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57|回复: 29

[讨论] 一个简单的方法让你区分科幻作品来自哪个年代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4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4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4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少年
好吧,查了下 99年开始连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4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剑神域有年代的吧?不过用于娱乐的科技还真是发展快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5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航天发展高峰期过了,现在的科幻作品基本失去了以前“浩瀚宇宙"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5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5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5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门多具体阿,连哪一秒都写清楚了。
だからいま 1秒ごとに 世界线(せかいせん)を越(こ)えて(转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球大战虽然有具体时间但是没法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稍想了下,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嗯……

lz至少应该说成是2000年后的原创硬科幻或是原创宇宙番(不包括上个世纪开始写的)

(喝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2020年,划时代的科学家Thomas Kearny和Takayoshi Fuchida的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自
此他们的研究成果也给技术工程学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2027年,一艘根据两位科学家
的伟大理论而设计出来燃料推进式飞船成功到达了火星(Mars)并在该行星上登陆,然后这艘飞
船安全返回了地球,这一次登陆也给航天科技和技术工程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在几十
年后的2116年,第一艘时空跳跃飞船(Jump Capable Ship)终于问世了,宇航员乘坐着这艘飞船
成功环绕了我们太阳系的一个“邻居”--恒星Tau Ceti一周。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从此之后,人类的星际探险历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Kearny和Fuchida两位科学家的伟大理论
也随着人类向外空间的拓展而被带到无数以前我们从没见过的、新的殖民地当中。新殖民地在
飞速的发展着,所以传统政府的观念也因此而变得陈旧而腐朽起来。


看起来还有点儿希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5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禧年之前的人往往幻想千禧年后的科技水平相当逆天,特别是90年代之前的作品里,各种会飞的交通工具和高智能机器人都是小菜一碟
喷神JAMES在街霸2010里就吐槽过这个:
“现在是2010年,我们应该穿着生化战斗服,用波动拳轰掉月亮,用音速手刀切开时空,2015年我们就可以拥有会飞的滑板和自动系鞋带的运动鞋了,不过你们TM能把时间设定到2100年吗?反正那时候我们都死了!”
不过这些作品往往局限于地球上的事情,反倒是90年代和2000年之后的作品聪明了许多,不再提时间问题,或者干脆用平行世界代替,故事范围看起来也大多了,动不动就星系、宇宙、时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幻想被现实束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5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干得好,士官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vamr于2012-09-15 12:32发表的  :
干得好,士官长!
我也想到士官长,不过初代是2001年发售的,结合制作周期什么的差不多能套上LZ的理论……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欧美和11区对于科幻的设定以及不同形式的作品概念不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15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不写具体时间以后就不会被打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库拉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轻国以前也有个帖子提到过这个现象

第四阶段 冯-纽曼时代 代表作家为Vernor Vinge 从1995年至今,1995克林顿政府启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晕倒死为主的GUI操作系统普及,电脑和网络不再是政府和大公司的“特权”。计算机和网络普及不仅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吸引进大量人力财力投入促进其本身迅猛发展。21世纪技术进步,思想观念速度传播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快,在这个年代SF并不好写,特别是硬SF。上世纪“SF三巨头”逐一归西,鲜少有震撼世人的重磅作品问世。Vernor Vinge老师知名度可能不及之前的“三巨头”,在这个观念更替飞快的年代里先后5次获得了SF界最高荣誉--“雨果奖”,即使是“三巨头”对此成绩也望尘莫及。

