倔强,不致被世间的尘土磨平。她的表情难以言喻;掺杂着倔强和压抑,像是郁结未散却又不愿开口,周身散发着不可亵玩的气场。
她伸出手去,似乎想要触摸那座比她还高的铜像。我不知其意:那座铜像的造型诡异得天马行空,在我看来甚至还有点狰狞,不过除了造型之外也无甚特别之处;不是什么魔器,也没有什么仪式意义,单纯只是一座景观雕塑而已。但她又像想起了什么似的,随即缩回了手,低下头垂下视线,像是看着台座上的铭文,嘴里似乎还小声嘟囔着什么话。

突然,她转过头来。
先是出人意料的惊愕表情,然后,飘浮着对上了我的视线。
空无一人的广场上,四目相对的时刻,世界突然一片安静。恍然间,所有空间与时间的喧嚣与沉默,在一瞬间尽数消失,仿佛宇宙洪荒再无他物,现世的一切都已无关紧要。如同天使无声地吹响号角,烟花在低空热烈绽放,纷飞的羽毛从天而降,渲染出闻所未闻的梦幻天地。脑子被隐隐发胀的兴奋填满,像空气被抽离一样,连正常呼吸都做不到。
在我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世界一定是只为她一个人创造出来的。」然后是,「那这世界一定是很美好的了。要不然,怎么能配得上她的存在?」

然后,她的脸一瞬间舒展开来。我看见了那个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微笑。
清澈得不可方物,灿烂得令人称羡。仿佛世界上一切残酷的事情都与她无关,什么苦难都未曾压在她娇艳的生命里。
随即,她的眼神终于定焦。她像个好奇的孩子一样看着我,她开口,「请问,你知道永续公转怎么走吗?」

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个时刻是一个关键的「契机」。
那一天本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之一,却因为她的出现而特别起来。听上去就像她是某种罪魁祸首一样。
不开玩笑,我也的确这么想过。万事万物都有其契机,而我一直执念于把它们追根溯源分辨出来:找得到,则理清脉顺;找不到,就是任凭事情的关键从脑子里溜走。
但我那时还没把这种感觉当回事。虽然这个不当回事的决定,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契机。总有一天,我会彻底后悔此时没有追究下去——
因为,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个少女马上就要变成一具满目疮痍地流着血的尸体,冰冷地躺在烂尾楼里未凝固的湿水泥上,度过这个万家灯火的节日夜晚。

Scrummble 发表于 2017-3-12 17:42

C2
尸体。
眼前是看不清形状的尸体。
少女以半侧卧半俯卧的姿态,静静地镶嵌在水泥地面之内。
血色从暴露在外的一半躯体蔓延开去,渗进半干的水泥里,晕染开来,如同上等的水彩画。而掩藏其下的另一半躯体,则像是后现代主义的浮雕一样,深嵌在水泥地面的中心——宛如浮在水面的冰山,以固定的形状动弹不得。
她还穿着我见到她时的那件衣服。而衣服之外的裸露皮肤——比如那张亲吻着水泥地面的脸——几乎都被水泥的强碱性所腐蚀,血肉模糊,无法辨识。她就像只不幸被冻在冰面上的水鸟一样,精致地粘连在毛坯的水泥表层,在初夏的亚热带城市,向我心里散发冰冷的寒气。
在这片未完工的剧场空间里,她就在舞台的中心背对着我。
只属于她的舞台,最终场的华丽谢幕演出。
原谅我,遇到这样的场合,总是特别想笑——不知为什么,脑子里就突然冒出来奇怪的比喻,比如「下凡的天使终于脸部着地」什么的——我在想什么啊?

