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75|回复: 19

[硬件] 大部分屏幕的真正响应时间要远高于30毫秒!?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3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速摄影技术的片段呢?现在扯蛋起来连蛋蛋都省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所谓啦
反正以后这不是问题
OLED快点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双日天于2012-09-03 19:09发表的 大部分屏幕的真正响应时间要远高于30毫秒!? :


这是显示器营销大战中又一个被夸大的参数。当视频中相邻两帧之间的物体位移过大时,LCD显示器可能无法及时做出反应,从而使画面变得模糊。标准视频内容的帧速是每秒60帧,换句话说,就是每17毫秒就会有一帧画面通过。响应时间表示的就是屏幕的反应速度,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http://www.gamersky.com/news/201208/210257_3.shtml

.......
这年头扯JB蛋都不带动脑子的?
两个分开用都没问题,合一起用,这作者写这东西之前午餐是在厕所解决的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意思说我玩FPS的时候脑子里面自带了一个超前的反应补偿回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这个想起以前好像是笨球出过有“插黑”的液晶,可以有效改善拖影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real_zyf于2012-09-03 20:52发表的  :
说起这个想起以前好像是笨球出过有“插黑”的液晶,可以有效改善拖影的问题
插黑是用来对抗视觉暂留的
有钱还是烧LED或者等离子比较划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笨球插黑的24tn卖3000,120h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重要的是效果而不是数据……
就像三棒P排720P的
RGB的720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9-3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jestime于2012-09-03 21:33发表的  :
笨球插黑的24tn卖3000,120hz
我一直以为笨球的120hz可以真用120hz配3DVISION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3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有文婊NTSC色域了。
至于顶楼那部分的槽点,更多的是翻译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4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视频内容的帧速是每秒60帧

不是24帧么    还是说的是  刷新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而言之就是扯淡没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5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双日天于2012-09-03 22:51发表的  :

没听懂您在说啥……
但我猜您对“相邻两帧”有误会,这应该指的是时间序上的。
动动脑子成不
都用了相邻两帧了那跟位移有个狗屁关系
简化一下:一个1平方厘米白块下一帧右移1厘米还是5厘米对显示器来说有区别么?
引用第12楼岑于2012-09-03 23:17发表的  :
终于有文婊NTSC色域了。
至于顶楼那部分的槽点,更多的是翻译问题。
恐怕未必
我看即使全是翻译问题,翻译再创作的东西也不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5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东西老外都是用分叉口,一边接crt,一边接lcd来测显示延迟的。
那几个号称游戏显示其的120Hz的lcd还是可以一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9-5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6楼(鸡蛋灌饼) 的帖子

国内这类翻译不都是再创作么。
DisplayMate做的那个屏摄实验有很多地方都引用过,条件是per second,而不是什么“相邻两帧”。
顶楼这文大概是把电影摄影里跟快门开角有关的Motion Blur和液晶屏的“Motion Blur ”混起来了。

就算脑补翻译,婊NTSC1953色域的文也是喜闻乐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9-13 20:21 , Processed in 0.13753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