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体思】研究动画的最终形态是作画研究吗?
本帖最后由 HOLIDAY 于 2016-10-11 11:49 编辑对一部动画的探讨,纯情感上的抒发(喜爱、批判)和对作画方面的研究(几拍几、几渲几)两者有高下之分吗?
纯感文是否还有市场?观众是否更习惯于对专业理论表示叹服,而对似乎人人都能写出的感想文不屑一顾?
不知道诸君对当前环境风向的看法如何。
——————————————————————————————————
更新整理一下
非常感谢各位的热烈讨论,这里大概地整理一下个人的理解:
作为欣赏、评论动画的一方,单单把评判方向定为“感性体验”和“作画分析”是片面的,而且两者都有更深层的东西可供挖掘远非终极形态。动画和电影比较相似,以视频音效为媒介刺激感官传递信息,叙述手法、剧作结构、镜头运用诸如此类的 视听语言 是相近的,不同的是动画演出会有一些独有的习惯和手法(或许较实拍更为方便?)
然后有坛友提出对动画的细部研究,最终会导致忽略动画本身,丧失初心。我能否理解为还是应该回归对动画本身的“感性体验”?感觉这就涉及到我们为什么喜欢动画了。
另一点就是写动漫感文的门槛太低,无需数据、理论支持,虽说是主观性质的东西,但是夹杂太多私货甚至影响对作品质量的客观评判,然而往往观众(粉/黑)又对这种具有强烈倾向的文章喜闻乐见,输出的高质客观的文章反倒被埋没了,打击了作者的积极性,从此恶性循环。这也牵扯到了观众的素质、审美水平。
然后还有坛友的观点就是完成从“研究者”到“创作者”改变。
从评判的一方转变为价值的创造者、输出者,比如动画师、原画师、监督、监督、编剧、制作人等等。私以为虽然两方讨论关注的东西是相同的(动画的各方面),但是所处位置的不同也会导致判断的出发点不一样。举个例子,之前关注了某国产GALGAME,产品出来之后效果不尽人意(一些比较明显的细节错误就像根本没做过校对一样),和制作组的人交谈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作为一个玩家,我关注的是作品本身的素质,横向对比的是国内其他的GALGAME,查找的是剧本作画演出声优上的优劣,制作方更多关注的是成本方面的控制,以及控制在这个成本内能拿出什么品质的作品已经足够优秀了。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我想表达的是评论人与制作者并非是进阶与否的关系,而是与屁股所坐的位置有关,大概都有存在的价值。
再次感谢,如我的理解有误或者有不同意见还望指出。
——————————————————————————————————
一开始标题不怼一点怎么吸引人来啦有质量的地方不多,确实是想听听诸君的看法
楼主可以多想想为什么 感文也可以写得好看啊,然而大多都只是在矫情而已 是。 不是成为业内嘛.. 没一丁点干货批判个东西你觉得有说服力么 哈?我认识的看动画的,最后都变成只喜欢prpr妹子的萌豚了 人有两条腿,不能一根粗一根细……呃,第三条腿另说 Channel 发表于 2016-10-10 00:06
多写
+1 本帖最后由 千本blur 于 2016-10-10 00:16 编辑
喜欢独自看的成为作豚
喜欢看动画也要赢的成为销量厨
两个都不喜欢的成为声优偶像厨 几经争论,还捧出我舅舅是动画公司的人,还不如直接@当集原画来得快 大概我也不是就单纯把二者分了个水平高下,只是想提两个方面,就好像作家和学者两个方向,可能比喻有不恰当的地方。
----发送自 Xiaomi Redmi Note 3,Android 5.0.2 这种视频媒体真要研究也是研究镜头和故事,研究作画纯属闲得,作豚到底也只是豚 低商体 发表于 2016-10-10 00:14
作豚很注重交流的
但是国内作画爱好者,一人数少二身不在其中,接触的信息很有限啊。而且,专业点的东西,和古典音乐一样,自己欣赏可以,讨论起来就是很没劲。 明明是自己画。 是萌豚 【以下纯属脑洞开玩笑,勿当真】
喜欢动画
→
深入研究动画
→
怀抱梦想进入业界/圈内想做点什么
→
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心灰意冷
→
进而成为以前自己所不齿的“体制内”的一员,成为像3000、bishi那样出身于宅,最后反过来鱼肉宅宅最狠的人←NEW! 原画师这种动画民工的价值被作豚无限放大,还真不如眼里只有资本的壳豚呢 钢针不是演出厨吗 是动漫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