在目睹尸体这方面,我也算是半个行家了。战场是个非常能锻炼人的地方。它能把那个见人断气就如天塌一般惊慌失措的你,施以残酷的进化。直到无论你看见如何支离破碎、血肉横飞的人体组织的碎块,都能面不改色地笑起来,然后继续做该做的事。比如当下我所需要做的,就是配合调查。仅此而已。
这不是什么恐怖片场景。战争已经结束了。我站在我祖国的土地上。已经没有生命危险。我这么反复对自己说。
我侧过头。手上冰冷的手铐轻微作响,像是在提醒我它的存在——毕竟我现在的身份还是「重要的嫌疑对象,至少是名义上」,佩加索斯——那个把我带过来的大块头——是这么说的。
不过他似乎已经忘记了我的存在。他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一边看着一份字迹潦草的笔记,一边听着周围的人汇报情况。
帕特里修斯·“佩加索斯”·霍华兹,木域少将。曾为统领布洛克利军政府的全权特使,现在是警务厅的负责人。该怎么形容这个人呢?任何人,见到这个家伙,都不可能不感到压迫与紧张。那是个两米多高的大个子,五官深刻坚毅,身型壮硕无比,如同一座行走的山脉;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一条腿一瘸一拐,外露的每一寸皮肤都有风霜的痕迹,伤疤多得像是勋章展览。
「报告长官,现有的情报都在这里了。」负责交接的低级警员只在那里唯唯诺诺,在他的长官面前大气也不敢出,「死者名为朱蒂斯·马基诺,十七岁,土域苏洛姆人。发现地点为江滨步行街上,新近开始施工的文化复合建筑内,一层大剧场的主舞台里。死状难以辨认,死因和死亡时间都有待查明——尸体粘在地面上,固定得死死的,没办法搬运,也没办法开始验尸。因为放假,法医到现场也不方便——不过据目测的腐烂程度来讲,死亡时间应该不晚于十二小时前。」
「那就是昨天午夜。」佩加索斯的语调保持着一向的沉稳,总能令人怀疑他是不是其实是具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是的。发现尸体是在今天早晨,是这片工地的工头——虽然是在赶工期,但因为节日的关系,他本来已经遣散了大部分工人,只留了最低限度的工事人员——但他害怕昨晚值班的守夜人喝多酒误事,于是一早就来督工。那个守夜人倒是完全没有喝酒,也没擅离职守,但命案还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了。经过这种打击,整个人都没正形,讲出来的话也都颠三倒四的——」
「控制起来了吗?」
「这请您放心,两个人都羁押在局子里。但都一句话都问不出来;这非常可疑,他们硬说这里昨晚一个人也没见到过。但这尸体又——您瞧,总不可能凭空——」
「意思是说,这片工地所有的出入口都没有目击到人员进出?」
「是的——」
正在这时,另一名警官远远跑过来,手里还挥舞着一叠纸。
「监控录像已经调阅完毕!所有出入口都完全没有人员进出的迹象!」
「这就奇怪了。」佩加索斯皱了皱眉,「而且据先前的报告,魔能监测也没有任何痕迹?」
魔能监测仪。由亚历山大·里克发明,木域近百年来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之一。能够监测到附近任何已知的魔法活动痕迹,连魔法使用者是谁、魔器是哪间工厂制造,都可以进行追踪。准确率是百分之百——世界上已知的唯一一种破解法,理论上根本不可能有参与这起事件的可能性。
「是。这是最奇怪的地方。」警员小心翼翼地环视四周,「事发的时候,这间剧场本来是锁闭的状态,所有门窗都没有被进入的痕迹。按理说,没有空间移动或者念动悬浮之类的技术,人类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在里面的——更别提杀人了。但魔能监测居然什么记录都没有,也没有坏掉,还能监测到远处魔能焰火的痕量余波——这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我知道了。还有别的情况吗?」
「有。值得一提的是,四周的地面,从舞台,到我们站着的剧场地面,甚至一层所有的走廊里,都是未干的湿水泥。」
「赶工期,是吗……」
「对。若是行走在湿水泥上,必然会留下可以检出的痕迹。如您所见,眼前的尸体也正是陷在湿水泥里。没有能够绕开水泥进入的地方。」
「所以,你的意思是——」
那个下属还没来得及开口,另一个声音猝不及防地如洪钟般响起。
「是的,这是密室杀人!」

