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奥斯·克斯拉 发表于 2016-6-28 10:18

Ancient Sin 发表于 2016-6-27 22:49
应该说全世界的文艺作品都喜欢血统论,真无血统的主角其实挺少的。反正印象大多是要么一开始就知道有血统, ...

增加戏剧冲突便于故事的展开,最典型的就是龙珠的赛亚人袭来篇和未来少年篇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6-28 10:23

桑海游子 发表于 2016-6-28 08:51
小说需要密度,大多数作者没有写好主角成长过程的能力,那就只有给主角认个祖宗方便描写主角爆发式成长

权 ...

可是抱着“这个世界这样是不对的,如果我能改变我就改变这个世界,如果我不能改变我就毁灭这个世界”

这样的主角不都是被当作了中二么

桑海游子 发表于 2016-6-28 11:30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6-28 11:35

桑海游子 发表于 2016-6-28 11:30
因为毁灭世界本身就是个大写的中二啊。再说了,要改变世界,先得改变自己,心余力绌却又夸夸其谈,不被人 ...

那么草根报团大战血统的作品,应该也不少吧

桑海游子 发表于 2016-6-28 11:42

typeunknown 发表于 2016-6-28 11:53

resetup 发表于 2016-6-27 17:44
既然很多看似强调努力的JUMP系少年漫其实骨子里是血统论,那有没有什么作品是明目张胆强调血统天赋和努力无 ...

gs美神 六道冥子

ahsammas 发表于 2016-6-28 14:22

应该是肥宅的选择,因为都想着无论怎么努力都超不过别人,大家都努力或都不努力的话水平一样也不好选拔,整天打来打去都争不出什么,干脆就让血统论决定了

ayair 发表于 2016-6-28 14:51

萨拉丁 发表于 2016-6-28 14:56

贝希摩斯 发表于 2016-6-27 10:36
中国人里喜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的肯定不比血统论者少

平民出身的刘汉和朱明前几代皇帝都处在深刻的认同危机里,别扯了。

Redis 发表于 2016-6-28 15:17

Redis 发表于 2016-6-28 15:24

cl776 发表于 2016-6-28 16:18

日本的血统论是结果论,伟人的后代必然在其所在世界观下,主流能力远高于普通人。

中国、西方的血统论是名声、威望

妖刀 发表于 2016-6-28 17:38

eternum 发表于 2016-6-28 17:56

yy19 发表于 2016-6-28 18:21

wangandh 发表于 2016-6-28 18:26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7 22:32
说只是日本人喜欢血统论的大概武侠小说看得少吧。
国人是最喜欢血统论的了,“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 ...

so某黑雪公主到底是不是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6-28 18:35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18:40

wangandh 发表于 2016-6-28 18:26
so某黑雪公主到底是不是

不是啦。其实看设定就知道了:
黑雪姬的父母对十几岁的女儿一个人独居这件事根本就不管不问。
姐姐白雪姬明显是个神经病,各种设计陷害自己的妹妹黑雪姬。
能进入加速世界的条件是必须从出生开始就佩戴神经元连接终端,而这个终端意味着父母长期无法照看孩子等原因。
总之就是家庭问题十分严重,看了上面这几点你还觉得这缺德父母会是桐人和亚丝娜吗?

九十九忍 发表于 2016-6-28 19:22

拿自己幻想的日本对比自己幻想的祖国

阿萨托斯 发表于 2016-6-28 19:33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19:41

wangandh 发表于 2016-6-28 20:22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18:40
不是啦。其实看设定就知道了:
黑雪姬的父母对十几岁的女儿一个人独居这件事根本就不管不问。
姐姐白雪姬 ...

虽然我也不感冒这个父女说……

但是要说缺德父母么,也许还真有可能

laoism 发表于 2016-6-28 20:28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20:45

wangandh 发表于 2016-6-28 20:22
虽然我也不感冒这个父女说……

但是要说缺德父母么,也许还真有可能

黑雪姬的家境不是桐人那种普通人奋斗个十几年就行的。这点就排除了

Gottfried 发表于 2016-6-28 21:22

南宮凝香 发表于 2016-6-28 21:25

laoism 发表于 2016-6-28 20:28
你说的有一半对。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我的#51…

结果是啥不用说了吧。


祖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結果還是要扯一個奇幻出生背景..........

chickenhead 发表于 2016-6-28 21:29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20:45
黑雪姬的家境不是桐人那种普通人奋斗个十几年就行的。这点就排除了

本子娜不是有錢人嗎?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21:47

chickenhead 发表于 2016-6-28 21:29
本子娜不是有錢人嗎?

