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d2000

[原创] 放浪贵子——志村贵子与她的漫画情感世界(原载于《二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看漫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分钟了解志村,《顺其自然的故事》

http://bbs.saraba1st.com/2b/read-htm-tid-77672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0楼theholy于2012-03-02 07:47发表的  :
二鸟姐和木头都有师生恋倾向没错但jb桑也要搞是啥典故

那只是开学时老师的评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放浪贵子——志村贵子与她的漫画情感世界(原载于《

看到最后看不下去了


- 发送自我的 W700 大板凳android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3-4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靠谱的书记,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4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子很实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4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4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放浪部分,难道佳乃和沙织真的没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3-5-12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上结尾





动画版
————————————————————————————
“哎呀,真是稀罕的组合。”


对于如何评价现在的日本动画市场,动漫迷的意见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从作品平均艺术水平看,与90年代所谓的低潮期相比进步有限,很多怀古厨可能还觉得垃圾更多了。从市场规模和作品数量看,市场又处于前所未有的活跃期。但是,必须指出,如果不是动画市场极度膨胀,业界对原作的需求非常强烈,志村贵子这种作者的作品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改编成TV动画的。过去所谓的动画黄金期,改编基本不会考虑艺术水平高作品风格正常的作者,被动画化的都是风格极端小众的高水平漫画(OVA化)和广大民工漫画(TV化)。所以,志村贵子和志村的FANS们,都是这个奇怪时代的受惠者。

《蓝花》能够搬上荧屏,动画制作方J.C.STAFF是付出了相当勇气的,而他们的认真也在动画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清淡的美术风格与题材非常符合,制作质量也很稳定,剧情高度忠实原作,很多漫画的小细节都得到了再现,原创的细节也很合理。虽然由于后期剧情安排问题对事件做了一定的删减,但基本不会刺激到原作粉。最终动画版以其极高的制作水准在业界广受好评,也斩获了不少奖项,对当时废萌和肉片乱飞的TV市场来说如同一阵清风。

不过,动画版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最明显的两点,一是节奏较慢,明显有拖时间的情况,二是小明和富美确定恋人关系的剧情有些草率。坊间一般都认为J.C.STAFF有乱改原作剧情的习惯,但是《蓝花》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不在此,真正的原因是动画化的时机过早。原作中富美和小明关系的发展方向虽然早就被志村定下,但是在动画制作时漫画只连载到富美和学姐分手,富美和小明的部分还没有连载到。当时的漫画剧情大约能支撑8集动画,硬要撑到一季长度的结果就是拉长时间。而为了给动画的剧情收尾,又把两人确定关系的过程做了一定了压缩,导致感情发展过程不如原作自然。

如果动画晚出一年,完全可以照抄漫画中富美和小明间的感情发展过程,故事内容会充实很多,结尾也不会显得生硬。而由于二年生的出现,可写的故事会一下子多很多,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加入大量细节撑时间。换一个角度看,动画的遗憾也可以从反面证明蓝花的魅力之大——动画人甚至都不能再多等一年,而一定要尽快把故事搬上电视。

对有志于改变志村作品的其他动画人来说,《蓝花》的失误是一个很及时的教训,所以之后的《放浪男孩》,无论FANS如何热情,AIC坚持要等到漫画连载到第10卷,剧情告一段落才开始制作动画。

相比J.C.STAFF中规中矩的改编思路,AIC制作的《放浪男孩》动画版可是尽显志村贵子“真饭”风采。对这部市场不被看好的冷门作品,AIC简直是拼尽了全力。除了百搭编剧冈田麿里,还招来了《食灵零》的导演青木荣(大概是觉得百合动画的导演适合百合漫画家的作品吧),冈田的情况不知道,但是从动画的表现来看,青木肯定已经变成志村FAN了。《放浪男孩》动画版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与原作风格极为相似的水彩画风,为了实现这样的美丽画面,制作组花了整整一年进行技术研究,最后的成功超过所有人的想象。与《蓝花》时清淡的赛璐珞对比,《放浪男孩》TV版的水彩风格绝对称得上是革命性的进步,不仅效果前所未见,而且工艺也并不复杂,具有大范围推广的潜力。作为对比,志村还专门为动画版绘制了新封面,手绘封面与数码封面放在一起,难分伯仲。动画版在配音也是下了大本钱,除了两位主角因为年龄对应的关系采用了新人声优,其他角色均是一线声优,效果非常理想。(实际上《蓝花》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主角启用偶像艺人,配角则是一线声优)