大厅的门突然被打开。佩加索斯转头望向来者,定睛一看后,露出一脸嫌恶的表情。「你来干什么?」
「是我啊,克莱森·莱凯昂,您最忠实的支持者——」来者脱下帽子,做了个很浮夸的俯身礼。
那是个正值壮年的英俊壮汉。笑意盎然,发色金得耀眼,和凶杀现场阴郁的气氛格格不入。他那身崭新的木域警察制服,胸前鳞次栉比的徽章闪闪发亮,随着动作互相撞击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不过,无论是谁,只要站在佩加索斯前面,就一定会在气场上被压倒。我带着些许兴致看着眼前这个人。克莱森显然也不例外,而且他肯定有这个自觉;但他居然还能在如此威压之下谈笑风生,也是一种很罕有的本事。
「——不过到今天为止了。」他话锋一收。「我是带着领地议事会的正式委任状来的。从现在起,我已经成为新任的布洛克利临时政府警务厅长,正式接您的班。」
他脸上意气风发的表情让人一阵反胃。难怪这个人从一开始就这么耀武扬威。佩加索斯面露不悦,没有开口。
「恭喜贺喜,您可以回到您的军部养老了!」克莱森洋溢着微笑继续说着。「再也不用碰这种烂摊子——顺带一提,退休晚宴您是喜欢吃本地菜还是木域菜?两种我都有认识的名厨喔。」
「你在说些什么鬼话?」佩加索斯皱着眉头,「开玩笑也有个限度。我才三十八岁,让我退休?你不觉得你自己说的话有点冒犯了吗?」
「是吗?」克莱森刻意地眨了眨眼睛,「抱歉,抱歉,不过我是真心实意的在祝贺您。多好啊,不需要再跟暗杀啊,死尸啊,突然跳河啊,大逆转的官司啊之类的打交道——更何况您好像哪一件都没有处理好。您瞧,这不是又出现新案子了吗?我个人还是很支持这个任命的,也许能给低迷的布洛克利治安状况带来一些转机。」
他的笑容十分扎眼,无可指摘,但又微妙地令人反感,找不到源头。也许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那些谄媚疯狂的大人?
「你说够了吗?」佩加索斯小声低吼,但好像对方完全没听见。
「其实,如果您跟您的同侪一样,会点基本的预言术的话,应该早就能预料到会有这一天的吧?——抱歉,我好像忘记您从来没有上过占卜学课程了。您瞧瞧我,就是这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他装作不经意地抬起手表,低调的银色款式繁复无比。「呃,看来我没时间再聊这种家常了。还有案子要处理,对吗?助理,麻烦你给我的前任看一下任命书。」
克莱森用一个很浮夸的手势指使他的下属,然后边说着话边朝外走。「喔对了,您要是闲着的话,可以帮我应付一下媒体。啊,他们非要跟来的,我也没办法。」
那家伙在门口顿了一下。「回见,期待在您的退休宴会上再度见面!市长大人也一定会赏光的——」话音刚落,随即闪出门外不见人影。
与此同时,入口处突然一阵喧嚷,如潮水般涌进的是——
「您好,请问能跟我们说说案发现场的情况吗?」
「据说这是密室杀人?有根据吗?」
「我们布洛克利的治安还值得信赖吗?警方能保证一般市民的安全吗?」
「有消息称佩加索斯先生您马上就要退休了?要不要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分享一下感想?」
「有那么多未破的案件和失败的抓捕行动,您觉得您的任期还算成功吗?」
「在您任期的最后一天,正好闹出这样耸人听闻的杀人案件,是不是可以认为是对您任职期间的一个不怎么光彩的总结?」
长枪短炮瞬间挤满了这个还挺宽敞的大厅,把入口挤得水泄不通。每个记者都想抢占最好的拍摄位置,每根话筒都在竭力向前伸,排成了艺术插花般的摇弋图案——警员们本来就人手不够,还要拼命维持秩序,各个面露菜色。
「……我就知道是这样。那家伙想看我出丑已经很久了。这机会简直天造地设。」佩加索斯咬牙切齿地小声说。
「不好意思!请不要在这里采访!你们这是在破坏现场!请遵守秩序!我们之后会召开发布会的——」
但警员单薄的人墙根本撑不住记者们的洪流,维持秩序的声音里几乎带着哭腔。
「可是新任警务厅长不是这么说的!他让我们随意采访,说佩加索斯长官一定很乐意分享新消息!」
「而且反正他现在也卸任了,讲话都不算数的,我们怎么知道他的意见是不是现在的警务厅的意见?我们不会走的!除非你们让真正管事的人来!」
我看看左边,佩加索斯正在强忍怒火。又看看右边,那个名叫朱蒂斯的少女,依然在水泥地面上保持着一以贯之的姿势,像是事不关己,又像蛮不在乎。对,死人的确是不用再操心任何事的,烂摊子都丢给这些在世的人处理就好了——这样想来,被人谋杀是不是其实算是件好事?
不,我为什么会这么想啊。
「算了……需要离开这里吗?」我小声道。
「这就是你的想法?也太没定力了吧?」
佩加索斯转过头面向我。看他的表情,我有种预感,自己即将成为他新的出气筒。
「逃跑是只有弱者才会做的事。我们就在这里,哪里也不去。就是现在,把你所知道的全部讲给我听——就在这里。」
他瞥过头看了眼身后。记者们已经如蝗群过境一般冲上了舞台。闪光灯把浸透鲜血的雪纺单衣照得反光,干涸血肉的颜色显得触目惊心了起来。能听到有人开始呕吐的声音。
「不用管那些社会毒瘤——媒体垃圾。你尽管说,我都能听清的,听力还没那么差。」
「呃,我所说的话……不需要录音吗?」我小声说。
但他好像完全没在听我说什么,只是自言自语着:「我早就知道,我会有被架空的这么一天……行政和军部的党争内斗,永远都不会结束……文官们觊觎军部的权力已经够久了,现在也该是他们收网的时候了……而我这个军部的『接收代表』,自然就是被清算的第一顺位优先。呵。」
警员们挥舞着电锯和电钻冲上前去,记者们吓得花容失色纷纷退后。随即他们开始旁若无人地切割尸体所在的那片水泥地。尘土四散飞溅,终于给记者们逃离现场一个绝佳的借口。
「就算他们把我隔离在外,取消我的权限,甚至故意拦我的路,我也要独立调查。那群废物,没人比我更知道他们一个个有多没用。」
我盯着他的眼睛。好吧,他总是知道如何令我无计可施。
眼前这个块头大到顶天立地的汉子,早就习惯了战场,早已经知道怎样伪装出不屑一顾的表情,但内心的不甘和被激起的斗志,总能被人看得一清二楚。越被禁止,就越要以身犯险,这就是他的性格。在这样的状态下,任何的挑衅都会被视作敌对的先兆。
当然,我也是知道的:如果我说一句「嗯?我有什么必要受到您的审讯吗,前·警务厅长大人?」,就能百分百反击成功,兴许还能全身而退。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如今的状况下,同样不受主流欢迎的我们,几乎像是某种脆弱的同盟。
「好吧,我配合。」我盯着手腕上的银色扣环,佯作无可奈何的语调开口。