但桐人就算跟亚丝娜结婚也不是入赘性质呀。以他的性格也不会去厚着脸皮靠岳父母家过上奢华生活的。
记得桐人最后是想当游戏制作者的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6-28 21:51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21:47
但桐人就算跟亚丝娜结婚也不是入赘性质呀。以他的性格也不会去厚着脸皮靠岳父母家过上奢华生活的。
记得 ...

工作很忙的中产夫妇也可以啦,不过他俩的性格不会对女儿不理不睬
当然狗血的设定成遭遇感情问题而对女儿不理不睬也可以……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22:02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6-28 21:51
工作很忙的中产夫妇也可以啦,不过他俩的性格不会对女儿不理不睬
当然狗血的设定成遭遇感情问题而对女儿 ...

嘛,以川原砾的性格怎么可能写成那样,非要脑补硬掰成那样就太强行了吧。再说这也不符合桐人亚丝娜的性格。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6-28 22:04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22:02
嘛,以川原砾的性格怎么可能写成那样,非要脑补硬掰成那样就太强行了吧。再说这也不符合桐人亚丝娜的性格 ...

那基本上就不是了啦

不过这东西也说不好,万一最后吃书就搞笑了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22:11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6-28 22:04
那基本上就不是了啦

不过这东西也说不好,万一最后吃书就搞笑了

但是没有吃书的必要啊?如果把黑雪姬强行改成桐人女儿,从设定上来说等于毁了桐人和亚丝娜的形象不是吗,完全没好处啊。
而且就像我前面说的,日本人不爱搞续作主角是前作主角子女这一套的。比如骡子在小说里有个逆天的牛太普儿子,但官方到现在都没给他写个故事。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6-28 22:12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22:11
但是没有吃书的必要啊?如果把黑雪姬强行改成桐人女儿,从设定上来说等于毁了桐人和亚丝娜的形象不是吗, ...

或许吧,全卷结束再回头看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6-28 22:12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22:11
但是没有吃书的必要啊?如果把黑雪姬强行改成桐人女儿,从设定上来说等于毁了桐人和亚丝娜的形象不是吗, ...

或许吧,全卷结束再回头看

阿姆罗・雷 发表于 2016-6-28 22:17

sjstephen 发表于 2016-6-28 22:12
或许吧,全卷结束再回头看

嗯,不过我觉得大概最后揭晓黑雪姬的父母也就是普通人罢了。倒是潇洒不羁的土叔才最有可能跟桐人扯上关系

laoism 发表于 2016-6-28 22:30

村雨零 发表于 2016-6-29 02:15

本帖最后由 村雨零 于 2016-6-28 20:17 编辑

妖刀 发表于 2016-6-28 10:38
中国是家族观念,不是血统观念,两者我觉得差距很大,请不要混在一起谈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了你国/你汉/你赵不重血统、不好攀亲的错觉?  国初宋江南归附时,瀛国公幼君也,入都自愿为僧白塔奉诏居甘州山寺。有赵王者因嬉游至其寺,怜国公年老且孤,留一回回女子与之。延祐七年,女子怀娠,四月十六日夜,生一男子;明宗适自北方来,早行见其寺上有龙文五采气,即物色得之,乃瀛国公所居室也,因问:“子之所居,得无有重宝乎?”瀛国公曰:“无有。”固问之,则曰:“今早五更后,舍下生一男子耳。”明宗大喜,因求为子,并其母以归。(权衡《庚申外史》)
  皇宋第十六飞龙,元朝降封瀛国公。
  元君诏公尚公主,时蒙赐宴明光宫;
  酒酣舒指爬金柱,化为龙爪惊天容。
  元君含笑语群臣,‘凤雏宁与凡禽同’;
  侍臣献谋将见除,公主夜泣沾酥胸。
  瀛公晨驰见帝师,大雄门下参禅宗;
  幸脱虎口走方外,易名合尊沙漠中。
  是时明宗在沙漠,缔交合尊情颇浓;
  合尊之妻夜生子,明宗隔帐闻笙镛。
  乞归行营养为子,皇考崩时生甫童;
  文宗降诏移南海,五年仍归居九重。
  壬癸枯干丙丁发,西江月下生涯终;
  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赵氏何其雄。
  维昔祖宗受周禅,仁厚绰有三王风;
  虽因浪子失中国,世为君长传无穷。(余应《读虞集草庚申诏漫述》)
  此诗叙元顺帝为瀛国公之子,乃闽儒余应所作也。(余应,字则亮,政和人;私淑朱文公之学,以礼自律,事继母与处继母弟,以孝友称。洪武初,荐明经,起为儒学训导,迁留守,司知事。越三载,坐公文不式,免归,执父丧一依文公家礼,邑人称曰孝友先生。)其诗有“壬癸枯干丙丁发”之句,盖壬癸为水,丙丁为火,元以水德王,而宋以火德工也。又云“西江月下生涯终”,故老相传,顺帝北遁,殂于应昌,仓卒取西江寺梁,以供梓宫之用;梁间隐隐有字,亟视之,乃《西江月》一调,有“龙蛇跨马乱如麻,可汗却在西江寺”下之句(或云太保刘秉忠所作),故应云尔也。考之于史,瀛国公以德祐丙子降元,时年六岁;后十有二年为至元戊子,瀛国公学佛法于吐蕃。又二十八年为延祐丙辰,仁宗命明宗出镇云南,明宗不受命,逃之漠北;其与瀛国公缔交,盖在此时也。妥欢帖睦尔以元统癸酉即位,是为顺帝,时年十四;其生在延祐庚申,上距丙子凡四十四年,而瀛国公年始五十矣——应之诗或有征也。史又云

