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车轱辘话就算了 本帖最后由 中村隆太郎 于 2015-5-25 19:24 编辑
卖角色的意思是,让角色卖萌,给她堆砌标签,想让观众觉得她骚想干。永远骚想干。
而剧本创作中的,角色为中心,是挖掘觉得人性的深度和复杂度,让剧情的发展始终促使着角色产生内在变化,让剧情始终在诠释着角色的内在成长。 因为大多ACG作品谈不上“塑造”人物,就是堆砌属性而已…… 没有什么谁服从谁的,剧情和人物在剧本创作里甚至可以算作是一回事(大部分编剧书里都是这种观点)。好的故事必须体现人物内在成长的弧光。反过来你写出了人物内在成长的那道弧光,你也就完成了你的故事。 你们别瞧不起现在的acg,未来某天机器人女友大规模制造的时候,现在的冻鳗就是那时拟人程序的模版 万科 发表于 2015-5-25 19:26
那只是塑造得不好罢了,
剧情服从人物才是正道, 从以前你们怀念的人物服从剧情发展到现在明明是进化了 ...
没有什么谁服从谁的,剧情和人物在剧本创作里甚至可以算作是一回事(大部分编剧书里都是这种观点)。好的故事必须体现人物内在成长的弧光。反过来你写出了人物内在成长的那道弧光,你也就完成了你的故事。 因为ACG真真切切是在卖角色的,你见过其他种类的作品有卖主角手办的吗?
严肃文学里如果是塑造人物,ACG里大部分也就是在塑造人物的皮毛上打转,大家都明白得很。 云梦泽岸 发表于 2015-5-25 19:33
因为ACG真真切切是在卖角色的,你见过其他种类的作品有卖主角手办的吗?
严肃文学里如果是塑造人物,ACG里 ...
中泽工的作品算啥,Remember11和I/O彻底抛开了恋爱要素,角色纯粹是推动剧情的工具 问题在于人物都塑造不好,一堆萌标签砸过去这种简单粗暴的招数观众老爷们都看厌了
不对,部分思路广一些的观众老爷们恐怕都自己YY厌了。 mlkjh0 发表于 2015-5-25 19:33
你们别瞧不起现在的acg,未来某天机器人女友大规模制造的时候,现在的冻鳗就是那时拟人程序的模版 ...
说真的,那帮入门级创作者再不好好努力,说不定哪天就堆不过程序随机生成的萌标签聚合物了。 rexzhanghao 发表于 2015-5-25 19:41
中泽工的作品算啥,Remember11和I/O彻底抛开了恋爱要素,角色纯粹是推动剧情的工具 ...
你不要钻牛角尖挑特例嘛。
我不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乐色。 一堆元素堆砌出来的角色,也配提得上角色塑造? 所谓的卖角色,或者说堆砌属性,和塑造人物不仅不是量级、水平的问题,根本就是两个方向 买角色也好卖故事也罢都没问题,可是你弄出来东西和工业流水线一样,几乎一个模子那就有问题啦 不重故事也不代表重角色,现代文学都是玩叙事的好么
再说轻小说卖角色和“人物塑造”简直是背道而驰…… 鸡蛋灌饼 发表于 2015-5-25 19:47
说真的,那帮入门级创作者再不好好努力,说不定哪天就堆不过程序随机生成的萌标签聚合物了。 ...
妮什么时候产生了现在这些不是随机生成的错觉
鸡蛋灌饼 发表于 2015-5-25 19:47
说真的,那帮入门级创作者再不好好努力,说不定哪天就堆不过程序随机生成的萌标签聚合物了。 ...
妮什么时候产生了现在这些不是随机生成的错觉
科幻小说是卖设定的,推理小说是卖诡计的
当然这俩都是小众啦 所以结合楼主放出的引用资料,这逻辑是
塑造人物是小说创作的中心
大众/通俗文学≠小说,而小说=纯文学/严肃文学
所以只要着重于人物属性,不谈有无剧情的萌豚饲料更接近纯文学? 不靠剧情来塑造人物对作者要求太高冻鳗业者没这个能耐 有人说小圆叛逆那样也是卖角色,但更多的观众关心的是剧情设定跟QB在搞什么阴谋 万科 发表于 2015-5-25 19:20
这是文学圈共识,还需要贴大段论证?
这不是文学圈共识,这只是用来教初学者的陈词滥调而已。
文学圈真的评价一个作品,基本不会刻意去提角色或者提故事的。
除非那些地方有特别的艺术效果在里面。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07180
怎样评价莫言的小说?
文学圈的人强到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设计角色或者鼓捣故事,写出来的东西都能压垮阅读者的理性。
一个血肉凡躯跑到超级英雄之中告诉他们打架就是dps,就是伤害量除以时间什么的,有意义吗?
这种就是车轱辘话。 三次元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三次元严肃小说最终目标是通过作品塑造活生生的人,让其作为作者的代言者传播思想、智慧和感悟,人物越真实,就越触动观众的常识,越贴近观众的现实生活。二次元作品刚好相反,虽然具有大量三次元的基本特征,但可以算作一个不遵守物理法则的架空世界,并不传播某种思想,纯粹作为讨好观众的商品,人物为剧情服务,触动的是观众的想象力,剧情越离奇观众越有新鲜感,越能卖钱。二次元作品是人物服从剧情,二次元角色就不需要具有过多的现实特征,只要留下几个能卖钱的属性作为标签物,凑合能把剧情都合着演下去就够了。
比如动画导演想要卖胖次,就需要引发上升气流或跌倒剧情,并且作为强制事件。此时无论人物是大大咧咧的天然呆、还是小心谨慎的傲娇、或是武艺高超的女强人,都防不住上升气流和跌倒,事件的优先级远远超过了人物属性的优先级,人物从属于事件,这就是人物服务与剧情的例子。
三次元严肃小说,只要人物具有“小心”这一个属性、认认真真走路就不会轻易跌倒,只要没有“变态”属性不自己去提裙子就不会露胖次,胖次事件的优先级低与人物属性,可看做人物对事件有主导权,剧情从属与人物。
所以lz的论点错误,后面的论据支撑不了lz的标题。
想起了石头门动画。胸针前半其实只是个标签人物,或者说是个扁平人物,胸针是始于扁平人物而后变为圆形人物的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作为一个“疯狂科学家”,胸针以由阴谋论所激起的空想世界为基础行事,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个扁平人物。但当世界真的按他自己的意思应对他,空想的世界降临到现实的时候,其惊人的行动力和意志限定并扩展了我们对于胸针的想象——胸针为了拯救真由理必须一次又一次杀死她,而行动和愿望既靠近又背离让他行将崩溃,由此使他成为一个浑圆的人物。 割裂角色与故事,把作为笑谈的卖单个元素作为论点才是真LOWB吧 Julien 发表于 2015-5-25 21:25
这不是文学圈共识,这只是用来教初学者的陈词滥调而已。
文学圈真的评价一个作品,基本不会刻意去提角色 ...
这的确不是文学圈,而是剧本圈的,准确的说是商业剧本圈的主流经验。
不关文学什么事,剧本写作和文学写作差的太远了。就像猫科里的猫和老虎的区别一样大。
arufimyi 发表于 2015-5-25 21:33
三次元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三次元严肃小说最终目标是通过作品塑造活生生的人,让其作为 ...
严肃小说老实说没有什么普遍意义上的“最终目标”,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文学追求都不同。19世纪追求宏大深刻,反映时代和人性本质。但20世纪现代派更注重瞬间易逝的准确情绪和幻梦式的繁复比喻。至于现在,还有人认为140个字的微博式书写才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方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