lcn 发表于 2017-3-12 23:14

竟然更新了!!!

千里茜 发表于 2017-3-13 10:02

本帖最后由 千里茜 于 2017-3-13 10:04 编辑

针对顶楼的问题。我只想说范达因二十则第18则:
十八、在推理小说里,犯罪事件到最后绝不能变成意外或以自杀收场,这种虎头蛇尾的结局,等于是对读者开了一个不可饶恕的大玩笑。要是有人买了这本书,发现里面的内容全是骗人而要求退钱的话,任何公正的法院都会站在他那边,而将这位欺骗了忠实读者的作家予以严惩。

不不不,等一下,我有个问题。第一个水泥问题算自杀吧,我看了半天应该就是指死者=凶手吧

Scrummble 发表于 2017-3-13 18:04

千里茜 发表于 2017-3-13 10:02
针对顶楼的问题。我只想说范达因二十则第18则:
十八、在推理小说里,犯罪事件到最后绝不能变成意外或以自 ...

不,连自杀都不算,因为是诈死,也就是根本没死
说起来现在谁还care这种守则啦……

千里茜 发表于 2017-3-13 18:39

Scrummble 发表于 2017-3-13 18:04
不,连自杀都不算,因为是诈死,也就是根本没死
说起来现在谁还care这种守则啦…… ...

诈死...我觉得诈死和自杀对我个人来说是最不能接受的推理作品结局了...所以全部成为F那个结局我也是觉得扯淡的不行。不过当然,倒没说你的诡计有什么问题。诈死的话确实就说得通了,只是有不少和我这种抱着本格推理不放的人不大喜欢而已

Scrummble 发表于 2017-3-13 18:48

千里茜 发表于 2017-3-13 18:39
诈死...我觉得诈死和自杀对我个人来说是最不能接受的推理作品结局了...所以全部成为F那个结局我也是觉得 ...

实际上这个案件里面的确是有人死了的啊,只是身份上作了个诡计处理罢了,反正也是当杀人案破的不是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侦探作品,密室作案手法探讨【更新正文成品第一、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