“文宗以上乳母夫言‘明宗在日,素谓上非其子’黜之江南,召奎章阁学士虞集书诏。”

播告中外而不言顺帝为何人之子,盖讳之也。予年二十时,赴江西乡试,于馆人家见《乐府》一帙,内有《沙漠主》一篇,云杨廉夫所作;予方从事科举之业,不假录,但记其篇末句云:

  “吁嗟乎!凤为鸠,龙为鱼;三百年来龙凤裔,竟堕左衽称单于。”

又识其后云

  “宋太祖之德至矣——肇造帝业,不传诸子而传诸弟;太宗负约,金人之祸举族北迁,而太祖之末孙复绍大统,有江南者百余年,为元所灭。而瀛国公之子,阴纂元绪,世为漠北主。天之报太祖一何厚哉!”

其言颇与应合。近考《铁崖乐府》无此篇。岂出于假托耶?新安程克勤录此诗示予,因具疏予所闻见者以广异闻云。(何乔新《跋闽人余应诗》)
  子幼时,闻诸先生与先君言:

  “宋幼主北迁,元降封为瀛国公。一夕,世祖梦金龙舒爪缠殿柱;明日,瀛国公朝,立所梦柱下。世祖感其事,欲除之,谋诸臣下;瀛国知,惧,遂乞从释,号合尊大师,往西天受佛法,获免。过朔北扎颜之地,谒周王(即明宗),见瀛国后罕禄鲁氏(名迈来迪,郡王阿儿厮兰之裔孙也),明宗爱而纳之;未几,生妥欢帖睦尔。后有言于文宗,谄曰‘明宗在朔漠之时,素谓非己子’,遂两徙高丽、海岛,寻移广西。文宗崩,丞相燕铁木儿请于文后卜答失里,立太子燕帖古思;后不从命,立明宗次子亦邻质班,是为宁宗。宁宗崩,燕铁木儿复请立燕帖古思,后曰:

‘吾子尚幼。明宗长子妥欢帖睦尔在广西,年十三矣。’

乃命中书右丞阔里吉思,往广迎之。至良乡,燕铁木儿既见,具陈迎立之意;妥欢帖睦尔幼且畏之,一无所答,于是燕铁木儿疑之。适太史亦言‘不可立,立则天下乱’,遂不果。文后视政一年,燕铁木儿薨。学士虞集上封事,不肯草诏;文后与大臣及学士巙巙等,定议立侄妥欢帖睦尔为皇帝,且诏尊文后,曰:

‘燕铁木儿犹怀多端,迁延数月,天殒厥躬。永惟皇太后后其所生之子,一以至公为心,亲挈大宝,畀予兄弟迹其定策两朝,功德隆盛……’

  “帝以虞集之上封事,乃曰:

‘唵咱饿秀才,怎么知我家事?’

