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彩飞舞
发表于 2016-4-30 01:24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01:31
流彩飞舞
发表于 2016-4-30 01:51
wbtsy
发表于 2016-4-30 01:55
喷了。讨论vcd机可以去数码区讨论。得出结论以后再回来...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02:04
流彩飞舞
发表于 2016-4-30 02:15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02:19
等边三角形
发表于 2016-4-30 02:23
太极八爪鱼 发表于 2016-4-29 22:48
按设定第三部飞机不合体,alpha各种数据打不过vf1。加上beta也就和yf4相当,这是robotecj设定,不是macros ...
来,你要的设定。
说得很清楚,VF-1是一代机,Alpha是三代机。
数据对比的话战机模式速度是VF-1高,保护神和战斗员模式速度则是Alpha高,火力也强。
你也知道啊,这是太空堡垒的设定,不是超时空要塞和机甲创世纪,很好。
所以,无论原本超时空要塞和机甲创世纪的设定是怎样,美国人都可以不管,而是编写自己喜欢的设定,对不对?
美国人想要的话,当然可以把Alpha的每一项数据都设定得比VF-1高,但他们没这么做。
那么只能说明他们认为这样是合理的,次世代并不需要任何一项都超过以前的,只要综合战斗力优越,那就有采用的价值。
科幻片拍了很多的美国,他们当然知道该怎么编。
你又对导弹舰装甲不如战列舰故意卖傻是吧?前者吊打后者,需要前者每一项都超过后者吗?
F-22最初难道想缺氧吗?显然不是,但就出现了这种问题。
是的,现在F-22解决了,但你以为武器研究史上每一种武器都是解决了所有问题吗?错。
有所谓的问题即某项数据不如旧型,但整体来看战斗力远远超过,我为什么不用?打仗就是能赢你即可。
型号: VF-1A 乘员: 1名飞行员
级别: 变形战斗机,具备太空飞行能力 质量: 13.3吨(净重)
战斗机模式
长: 14.20米 海平面最大航速: 1.40马赫
高: 3.80米 10000米高空最大航速: 2.71马赫
翼展: 8.30—14.80米 30000米高空最大航速: 3.87马赫
保护神模式
长: 11.00米 翼展: 8.30—14.80米
高: 8.70米 任何高度最大航速: 500公里/小时
战斗员模式
高: 12.70米 任何高度最大航速: 194公里/小时
深: 4.00米 最大步行速度: 160公里/小时
宽: 7.30米
武器装备:
· 1门3管55毫米机关炮,内置在一支枪中
· 1门轻型激光炮,安装在头部
· 2门轻型激光炮,安装在飞机前端(在传感器往上的地方,只限太空堡垒I号上的舰载机)
· 4个机翼挂载点(每边2个),每点可挂载:
- 3枚300毫米中程导弹
- 或者1枚(内侧)或2枚(外侧)533毫米远程导弹
- 或者1个装填有15发导弹的近距离散射的150毫米导弹发射器
型号: VFA-6I
级别: 变形战斗机,具备太空飞行能力
乘员: 1名飞行员
质量: 16.7吨 (净重)
战斗员模式
高: 8.75米
深: 5.25米
宽: 4.84米
任何高度最大航速: 312公里/小时
最大步行速度: 120公里/小时
战斗机模式
长: 10.25米
高: 4.60米
翼展: 8.20米
海平面最大航速: 1100公里/小时
10000米高空最大航速: 1900公里/小时
30000米高空最大航速: 3000公里/小时
保护神模式
长: 8.00米
宽: 4.84米
高: 5.72米
低海拔最大航速: 680公里/小时
武器装备:
· 1门三管80毫米脉冲光束炮位于枪袋中。也可以配置第二支枪,但这并不是标准装备
· 2门轻型激光炮位于机鼻
· 4枚78毫米近程导弹位于头部,加上后备总共为8枚
· 60枚190毫米近程导弹,装填在遍布全机身的单发表面发射器中
lesangel
发表于 2016-4-30 02:37
Cityrat
发表于 2016-4-30 02:54
我感觉好多人小时候都好厉害,我也就觉得怎么开始飞机变人,然后坦克变人,最后又飞机变人了
确实有突兀感,但那时候年纪小,接触的ACG作品也少,Robo几乎等于是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用今天的眼光批判未免也太马后炮了
等边三角形
发表于 2016-4-30 02:55
燃烬 发表于 2016-4-29 22:22
我有说太空堡垒不好看? 自己画靶子自己打很爽?
我说过【你说太空堡垒不好看】吗?
自己画靶子自己打,正好就是你。
前面,首先有人说太空堡垒是不同风格的故事组成的,怀疑能否做好。
于是我说超时空要塞也一样,后面的故事因为风格差异而有争议,被一些粉丝骂,甚至不承认。
结果你跳出来,质问我认同的多还是不认同的多,比例是多少。
我当然可以反问你啊,这一点上太空堡垒的比例又是多少?
你既然没统计过太空堡垒的比例,我有什么义务要帮你统计超时空要塞的比例?