因为集数的关系,《放浪男孩》动画版只截取了原作初一到初二这个时间段中的情节,作为人际关系起点的小学部分被割爱了,只是通过插叙在前两话回溯了小学时期众人的关系。志村在制作会议上曾经很强烈地反对这个方案(因为小学有千叶推倒修一等几个高潮大戏,对塑造角色形象非常重要),最后被青木说的没办法了,“顺其自然吧”。但是当志村看到冈田的剧本后,态度又有了180度的转变,“哎呀,当时要是我也采用这个方式的话……”。

除了时间范围变窄外,放浪的动画还删除了大量与主要角色无关的支线情节,甚至有的配角的戏份基本被删干净了,节省出来的时间被用于完善原作的细节和丰富主要角色形象。采取这样的处理方法是有原因的。志村习惯于在情节中大量留白,让读者自己靠常识和后续情节的轻微暗示去完善,这样的方法在漫画中很常见,但是放到动画中就难说合理了。于是,编剧特意补充了大量细节,以保证事件逻辑的连贯。比如安娜送给修一的手机挂链,在漫画里虽然有前因,却没有后果,而在动画中,冈田特意设计了两人去卡拉OK店了解挂链来历这个细节,相比原作就更为自然一些。

另外,志村招牌式的倒叙与插叙也颇令改编者头疼,动画毕竟不是漫画,观众在连不上情节的时候,不可能倒回几分钟去看前面的情节。因此编剧对于分散在几段情节中的一段连续的感情变化,都集中到一段情节来表现,穿插的次要情节果断删掉,如此一来,情节的合理性和完整性都要超过原作,人际关系的变化在逻辑上也相对合理。总的来说,漫画的表现手法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动画版的处理方式则适合更多观众,同时也不乏亮点。当然也有的地方是用力过度了,比如第3集,删除税所老师的妄想后空出了大段的情节,冈田把这些空档全用来描写修一和佳乃之间的关系,甚至原本沙织的戏份都让给佳乃了,令fans颇为不爽。

说起来,沙织是动画版最大的受害者。这个角色在动画中给观众的印象是有点中二的愤怒少女,尤其以第二集为甚,虽然后期沙织的形象慢慢丰满起来,但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了动画观众对沙织的评价。而在原作中,沙织的角色是有一个变化路线的:神秘美少女——中二少女——冷感美人。志村在小学篇着重表现了沙织对修一的痴情,使她博得了很多读者的喜爱,而动画完全删了个干净,动画观众觉得这个角色难以亲近纯属多余,漫画观众觉得动画毁掉了沙织的形象,两头不讨好。做为补偿,动画给沙织增加了几场重量级原创戏,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4集末尾沙织的祈祷,少女的忧伤慢慢融化在ED的钢琴伴奏中,演出效果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绝对称得上是超越原作的神来之笔。

正是因为放浪动画水准如此之高,它在商业上的失败才显得格外触目惊心。做为FANS,完全想不到理由能够解释这样一部画面精美,制作用心,剧情改编毫无破绽的杰作为何会落得这个下场,虽然《蓝花》和《放浪男孩》这种“艺术向”作品在业界能够引起轰动,但志村贵子作品在市场上的连续两次失败,不能不让人为日本动画业未来的走向担心。这种时候,《IS》那个“名作之壁”的绰号,就显得格外残忍了——一个要什么没什么的三流纯水肉片,销量超过放浪十倍以上!

千言万语,化为一句话——“动画只要能够突破下限就不会死,你们为什么就是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2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我就是在百合会看了书记这片文去看青花的。。当时书记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和现在一比真是(ry
大暴死志村

----发送自 samsung GT-I9300,Android 4.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2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放浪动画水准确实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7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槻的结局真是令人伤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5-8-26 15:43 , Processed in 0.09337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