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59|回复: 14

[硬件] 如今电脑硬件已到达瓶颈,但手机硬件怎么好像也快到达瓶颈?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11 1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丹佛是64位7发射核心,三星和高通也据说在研发自己的ARMv8核心,到时候单线程性能翻倍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11 1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2-11 1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池、散热,这俩对手机都是天花板般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手机上太多不知所谓的软件根本不能倒逼硬件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池没黑科技之前永远都是移动端设备的阿格琉斯之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着也快了,对普通用户来说,已经略显过剩了。
就算电池散热瓶颈解决了,也有一个上限,对于某种性能需求到一定程度的人来说,人家直接在电脑上干不行了?
而且,真有黑科技让手机的性能达到了4770K+泰坦的水平,有几个人愿意盯着这5寸屏幕玩显卡危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ARUCARD 发表于 2014-2-11 15:24
电池没黑科技之前永远都是移动端设备的阿格琉斯之踵。

能量源,能量源

这帖比隔壁那帖好在说的是“瓶颈”而不是“过剩”,每一次形态革新都会迫使性能提高,说过剩那肯定是有短板限制了整体的发展,也就是瓶颈

辅助计算设备基本都是在性能和便捷两方面交错发展,所以各个大厂都在跌跌撞撞地发展可穿戴,接下来还是得看能源和操作方式的革新进度如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凌火焰 发表于 2014-2-11 15:51
我觉着也快了,对普通用户来说,已经略显过剩了。
就算电池散热瓶颈解决了,也有一个上限,对于某种性能需 ...

要有想象力,例如早年的那个第六感(手势+投影),例如那些智能眼镜,其实就在探索这方面的解决方案
这时候很多人就会问,现在那样子能看?没错,所以接下来就要因应这些方案来提升性能(包括续航能力)了
就算你说没键盘没手柄效率低操作渣啊,那你就需要带个键盘(或许将来会变得超轻便)或手柄,就能随时随地享受不占空间的“大屏幕”,以及当下PC等级甚至更上一层楼的性能,何乐而不为?

过剩了、不需要发展了,这种话在各行各业各个时代都被说了千百万遍,其绝大部分都只会被证明是想象力不足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pgain2004 发表于 2014-2-11 16:01
要有想象力,例如早年的那个第六感(手势+投影),例如那些智能眼镜,其实就在探索这方面的解决方案
这时候 ...

认真的说,与其在手机上堆性能,不如索性就把手机当成整个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得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这块主要交给家里的台式,或者云,这样手机只需要具备最基本的性能就行了,无线网络问题不算太大(现在DP、hdmi接口的传输速度跟5G的速度差不多,而且手机终端显示要求不可能跟桌面显示器比,你要非得说上全息等未来科技那另说。),瓶颈无非就是电池和政策了,基站的性能或许也是瓶颈,不过相比电池来说不算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凌火焰 发表于 2014-2-11 16:22
认真的说,与其在手机上堆性能,不如索性就把手机当成整个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得了,运算器,控制 ...

单就电池而言,方向很明确了,就是空气锂搞了这么久都没把稳定性搞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pgain2004 发表于 2014-2-11 15:55
能量源,能量源

这帖比隔壁那帖好在说的是“瓶颈”而不是“过剩”,每一次形态革新都会迫使性能提高,说 ...

关键在于单点科技跟不上整体发展反而变成了制约整体产业发展的短板,这也使得很到高性能应用依然只能躺在实验室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2 0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支持云,总有一天要云的,要不然真心浪费,但我就怕p2p的云会有吸血雷出现,然后吸血雷知道搞不下去了就收钱搞离线,就是这么个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2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sliver86 发表于 2014-2-12 00:22
我也支持云,总有一天要云的,要不然真心浪费,但我就怕p2p的云会有吸血雷出现,然后吸血雷知道搞不下去了 ...

其实流量是最容易实现共产主义的技术领域了。未来互联网肯定会像高速公路一样费用越来越低,成本会均摊给网络上的各种服务,靠基础设施挣钱的日子会过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6 22:49 , Processed in 0.07548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