反正超时空要塞后面的故事被一些粉丝骂,这是事实。
等边三角形
发表于 2016-4-30 03:09
燃烬 发表于 2016-4-29 22:22
我有说太空堡垒不认同?找出来。
呵呵,最开始是有人说,因为风格不同而遭到抵制的故事很多。
我表示同意,超时空要塞系列就是这样,前后风格差异大,新故事被一些老粉丝骂。
你跳出来说,人设差异大,机设差异小就行了。
我不同意,光是机设差异小就能得到认同?天真,否则那些骂新故事的老粉丝是哪来的?
结果你又问了,M有多少粉,有人不认同就是所有人都不认同吗?
我当然也可以问,R有多少粉,有人不认同就是所有人都不认同吗?
你不服吗?我不能这么问?我在这个帖子里的主要论点就是,很多所谓的问题,M和R都是一样,有错吗?
等边三角形
发表于 2016-4-30 03:35
本帖最后由 等边三角形 于 2016-4-30 05:01 编辑
太极八爪鱼 发表于 2016-4-30 00:25
vf1突入过快到地面以后机体都没问题。
就硬指标来看,最大推力alpha四个引擎加一块比vf1小,最大升限也不 ...
首先,Alpha在突入之前就有“我们必须马上穿过大气层,隔热装置能量已经消耗过大”台词。
换句话说因为战斗激烈能量早就不够了,根本不是正常情况,用这个来黑也太牵强。
然后突入时主角叫长官减速,长官回应只有这样才能躲开敌人攻击。
逃过猎豹的追杀,需要比逃过狼更快的速度,对吧?
VF-1和Alpha突入时面对的敌人不同,战局不同,自然为了逃命所需速度不一样,对机体的考验也就不一样。
再加上还有前面提到的能量问题,不能拿有没有事来强行类比。
论指标,你似乎只比飞机模式,不管战斗员和保护神模式?
弄清楚一点,科幻片虽然也引用现实科学,但显然不能全部都按现实来。
比如最常见的问题,现实世界人型萝卜没意义,但我们看萝卜片,那自然只能先默认该世界观下人型萝卜很有用,这是欣赏故事的前提。
前面贴了,战斗员和保护神模式Alpha数据比VF-1高。
萝卜片就别忽略人型状态的优势。
kknds
发表于 2016-4-30 05:11
卡奥斯·克斯拉 发表于 2016-4-29 23:07
按之前的冷战假说来解读,中国就是从苏联阵营反到西方阵营的,变形金刚和太空堡垒也是也是那个期间引进的 ...
说好的中森明菜呢,我觉得神似度更高啊?
kknds
发表于 2016-4-30 05:19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00:45
我看是有些只在本世纪玩过的小朋友在装疯卖傻吧
不是家里豪,就是对当年物价无知,何不食肉糜
我跳进VCD这个坑的时候98年在上高中,在校吃一顿中午饭收不到五块,几个同学基友一起不吃中饭也要凑钱买碟大家看的经历看来你是没有。
hein
发表于 2016-4-30 07:20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00:45
我看是有些只在本世纪玩过的小朋友在装疯卖傻吧
不是家里豪,就是对当年物价无知,何不食肉糜
你好,本世纪小朋友,只能卖老了,虽然我不如亲王老,不过还是想问几岁了,来s1几年了?
我大学的时候周围有好几个特级贫困县出来的动漫爱好者,不靠vcd看高达、看eva、看macroos,难道还用电脑看压缩盘?哦对了,大学前几年还在看动漫时代呢。
你要问我,特级贫困哪来vcd,我只能说你大概没有读过那些地方的初中和高中吧。你小学毕业?
燃烬
发表于 2016-4-30 10:12
等边三角形 发表于 2016-4-30 02:55
我说过【你说太空堡垒不好看】吗?
自己画靶子自己打,正好就是你。
那你就是承认我没有说太空堡垒不好看了? 那么麻烦你把自己的话吃回去好么?
燃烬
发表于 2016-4-30 10:18
等边三角形 发表于 2016-4-30 02:55
我说过【你说太空堡垒不好看】吗?
自己画靶子自己打,正好就是你。
那你就是承认我没有说太空堡垒不好看了? 那么麻烦你把自己的话吃回去好么?
卡奥斯·克斯拉
发表于 2016-4-30 10:40
月神9号 发表于 2016-4-30 00:27
如果你要说,这种不同社会对抗的剧情模式在其他时代也存在,不一定非要对应冷战,那也行吧,这看个人理解 ...
中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并倒向西方阵营。
Even
发表于 2016-4-30 11:53
Even
发表于 2016-4-30 12:09
遥照
发表于 2016-4-30 12:30
GlycineBLeumer
发表于 2016-4-30 12:41
壶中仙 发表于 2016-4-28 12:37
这个就回到了我之前说的河森为什么要把唱歌神棍化的问题上去了。
对剧情是不是合情理的判断标准,个人都 ...
觉得讲的很有道理。
永远忘不掉当年天顶星人第一次看到早濑和一条接吻时的反应,这一幕这关歌曲毛事呢?