作家们以SF媒体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看法与期望,似乎20世纪巨匠级SF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喜欢“cosmic theme”站在宇宙角度上看问题,故事时间跨度动辄上百万甚至数十亿年。或许是那时SF作家依然受到“牛顿式的钟表宇宙模型”影响,认为人类发展与宇宙演化还是以螺旋上升模式逐渐向前发展,通过现有知识和信息, 加上点想象力推测出一个可信的未来并不困难。之前3个阶段里的代表性作品无不流露着这种观点。可能是AC Clarke最早感到了人类未来 不确定的苗头(“我们还有未来吗?!”)人类思想,能力的局限性在“漫游太空2001”里拯救人类的是能力远超人类的star child,到了“童年终结”里干脆就直接甩出“The stars are not for man",而在短篇Rescue Party中Clarke则认为长远而言个体智慧将不复存在。可能是当今科学技术进步太过迅速,即使去设想十年后的世界也有些困难,弗诺·文奇曾说过“越来越多的SF作家觉得“未来”被一堵不透光的墙所隔档...."。这堵墙大概是技术奇异点的“事件面”。I. J. Good与Von Neumann最先提出“奇异点” (singualrity)这一概念,以下论文是Vernor Vinge对“奇异点”的看法,与前者有着一定区别。可能“奇异点”真的会降临,也可能那只是一小撮计算机科学家和未来学家的幻想,但随着英特网普及,全球信息/思想观点交流加速,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数字物理学概念正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表达对未来憧憬的SF还是传统文学,所以有必要向大家介绍“技术奇异点”这一概念。

佛诺文奇的那段话出自他的论文 即将到来的技术奇异点:后人类世界生存法则
“从60年代到80年代这种“激变"观点逐渐为人所理解。可能是SF小说家们最早受到这一概念的有力冲击,那也无何厚非,硬SF围绕着我们可能拥有的技术而展开。越来越多SF作家觉得“未来”被一堵不透光的墙所隔档,以前他们能想像出百万年后的未来世界。现在就算是对未来最为认真的推测...也会变成这样:不久前“银河帝国”可能是个后人类世界,现在就连一个太阳系级别帝国也可能是后人类世界。”

http://www.lightnovel.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1846&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3楼crysania于2012-09-15 18:44发表的  :

对尼摩船长那艘船的描述:
这是一艘理想化的潜艇,船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而电力则是由海底煤矿燃烧而提取海水中含有的氯化钠,将钠与汞混合,组成一种用来替代本生蓄电池单元中锌元素的合金,再转化成电后取得的,储存在伏打电池堆里。 食物则全部为鱼类、海藻等,所以说能源和船员的生活必需品都来自于大海,它完全不需要陆地的补给,可以无限期的在海上航行。鹦鹉螺号内部有巨大的压缩空气储存柜,因此可以连续在海底潜行数天而不需浮上海面。船的内部很宽敞舒适,甚至还有博物馆和图书馆!船的武器是船头的钢铁冲角,凭着船自身的高速和坚固外壳,冲角的威力十分巨大,小说中最后鹦鹉螺号就是靠它反击攻击它的敌战舰,鹦鹉螺号高速从战舰的船侧撞了过去,冲角穿透船身!
对比现在的潜艇,虽然核潜艇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限航行(但实际也是不可能的,因为需要补给),但那也是建立在携带的燃料变得威武霸气的基础上,像鹦鹉螺号那样完全靠海吃海永不上岸还能宽敞舒适的潜艇依然不存在(战略核潜艇倒是够大,但那是因为他们要带的东西也很大)。不过这依然不影响人们提到凡尔纳的时候将其称之为“预言家般的科幻作家”。
和作者同一时代的人因为经历与作者是相同的,所以对于预言失败的地方吐槽起来自然是犀利无比,接受起来也容易得多。相反,如果隔上一代人乃至更多的时间回头去看科幻作品里的预言,受众自然会过滤掉那些失败的预测,而仅仅赞叹于成功部分的远见。而且即便有人选择揪住几个吐槽点不放,八成得到的评价也会是“你拿一百多年前的人刷优越感,有意思?”
.......
这不就是AIP潜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楼白夜刺客于2012-09-15 23:42发表的  :

这不就是AIP潜艇吗?


AIP也要充电,相对传统常规动力潜艇连续潜航时间大幅度增加(最多也就一周)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6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现在来看机动条子TV版每集结尾那句"本故事纯属虚构,但十年后则不详”觉得喜感十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1 02:32 , Processed in 0.14877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