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很喜欢柴文门老师这本《爱情白皮书》原因有很多,思来想去,一句话总结就是——这是柴门文风格的对社会的解读。比之柴门文老师以前的作品,这本作品在保持风格的同时,在故事的各个部分里渗透了相当多的对社会对人生对幸福的看法,将老师本人对生活对命运的看法表达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如果说,这样的充满了作者灵魂的作品不能算是好作品的话,那么恐怕就很难找出多少好作品了。 话归正题,《爱情白皮书》的故事既不复杂也不简单,继承了一般恋爱故事里的多角恋爱的格局——还相当庞大,但是主要结果也是中规中矩——女主角还是和她的真命天子走到了一起。不得不说,这种故事模式才算是真正的柴门文风格,如果不是这样,柴门文老师前期的铺垫,心理的描写,故事的构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奇怪的违和感……就是这种,历经千难万险终于皆大欢喜的结果,在柴门文老师笔下才算是完整和舒服了……或许,这就是电视连续剧编剧也做相似东西的原因?可是,他们编出来的故事,比之柴门文老师似乎差了不少呐!看来这个肥皂剧,也是分了好多档次啊! 当然,如果《爱情白皮书》是一部彻底的肥皂剧漫画,才不会觉得它有什么特别呢。更何况,对爱情和爱有着特别执着的柴门文老师,也绝不会允许自己表达对爱情的执念的作品变得那么没营养……正如我在前面说的那样,这部作品吸引我的最多的地方,正是柴门文老师在这部作品里更多的,更深刻的对社会的关注!即使比之从采访得来的作品《女强人俱乐部》,我还是要说,对现实社会的反应和思考,这部《爱情白皮书》做的更好。从作品一开始体育特殊生在升学和未来方面的抉择,补习班现象和其中的无意义,到牛郎酒吧员工的生活,终身制公司里所谓社长的生活,被禁锢在家庭中的家庭主妇的生活…… 每个人在生命里都要选择一种生活或生存方式,这是不可避免的,可是一般的作者和作品,只是将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那种生活加上作料就算是完成了。其实,就只是大众欲望的反应,结果只能是流于渣滓和悲催。柴门女士的作品本来就有相当的性格,在意识里那种对爱情和感情的观点如此的鲜明。到了《爱情白皮书》,更加的社会和生活之后,这种倾向变得更加明晰,渗透在作品的每一个角落里。且不说奈美这个典型,其实那位社长夫人这样在不觉间出现的人物,更多的体现了老师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带有这样强的,比其他作品更深刻的个性,才能成为一个人的代表作和杰作吧? 以上翻来覆去说了这么多,大概还是要看过这部作品,才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吧?所以……我真是一个不合格的推荐者呢!最后,不得不说,单纯就作品对社会观察的深度和广度,甚至是水准上,柴门文的老公弘兼宪史都要高出一筹!作品也确实都是好作品,前面说过的《人间交叉点》之类都相当不错!不过,原则是这种泛着歧视女性的内容的作品绝不推荐,虽然确实是好作品。(公正的来说,柴门文女士的作品也有这种自我歧视的意味……)所以,接下来推荐一位不那么歧视女性的作家的作品(主要是他关注点不在这里……)——因为高达为大家所熟知的安颜良和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