集惊惧丧。明帝立之八年六月,撤文宗庙主,徙文后幽于东安,放其太子燕帖古思于高丽,中道谋杀之。”

  呜呼!顺帝享国实由文后,然听谗臣之言,遂至母子被害。夫宋待柴世宗之后代,居显官,详见史册;而瀛国孤儿寡妇,元君忍不相容也。瀛国居燕八年,因杀文丞相方给衣粮,此待之薄甚;迨感梦有疑,瀛国逆知,假往西天,又遇周王,夺其后而生顺帝;以明宗朔漠之言观之,明为遗腹也,而天不负宋而又享国之久。然顺帝之负文后,岂其少恩哉?国祚之归于大明,宜矣。予归老于家,或诵虞文靖公诗所纪瀛国之事,因而有感,遂并书旧所闻者,使知宋三百年之德泽不泯也。如是,顺帝幽文后,杀其太子,此天使宋之遗孽,灭元之报复也。

  永乐十年五月十八日,我太宗文皇帝御武英门,命内官李谦、王吉于古今通集库取宋列帝遗像,命臣忠彻及画士百户徐英观之。上笑谓忠彻曰:

“宋太祖以下,虽是胡羊鼻,其气象清癯,若太医然。”

  十九日,上复御武英门,命臣忠彻同内官王吉看元列帝像,俱魁伟雄迈。上曰:

“都吃绵羊肉者。”

及观顺帝像,顾谓臣忠彻曰:

“唯此何为类太医也?”

忠彻斯时承命未实,俯首莫对。今蒙赐老田里,得以历考宋元史传,暨元学士虞集所作第十六飞龙之详,果符太宗文皇帝之言,感念圣鉴之明,愧当时不能对此为恨,庸书以俟秉笔者补之。(袁忠彻《符台集》)
  宋太祖建隆庚申受禅后,闻陈希夷“只怕五更头”之言,命宫中转六更方严鼓鸣钟,太祖之意,恐有不轨之徒窃发于五更之时;故终宋之世,六更转于宫中,然后鸣钟;殊不省“更”“庚”同音也。至理宗景定元年,历五庚申;越十七年末,宋亡,而希夷“五更头”之数信矣。到元朝延祐年庚申,而至正帝生;帝乃宋少帝赵显子(详见后录),我大明兵入燕都,遁去,当时人只呼庚申帝(观刘尚宾集《庚申帝大事记》是也),后方号顺帝云。由此观之,则宋祖命转六更之言,益信不爽。……宋太祖与陈希夷论国祚五更六更之事,予述之篇首矣;而六更之说未竟,兹毕其说。尝闻先大父南山先生曰:

  “永乐间,一日谒尚宝袁公,公曰:

  “‘昨日同太监二人侍上位,看历代帝王象。看到宋太祖,上曰“果然面方耳大”,又曰“真宗而下诸象,清楚如今时太医样一般”;看到元世祖,上曰“北人南相”,看顺帝像,又曰“此又如太医样,何也?”不能对而退。’

  “大父答曰:

  “‘公尚不晓此耶?昔宋幼主显之妻有娠,元明宗见貌美悦之,乃生顺帝也。’

  “尚宝因叹不得以此对为恨,仍备述于《符台外集》。”

而不明大父所云;近观叶文庄《水东日记》载一诗云“皇宋第十六飞龙……世为君长传无穷”(但此诗不知何人作),则顺帝实幼主所生,其生之年大德七年庚申岁也。由此言之,则太祖六更之言既不爽,而容貌之类又不诬;天道元默,历数莫逭,有若此夫。(黄溥《闲中今古录》)

阿虚家的三味 发表于 2016-6-29 02:25

血统论简单好用呗,不用血统开挂就要大费周章想怎么练级,怎么捞好队友,怎么玩阴的,流水线产品哪来那么多有能力的

村雨零 发表于 2016-6-29 02:35

本帖最后由 村雨零 于 2016-6-29 11:23 编辑

南宮凝香 发表于 2016-6-28 14:25
祖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結果還是要扯一個奇幻出生背景..........醒醒,你颠倒了装逼手段的歧视链。
如果你认为在家谱的开头写“奇幻小说”(笑)和在家谱的开头乱认野爹一样恶心,那我就不得不满怀恶意地认为,你和万斯同之流的认野爹爱好者是(ry

结夜野棠 发表于 2016-6-29 07:41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冻鳗中的血统论来源于广大肥宅的选择还是财阀的隐性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