初代的主题应该是战争与文明。
生于11月4日
发表于 2016-4-30 13:34
三本被打爆了,只能出二本科技兵种,气矿被限制了,只能出少耗气兵种。
为什么科技树必须发展呢?战时科技只能根据现有资源出吧。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13:35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13:37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13:37
遥照
发表于 2016-4-30 14:56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15:09
zhaoyanggolden
发表于 2016-4-30 15:13
……人家是真老,不是装的233
遥照
发表于 2016-4-30 15:34
月华刹那
发表于 2016-4-30 15:46
想起90年代那时候,一套高达的VCD都20多张盘呢。。。
我还买过两张台版超人学院OVA的VCD,25元一张。。。
ALENTR
发表于 2016-4-30 18:37
hein 发表于 2016-4-29 22:35
的确不是小数目,但是谁说一定要95年前看vcd动画?vcd动画大量流入中国开始传播是97年。你就算00年看那也 ...
是啊,北方城市、北方内陆城市、南方城市、南方沿海城市之间的资讯接受度在网络普及化之前简直就是各有各的世界。
在下广州的,78年人,印象中1982年便收看着每月20元的香港电视了(TVB、ATV及两个英文台四台),书报滩上更有着眼花缭乱的港版杂志,可以说在《电软》出版之前华南区大部分小朋友便知道了《五星物语》高达、变形金刚G2世代(在当时)等生僻物。录像带出现后更是一堆在92~95狂补《篮球飞人》《足球小将》长篇的暑假党。
说一个时间区分的指标,1991年中国上海台正式引进《奥特曼》,2004央视电影台正式播放《哥斯拉最终战役(日版)》,而早在70年代,香港就已经有因模仿电视节目《假面骑士V3》小童坠楼的新闻了。
ALENTR
发表于 2016-4-30 18:45
本帖最后由 ALENTR 于 2016-4-30 18:49 编辑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00:54
当然是98年,你看你又无知了吧
97年 Novell无盘DOS
慢着,兄台你那条平行世界线的?还名字记错了
1999年用WIN98你玩了《帝国时代3》
而且红警2可是2000年9月才出的……
另,95~98年沿海城市这边租动画VCD挺简单的,尤其团结的学生党。还记得一堆小学5~6年级,初中生凑分子钱租《同级生》《下级生》的日子。
ALENTR
发表于 2016-4-30 18:48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02:04
我那边占了大部分中国啊,我说的是全国大部分人都这样,有问题?
95年每2500人才一台VCD,一万三千人才一 ...
超要Zero国内最先带入门的媒体素《梦幻总动员》月刊!
网上有源至少得杂志出版两周之后的事。
huhu0007
发表于 2016-4-30 18:51
ALENTR
发表于 2016-4-30 18:55
遥照 发表于 2016-4-30 12:30
别理那种只会百度的小朋友了。当年过来的都知道在自己会租碟和进电脑房前,这些事物就早存在一段时间了 ...
可曾记得爱 曾发行过 陈慧琳 主唱的粤语版,当时国内亦有引进过(当然也被某些地区歌手国语翻唱了),所以仍是有机会在电视上听到曲子的。
再早点,就是酒井法子本人翻唱,国人传唱过的普语版《梦世界》了。
ALENTR
发表于 2016-4-30 18:57
theman1 发表于 2016-4-30 15:09
谁否定从电视台看太空堡垒了?瞎话张嘴就来的货色
国内的vcd普及起码都是97年后
再次强调,别拿改革开放的试点,及南方沿海城市不当国内
hein
发表于 2016-4-30 18:58
ALENTR 发表于 2016-4-30 18:37
是啊,北方城市、北方内陆城市、南方城市、南方沿海城市之间的资讯接受度在网络普及化之前简直就是各有各 ...
当年井底之蛙觉得上海好好啊,好多动画看,vcd普及也大,一进大学就被南方的同学吊打了,别说什么深圳广州的。佛山、株洲的都能吊打上海,我一个四川的同学都能看到翡翠台之类的,我这种上海的只能欺负北方的了……
ALENTR
发表于 2016-4-30 19:08
本帖最后由 ALENTR 于 2016-4-30 19:15 编辑
hein 发表于 2016-4-30 18:58
当年井底之蛙觉得上海好好啊,好多动画看,vcd普及也大,一进大学就被南方的同学吊打了,别说什么深圳广 ...
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而已……
华南不过是占了离“香港(至今仍然受着境外媒体法管制的奇葩地区)”较近的地缘之利,文娱信息的流通相对与东亚发达国家相当(在下感觉其实还是落后了半年至两年)。但上海北京毕竟国之重地,一旦信息渠道发展/开通起来便完全把华南的地利抹消,并持继拉近距离了。
80~90~00,这段特殊时期的信息优势与劣势,大概也就我们这两代人会记在嘴边,并唏嘘一下了……
另,能有自身见识受地区限制的自觉(说井底蛙太过了),人个体会,感觉才是网络讨论中的难得之一,毕竟现在度娘这么方便,谁也不知道对面是否“学习”一番后才来回复你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